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校園網貸
① 抵制校園不良網貸
一、別輕易相信借貸廣告
一些P2P網路借貸平台的假劣廣告利誘大學生注冊、貸款,文案上寫著幫助解決學生在校學習上基本學習和生活的困難,實際上,這樣的高利貸、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致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網路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盡量不要在網路借款平台和分期購物平台貸款和購物,因為利息和違約金都很高,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要積極學習金融和網路安全知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
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切勿將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借給他人借款或購物,當自己的信息被不法之徒利用時,大學生及時地向學校反映,如果發生暴力催款的威脅時,及時報警,學會用正當手段或者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四、老師和學校方面
班主任、輔導員密切關注學生的異常消費行為,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學校應該開展關於理性消費的相關課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不攀比、不炫耀,合理消費,適度消費,另外,可開展活動向學生宣傳一些簡單的金融常識等。
五、監管部門方面
校園黑網貸橫行,與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有著直接的責任。網貸公司在校園里擺攤設點、進入宿舍推銷,這些平台是否有正規資質,即使有資質是否得到了嚴格的執行?這些都是需要監管部門和校方聯合起來,進行查處和監管。
② 校園網貸的危害與防範
費率不明,利息高。
隱形擔保,危險性。
貸款門檻低、審核不嚴,身份冒用,低俗性
不文明的催收手段。
風險難控,易將風險轉嫁給家庭。
身敗名利。
③ 如何應對校園網貸現象
一是要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消費理念和觀念,同時提醒學生在網貸之前要對網貸做充分的了解,版特別是利息權收取方面。由於大學生社會經驗少,對不良網貸了解不多,很容易被不良網貸所吸引。同時也要加強學生對個人信息管理的觀念,防止別人拿自己的個人信息去網貸。
二是在大學開設法律課程和法律知識的講授,引導大學生良性消費的同時,更要讓學生知道哪些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以及合法權益被侵害後如何保護,很有必要在大學開設實用法律課程並至少包括《合同法》和《侵權責任法》《刑法》等方面的內容,既可防止侵犯別人的權益,同時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三是加強對規范網貸公司行為的法律完善和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進一步規范網貸公司的行為,要明確網貸公司要對其網貸產品的內容,比如利息、還款方式以及還款不能的違約責任有明確的書面的告知義務;要明確網貸公司嚴格執行在放款之前的通知大學生父母,確認父母的態度,否則網貸無效;要控制網貸額度;同時要加強對大學生不良網貸的管理,如網貸公司對大學生採取威脅、恐嚇或非法拘禁行為的,要依法加大懲罰的力度。
④ 如何防範不良校園網貸
防範方法:
首先要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消費理念和觀念;
同時提醒學生在網貸之前要對網貸做充分的了解,特別是利息收取方面;
在大學開設法律課程和法律知識的講授;
加強對規范網貸公司行為的法律完善和違法犯罪的處罰力度。
⑤ 怎樣預防校園貸的風險
據新浪財經報道,咸陽一名大二學生小朱曾在校園貸款軟體上貸了一筆錢,由於償還不及時,利息越滾越高,最後借款金額超過了20萬,導致小朱自殺溺水身亡。為什麼大學生要為貸款付出這么高的代價呢?為什麼國家銀監會,教育部已經發文限制校園貸,但是大學生貸款事故頻頻發生呢?
1.大學生貸款的隱蔽性
很多大學生貸款不是公開的,而是私下進行的。由於都好面子,不願意公開自己貸款的事實,因此得不到同學和老師的有效幫助。很多嚴重的貸款事情都是在貸款事故發生以後才為人所知,到那時已經為時已晚,無法幫助到貸款大學生。
2.大學生還不夠成熟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普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較多,相對比較單純。對社會消費,網路消費容易形成習慣性消費,不能夠理性對待,容易迷失。會產生盲目購物,盲目消費,盲目貸款的現象。現在互聯網金融異常發達,貸款越來越方便,用戶可以輕松下載APP就能進行貸款,金額基本上沒有有效的限制。這給學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條件,貸款多了不但影響學生的經濟,還容易導致一些嚴重的人身安全事故發生。
3.學校金融知識普及的缺失
不少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貸款,因此杜絕貸款知識的普及,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是沒有幫助的。學校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教學任務上,疏忽了學習常規的知識普及和實戰培訓。學校應該給予學生基本的金融知識培訓,讓學生更加了解金融知識,從而防範危險。一刀切不讓學生有跟多的知情權反而對學生不利。同時在進入社會的工作實踐中,學生額外的學習機會有限,跟多的都是忙於工作,因此更難獲得金融知識普及機會。學校金融普及的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金融常識,熟悉金融詐騙方法,電信詐騙方法,學習相關的應對措施。這樣學生在面對金融的時候才能有客觀理性的認識,有足夠的防護心理。
精算獅認為,課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有著較大的差別,很多學校無法有效開展金融培訓的主要原因在於學校老師也是長於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足夠的金融實踐,對金融詐騙,電信詐騙也缺乏真知灼見,因此也難以講透。金融術語比較專業性的領域,需要專業的人士進行宣傳講解,才能讓學生獲得實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