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競技

物理競技

發布時間: 2021-08-02 00:44:59

1. 物理競賽的競賽內容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新大綱: a)運動學
參照系質點運動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 相對速度
向量和標量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圖像 運動的合成 拋體運動 圓周運動
剛體的平動和繞定軸的轉動
質心 質心運動定理
b) 牛頓運動定律力學中常見的幾種力
牛頓第一、二、三運動定律 慣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彈性力 胡克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均勻球殼對殼內和殼外質點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導出)
開普勒定律 行星和人造衛星運動
慣性力的概念
c)物體的平衡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力矩 剛體的平衡條件 重心
物體平衡的種類
d) 動量
沖量動量 動量定理 動量守恆定律
反沖運動及火箭
e)沖量矩 質點和質點組的角動量 角動量守恆定律
f) 機械能
功和功率
動能和動能定理
重力勢能 引力勢能 質點及均勻球殼殼內與殼外的引力勢能公式(不要求導出) 彈簧的彈性勢能
功能原理 機械能守恆定律
碰撞
g) 流體靜力學
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浮力
h) 振動
簡諧振動 振幅 頻率和周期 相位 振動的圖像
參考圓 振動的速度和加速度
由動力學方程確定簡諧振動的頻率
阻尼振動受迫振動和共振(定性了解)
i) 波和聲
橫波和縱波 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波的圖像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駐波
聲波 聲音的響度、音調和音頻聲音的共鳴 樂音和雜訊 多普勒效應 a) 分子動理論
原子和分子的量級
分子的熱運動 布朗運動 溫度的微觀意義
分子力
分子的動能和分子間的勢能 物體的內能
b) 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
c)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d) 氣體的性質
熱力學溫標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普適氣體恆量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微觀解釋(定性)
理想氣體的內能
理想氣體的等容、等壓、等溫和絕熱過程(不要求用微積分運算)
e) 液體的性質
液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表面張力系數
浸潤現象和毛細現象(定性)
f) 固體的性質
晶體和非晶體 空間點陣
固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g) 物態變化
熔解和凝固 熔點 熔解熱
蒸發和凝結 飽和汽壓 沸騰和沸點 汽化熱 臨界溫度
固體的升華
空氣的濕度和濕度計 露點
h) 熱傳遞的方式
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i) 熱膨脹
熱膨脹和膨脹系數 a) 靜電場
庫侖定律 電荷守恆定律
電場強度 電場線 點電荷的場強 場強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的場強和殼外的場強公式(不要求導出) 勻強電場
電場中的導體 靜電屏蔽
電勢和電勢差 等勢面 點電荷電場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電勢疊加原理
均勻帶電球殼殼內和殼外的電勢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 電容器的連接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公式(不要求導出)
電容器充電後的電能
電介質的極化 介電常數
b) 穩恆電流
歐姆定律 電阻率和溫度的關系
電功和電功率
電阻的串聯、並聯
電動勢 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一段含源電路的歐姆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電流表 電壓表 歐姆表
惠斯通電橋 補償電路
c) 物質的導電性
金屬中的電流 歐姆定律的微觀解釋
液體中的電流法拉第電解定律
氣體中的電流 被激放電和自激放電(定性)
真空中的電流 示波器
半導體的導電特性 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
晶體二極體的單向導電性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機理)
超導現象
d) 磁場
電流的磁場 磁感應強度 磁感線 勻強磁場
安培力 洛侖茲力 電子荷質比的測定質譜儀 迴旋加速器
e) 電磁感應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感應電場(渦旋電場)
自感系數
互感和變壓器
f) 交流電
交流發電機原理交流電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整流、濾波和穩壓
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法 感應電動機原理
g) 電磁震盪和電磁波
電磁震盪 震盪電路及震盪頻率
電磁場和電磁波 電磁波的波速 赫茲實驗
電磁波的發射和調制 電磁波的接收、調諧、檢波 a) 幾何光學
光的直進、反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 折射率和光速的關系
平面鏡成像 球面鏡的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薄透鏡成像公式及作圖法
眼睛 放大鏡 顯微鏡 望遠鏡
b) 波動光學
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
光譜和光譜分析 電磁波譜
c) 光的本性
光的學說的歷史發展
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a) 原子結構
盧瑟福實驗 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模型 用玻爾模型解釋氫光譜 玻爾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輻射 激光
b) 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級
天然放射現象 放射線的探測
質子的發現 中子的發現 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
質能方程 裂變和聚變
「基本」粒子 誇克模型
c)不確定關系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d)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假設時間和長度的相對論效應
e)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識 a) 物理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對自然界、生產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現象的解釋
b) 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現代的一些重大消息
c) 一些有重要貢獻的物理學家的姓名和他們的主要貢獻 a) 中學階段全部初等數學(包括解析幾何)
b)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極限、無限大和無限小的初步概念
c) 不要求用復雜的積分進行推導和運算

2. 物理競賽

我建議你還是放棄競賽吧

不知道你所在的省份,估計是競賽大省。
搞競賽不能完全靠自學,必須要有老師帶,最主要的就是學校老師。
如果學校老師教授的方法不強,那麼再怎麼樣也是徒勞。
而且不僅要靠學校老師,競賽應該擁有良好的關系網路,在外面上課,才能收獲更多。

得到全國一等獎是直接點招的,不過這個路很困難。9月5日僅是初賽,北京不算強省呢劃復賽線都到了160。而且復賽的前XX名才能有實驗資格,最後有XX人獲得省級一等獎。
這個省級一等獎是有保送資格的,一般還得參加保送生考試,這個考試也是考高考科目的,需要你綜合發展。既然你們學校這今年只有幾個清華北大,估計你通過保送生考試的可能性也不大。
獲得了一等獎,只有前幾名才能進入省級集訓隊,進入國家級比賽。

也就是說,對於你,一個小縣城沒有老師帶競賽的孩子,得到國家級一等獎,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3. 全國物理競賽

呵呵,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先更正一下,保送條件要看你們省前幾年競賽成績如何,我是湖北省的,因為最近幾年湖北省入選國家隊的人比較多,所以現在省代表隊已經擴充到13人,08年那13個人(只要進省代表隊就可以保送清華,而且完全沒有額外考試)全都獲得了清華保送資格(呵呵,雖然有一個人逃到北大去了)
我班上有一同學個得了決賽一等獎(就是所謂金牌),還有一個得了銀牌。就我所知,他們倆沒有一個是學的特別刻苦的,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自信,對自己的前途有規劃也有足夠信心,,而且他們都是該玩的時候就瘋狂地玩,該學的時候就專心地學習。
是的,付出時間,精力,就一定會有成果的,但請注意,一定要對自己的目標有有效的執行方案,你要知道自己何時應該達到何種水平,對自己的狀態要有很清醒的把握,並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呵呵,相信你肯定會成功的

4. 物理競賽。

走物理競賽的道路需要專門的指導老師和特殊的課業調配,題主只問哪些指導書籍內,那就這個問題回容答一下
必備的幾本:白皮書:新編高中物理奧賽實用題典
奧賽經典系列
物理競賽教程
分析力學
高中物理競賽解題方法
理論力學
物理奧賽標准教程
物理學原理
電動力學
費恩曼物理學講義
等等
希望可以幫到你

5.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用處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理解了我關於競賽學習方法重要性的分析了。面對孩子是不是適合搞競賽的問題,我們這樣回答吧:
不是孩子適不適合搞競賽,而是將來社會學習生活成功的孩子,一定適合搞競賽和需要搞競賽。如果只讓孩子接觸學校里大量時間,有限知識,系統刷題的學習方法,就算學好也就廢掉了。一定要給孩子留一個競賽學習方法的了解機會,即便現在學不好,將來他也能自我覺悟。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希望能幫到你!

6. 物理競賽的流程

物理競賽 流程:預賽—復賽—決賽
1.物理預賽基本是沒有門檻的,人數較多,考試形式為筆試,難度略高於高考。
2.從預賽中脫穎而出,才可以獲得參加復賽的資格。復賽除了筆試外還增設了實驗考試,難度遠大於預賽。
3.決賽的考試形式也跟復賽一樣,筆試+實驗,決賽難度遠大於復賽。

7. 物理競賽吧

建議選擇物理或數學競賽,大學對這兩門競賽的學生更加青睞,,樓上說的沒錯,高一需要打基礎,因為現在的競賽制度必須進全國決賽才能加10分,且保送制度尚不明朗,所以高一應打好基礎,但是如果奧賽相出成績,必須高一起步。。
所以推薦物理起步可以看范小輝的《新編物理奧賽指導》,被我們老師稱為小黑小白,和一本普物教材,在深入可以看程稼夫的《力學篇》《電磁學篇》,裡面題很多,或者是沈晨的《更高更妙的物理》,再看一些大學教材,最後就隨便刷書,做題,考前做《大題典》,裡面經常有出卷老師的現題,碰到一道就神了,比如28屆物理競賽復賽,第3題和最後一題都是書上的原題,當做到這個程度,你的物理競賽水平就有國家一等獎了。
本人是28屆全國決賽一等獎,物理競賽的經歷望採納。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8.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每年高中全國物理競賽(上海賽區)一般都是9月份進行預賽的,
要報名,你登錄上海相關競賽網站,自主報名就行的,
如果學校有資格組織報名,你在學校報名也可以的。

9. 關於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信息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復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信息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下跌,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里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幾率更大,為什麼?因為學校里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那麼競賽和日常學習的關系以及時間上該怎麼平衡?

日常學習是吃飯,競賽學習是吃菜吃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飯,兩者要搭配著吃。至於多吃飯,還是多吃菜;是多吃肉還是多吃素,要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來搭配。只吃飯的孩子會缺營養發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們的意見,菜一定要配合飯一起吃,只吃飯的孩子發育一定不好。所以兩者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一定要一起來。
至於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主要看老師,同時需要孩子能堅持,而這本身就是堅毅性格的培養和訓練。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望採納!

10. 物理全國競賽有哪些

1.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對外可以稱中國物理奧林匹克,英文名為Chinese Physic Olympiad,縮寫為CPhO)是在中國科協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

熱點內容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