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關系融洽

師生關系融洽

發布時間: 2021-01-03 15:44:35

⑴ 形容「師生關系融洽」的詩句有哪些

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

6.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7.燕舞鶯歌喜盈大地桃歡李笑春滿校園 ,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摘明珠碩果譽九州 。

8. 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春色好,英才薈萃習文練武棟梁多

9.嘔心瀝血育出桃李滿天下,廣學博識摘得明珠貫九州

10.園丁心血化春雨 ,桃李芳香滿神州

⑵ 3.在教育活動中,構建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是( )。A.學生 B.家長 C.教師 D.文學藝術活動

.在教育活動中,構建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是(教師 )。A.學生 B.家長 C.教師 D.文學藝術活動

如何打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目前,有些學校的部分師生之間情緒公開對立,學生對老師出言不遜、不理不問、甚至感到厭惡,而老師則粗暴地採取不讓上課、趕出教室、交學校處理、請家長等手段。這類型的現象在我們身邊確實存在,並時有發生,使我們廣大教師不得不重新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是:全體性、全面性、個性化,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研究差異、發展個體的特長,不能只注重傳授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如何去做人,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予必要的扶持、正確的引導,使其潛能得到發展和發揮,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松的環境中成長。我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掌握批評藝術,多善待學生,來盡心盡力打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1 掌握批評藝術、把握批評技巧
學生偶有缺點,教師切忌簡單訓斥。不分場合地刺傷學生自尊心,有時明知學生不對,教師也不宜開門見山地批評,特別是不宜在大庭廣眾面前批評。多通過交心談心、設問誘導,既緩解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緊張氣氛,又能使學生受到一次心靈上的反省。批評學生時要注意語言藝術,要多觸動了他的心靈深處,使他去思考、去回味、去自責,這樣的批評比簡單生硬的訓斥要好得多。當學生有了過失,處於痛苦和不知所措的時候,是最需要別人幫助的,這時教師應當把你親切的關懷和真誠的教誨送到學生心中,特別是對於那些自尊心受到嚴重損傷,完全喪失上進心,採取破罐子破摔的處事方法的學生,尤其需要理解、尊重,以表揚代替批評,切不可以不露聲色的批評和不問清紅皂白的訓斥。
2 善待學生,寬容過失
教育學生就是善於撥開學生眼前的迷霧,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幫助學生體會到上進及取得成績時的快樂,誘發學生的責任心和榮譽感,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善待每一位學生,寬容他們的過失。
要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任何一個班的學生,學習上肯定存在著上、中、下,其實學習不好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尊重與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們,真誠地向他們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動他們、啟發他們、誘導他們,逐步增強他們的信心、勇氣,並耐心細致的培養他們,以便他們在學習上早日趕上其他同學。同時也要多了解學生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生理原因、心理特徵等,以便對症下葯。我們要去發現、去捕促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真誠的表揚

⑷ 師生關系融洽的首要前提是什麼

那就是師生可以相互的理解,教師可以理解學生,學生也可以理解教師。

⑸ 淺談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否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能否完成與實現。因此教師應盡種種努力以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但,如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熱愛和了解學生是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思想基石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來自於教師對學生真誠的熱愛。可以這樣說,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1],就一定不會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它需要教師從情感上熱愛學生,從生活學習的細微處關愛學生,處處想學生之所想,幫學生之所難。「師愛是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的基礎、支柱、精神、靈魂」。真誠的關愛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沐浴在愛的陽光中生活學習,我們將會得到愛的回報。只有真誠地對待學生,用真誠之心進行溝通,才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尤其對那些身處逆境的孩子,教師更要用自己的熱情去溫暖他們,不失時機地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句安慰的話、甚至一件微薄的禮物,讓他們時刻感到你是他們的貼心人。在傳統教育體系中,教師與學生的接觸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和班務活動,頂多加上個別談話。而學生展示真面貌的時候往往不在此列,教師也就不太容易把握學生思想感情的真實動態,並在此基礎上作出恰當的評價了。而了解學生是教師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和前提,只有了解學生,摸清了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況,興趣愛好,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那麼,教師應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呢?我認為只有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傳統教育中,師生的接觸總是教師主動,學生被動。在了解學生的時間安排上,教師總從方便自己的角度考慮,所以我們應認識到教育對象具有復雜性,他們不是二維的平面,而是多維的。即使在一般人看來是明確不過的東西,一旦放到受教育者身上,都會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因此我們應當千方百計巧妙地了解學生。而教師要想了解和研究學生,就必須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要了解學生個體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學習態度、身體狀況、個性特點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學生存在於教師教育生活的每一時空。教師要掌握與學生溝通和交往的主動性,經常與學生保持接觸、交心,有意識地做學生生活的老師、知心的朋友;要掌握與學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尋找共同的興趣或話題、一起參加活動、邀請學生到家裡做客等。通過各種渠道交換師生之間的信息,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與溝通,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只有真正地把學生當成豐富復雜的發展主體,當成可以坦誠相見的互動者,才不會在教育上失衡甚至失誤,只有真正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的心貼在一起,才能展現育人工程中描繪出燦爛的前景。 二、尊重和信任是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諧關系,這將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師生關系的和諧,易使學生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感情體驗,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同時也能得到教師與同伴的激勵、鞭策、鼓舞、指導……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功、自信、愉悅的情緒體驗,教師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育教學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以及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除了盡最大努力教好他們,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和信任[2]所有學生,讓他們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愛。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時間長了同學們就會願意和教師溝通,與教師配合,教育教學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尊重和信任學生,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三、理解和公平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橋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前提是樹立師生平等[3]的觀念,理解學生。對人而言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對其人格的泯滅、不尊重,作為教師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保護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性。教師與學生的接觸中,特別是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時,一定要時刻注意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注意方式方法上的度,拿捏要有分寸,既要寬容又要嚴格要求。現在的學生由於是獨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加上家庭條件比較優越,造成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比較脆弱,個別學生人格有一定缺陷,本能防衛意識強,逆反心理重,受人尊重的需要及願望強烈;與人溝通交流時,自我為中心、霸道霸氣、聽不進相反意見,對教師的批評教育容易抵觸,甚至對立和敵視。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一視同仁,處理問題要秉公辦事,對待學生之間的關系時,應當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要厚此薄彼,只偏愛一些學生和厭棄另外一些學生。當然,更要時刻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促進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尊重和自信生活學習在班級里,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應該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學生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教學相長,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當然,民主平等是師生雙方都應該遵循的基本准則,教師應該平等對待學生,學生也應該平等對待教師。教師對學生不公平的態度是一種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是對下一代的極端不負責任。作為教師應當和學生之間應多一些平等相處,坦誠相見,使學生感到親切可信,並消除心理防備;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以學生的感受為感受,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分擔他們的感情,使師生之間架起平等的橋梁,逐漸走向和諧。 四、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理服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在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應該結合自身的工作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師德素養和教學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過硬的素質去感染學生,征服學生。這時,教師在師生交往中處於主導地位,這種特殊的地位,決定了對教師的師德修養、人格品行以及學識水平、教育素質等具有較高的要求。當然,還要做好角色的轉換。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指導和關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深厚的教育理論素養,高超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愛戴和敬仰。重要前提是教師自己要具有創新精神與能力,要能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作為教師要注重提高自己教育的創造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培養自己熱愛學生的工作熱情,研究教材教法的意識,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和充滿智慧的教育能力。只有當教師真正成為充滿人格魅力的,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能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如教師工整合理的板書,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生也會像老師那樣字跡工整地認真書寫。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言傳身教,起楷模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我們每個老師都應對學生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努力地耐心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師要善於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許多的角色,有父母的形象、模範的形象,更有朋友和知己的形象。教師如果熱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堅持耐心細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學生才會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收老師的批評和教育,才會自覺地去轉變自己。 這里所說的情感交流不僅局限於課堂教學上,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也能影響與學生的交流。平常遇到自己的學生,尤其是哪些「問題」孩子要主動點頭示意問好打招呼,主動地與其聊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多進行一些交流、接觸;聽取學生的一些意見,尊重他們的思想,性格和習慣,對他們的愛好和特長表示感興趣,並鼓勵他們拓展興趣,豐富課餘生活,這樣更有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逐漸拉近師生關系。對於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或是生活中的煩惱,都要善於聆聽,並耐心的幫其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久而久之,當學生感覺到老師是他們的好朋友時,就會樂意與你接觸,向你敞開心扉,聽從你的教導,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積極地與老師配合,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總之,我們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信任感,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按照學生個人意志自由選擇學習,促使人性的自我完善,對學生寬容,是教師和學生融洽關系的基本條件,也是體現教師處理師生關系的最佳途徑和方法. 六、多元評價學生,多鼓勵少批評,給其發展個性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建立一種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自由、和諧地發展。但由於應試成分太重,評價方法單一,為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帶來了一些麻煩,有些學生由於對評價機制的不滿而對教師產生誤解,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從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第一,新課程以發揮人的潛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已任,不單純的傳授識。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對考核評價持多元標准,通過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第二,新課程要求教師面對全體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發展的機會,並依據個性特點最大可能實現自我價值。評價中教師不應只以一張考卷定成績,而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目標,把評價的重點放在縱向評價上,以學生的現在狀況與以前作比較。我認為自尊心、人格的保護,才能言說建立自信與學習熱情的問題。只要能讓學生從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從學習中感到自尊,認識到自我,適當降低一些標准有何不可?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也不失為一種辦法,雖然學生的評價幼稚不夠准確,但能體現出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一種必要手段。合理、公平、多元的評價方式不僅考察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更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樹立信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七、如何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總結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因為教師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不斷發展變化的具有獨特個性的未成年人,如何處理好與他們的關系,需要我們教師通過創造性的工作,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去尋找適合自己教育對象的方式和方法。總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建的,它是教師艱苦勞動的結果。關鍵是,教師要有愛心,並以此感染學生,「教育就是愛」,只有對學生傾注了感情,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真正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才能融洽師生關系,為師生合作打下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化為強大的教育力量,激勵學生的自我完善,為教師運用各種教育教學方法提供條件!

⑹ 怎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現在學校常出現以下現象: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拒絕回答;課 後老師找學生了解情況,學生不配合;學生遇見老師繞道走;學生不接受老師的批評,更有甚者,還當眾辱罵、摩拳擦掌想打老師。於是,有的老師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的學生素質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堪教育了。
我想老師之所以出現以上感慨,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對學生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當,沒有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那麼,怎樣建立起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這首先是我們的老師要想一想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對症下葯。
(一)放下架子,主動親近學生。 主動性是人際交往的開始。過去,老師是尊嚴、權威、一貫正確的象徵。老師成天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動輒居高臨下地訓斥學生,學生看見老師就象老鼠看見貓一樣。往往當學生聊得熱火朝天時,只要老師一出現,甚至聽到他的腳步聲,他們便立刻噤若寒蟬。要改變師生這種格格不入的關系,教師必須放下架子,深入到學生當中去,主動親近他們,在生活、學習上幫助他們,與他們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特別是後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懷、體貼,老師要用真誠去感召其良知,用激勵去消除其自卑,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總之,你與學生接觸次數越多,距離越近,對他們越和藹、親切,你就越可得到他們的愛戴和尊重。
(二)尊重、信任學生,滿足他們自尊心的需要。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他們的這種心理不僅僅是保護、發展他們自己的起碼要求,也是促進他們不斷進取的動力。因此,尊重、信任學生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根本要求。那麼,怎樣做到真正地尊重、信任學生呢?
首先,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微小進步,給予學生中肯的表揚。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微小進步,經常對學生進行中肯的表揚,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表揚不僅可贏得學生對你的信任、好感,而且還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其次,教師對學生要少加些指責、批評,多給予一點寬容。教師對學生批評要注意方法,對脾氣暴躁、自製力差的學生,宜先找出其與所犯錯誤有聯系的優點加以肯定、贊賞,在緊張氣氛緩解後再加以批評;對性格內向、自卑心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單獨用溫和的語言進行批評;對性格溫和、樂觀大方的學生,批評可作「幽默」處理,使他們在善意的笑聲猛醒,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性質。切忌與學生計較,粗暴地訓斥學生,這樣將導致學生疏遠你、敵視你。
(三)在教學中滲透美育,滿足學生欣賞美的需要。美育能幫助中學生加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身體健康的發展,形成堅毅樂觀的性格。中學生崇尚美,需要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美。那麼,我們如何把美育滲透到教學中去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使自己具有完美的講台形象,即有端莊大方的儀表、有生動幽默的語言、有慈祥友善的態度、有淵博的知識和機敏的才能等。教師一旦具備了如此良好的形象,就能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受到美的熏陶,自覺地把教師當成心中的偶象。對學生是一種美的教育,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也使教師及他所教的課程受到學生的歡迎。
(四)真誠地幫助學生,讓學生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大多學生很想與老師交往,很想多得到教師一份關懷和幫助,但又都很拘謹、羞怯,不敢主動與老師接觸。這就要求老師主動地去關心、幫助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幫助他們學會正確對待他人,掌握為人處世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
教師要善於啟迪蒙昧的心靈,善於發現和培養學生的特長,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在集體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座標。學生通過表現自己,得到了集體的承認,獲得了自信。老師也因此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尊重,這樣,老師和學生之間自然形成了一種親密融洽的關系。
總之,現在的學生感情豐富、自尊心強,需要得到老師的理解與尊重。老師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主動親近他們,真誠地幫助他們,滿足他們一些健康的心理需要,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與理解。

⑺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師生關系融洽

這是一門學問,要想班級師生融洽,必須有一種氛圍,從老師到每個學生都有愛專心,知道班級就是屬大家的第二家庭,想自己家人那樣互相關心和愛護,這需要從心靈教育開始,同時還需要眾多的骨幹多做表率作用,老師的心交個每個學生,這樣才能心靈交融。

⑻ 怎樣融洽師生關系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是人類的楷模,學生總是把自己喜歡的老師,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模仿的對象,心中的偶像。所以教師的形象至關重要。 一、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教師素質的綜合體現,是教師言傳身教,圓滿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保證之一。當你接一個新的班時,初次和學生或家長見面,你的形象至關重要。你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著裝儀表,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語言要精煉,語氣要親切,語調要和藹,說話要利落。給他們一個精幹,有氣質,有魅力的崇高的教師形象,淵博的智能形象和高雅的美感形象。讓學生一看就能喜歡你,接受你。那麼你下一步的工作就好開展。即使你可能說過錯話,甚至犯點小錯誤,仍然抹不去你在他們心目中的偉大形象。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師還要有開朗的性格,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善於交流,能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及寬容,大度,熱情,有同情心等等。這些都能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那麼今後的工作中學生和家長都會支持和幫助你,也不至於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你糾纏不修,甚至到學校搞你的狀,或到上級教育機關告學校的狀。再有如果不注重著裝儀表,破衣爛衫,他們從外表上就瞧不起你,那麼這不僅破壞了你自己的形象,學校的形象也要受到影響,當學生看不起你時,他不買你的帳,也不會聽你的話,那麼你就無法實施你對他們的教育。 二、融洽的師生關系,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師生之間,學生尊重老師,老師愛護學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熱愛學生,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感情基礎,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更分外珍視和強烈地期盼教師的愛,這是每個學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當他們從老師那裡感受到這種真誠情誼時,會因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而產生奮發向上的力量。所以班主任要放下架子,深入到班級,深入到學生中去,有時也可以適當開句小玩笑,幽上一默,讓學生敢接近你,親近你,敢跟你說心裡話,那麼你的工作就好開展了。有一界我教的這兩個班,是從初二開始接的,接班時及格率不到50%。記得當時和學生的關系特別融洽,從來都沒有用偏激的語言挖苦過學生。學生的基礎都比較差,很簡單的知識要費好大的勁才教會。今天學會了,明天又忘了,憑著一顆「愛心」和耐心,終於教會了她們。當時我們的師生關系也特好,學生有時不會也不好意思說,我知道他們的心理後,課下和她們對好「按號」,會了就點頭,不會也不用搖頭,我就明白了。因為搖頭她們會不好意思,當時我們的師生感情特別好,我們都互相尊重,下課我們都像朋友一樣的聊天,所以學生也特別聽我的話,加之當時的組長和校領導的工作方法正確,所以在中考時我們取得了那麼好的成績。回顧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凡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都與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教師形象分不開。記得每年學生給我的賀年卡上面都寫到「祝您永遠年輕、越來越帥。」「祝您的黑發里永遠不長白發」。這就是教師的「魅力」。所以良好的教師形象,融洽的師生關系,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良好的教師形象,融洽的師生關系

⑼ 建立師生關系融洽的首要條件是什麼

尊敬我們的老師,一日為師,終
身為師。

⑽ 形容師生關系融洽的詩句

1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3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熱點內容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
高一數學測試題 發布:2025-09-11 01:15:41 瀏覽:828
師生失身情 發布:2025-09-10 23:13:58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