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問教學設計
1. 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
2、教案: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二、特徵
1、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
2、教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差異性、藝術性、可操作性、考慮變化性。
三、內容不同
1、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2、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2. 教學設計和教案編寫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回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答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和教案不是一回事。因為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整體構思,包括具體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如何突破的,整個教學內容是採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教案是具體的上課體現,是教學過程的全部。
想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師可以了解下繼教網舉辦的教學設計指導師培訓班,網路教學設計指導師,第一頁第一條信息。
3. "教學設計"和"教案"一個意思嗎
不是一個意思的。
教案也稱課時計劃,即教師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法。教案是上課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學科、課題、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教案還列有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電影、投影、錄像、錄音等)的使用、作業題、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由於學科和教材的性質、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確地制定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統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且掌握系統的知識。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學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原定教案,在上課進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課後隨時記錄教學效果,進行簡單的自我分析,有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設計也稱教學系統設計,是以傳播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是將教和學的原理轉化成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方案的系統化過程,是一種教學問題求解,側重與問題求解中方案的尋找和決策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內容主題、學生特徵和環境條件,運用教與學的原理,為學生策劃資源和學習活動過程,即教學設計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而設計的解決教與學問題的一套系統化程序。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徵分析、學生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4. 教學設計和教案的區別
教學設計與教學案例的區別是:
1、定義不一樣:教學案例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個是描述,一個是設想。
2、包含的內容不一樣:教學案例必須包含有問題或疑難情境在內,並且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內。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一個是針對已經發生過且有解決方案的,一個是設想的方案。
3、寫的時間點不一樣:教學案例是對已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寫在教之後。教學設計一般寫在教之前,是教學內容的一個設計和計劃。
5.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嗎
1.教學設計和教案是不是一回事?
問:教學設計和教案的區別
2.教學設計和備課的區別
答:一、概念區分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的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所以,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個東東。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學設計,是准備課,特別是...
3.教學設計與教案的區別?
答:教案,是教師自己上課用的,主要是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及作業、課後反思。 教學設計要求與教案不同,除了教師自己用,還要給別人(領導、所謂磚家等)看。 拓展資料: 所以教學設計的內容要包括:教材內容分析,學情(學情狀況)分析...
4.教學設計和教案編寫的區別和聯系
答: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
5.教學設計和教案的區別
答: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
6.備課與教案的區別是什麼?
答:備課是為上課做的一切准備工作。包括備大綱、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重難點、備教具等。教案是把准備的內容按課時寫在本子上。包括教學目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設想、教學時間。教學進程、作業設置等。
7.課程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區別是什麼?
問:請問有沒有人能幫我解釋下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啊?非常感謝!!!!!
8.教學設計與說課區別
問:一直想弄明白兩者的區別,希望知道的人能幫忙說明哈。
9.教學設計和備課的區別。
答:教學設計主要是系統化教學規劃,決定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備課是根據教學設計,在一學期、一門課程的教學規劃下,細劃教學時段、內容,准備教具、課件(文案、視音頻文檔圖片課件等),根據一定的演講、演示、溝通手段,達到預定的教...
10.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答: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後反思,其中教學過程裡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拓展資料:1.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
6. 教學設計與教案和說課三者的區別
教案與教學設計均是教師在教學前對上課的准備,
教案、教學設計、說課稿三者的區別
。每位教師在上課前都要備課,廣義上的備課是指為了進行課堂教學而進行的一切准備活動。我們通常所說備課,(即傳統意義上的備課)主要包括鑽研教材,選擇教法,編寫教學方案和熟悉教案等環節,其中編寫教案是備課工作的集中體現,大體包括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小結反思、練習和板書設計等內容。教學設計則是「運用現代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傳播學、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來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設計解決方法、試行解決方法,評價試行結果,並在評價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一個系統工程」,
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說課稿三者的區別》(http://www.unjs.com)。也就是說,教學設計是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創造性地安排教學程序,選擇和確定教學措施,高質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案。 教學設計屬於廣義的備課范疇,但它與傳統的備課又有所不同。傳統的備課中多數教師依照教材和教參確立教學目標和任務,憑借個人經驗選擇教法,實施教學,整個過程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而當代的教學設計則是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依據,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化的設計。我們過去所寫的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表現形式之一,並且是不全面的。與傳統的備課相比,教學設計更注意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更強調教學情境的策劃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 說課稿是教師在說課活動中使用的文稿,既包括上課前的說課稿,也包括上課後的說課稿。說課活動與備課、上課既有一定的聯系,又有一定區別。說課活動是面向同行或專家進行的一種教研活動,其內容包括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說反思等,不只要說清楚「要做什麼」,「怎麼做」,更要說清楚「為什麼這樣做」,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7. 1.什麼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和教案是一回事嗎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版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權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教學設計和教案不是一回事。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
(7)學與問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方法
1、教學設計要從「為什麼學」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目標;
2、根據學習目標,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者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學什麼」;
3、要實現具體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掌握需要的教學內容,應採用什麼策略,即「如何學」;
4、要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節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獲得成功的教學。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教學設計
網路-教案
8.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怎麼寫
摘要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
9. 教學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1.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 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的、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活動和不同的學習效果。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應更多的調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實際興趣,這樣能夠更客觀、更冷靜地分析學生的實際反應與教學效果,才會使教學,教學計劃立足於一個比較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 學習首先是一種經歷,是一種身心的活動過程。而任何經歷或者活動都不能脫離環境的影響,都必然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所以,一切學習,都是情景性的學習。新課程要求教師關注過程和方法,關注教學環境的實際、活動的設計,正是從學習活動的這一特點出發的。 設計以促成有效學習為目標的課堂,關鍵要從以教材為中心轉到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中心。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曾不時出現在民主氛圍較濃的傳統課堂上:有時正按預先設計的教學程序教學,當教師提出的問題兩位學生給出了一種出乎意料的看法時,其他同學一下子炸開了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教師也懵了,只好讓學生們說,自己則嘗試著在黑板上寫,一邊寫一邊向學生提問題,於是教師和學生都鬆了一口氣,重又進入正常學習程序。 然而,恰恰是在這種非常狀態下,師生都激情高漲、興奮不已,都進入了積極思考狀態,真正實現了有效學習。所以,強調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學生的學習活動,要把教師從權威的位置、知識代表的位置拉到學生中來,拉到學生身邊來。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教師應該把關注的焦點放在每位學生的認知活動與情感體驗上,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把正確傳遞或展示知識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要想實現有效學習,教師就應該努力營造適合每位學習者的環境。這是的課堂教學,就會從統一走向分散,從以教材為主走向以學生發展為主,從以講授為主走向以指導學習、回答以文為主。 2.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 以學生為本市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方式,是讓學習者有可能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開展學習活動。因此,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出發點。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學生之間的差異會顯著增大。進度統一、任務相同的課堂必然會讓位給類似於復式教學的課堂。不同組別的學生學習不同的內容、完成不同的作業、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將會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而統一的講解、答疑、點撥、指導,只能是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必要補充,適應學生的實際要求而安排的活動。 3.教學設計要從學生的問題出發 教學的任務是組織學生學習,教學設計就要從學生的真實問題出發,而不是從教材或教師假想的問題出發.從問題出發設計教學,關鍵之處在於把握學生固有認識與新現象、新事實的矛盾,在於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或創設情境,發現這一矛盾,這樣才會引發真正有效的學習活動,才能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思。但是對於中小學生而言,由於他們知識、能力的准備不足,特別是反思能力與發現矛盾的能力尚處在發展初期,他們不太能夠發現自己固有認識、固有態度與新現象的矛盾,即使問個為什麼或怎麼樣,也許都不能問到關鍵處,也說不明白為什麼的來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學會從學生的直接表述中發現問題,應該學會從了解到的學生的認識基礎與新現象的矛盾中發現問題,通過精心設計的追問,讓學習者逐漸發現自己認識中的內在矛盾,幫助學生實現認識與態度上的跨越。生活在變化,學生也在變化,了解學生、調查問題使教學任務切合學生的實際將會成為教師重要的工作環節。這也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