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㈠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圍繞這個觀點,聯系自己的實際,談一談D
有人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也有人說: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總之,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孩子從生下來就在父母的懷抱里成長,父母不僅給子女以生理基因優勢的遺傳,而且給其以人格品質的塑造。從混沌初開的孩童到學會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這個成長的歷程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須從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一位朋友曾當作笑料講述了他和兒子的一段對話。這位朋友說:「兒子,你這幾天總是玩游戲機,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學習上嗎?」兒子回答:「你還說我呢,我爺爺經常告訴你不要在外邊玩麻將,你怎麼還總是整宿地玩呢?」一下子弄得我這位朋友語塞舌結。
可見,孩子們常常把自己的行為與父母相對照,甚至父母行為中的某些失當之處,也往往會成為一些孩子開脫自己錯誤的「口實」。孩子既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優點,又可以學到缺點。
㈡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說說
1.作為父母,先自己修身,再談教育孩子。《弟子規》《論語》等國學啟蒙讀物,應該家長學,家長學好了做給孩子看,言傳身教,而不應該只是讓孩子背,孩子背只能培養語感,真正做到與否,完全靠家長的以身作則。父母自己做好,孩子才能好。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2.今天很多家長讓孩子學鋼琴、學舞蹈、學繪畫,就是為了考級,為的是孩子在學校里、在社會上被人認可、肯定,或在升學中加分。結果犧牲的是孩子本有的天性、興趣和獨得其樂的體驗。孩子越大,家長越焦慮孩子的成績、成功、成才,卻往往忽視了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成為他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要自己先修身,再為孩子提供舞台
3.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更進一步,我們欣賞一朵花,我們靜觀一片雲,我們發發呆,我們散散步,我們不與別人比優秀,不與別人爭第一,那段時間便真的屬於我們自己,那段時間便是沉澱到我們生命中的扎扎實實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只有在人生關鍵處可以看到,一個內心豐富、純粹、有所熱愛的人,永遠不會絕望。
4.周一圍說:「每個孩子都是自帶劇本來的。」我特別贊成這句話。孩子有自己的劇本,並且,他們是他們自己的導演,我們作為家長提供的只是舞台。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得放手讓他們去經歷,去體會,去碰壁,去成長,不能全權代勞。家長厲害了,全權代理了孩子的生活,不停地期盼,不停地要求,不停地規劃孩子的一生,孩子成了家長的工具,這么美好的生命,帶他們來世上干什麼?這是比較的結果。孩子沒有興趣,勉強去學,最後還要考級,這是對孩子童年的生吞活剝。
㈢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孩子則是父母的鏡子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很有道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不走正道,孩子會學樣的,所以父母各方面都要作出榜樣,給孩子一個健康理念。
㈣ 為什麼說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
因為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往往老師和家人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在小孩子面前,盡量避免做出不適當的行為;
㈤ 為什麼說師生關系是教育的一面鏡子
近日,與教師行為有關的兩場論戰,很值得反思。
一場論戰是開學當天,貴州某小學教師穿戴整齊,給入校的學生們鞠躬行禮,學生也紛紛給回禮。校方稱,此舉是為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恭敬之心。對此,有人支持說這是培養孩子懂禮貌好的做法。有人則質疑這是行禮順序顛倒,折射出價值觀的錯位。
親其師,才信其道。師生關系的好與壞,決定著一個群體乃至一所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精神特質。但遺憾的是,不僅是學校,社會公眾也很少對師生關系予
以深入、系統、科學的研究。無論是在師范院校學習時、還是入職後接受繼續教育時,絕大多數教師都很少接受這類培訓,教育管理部門也很少聚焦於此。而在學習
方式持續變革的信息社會,師生關系有必要在吸納更多愛與尊重的前提下,從傳統走向現代,從疏離走向共生。
做到這一點,需要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多反思,既不能對孩子不聞不問,也不能用社會上那一套「禮俗」來應對教師。對於教師而言,要拿出師者的
氣度與胸襟,用自己的學識與智慧贏得學生的愛戴,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由此,教師的一舉一動,師生之間的和諧共處,都將贏來社會各界更多的贊美。
跟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比跟父母還多,老師很重要。
㈥ 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題 謝謝了
一是緣於遺傳。孩子身上總會有父母特有的潛質。 二是生活方式、教育方法。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總是圍繞自己失去的或者失敗的方向引導,希望孩子完成父母的心願。比如說父母之一性格很好,便不會隨時說罵孩子,那樣孩子將來也會有一個良好的脾氣;相反,父母脾氣暴躁,動輒打罵,那孩子脾氣肯定很極端。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緣於生活中的潛移默化。
㈦ 周記老師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常常聽人說:「有什麼樣子的老師,就帶出什麼樣子的孩子。」換言之「老師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最近的我在教學中,對這句話的感受頗深。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星期三的早上,那是水韻園大二班的英語活動時間。窗外雨聲滴答滴答,一陣陣霧氣彌漫在窗戶上,朦朧而又美好。就像我們的孩子懵懂、純真。
當我拿著英語卡片來到教室里,孩子們開始歡呼:「耶!上英語課嘍。」那一群群雀躍的身影,是我清晨收到的最美麗的禮物。其中有一個名字叫亮亮的男孩子高興地走過來說:「Miss Zhao, 我每天回去都會把每一單元的英語碟聽兩遍,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問:「問什麼?」他非常神氣的說:「因為我以後要像你一樣當英語老師。」哈哈,可愛的小傢伙把我逗樂了。原來,我一直是他崇拜的偶像。
一堂有趣的英語活動在美妙的旋律中拉開了序幕,我帶著孩子們隨著節奏開始舞動,孩子們跳動的樣子像極了一場模仿秀,就連我一不小心撓撓頭,他們也會跟著學,真是有趣極了。
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老師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相反,當老師看到孩子們時那最純真的童年便也會湧上心頭,是那麼甜蜜又讓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