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城市的歷史

城市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02:04:55

㈠ 大連這座城市的歷史

大連的歷史:

1、戰國時期,大連隸屬燕國遼東郡。秦朝時亦屬遼東郡。西漢,南部屬遼東郡沓氏縣,北部屬遼東郡平郭縣和武次縣。東漢,南部仍屬遼東郡沓氏縣,北部屬遼東郡平郭縣和西安平縣。東漢末公孫氏政權割據遼東時,今大連地區屬平州遼東郡沓氏縣、平郭縣和西安平縣。

2、三國時期,今大連地區南部屬魏國幽州遼東郡東沓縣,北部屬平郭縣和西安平縣。西晉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平州遼東國平郭縣,北部屬西安平縣。東晉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北部屬西安平縣。

3、十六國,南部屬前燕、前秦的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北部屬安平縣。後燕,屬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後燕光始四年高句麗割據遼東郡,今大連地區屬遼東郡卑沙城、得利寺山城和城山山城。唐代,總章元年,唐收復遼東,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

4、遼代,南部屬東京道蘇州安復軍節度所轄來蘇縣和懷化縣,北部屬復州懷德軍節度所轄永寧縣和德勝縣,今庄河市屬東京道穆州。金代,南部屬東京路遼陽府金州,北部屬復州永康縣和歸勝鎮,今庄河市屬岫岩縣。

5、元代,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路金復州萬戶府,南部屬金州千戶所和哈斯罕千戶所,北部屬復州千戶所,今庄河市屬庄河沿海巡防百戶。明代,南部初屬山東布政使司金州,北部屬復州,今庄河市屬蓋州。

6、洪武二十年廢金、復、蓋州,專行衛制。今大連地區南部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金州衛,北部屬復州衛,今庄河市屬蓋州衛。清代,南部屬奉天府寧海縣,北部屬復州,今庄河市屬岫岩通判。清末,南部和北部分屬奉天省奉天府金州廳和復州,東北部屬興風道庄河廳。

7、沙俄租借大連地區時期,今大連地區分屬旅順、金州、貔子窩市;旅順、金州、亮甲店、貔子窩及島嶼行政區和達里尼特別市。日本侵佔大連地區時期,大連地區屬大連市、旅順市役所和旅順、金州、普蘭店、貔子窩民政署。中華民國初期,屬奉天省東邊道庄河縣、遼沈道復縣、金縣。

8、東北淪陷時期,北部分屬奉天省復和安東省庄河縣。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新金、庄河、復縣初屬安東省,後改隸遼寧省、遼東省。石河驛以南的旅大金地區為蘇軍軍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特殊解放區。置旅大行政公署,下轄大連市、旅順市、金縣、大連縣。

9、1949年8月,隸屬東北人民政府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旅大市為東北行政大區直轄市,1953年3月,改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改為遼寧省轄市。1981年2月,國務院批准同意旅大市改稱大連市;3月5日,大連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

10、1984年4月,國家計委批准大連市從1985年起實行計劃單列;7月,國務院同意賦予大連市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85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復縣,設立瓦房店市。1987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金縣,設立大連市金州區。

11、1991年11月,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金縣,設立普蘭店市。1992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庄河縣,設立庄河市。1994年5月,大連市由地級市升為副省級市。2014年6月,設立大連金普新區。

大連金普新區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范圍包括大連市金州區全部行政區域和普蘭店市部分地區。2015年10月,撤銷縣級普蘭店市,設立大連市普蘭店區,以原普蘭店市的行政區域為普蘭店區的行政區域。

㈡ 林道的城市歷史

1550年的林道城。
林道島上曾經發現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林道」這個名字第一次內出現在882年的一容份歷史檔案中,這份檔案中提到羅馬帝國的阿達爾貝特勛爵在這個島上建造了一座修道院。
1189年林道建造了第一座教堂聖施特凡教堂,1224年方濟各會在島上建造了一座修道院。1274年至1275年林道成為神聖羅馬帝國魯道夫一世統治下的一座帝國自由城市。1528年林道實行宗教改革。神聖羅馬帝國的三十年戰爭後,1655年舉行了第一屆林道兒童節(德語:Lindauer Kinderfest)以紀念這場戰爭,林道兒童節後來成為林道的特色。
神聖羅馬帝國衰落後,林道在1802年失去了它作為帝國自由城市的地位,1804年林道連同它的修道院一起被劃割給了奧地利,第二年奧地利把林道歸還給巴伐利亞。1853年林道建成了從陸地通往島上的鐵路堤壩,1856年建成一座新的港口,港口的燈塔和獅子雕塑同時竣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林道曾由法國佔領並管理,1955年管轄權被再次歸還給巴伐利亞。

㈢ 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歷史傳說嗎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各種或凄慘或悲壯或感動的傳說數不勝數,課本上熟知的孟姜女哭長城,歷史中熱血沸騰的蒼天已死,黃巾當立,每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傳說,如重慶的紅衣小男孩,但在口耳相傳中卻越變越詭異,還有上海犯了龍脈的立交橋,他們可能發生過,但是即便發生地近在咫尺你也很難去查證。歷史太久遠了,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我所知道的歷史它已經有646歲了,它留下來的歷史傳說涵蓋了武漢近代歷史及文化的一個縮影,其較為完整地反映了武漢開埠以來的文化歷程。從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對武漢的滲透開始-武昌第一座基督教教堂(1865),包括之後辛亥革命、早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活動、抗日戰爭,都在曇華林留下了深刻印記。

㈣ 全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是

  1. 西安

  2. 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國古都之首。

    西安南屏地勢磅礴的秦嶺,東近險拔峻秀的華山,西臨冬夏積雪的太白,北連逶迤延綿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廣野居中,宜林宜牧、宜糧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風光覽勝,故古有「膏腴天府」、「陸海豐饒」之稱。

    西安擁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歷史上曾有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共13個朝代在此建都,曾經作為中國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200多年,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

    西安有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遺址、古代城闕遺址、77座帝王陵墓、眾多名寺古塔、先民遺跡等優秀文化藝術遺產,是世界旅遊熱點城市之一。

㈤ 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

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過程,尤其在以磨合與調整為重要特徵的社會轉型中期,制定和調整城市發展戰略,不僅要考慮城市社會的現實需要,而且要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應該從加大城市開放力度....
十六大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以平均每年1.35個百分點的速度發展,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096萬人。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為69079萬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萬人;鄉村人口65656萬人,減少了12585萬人。
社科院最新報告稱,今後20年內,中國將有近5億農民需要實現市民化,為此至少需要40萬億-50萬億元的成本。據初步測算,僅解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農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萬元……
從城市的功能類型來看
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集政治、經濟、貿易、金融、科教等為一體。

㈥ 中國歷史悠久的城市有哪些

西安(長安)、洛陽、成都(益州)、開封、南京(江寧)、杭州(臨安)、北京、揚州、蘇州、安陽(殷)、大同……
很多很多的~大多數內陸大城市都是有悠久歷史的,只不過名字變了。

㈦ 城市歷史

哈工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於1920年,坐落在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北國名城哈爾濱市。隸屬於國防科工委。經過八十餘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工理為主,理、工、管、文相結合,開放式、研究型的多學科的全國著名、在國際享有一定聲望的重點大學。

哈工大自建校開始,就是一所對外開放的學校,解放後是我國政府確定的學習蘇聯先進教育制度的兩所院校之一。在各個歷史時期,哈工大的發展始終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自1954年成為國家確定的首批6所重點大學之一以來,一直是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又被國家列為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之一,1996年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院校之一,1999年被國家確定為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

2000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兩校合並使哈工大的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學校以學科劃分為航天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建築學院、交通科學與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山東威海校區)、食品研究學院、國際經貿關系學院以及外語系等17個學院(系)。學校設有68個本科專業,100個碩士學位點,68個博士學位點,18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和18個國家重點學科,22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哈工大是我國最早開展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高校之一。哈工大研究生院在1995年首次全國研究生院評估中,是受到表彰的十所研究生院之一,並於1999年榮獲"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到目前,我校碩士、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數已達到一萬餘人。

學校位於哈爾濱市中心,佔地343公頃,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完善。具有現代化的圖書館、裝備一流的教學大樓、可進行國際比賽的室內體育館、國際標準的體育場、國內一流的學生食堂和設施齊全的學生活動中心等現代化設施,這些都為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

學校具有一支銳意進取、業務精良和作風過硬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957人,有教授737人,副教授111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科學院院士19人(含雙院士1人),有博士生導師594人。他們中許多人是國內外知名的專家與學者,有幾十人擔任國家高科技領域的首席專家,或專家組長。有的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或擔任國內各級學會領導職務。

哈工大擁有一支實力雄厚、基礎扎實的科研隊伍,科研工作碩果累累。2004年科研經費總額超過9億元,在科研規模、水平和經費上均居全國重點高校前列。取得了一批國內領先、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國家科委"863"高科技工作10周年總結評估中,哈工大綜合評價居全國高校第二位。目前,學校正在充分發揮學科群的綜合優勢,努力工作,爭取在若干領域中取得一批國際有影響、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高水平科技成果。

佔地近100公頃的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於1992年成立,十年來相繼完成工業基地、科技市場等項目的建設,發展勢頭良好,貢獻突出,得到國家和省、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和全力支持。

國家首批15個大學科技園之一,被譽為"北方矽谷"的哈工大科技園於2000年11月正式掛牌。"十五"期間將在58.6公頃土地上建成一百萬平方米大型園區,成為高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的重要基地。

現在哈工大各類在校學生總數55,550人,其中全日制學生38840人。在建國前二十九年中,共培養學生三千五百多人,畢業生遍布亞、歐、美、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建國後五十餘年來,共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學生。"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學校的治學傳統,培養出的畢業生以基礎理論扎實、動手和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昔日哈工大的芬芳桃李,如今已成為祖國各條戰線的中堅力量,他們中有國家領導人、共和國將軍以及一批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哈工大已成為國內外矚目的培養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哈工大已與美、英、法、德、日、俄等36個國家和地區的350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聯合培養研究生、主辦學術會議和進行科研合作。學校被選為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唯一的一所常設分校,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面向21世紀,哈工大的奮斗目標是:通過不斷深化體制和機制的改革,經過10年或更長一點時間的重點建設,力爭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哈工大正以不懈的努力,開拓進取,向著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的目標挺進!

㈧ 介紹下中國各大城市的歷史

南京是一座具有247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著名古都,先後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建都時間累計達450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范蠡築城於今中華門外,秦淮河畔長干里,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戰國時期楚國於今清涼山西麓石頭山上置金陵邑,從此南京又稱金陵。 公元229年,三國時期吳國遷都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隋後,東晉與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南京,史稱「六朝」,六朝都城位於秦淮河北公元589年隋滅陳以後,隋文帝下令將建康的城邑和宮殿全部毀平,改作耕地,六朝繁華盪然無存,直至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定都,南京才迎來了又一次的城市繁榮。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改稱應天府。公元1366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了長達21年的浩大的築城工程,這就是至今尚大部留存的聞名世界的明南京城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改應天府為南京,這是南京命名之始。公元1645年清王朝於南京設立江寧府。公元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稱天京。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都江寧,改江寧為南京府。同年4月,臨時政府遷往北京。1927年中華民國復都南京,並進行了以城市幹道網為主體的市政建設,形成了今日南京的基本框架,這期間,1937年日軍侵佔南京,南京遭受嚴重破壞。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南京城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時期

蘇州(漢語拼音:Sūzhōu,方言:蘇州話),中國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是有效資料顯示現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蘇州在春秋時期是吳國的政治中心;西漢武帝時為江南政治、經濟中心,司馬遷稱之為「江東一都會」(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陸游稱「蘇常(州)熟,天下足」(陸游《奔牛水閘記》),宋人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州則「風物雄麗為東南冠」;明清時期又成為「衣被天下」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稱蘇州「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和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完成對中國漢民族本部的統一。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之一。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被金國佔領,繼續被金朝定為都城。蒙古滅金之後,成為河南省州府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洛陽 夏、商、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自大同遷都至此)、隋、唐、後梁、後晉均以洛陽作國都或陪都。 解釋:洛陽的歷史上的情況比較復雜,容易引起誤解。 夏、商、周、漢、魏諸朝都有多次遷都的歷史,這些朝代的都城從歷史縱向上看可能不只一個,洛陽是其中的一個。例如商就先後多次遷都,所以安陽、鄭州、洛陽都自稱是商的都城,而除了安陽之外,其他城市尚無確切考古證明證實其曾為商都。 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個。出於戰略上和經濟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會設立陪都,例如唐,舉世公認其首都為長安,洛陽之所以稱為其都,是因為唐代統治者定洛陽為其行宮和巡幸之地,故有「東都洛陽」之稱。雖然在影響和地位上不能和長安相提並論,但畢竟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行政單位。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

廣州:南越,南漢
成都:蜀國,前蜀,後蜀
鄂州:東吳
荊州:楚國,南平,西梁
長沙:馬楚
大理:大理國,南詔
烏蘭巴托:蒙古帝國 沈陽:
後金 長春:滿洲國
新鄭:韓國,鄭國

熱點內容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