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二年級葡萄溝教學反思

二年級葡萄溝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3-17 22:13:35

㈠ 葡萄溝第二自然段寫葡萄顏色多品種多品質好的詞語是

摘要 二年級語文葡萄溝教學反思1

㈡ 小學二年級課文葡萄溝,寫讀後感,要求50字就可以。

寫作思路:首先要熟讀文章,然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者主要片段詳細地描述出來,最後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進來等等。

正文:

葡萄溝,位於新疆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人口8972人。

溝內有布依魯克河流過,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魯番市的旅遊勝地。2007年5月8日,吐魯番市葡萄溝風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葡萄溝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種在山坡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准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晾房裡製成葡萄乾。晾房修在山坡上,樣子有點兒像碉堡。晾房的四壁留著許多小孔,裡面有許多木架子。人們把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空氣,使水分蒸發,晾成葡萄乾。葡萄溝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㈢ 葡萄溝的讀後感怎麼

《葡萄溝》讀後感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葡萄溝》,知道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葡萄溝盛產葡萄,那裡的葡萄又大又甜,品種還很多,銷往全國各地,為作者的家鄉新疆吐魯番做出了很大貢獻.
我的家鄉在山西,這里也有很多特產.尤其是煤炭,人們稱為「烏金」,發電主要靠的就是它.不過,我們這里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不像葡萄溝那樣空氣清新.等我長大了一定要把家鄉的環境治理好

㈣ 小學二年級葡萄溝一課,課文中蒸發的意思是什麼

小學二年級葡萄溝一課,

課文中蒸發的意思是什麼,

蒸發原指液體表面緩慢地轉化成氣體,

課文里表示很快或突然地消失的意思,

就是變沒有了,

看不見了的意思。

希望對你有用。

如何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葡萄溝評課語言

語文教學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要把行之有效的語文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在《葡萄溝》的教學中,楊老師以「趣」貫穿全文,讓學生學得有興趣,有情趣。讓學生在讀、說、看、演中,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驗,在發展語言的同時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1、精美課件,賞葡萄溝的景美。
從課堂上展示出的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可見老師的巧妙心思。在一張張生動直觀的圖片的引領下,孩子們彷彿真的乘上游覽快車來到了葡萄溝,親眼看到了像軌道又像龍卷風的梯田、似一個個綠色涼棚的茂密枝葉、大串大串的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像碉堡的陰房……課件圖文並茂,既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保持了學習興趣,又較好地推動教學流程,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葡萄溝的景美。
2、品詞讀句,感葡萄溝的物美。
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比較、體會葡萄溝的物美。如結合圖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詞,讓學生展開想像,並通過指名讀、比賽讀、老師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品嘗葡萄乾等環節,使學生感受葡萄成熟時量多色鮮味美。
3、創設情境,悟葡萄溝的人美。
在緊扣「吃個夠」進行想像,體會到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好客」之後,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扮演當地的小導游,向遊客們介紹葡萄溝。這一設計是課堂的一個亮點,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愛學,又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並訓練了他們的口語能力。表演的過程也就是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並如何「形諸於外」的排演過程。通過這一情境表演,孩子們更深入地融入文本,悟到了葡萄溝不僅景美物美,人更美。
整個課堂,圍繞「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老師採用了多樣的形式教和學,使學生學有興致,學有所得。對於這堂課,我也有幾點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以供大家思考。
1、「發葡萄乾品嘗」這一環節,的確很有新意,而且楊老師敢於開放課堂的勇氣讓我佩服。不過此舉將孩子們的興趣吸引到了爭搶葡萄乾這一點上,反而有些破壞了課堂氣氛;品嘗的目的無非是得出「葡萄味甜」這一結論,而葡萄乾並非稀罕之物,他們平時應該吃過也知道味道如何,那麼這一環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2、對於「五光十色」一詞的品讀體會,老師引導學生比較「五光十色」和「五顏六色」,最後得出「五光十色」一詞妙在突出了葡萄的「閃閃發光」。這樣的說法似乎不太妥帖,不如說寫出了葡萄的「晶瑩透亮」更恰當。
3、教學中,楊老師的語速有些偏快,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語速稍慢點,才是每一位學生都能聽清弄懂的前提條件。
最後,我要感謝楊老師,謝謝你的這一堂課為我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創造了思考的契機。在聽課評課這一合作多贏的平台上,相信我們的教學水平會在實踐中提高,教育理念會在碰撞中升華。

㈥ 小學二年級上喜歡葡萄溝的5個理由是什麼

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這里出產的水果種類多;這里的葡萄特別好吃,這里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這里的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

課文共4個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介紹葡萄溝的地理位置,按照時間順序寫了從初夏到秋天葡萄溝出產的各種水果,最後落在「最喜愛的葡萄」上,突出本文敘述的中心,自然引出下文。

2、第二自然段主要講葡萄溝的葡萄品種很多。第一句講葡萄的生長環境;第二句講葡萄枝葉茂盛;第三句講成熟後的葡萄五光十色;第四句寫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

3、第三自然段主要講怎麼製作葡萄乾。第一句承接第二自然段,轉人對葡萄乾加工製作的說明。第二句講陰房修建的位置、樣子。第三句講葡萄乾的製作原理。第四句講葡萄乾的特點及有名的原因。

4、第四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是對全文的概括:「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抒發了作者對葡萄溝的贊美之情。

句子解析

1、葡萄種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此處運用比喻,把葡萄茂密的枝葉比作綠色的涼棚,說明葡萄長得非常茂盛。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說明葡萄顏色多種多樣,突出了葡萄的色澤鮮艷。

3、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就成了葡萄乾。這里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陰房的四壁留著許多小孔,裡面釘著許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陰房裡,掛在木架子上,熱空氣從小孔進入陰房,在因房內流動起來,把葡萄栗色水分蒸發掉,就成了葡萄乾。

㈦ 二年級葡萄溝這一課中的要是這時候指的是什麼

要是這時候指的是,葡萄溝和維吾爾族老鄉,相關原文如下: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老鄉,准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陰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四周留著許多小孔,裡面釘著許多木架子。

(7)二年級葡萄溝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課文相關介紹:

《葡萄溝》由權寬浮(中國現代文學作家)創作。本文形象地介紹了葡萄溝的風土人情,被收錄在人教課標本二年級下冊第10課、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11課。

作者文中所寫的葡萄溝,位於新疆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溝內有布依魯克河流過,主要水源為高山融雪,因盛產葡萄而得名,所產的葡萄有素有「珍珠」的美稱。

㈧ 短文《葡萄溝》你喜歡葡萄溝這個地方嗎為什麼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領略了日月潭的迷人風光,這節課,老師還要帶大家去個好地方。現在就開啟我們的旅程吧!我們要去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魯番,那裡有著名的火焰山,它是西遊記中火焰山的原型。火焰山表面溫度很高,寸草不生。可是,火焰山下西側的一個峽谷中卻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那裡種著許多果樹和莊家,種的最多的是葡萄,是為葡萄溝。

二、初讀課文

人人都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請你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葡萄溝是好在哪裡

三、研讀課文

相信現在大家對葡萄溝有了一定的了解,來,讓我們一起聊一聊,葡萄溝究竟好在哪裡呢?

(一)這里出產水果(水果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葡萄溝 的水果吧!圖示。五月……人們最喜愛吃的葡萄熟了。

人們為什麼最喜歡葡萄啊?咱們趕緊去葡萄園看一看吧!

(二)大家快看看葡萄種在哪兒?(學生讀文後,畫圖理解「山坡、梯田」。
大家趕快登上山坡,瞧瞧這里的葡萄長的怎樣啊?畫出描寫葡萄枝葉和果實的句子。

(三)葡萄的枝葉長得怎樣?

茂密的枝葉是怎麼樣的?茂密。一片是茂密嗎?多少片?數不清,密密麻麻的。(畫圖)

熱點內容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