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教育
教師資格認定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國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應當依法取得教師資格。
第三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教師資格工作。
第二章 教師資格分類與適用
第四條 教師資格分為:
(一)幼兒園教師資格;
(二)小學教師資格;
(三)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初級中學教師資格);
(四)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五)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七)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成人教育的教師資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依照上款規定確定類別。
第五條 取得教師資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級及其以下等級的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擔任教師;但是,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或者初級職業學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
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相互通用。
第三章 教師資格條件
第六條 教師資格條件依照教師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其中「有教育教學能力」應當包括符合國家規定的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身體條件。
第七條 取得教師資格應當具備的相應學歷,依照教師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執行。
取得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應當具備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學歷,並應當具有相當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者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
第四章 教師資格考試
第八條 不具備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得教師資格,應當通過國家舉辦的或者認可的教師資格考試。
第九條 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准和考試大綱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
教師資格考試試卷的編制、考務工作和考試成績證明的發放,屬於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考試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屬於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的,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委託的高等學校組織實施。
第十條 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資格考試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考試,每年進行一次。
參加前款所列教師資格考試,考試科目全部及格的,發給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當年考試不及格的科目,可以在下一年度補考;經補考仍有一門或者一門以上科目不及格的,應當重新參加全部考試科目的考試。
第十一條 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根據需要舉行。
申請參加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的,應當學有專長,並有兩名相關專業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推薦。
第五章 教師資格認定
第十二條 具備教師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教師資格考試合格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認定其教師資格。
第十三條 幼兒園、小學和初級中學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高級中學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後,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申請人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後,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定或者組織有關部門認定。
受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委託的高等學校,負責認定在本校任職的人員和擬聘人員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在未受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委託的高等學校任職的人員和擬聘人員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按照學校行政隸屬關系,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定或者由學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
第十四條 認定教師資格,應當由本人提出申請。
教育行政部門和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師資格認定申請。具體受理期限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規定,並以適當形式公布。申請人應當在規定的受理期限內提出申請。
第十五條 申請認定教師資格,應當提交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和下列證明或者材料:
(一)身份證明;
(二)學歷證書或者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
(三)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指定的醫院出具的體格檢查證明;
(四)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單位、所畢業的學校對其思想品德、有無犯罪記錄等方面情況的鑒定及證明材料。
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或者材料不全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應當及時通知申請人於受理期限終止前補齊。
教師資格認定申請表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格式。
第十六條 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師資格認定申請後,應當對申請人的條件進行審查;對符合認定條件的,應當在受理期限終止之日起30日內頒發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對不符合認定條件的,應當在受理期限終止之日起30日內將認定結論通知本人。
非師范院校畢業或者教師資格考試合格的公民申請認定幼兒園、小學或者其他教師資格的,應當進行面試和試講,考察其教育教學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可以要求申請人補修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
教師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適用。教師資格證書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印製。
第十七條 已取得教師資格的公民擬取得更高等級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教師資格的,應當通過相應的教師資格考試或者取得教師法規定的相應學歷,並依照本章規定,經認定合格後,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受委託的高等學校頒發相應的教師資格證書。
第六章 罰 則
第十八條 依照教師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喪失教師資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師資格,其教師資格證書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收繳。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其教師資格:
(一)弄虛作假、騙取教師資格的;
(二)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被撤銷教師資格的,自撤銷之日起5年內不得重新申請認定教師資格,其教師資格證書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收繳。
第二十條 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3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第二十一條 教師資格考試命題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違反保密規定,造成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泄露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 在教師資格認定工作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對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造成損失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B. 中國教師教育培訓網是正規網站嗎
請盡量參加線下專業的學校舉報的培訓班,如果有交易發生,切記多長個心眼。
C. 中國教師教育培訓網,為什麼這個網站能查詢非統考教室資格證,而別的網站不能查詢了這個網站是否為正
非統招教師資格證有什麼意義嗎,查到又如何?能去公辦學校當老師嗎?肯定不是正規網站,交錢你也能查到自己!
D. 中國教育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是高水平非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參與度不夠高;
二是部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輻射面不夠廣;
三是地方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引領力不夠強;
四是地方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堅守性不足。
《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由黨中央出台的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如上所述,師范院校綜合化過程中出現的教師教育整體弱化現象已經成為高素質教師培養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而努力構建並遵循以師范院校為主體、以師范大學為主導、以地方師范學院為主力、以教師培養為主業的「四主」模式,充分發揮師范院校強師興國主體作用,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加快教師教育振興步伐。
一是以師范院校為主體,優化教師教育結構體系。按照結構合理、主體突出、功能明晰的思路優化教師教育結構體系。國家不僅應該出台政策,嚴格控制師范類院校在形式上更名脫帽;更需要通過大幅提升經費撥付、強化政策傾斜等方式,加強教師教育學科建設。
二是以師范大學為主導,引領教師教育整體提升。以辦學質量與特色、區域均衡發展、教育人口總量等因素為依據,按照一省一校原則遴選一流師范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師范專業建設高校。比照「雙一流」建設高校政策標准。
以部省共建為原則,按比例配置資源建設其他入圍高校,使之成為「區域特色、中國一流」的一流師范大學建設高校或一流師范專業建設高校,充分發揮其在國內教師教育中的標桿引領作用。
三是以師范學院為主力,夯實教師教育發展根基。地方師范學院興、教師教育則興;地方師范學院強、則教師教育強。基於此,教育行政部門不僅要嚴控地方師范學院脫帽更名,更要引導與鼓勵其對教師教育內涵上的堅守與秉持。
省級財政應當肩負起促進地方師范學院發展的主要責任,加大對其經費投入與政策支持的力度;進一步明晰地方師范學院在鄉鎮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教師培養中的責任與使命。
四是以教師培養為主業,助推教師教育特色彰顯。政府部門應該通過發展規劃、政策調控、資源傾斜等方式引導師范院校加大師范類專業和師范生培養的比例,確保教師培養主業地位;通過提前批次錄取和入校後二次選拔等方式。
吸引樂教適教善教的優秀青年選擇就讀師范院校和師范類專業;在地方師范大學,尤其是在地方師范學院中實施師范生公費教育制度;盡快全面啟動實施師范院校和師范類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有特色和高質量。
(4)中國教師教育擴展閱讀:
在人才培養上,實現從以學術型人才為主到聚焦中小學教師培養的轉向。我國高水平非師范院校教育學院主要以為高校教育學科或者管理崗位培養輸送高層次學術型人才為追求,而對中小學教師培養動力不足。國家應該採取切實措施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地位,使之成為讓社會羨慕的職業。
在科學研究上,實現從以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為主到聚焦基礎教育理論的轉向。我國高水平非師范院校教育學院或教育科學研究院大多從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發展而來,學院建制後,基本採取沿襲、強化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以贏得話語權的戰略,而對基礎教育普遍缺乏研究旨趣。
為此,參與教師教育的高水平大學應該採取切實措施圍繞教師教育學、教育領導與管理、學校課程與教學、學生發展與心理、職業技術教育等研究領域或學科方向,凝練隊伍、打造團隊。
E. 中國教師教育服務中心是什麼機構
教育新理念的內容較多,主要是以新的課程標准為依據,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採取自主討論、自主研究、合作學習等新的模式下教學,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師,取消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方式,具體的幾個方面如下: 1、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教師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樂趣就在於覺得自己是學生所需要的到親切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的。 3、站上講台的教師,是合格教師;站穩講台的教師,是骨幹教師;站好講台的教師,是專家型教師。 4、把一流的學生培養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師,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師;把非一流的學生培養成有用人才的教師,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師。任何一個教育家都是因為對非一流的學生的培養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5、教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教師是「打火機」,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把迅速點燃;教師是「領頭羊」,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茫茫草原;教師是「味精」,將學生的學習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一個教育家都是因為對非一流的學生的培養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 7、如果學生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讓學生喜歡,因此,要想有所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只有改變了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學生。只有改變了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於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學是否失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看一看學生通過學習後是更加熱愛學習還是厭惡學習。 9、學生崇拜教師,教師不值得炫耀;教師培養出的學生使自己崇拜,教師才值得眩耀。 10、師生關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賞。惟有這樣,師生關系才會水乳交融,並達到教學相長之目的。 11、教師對待學生要用「放大鏡」、「反光鏡」和「顯微鏡」:「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反光鏡」——摘掉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彰顯學生的個性。
F. 中國教師教育是核心期刊嗎
不是核心期刊,《中國教師教育》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由中國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院主管,中國教育學術委員會與科學出版社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期刊」。
G. 中國教師教育雜志是國家級刊物嗎
中國教師教育雜志是國家級刊物。
《中國教師教育》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由中國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院主管,中國教育學術委員會與科學出版社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綜合性教育理論學術期刊」。
旨在「弘揚人文精神、研究教育理論、促進教育創新、開展學術爭鳴」本刊常年徵稿,歡迎從教之餘,有興趣在教師教育前沿與教學研究領域有所建樹的廣大教育工作者,踴躍向本刊投稿。
(7)中國教師教育擴展閱讀
徵稿范圍
1、國內外教育動態介紹,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模式、方法的探討。
2、有關國內教育改革、教育創新、教育理論、教育管理,以及教育現代化等專題的研討。
3、有關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德育、美育等教育探討,以及實施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探討。
4、有關教育環境,治校方略,校務管理,師資隊伍建設,校風、學風、師德建設等研討;
5、教學理論的研究與實施,教材編寫,教案設計,新教法嘗試,以及教學中的重點、疑點、難點分析等。
6、各學科的教學改革經驗總結、體會和方法,教學的新思路、新觀點、新方法等,以及優秀教案、個案分析、多媒體應用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探討。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教師教育雜志-雜志簡介
H. 中國教師教育培訓網上查詢的非統考教師資格證是真的嗎
證書驗證一般就是這個網站,有時候會延遲一些,是官方網站,不是山寨網站。
I. 中國教師教育培訓網網址是多少
我是文科生,今年大二了,高考這種事第一是心態,這不是廢話,絕對的重要的,第二就是基礎了,書上的每一點都要弄明白,最好連註解都爛熟於心,還有就是平時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總結思路,最好能默寫下來,祝你成功!
J. 中國教師教育發展研究院是什麼機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從事教師發展研究的專門機構。其職能定位為「一個主體,三項服務」,即以教師發展研究為主體,實現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以高質量科研成果服務教師發展決策、服務教師發展理論創新、服務教師發展實踐,將政策研究、理論創新、教育實踐緊密結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國家教師決策提供科學的政策咨詢、理論貢獻和人才管理支持。
中文名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中心
成立於
2008年
職能定位為
「一個主體,三項服務」
從 事
教師發展研究的專門機構
機構簡介
教師發展研究中心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從事教師發展研究的專門機構。其職能定位為「一個主體,三項服務」,即以教師發展研究為主體,實現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以高質量科研成果服務教師發展決策、服務教師發展理論創新、服務教師發展實踐,將政策研究、理論創新、教育實踐緊密結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國家教師決策提供科學的政策咨詢、理論貢獻和人才管理支持。本部門現有科研人員12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人員11人。
研究特色
中國教師發展方面的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