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墨家

歷史上墨家

發布時間: 2021-08-01 23:34:28

❶ 墨家在歷史上的貢獻

墨家 一、開創者:墨翟,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 二、墨家理論介紹 (1) 背景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例如巨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前期墨家在戰國初即有很大影響,與儒家並稱顯學。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它還反對當時的兼並戰爭,提出非攻的主張。它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方法 ,主張「聞之見之」、「取實與名」。它提出三表作為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方法。 後期墨家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前者對前期墨家的社會倫理主張多有繼承,在認識論、邏輯學方面成就頗豐。後期墨家除肯定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外,也承認理性思維在認識中的作用,對前期墨家的經驗主義傾向有所克服。它還對「故」、「理」、「類」等古代邏輯的基本范疇作了明確的定義,區分了「達」、「類」、「私」等3類概念,對判斷、推理的形式也進行了研究,在中國古代邏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❷ 歷史上,墨家為什麼沒有勝過儒家、道家、佛家

因為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宣揚的論調無視了人性,墨家的基本理論就是“瘸腿”的。孟子有一句話,就完美的詮釋了這種現象,叫“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我們都知道,諸子百家時期,戰火不休的春秋群雄中,涌現出了不少名噪一時的大思想家,學術流派,墨家,作為巔峰時期和儒家,道家,法家等知名流派相提並論的宗門,影響力也是有目共睹。

“兼愛非攻”這樣的理想,說好聽了,是非常高尚,常人所不能及;說不好聽的,就是毫無意義的唱高調。特別是“兼愛”,在孟子眼裡,這堪比“無君無父”的禽獸行為。

孟子有句話說得好,叫“逃墨必歸於楊”。反感墨家的人,最後會從極端利人轉化到極端利己的楊朱學派。

❸ 歷史上的墨家到底是個什麼組織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曾涌現許多神秘的組織,他們有的隱於山林,有的積極入世;有的愛好和平,有的挑動戰爭,他們活躍在歷史的動盪時期,是那個時期人民願望的寄託。那麼,歷史上有哪些神秘組織呢?

然而,隨著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家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直到清代中期,才被人們重新重視,墨家思想蘊含的精華時隔幾千年又一次造福了後世。從墨家嚴格的紀律制度、嚴苛的選拔標准、神秘的組織形式來看,或許它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神秘組織了。

❹ 歷史上的「墨家」是指什麼啊,他們的宗旨是什麼請教大家了。。。

墨家
一、開創者:墨翟,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
二、墨家理論介紹
(1) 背景
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例如巨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前期墨家在戰國初即有很大影響,與儒家並稱顯學。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它還反對當時的兼並戰爭,提出非攻的主張。它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方法 ,主張「聞之見之」、「取實與名」。它提出三表作為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方法。
後期墨家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前者對前期墨家的社會倫理主張多有繼承,在認識論、邏輯學方面成就頗豐。後期墨家除肯定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外,也承認理性思維在認識中的作用,對前期墨家的經驗主義傾向有所克服。它還對「故」、「理」、「類」等古代邏輯的基本范疇作了明確的定義,區分了「達」、「類」、「私」等3類概念,對判斷、推理的形式也進行了研究,在中國古代邏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2) 墨家對儒家的批判

1、 儒家不相信天帝鬼神,結果「天鬼不悅「。
2、 儒家堅持厚葬,特別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喪,浪費了民眾的財富和精力。
3、 儒家「盛為聲樂以愚民「,結果只是少數貴族奢侈享受。
4、 儒家主張宿命論,造成民眾怠惰順命。
分析:第1、2、3點的根本原因在於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社會背景。孔子代表一些有學識、有思想的上層或中層階級,而墨子反映的是處於社會下層民眾的觀點。第4點是屬於墨家的誤解,儒家所說的命,是人力無法控制的某種力量。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方面是人只要努力就能控制的。儒家強調先盡力而為,最後才接受人力所無法改變的部分。這才是「知命」。
(3) 墨子哲學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點:
兼愛
完全的博愛(與儒家的親親相對反,將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親人對待方式,擴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對侵略戰爭。(戰爭對於敗者的傷害及,傷人命、損其才,是沒有意義的破壞行動。而對於勝方而言,僅僅是獲得了數座城池與稅收,但總的來說傷害與損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行為。)
尚賢
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尚同
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興利除弊。(有一說法為「上同」,認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聽令百官,與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規律。(有一說法為天子代天行政,並藉由上同的觀念推論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有一說法認為墨家說鬼所為並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說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惡。)
非命
通過努力奮斗掌握自己的命運。
非樂
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古代音樂費時耗事,花費甚大,於國家並無生產的行為,乃無用之事。)
節用
節約以擴大生產。反對奢侈享樂生活。
節葬
不把社會財富浪費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錢財,守喪則需三年,三年過後人虛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響國家生產力,乃浪費之事。)
此外還有邏輯學等;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是當代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家在科學上的成就為眾多學者所稱贊,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歷史學家楊向奎稱「中國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於或超過整個古代希臘。」
(4) 一個貌似矛盾的問題

儒家強調祭祀的重要性,卻不相信有鬼神?
回答:喪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視,起初源於對鬼神的信仰,而儒家重視喪葬禮儀,不是由於信仰鬼神,而是由於重視去世的祖先。
墨家信仰鬼神,卻反對喪葬祭祀的繁重禮儀?
回答:墨子論證鬼神的存在,是為他的兼愛理論作張本,而並不是對超自然有什麼興趣。他關於「天志「和」明鬼「的理論只是為了教人相信,實行兼愛,將得上天獎賞;反之,將受上天懲罰。這是墨子倡導的宗教規范。
(5) 墨子的國家起源理論

國家興起之前,社會處在一個「自然狀態」之中,沒有統一的是非標准,非常的混亂。國家之所以產生是為了制止人們由各行其是而產生的混亂。因此必須有一個國君順應天意而產生,按照神的意志而設立,「發政於天下之百姓,言曰: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對最高領導,要事事同意,不要跟隨下面的人。因而,墨子的國家性質必然是傾向中央集權主義的,國君的權力是絕對化的。當然,墨子心中的是非標准,「是」就是「交相兼」,「非」就是「交相別」。
(6) 墨家著作
《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在東漢時的墨家著作尚存有八十六篇:
· 《墨子》七十一篇--墨翟
·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 《隨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 《我子》一篇
· 《田俅子》三篇--先韓子
· 《尹佚》二篇--一名在成、康時期的周朝官員在所著
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後逐漸流失,現代所傳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這些篇幅是因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錄,才得以留傳下來。
(7)墨家後期的基本思想
墨子死後,墨家學派發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動與戰國中後期。在自然觀方面,對物質,移動和時空關系作了唯物主義解釋,摒棄了墨子的天鬼觀念,並把唯物主義哲學和科學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認識論上,發揚了墨子重視實踐的特點,承認物質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狹隘的經驗論的錯誤。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義,利也」的著名論斷,突出了利,把它作為標准和基礎解釋各種社會問題和道德范疇。
後期的墨家在邏輯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形成了中國古代第一個比較完整的邏輯體系,主要反映在 小取 的篇中。後期墨家對概念,判斷和推理都做出了較為詳細的研究。

❺ 諸子百家之墨家發展史

墨家春秋戰國時期ˇ百家爭鳴ˇ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墨子》一書是墨子講學時由弟子們記錄後整理而成的。文字質朴無華,缺乏文學性,但邏輯性強,善於運用具體事例進行說理,使說理文章有了很大發展,對後代議論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創立者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音笛dí])。墨翟主張ˇ兼愛ˇ、ˇ非攻ˇ、ˇ尚賢ˇ,與儒家觀點尖銳對立。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情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前期墨家在戰國初即有很大影響,與儒家並稱顯學。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提倡「兼以易別」,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它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以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作為治國方法。它還反對當時的兼並戰爭,提出非攻的主張。它主張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時又承認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認識論方面提出了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方法 ,主張「聞之見之」、「取實與名」。它提出三表作為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方法。
後期墨家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幾何學、幾何光學、靜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前者對前期墨家的社會倫理主張多有繼承,在認識論、邏輯學方面成就頗豐。後期墨家除肯定感覺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外,也承認理性思維在認識中的作用,對前期墨家的經驗主義傾向有所克服。它還對「故」、「理」、「類」等古代邏輯的基本范疇作了明確的定義,區分了「達」、「類」、「私」等3類概念,對判斷、推理的形式也進行了研究,在中國古代邏輯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❻ 歷史上墨家有哪些厲害的機關

機關手,機關朱雀,機關白虎,機關飛鳶,能自由移動的機關屋……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墨家的機關術,歷史上一提起機關,大家就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墨家和公輸班,殊不知在他們之前也是有木甲術的,只是後來失傳了。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和公輸般可謂是一對奇才,在他兩發明了各種機關術後,對於別過的侵犯可謂是增添了很大的勝算。看過《秦時明月》的人就會知道,上面詳細介紹了秦國時期六國的戰爭情況,具體的介紹了墨家的機關術。班大師就是其中一位製作機關術的木匠。

上面有一個機關手,其實那是班大師給自己造的,因為早年間的一次意外使他失去了一條胳膊,而後他便開始鑽研各種機關術,後來就給自己做了個機關手來代替自己的手臂。隨後又發明了一系列的機關獸。有四個機關神獸稱之為「四大神獸」。

機關白虎,機關朱雀,機關玄武還有機關青龍。白虎和朱雀他們兩個有著不同的作用,二者全都是體型大,但是機關朱雀是用來載人的,機關白虎卻是攻擊的。因為朱雀不具有攻擊的戰斗性能,所以這兩個一般是一塊飛行。然後玄武是可以把機關城內的水給換掉,最後是青龍,青龍是一個自毀裝置。

還有就是班大師最得意的機關獸。它就相當於機關槍的那種,一掃一大片,在當時可以說是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在戰斗時有著橫掃千軍的作用。最後還有一個是負責看守墨家禁地的銅人,它是一個俠者的身份。

墨子發明的機關飛鳶和可自由移動的機關屋也是很厲害的,機關飛鳶相當於後來的遠程射箭術,可以遠程式控制制,殺傷力驚人,自由移動的機關屋有兩種功能,對自己人來說,必要的時候是一處極佳的藏身之地,而對敵人來說,一旦不小心闖入,那可以說是就在裡面呆著吧,暫時是出不來了。

這些就是墨家的機關術代表,不用說在以前,就是現在也是很厲害的,不過只能是小孩之間玩耍的武器。

❼ 歷史上的墨家是怎麼走向毀滅的,是被秦始皇滅的嗎

墨家不是被秦始皇毀滅的,是因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逐漸滅絕。

因為墨家思想獨有的政治屬性,兼之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官學勾結政策,墨家不斷遭到打壓,並逐漸失去了存身的現實基礎,墨家思想在中國逐漸滅絕。

直到清末民初,學者們才從故紙堆中重新挖出墨家,並發現其進步性。近年來經過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學說中的一些有益觀點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7)歷史上墨家擴展閱讀: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跡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❽ 歷史上的墨家真的精通機關術嗎

是的。機關術在古代一般指的就是機械製造。普通人不了解原理,認為是法術。

依據就是墨子的《墨經》:《經上》大都是原理、定義、界說;《經下》則建立論題並論證;《經說》則是對《經》的解釋與闡述。其中包含大量力學與機械設計原理。
比如他完整無誤地闡述了杠桿原理,短臂叫本,長臂叫標,指出杠桿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標長」。他提倡用滑輪(挈)與斜面(滑車)來幫助提升重物。
墨家的思想是非攻兼愛,幫助弱小,其弟子經常幫小國守城。
有個故事,就是魯班發明雲梯攻城,而墨子守城。。。魯班方法都用完了,墨子還有沒用上的手段。
禽滑厘問墨子:「當今世上進攻的方法不外乎臨、鉤、沖、梯、堙、水、穴、突、空洞、蟻傅、軒車,請問老師如何防守這十二種進攻?」 針對以上各種攻城方法,墨子分別提出破解良方。
此外,在《墨子》中還記載了贛車、連弩車、籍車、雲梯、懸門、橐、軒車和軺車等很多攻守器備的原理和製造應用方法。

❾ 歷史上墨家創始人

墨子(前479-前381),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跟儒家並稱」顯學「。它的社會倫理思想以兼愛為核心,反對儒家所強調的社會等級觀念。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墨子還是自然科學家,創立了一套頗有成就的科學理論,是辨證唯物主義及辨證唯物論思想,在古代有一定的影響力。

❿ 歷史上墨家有多少「黑科技」

歷史上的墨家有很多「黑科技」比如破雲梯和木鳶。

墨子名翟,是生活在春秋末年至戰國初年的一位傑出人物,他一般令人熟知的是他墨家代表人的身份,而墨家正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出彩的學派之一。眾人皆知他是一名思想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墨子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頂級科學家,據記載,他對機關術的研究還在魯班之上。

關於墨家的黑科技我只列舉了一部分,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
高考全國卷化學 發布:2025-07-09 19:48:29 瀏覽:845
如何查看聊天記錄 發布:2025-07-09 19:15:55 瀏覽:807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