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董鄂妃

歷史董鄂妃

發布時間: 2021-08-02 02:33:42

『壹』 歷史上的董鄂妃,到底是怎麼死的

孝獻皇後世稱董鄂妃,是清朝順治帝一生最鍾愛的女子。崇德四年(1639年)出生,順治十三年(1656年)入宮,初封賢妃;一月後晉皇貴妃,順治帝為此而大赦天下;順治十四年生皇四子榮親王;董鄂氏原本體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順治哀痛至極,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

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孝康章皇後(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貳』 歷史上的董鄂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孝獻皇後,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後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上親制行狀,略曰:「後兒靜循禮,事皇太後,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後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後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幹政。』覽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後問是疏安所雲,朕諭之,則泣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後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後,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蒐狩,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於馳驟。』偶有未稱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後脫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省。後初病,皇太後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後、諸妃、嬪環視之,後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後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後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後,皇太後哀之甚。」行狀數千言,又命大學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後志也。 時鄂碩已前卒,後世父羅碩,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及上崩,遺詔以後喪祭逾禮為罪己之一。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廟,歲時配食饗殿。子一,生三月而殤,未命名。孝獻皇後,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後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上親制行狀,略曰:「後兒靜循禮,事皇太後,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後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後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幹政。』覽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後問是疏安所雲,朕諭之,則泣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後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後,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蒐狩,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於馳驟。』偶有未稱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後脫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省。後初病,皇太後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後、諸妃、嬪環視之,後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後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後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後,皇太後哀之甚。」行狀數千言,又命大學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後志也。 時鄂碩已前卒,後世父羅碩,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及上崩,遺詔以後喪祭逾禮為罪己之一。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廟,歲時配食饗殿。子一,生三月而殤,未命名。

『叄』 歷史上的董鄂妃究竟是怎樣的人,真嫁過兩次嗎

清世祖孝獻皇後?-1660年
又稱「董鄂妃」,棟鄂氏,世祖福臨之妃,內大臣鄂碩之女,撫遠大將軍費揚古之姊。18歲入宮。世祖對其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破格頒詔大赦,其父亦進為三等伯。次年,生皇四子,僅三月夭折,未命名。

野史說。。。
襄親王福晉說。

現在也有許多著述和影視劇,認為董鄂妃原是襄親王的福晉,後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清太宗皇太極的十一子,生於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時,其生母是皇太極並建五宮中的麟趾宮貴妃博爾濟吉特氏,順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冊封為和碩襄親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僅16歲。
順治帝幼年即位,母親孝庄文皇後對他管教極嚴,加之朝廷大權長期由叔叔多爾袞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後出於政治順治皇帝冊立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詔書上的考慮,將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立為皇後。這位小皇後從小嬌生慣養,尖酸刻薄,並不能體諒順治帝的苦衷,常常與順治帝發生口角,小兩口的感情並不和諧。因此,順治帝覺得事事皆不順心,內心很是苦悶。清初有命婦輪番入侍後妃的制度,董鄂氏經常到後宮入侍,這便給順治帝與董鄂氏的相識相戀提供了機會。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閨中寂寞,也對順治帝產生了好感。兩個情誼相投的人迅速墜入了情網。
《湯若望傳》中有一段湯若望的回憶:
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孝康章皇後(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這位皇子是皇幾子,生母是誰?湯若望沒有明說。福臨共有8個皇子,除玄燁外,在7個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乾等5人皆卒於康熙朝,勿庸考慮。這樣只剩下皇長子鈕鈕和皇四子。鈕鈕生於順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殤於順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雖也是早殤,但不是殤於順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過貴妃,因此,鈕鈕和巴氏不可能是湯若望所說的皇子和那位貴妃。現在只剩下皇四子。該子生於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殤於順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貴妃董鄂氏,即後來的孝獻皇後。董鄂氏死於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來,湯若望所說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貴妃董鄂氏。但這里有兩個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湯若望所說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貴妃,而不是貴妃。
個人認為,歷史上的董鄂妃應該是個美麗,善良,三從四德的好女人,可惜香消玉隕的早啊。。

『肆』 歷史上的董鄂妃是個什麼樣的人

滿意答案好評率: 0% 孝獻皇後,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後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上親制行狀,略曰:「後兒靜循禮,事皇太後,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後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後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幹政。』覽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後問是疏安所雲,朕諭之,則泣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後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後,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蒐狩,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於馳驟。』偶有未稱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後脫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省。後初病,皇太後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後、諸妃、嬪環視之,後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後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後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後,皇太後哀之甚。」行狀數千言,又命大學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後志也。 時鄂碩已前卒,後世父羅碩,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及上崩,遺詔以後喪祭逾禮為罪己之一。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廟,歲時配食饗殿。子一,生三月而殤,未命名。孝獻皇後,棟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皇貴妃,行冊立禮,頒赦。上皇太後徽號,鄂碩本以軍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進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輟朝五日。追謚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上親制行狀,略曰:「後兒靜循禮,事皇太後,奉養甚至,左右趨走,皇太後安之。事朕,晨夕候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必迎問寒暑,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毋倦耶?』趣具餐,躬進之,命共餐,則辭。朕值慶典,舉數觴,必誡侍者,室無過燠,中夜罝罝起視。朕省封事,夜分,未嘗不侍側。諸曹循例章報,朕輒置之,後曰:『此雖奉行成法,安知無當更張,或有他故?奈何忽之!』令同閱,起謝:『不敢幹政。』覽廷讞疏,握筆未忍下,後問是疏安所雲,朕諭之,則泣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盡無冤?宜求可矜宥者全活之!』大臣偶得罪,朕或不樂,後輒請霽威詳察。朕偶免朝,則諫毋倦勤。日講後,與言章句大義,輒喜。偶遺忘,則諫:『當服膺默識。』蒐狩,親騎射,則諫:『毋以萬邦仰庇之身,輕於馳驟。』偶有未稱旨,朕或加譙讓,始猶自明無過;及聞姜後脫簪事,即有宜辯者,但引咎自責而已。後至節儉,不用金玉。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即精。朕喻以禪學,參究若有所省。後初病,皇太後使問安否,必對曰:『安。』疾甚,朕及今後、諸妃、嬪環視之,後曰:『吾殆將不起,此中澄定,亦無所苦,獨不及酬皇太後暨陛下恩萬一。妾歿,陛下宜自愛!惟皇太後必傷悼,奈何?』既又令以諸王賻施貧乏,復屬左右毋以珍麗物斂。歿後,皇太後哀之甚。」行狀數千言,又命大學士金之俊別作傳。是歲,命秋讞停決,從後志也。 時鄂碩已前卒,後世父羅碩,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及上崩,遺詔以後喪祭逾禮為罪己之一。康熙二年,合葬孝陵,主不祔廟,歲時配食饗殿。子一,生三月而殤,未命名。

『伍』 歷史董鄂妃結局

孝獻皇後(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順治帝妃嬪,世稱董鄂妃。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姊,貞妃族姐。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宮病逝,年僅22歲。

『陸』 董鄂妃生平

董鄂妃 - 董鄂妃
清世祖孝獻皇後

清世祖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皇後(1640-1660年),又稱「董鄂妃」,棟鄂氏,又作董鄂氏,世祖福臨之妻,內大臣鄂碩之女,撫遠大將軍費揚古之姊。18歲入宮。世祖眷之特厚,寵冠後宮。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為賢妃。十二月,進為皇貴妃,行冊立禮,破格頒詔大赦天下,其父亦進為三等伯。次年,生皇四子,僅三月夭折,未命名,謚和碩榮親王。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卒。世祖哀痛至極,親制行狀悼念。追謚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合葬孝陵(清東陵)。

『柒』 歷史上的董鄂妃和董小宛是一個人嗎

歷史上的董鄂妃和董小宛不是一個人。

歷史上的董鄂妃是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順治十三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後追封為皇後。

而董小宛則是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與柳如是、陳圓圓、李香君等同為秦淮八艷。

1639年,董小宛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後嫁冒為妾。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7)歷史董鄂妃擴展閱讀:

董鄂氏的父親是鄂碩軍官,順治二年後,鄂碩南征,此後的五六年間,都在蘇州、杭州、湖州一帶駐扎,這使得他的子女自幼受到江南漢族文化的影響和熏染,對孩子們的一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董鄂氏天資聰慧,好讀史書,精書法,有一種獨特的風韻溫柔而善解人意的嫻靜氣質美,而且悟性極高。

已經熟讀經史子集的少年天子順治,又焉能尋覓到知音,董鄂氏在當時入關之初的滿洲世家女中,順治皇帝不僅在一個月之內將她晉升為貴妃。

還為董鄂氏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更為董鄂氏頒詔大赦天下,大清近300年的歷史上,因為冊立妃嬪而大赦天下的,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這一年順治19歲,董鄂氏18歲,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歡喜至極,為此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賀。

舉行頒布皇帝第一子誕生的隆重慶典,對這個孩子出生後的待遇甚至超越嫡出,之後更是大赦天下。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過數月就夭折了。

順治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這已經是超越祖制了,喪葬規格逾制,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董鄂氏享受到這種特殊禮遇,表明她得到了順治不同尋常的寵愛他們的感情真摯。

董鄂妃時常陪伴在順治的身邊。更難得的是,她時常勸說順治,處理政務要服人心,審判案件要慎重。

連宮女太監犯錯誤時,董鄂妃也往往為他們說情,董鄂妃向來不信佛教,順治有時用一些禪宗經典來告訴她,而且為她解釋《心經》的深層含義。

因此成了她推崇尊敬的至寶,專心研習禪學,參悟探究一口氣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可惜紅顏薄命,董鄂妃因身體瘦弱沒幾年就去世了。

『捌』 歷史上真有董鄂妃這個人嗎

董鄂妃真實存,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孝獻皇後,而事實董鄂妃沒有先嫁給順治的弟弟,而是直接入宮成了順治妃嬪。

孝獻皇後(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清代少見。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愛妃董鄂妃病逝於承乾宮,順治陷入了痛苦之中,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頭天子。董鄂氏是順治帝一生最鍾愛的女子,死後追封為皇後,合葬清孝陵。謚號為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

(8)歷史董鄂妃擴展閱讀:

獨寵鄂妃

董鄂妃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被冊為「賢妃」,僅一月有餘,福臨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歷史上十分罕見。十二月初六日,福臨還為董鄂妃舉行了十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按照冊封皇後的大禮頒恩詔大赦天下。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保存了冊立董鄂妃為皇貴妃的《詔書》。按常規,皇帝只有在冊立皇後的大禮上,才會頒布詔書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這種特殊禮遇,表明她得到了順治不同尋常的寵愛。

順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順治十分欣喜,頒詔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對這個孩子的待遇如同嫡出,大有冊封太子之意。

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順治下令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為他修建了高規模園寢。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從此一病不起,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

據福臨說,董鄂妃崩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玖』 歷史上真的有董鄂妃么

近日做順治網站,順手編了一份董鄂氏本事年譜,與喜歡福臨和董鄂氏的朋友們分享,同時希望大家指正。

董鄂氏本事年譜崇德四年(1639年)董鄂氏生,屬正白旗。順治十三年三月初六(1656年3月31日)前鋒統領鄂碩擢為內大臣。(楊珍女士以鄂碩在此段前後的升遷情況,判斷董鄂氏入宮早在順治十三年三月之前,可供參考。)八月廿二日(1656年10月14日)董鄂氏被立為賢妃,時年十八。八月廿八日 擬晉封董鄂氏為皇貴妃。(《董後行狀》言九月進秩冊。)十二月初六(1657年1月19日)行皇貴妃冊封禮。順治十四年正月(1657年)封鄂碩三等伯。九月 鄂碩卒。十月初七丑時(1657年11月12日)榮親王生。(董鄂氏生榮親王為難產,病或從此生。榮親王出生前不久,福臨認識了憨璞聰禪師,並曾在11月9日召憨璞聰禪師入宮。)十月初八 福臨朱諭禮部為「第一子」議行典禮。同月追贈鄂碩為侯。冬 太後病。(十二月廿八日(1658年1月31日)太後病癒。)順治十五年正月初七(1658年2月8日)停皇後中宮箋奏。正月廿四日(1658年2月25日)榮親王卒。二月 皇後病。因董鄂氏兄卒,少弟費揚古襲爵,年十四。悼妃卒。三月廿五日(1658年4月27日)復進皇後中宮箋奏。三月廿七日(1658年4月29日)追封皇四子和碩榮親王。八月廿七日(1658年9月24日)葬榮親王於黃花山。順治十六年十一月初九至十二月十二日(1659年12月22日-1660年1月23日)福臨進行了一次多重目的的長途行獵,其中似曾與董鄂氏共奉太後赴湯泉。順治十七年春(1660年)永壽宮病。(章乃煒先生以為或即廢後。)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卒。八月廿一日 追封董鄂氏為皇後。八月廿六日 行追封禮。九月 因董鄂氏追封為皇後,晉封其伯父羅碩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康熙二年六月初六壬寅(1663年7月10日),董鄂氏與福臨同葬清孝陵。(參考的書籍有:《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清史編年順治卷》、《清史編年康熙卷》、《清史稿鄂碩傳》、《清史稿費揚古傳》、《清史稿後妃傳》、福臨《董後行狀》、章乃煒《清宮述聞》、陳垣《語錄與順治朝廷》、楊珍《董鄂妃的來歷與董鄂妃之死》、《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九》順治朱諭)

『拾』 歷史上董鄂妃的真名是什麼

董鄂氏。

孝獻皇後(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

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清代少見。

其父亦進三等伯,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去世後追封為皇後,謚號:孝獻庄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不附帝謚,是中國最後一位獨立謚號的皇後),史稱孝獻端敬皇後。清代唯一一位董鄂氏皇後(追封)。

(10)歷史董鄂妃擴展閱讀:

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故事:

董鄂妃,滿旗,比順治晚一年出生,鄂碩之女,祖籍遼寧。順治十年,即十五歲時為待選秀女,當時嫁給皇太極十一子和碩貝勒博穆博果爾(時十三歲)。

三年後,博果爾就死了,不久,董鄂妃奉詔入宮,立為賢妃,不久封為貴妃。至於博果爾為何十六歲就早早夭亡,其中發生了什麼事,各類清史均未提及。

傳教士湯若望在他的著作中卻寫道:「當時順治皇帝瘋狂地愛上了一名軍人的妻子,不可抑制。這名軍人得知後,十分憤怒,與順治起了爭執,順治打了他一個耳光。

後來,這名軍人就死了,軍人的妻子進了宮,冊封為妃,後又立為賢妃。」顯然,這名軍人即是博果爾。當時,只有冊封皇後時才立詔書,宣布普天同慶並大赦天下。

但冊封董鄂妃時全用上了這些禮節,可見順治對董鄂妃的重視與珍愛了。順治十四年,董鄂妃入宮不久,就產下順治第四子,和碩榮貝勒,然而,厄運也隨之而來。

順治父親皇太極的五名皇後和妃子都來自蒙古,孝庄也不例外。她為順治選的第一位皇後是自己的侄女,後來於順治十年被貶為靜妃。不久,孝庄的侄孫女入主東宮,但顯然不得順治歡心。

董鄂妃當時地位僅次於皇後,卻是滿人,這觸怒了孝庄。董鄂妃分娩後不久,孝庄即召董鄂妃去南苑服侍。董鄂妃只得拖著虛弱的身體前去。

誰知,又傳來了她那不足三百天的孩子夭亡的噩耗,從此一病不起,拖了三年,於順治十七年病逝。董鄂妃死後,順治追封其為皇後,出殯後,順治就接受了剃度。

為順治剃度的高僧被捆綁著送至孝庄面前,即將被燒死,忽然傳來了順治已蓄發的上諭。順治被迫重登寶座,卻於順治十八年正月駕崩,死因為天花,距董鄂妃逝世才三個月。

熱點內容
化學元素族 發布:2025-07-09 17:19:25 瀏覽:656
貴州大學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09 17:12:01 瀏覽:609
教師工作坊與教師成長 發布:2025-07-09 17:03:02 瀏覽:547
王玉班主任 發布:2025-07-09 15:27:17 瀏覽:201
教師招聘考試答題技巧 發布:2025-07-09 11:50:06 瀏覽:586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7-09 11:21:11 瀏覽:269
汪麗老師 發布:2025-07-09 11:20:21 瀏覽:982
貴陽哪個 發布:2025-07-09 10:48:16 瀏覽:993
高中歷史框架 發布:2025-07-09 10:15:25 瀏覽:76
安全座椅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10:10:30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