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怎麼教育
金朱琴 ,您好!
想要教育好孩子,讓孩子養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習慣,請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朗朗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一起觀看,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此,誠摯推薦您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
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
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2. 一年級孩子怎麼教育比較好
一年級的孩子屬於幼兒園剛升小學階段,建議不要管得太嚴。小學一年級老師主要教的是比較簡單一點的內容,一般的家長都會,只要讓孩子在學校認真聽講,回家認真的完成好老師布置的各項家庭作業就可以啦。一年級不需要給孩子太多的負擔和壓力,這樣會讓他越來越討厭學習。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一旦一年級天天讓他玩手機的話,他就會對手機有依賴性。一年級的孩子建議每天睡覺前給他朗讀一些故事書呀,或者是讓他自己跟著你讀呀,然後自己掌握一些比較簡單的文字。這樣的話累計起來就會增加他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還是在一年級的時候,可以建議多看一下一些文字類或者是知識類的動畫片,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建議讓他看一些大人看的電視劇和玩手機。但是最主要的一點還是要勞逸結合,有的孩子他小時候特別喜歡閱讀讀書,有的孩子小時候特別喜歡玩手機,特別喜歡玩手機的孩子呢,就讓他勞逸結合,該學的時候就學,該玩的時候就好好的玩,我不會打擾你。但前提是你學習的時候要認真學,玩的時候才可以好好的玩。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是乖一點的,可以嘗試著每天給他一塊錢的小零花錢,然後呢讓他去管理讓他去用,他如果想買什麼東西的話,如果是便宜的,他就可以自己攢錢去買,但是如果是貴的他就會累計累計累計到那個想買的物品的價格,他就可以去自己去買,但是第一次給的不要超過五元最好是給一塊錢到兩塊錢就可以了給他太多容易去學校被偷或亂花錢。
3.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我是小學教師,哈哈。
小學生最重要的是有自信心,包括對人際關系的自信和對學習的自信,不知道您問的是學習教育還是性格教育呢?
如果是學業的話,畢竟一年級的學業還是比較輕松的,大多數是幼兒園的知識,所以最重要的是放在學習習慣上的養成上,比如說是一定要先寫作業,再看電視,娛樂要適當安排。還有就是興趣的培養,繪畫音樂什麼的,也有助於小孩子的健全發展。
如果是性格的話,小學生的性格還比較容易矯正和引導的,主要是要花心思,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很關心他的,大人做好榜樣了,孩子自然就潛移默化的學習著。特別是在一些小事上,家長教育的時候要特別注重語言的使用
希望能幫助你
4. 一年級的孩子家長怎麼教育方法
引導孩子去學習比較重要,引導要比督促重要的多。引導孩子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多誇獎孩子,不要批評孩子,就是做錯了,也要告訴孩子錯在那裡。
5. 一年級的小男孩怎麼教育
一、不傷害孩子的天性,不體罰,他們有什麼不同的關點,要讓他們講,不能因為趕進度而不給孩子說的權力,更不能用強硬的態度和他們溝通,那樣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打擊他們,總之要有愛心,要關愛們這是低年級很重要的一點。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自然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對電腦很有興趣,他就願意自覺主動地看許多計算機方面的書籍,貪玩的習性就會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家長和老師應不時地尋找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並加以引導和培養,促進孩子的健康成才。
三、讓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多是由於學習總是失敗,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因此,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恰當地為孩子確定學習目標,並給以切實有效的幫助,這樣孩子就能通過努力達到他能夠實現的目標,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又會激勵孩子的繼續努力,使他不斷進步。
四、從小培養注意力
兒童不愛學習常與其注意力差有關。課堂教學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鍾,有的孩子卻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鍾,有許多內容在「開小差」時沒聽到、沒理解,結果成績差,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進而不愛學習。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天生注意力不集中,這需要家長長期的努力。
五、學習強度不可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
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孩子課後又安排家教和補習,想藉此來得到提高孩子成績的目的,其實這樣很容易產生事倍功半的惡果。孩子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已夠多,再加上幾個小時的額外學習,會超過了其承受能力。這種「課堂-家庭式」的接力學習往往使孩子失去對學習的新奇感,開始厭倦學習。
六、身教重於言教
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父母要使孩子熱愛學習不貪玩,自己必須勤於讀書,努力在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父母整天沉迷於麻將、電視、跳舞、應酬中無可自拔,那麼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不可能的。
七、避免家教中的誤導
家庭教育中父母講話不慎而產生的錯誤導向,也是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如果一位家長整天喋喋不休地說;」你成績如此差,一定是比別人笨,再努力可能也不會見效了。」這樣的話語勢必會嚴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與進取精神,使孩子不愛學習,變得貪玩。
八、為孩子找一個愛學習的好夥伴。
同齡人之間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大部分的孩子仿效性極強,只要有一個好的榜樣在身邊,孩子就會產生希望變好的內在動力,逐漸喜歡學習起來。這種同伴的力量有時甚至比家長的說教、打罵更有功效。改變孩子貪玩的方法很多,但是真正關鍵的部分掌握在家長和老師手中,只要家長和老師方法得當、態度認真、對孩子給與足夠的關心與幫助,相信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就能得到解決。
6. 一年級的孩子到底怎麼教育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先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告訴他上了一年級就要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2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多一點耐心。一年級的孩子處於比較活潑的階段,可能有時候孩子不太聽話,而且因為剛剛上小學,孩子學習的進度會比較慢,這時候要多一點耐心。
03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孩子是一張白紙,後天的教育非常重要,教育一年級的孩子,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和發展非常有幫助。
04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需要以引導為主。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有人給他正確的引導,在教育孩子時,需要以引導為主,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指責,而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7. 一年級孩子如何教育
如何教育一年級的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幸福也很辛苦的事,作為老師,我認為對於一年級的
孩子來說,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責任感。從把書包教給他的那一刻起,就要告訴他:「既然選擇了讀書,就必須讀好。」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是自己要讀,因此必須努力讀好,上學不能遲到早退,
每天作業必須完成,這樣從心裡建立起一份責任感。
2.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一個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覺就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行為。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一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幫助自己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督促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寫有寫相;作業必須認真、及時完成;書包文具應及時收好等等。一旦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
行為習慣之後,父母便可以少操很多心了。
3.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堅決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管是學具還是玩具,只要是需用的、對身心發展有利的、家庭經濟能夠承受的,都應極力滿足。但對於孩子出於炫耀、攀比心理想買的東西則必須堅決
拒絕。
4.松嚴有度。周一到周五以學習為主,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和小朋友相處,允許他嬉笑打鬧、看電視、
8. 一年級的孩子怎樣教育
一年級真是的一個很矛盾的年齡,不能管的太嚴也不能管的太松,太嚴苛了可能把孩子的天性給遏制住了,孩子沒有辦法打開自己的心扉。太放鬆了可能會造成不良的態度。 作為家長,我覺得一年級的時候並不是讓孩子一定要學到多少知識,而是把重點放在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學習態度上。這兩點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影響著孩子的前途。 比如,一些禮貌上的問題、待人接物、怎樣與小伙兒伴相處等等,在小孩子身上這體現了禮貌性,可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這就是適應社會的一種手段,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將會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資本,等別人開始學這些的時候,你的孩子本身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 良好的學習態度也很重要,首先要讓孩子有一個時間觀念,比如一天上多久的花朵網,在花朵網上一天做幾個學習課件,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孩子一定要完成,這就是段煉孩子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的最大化。就算孩子還想在花朵網上多學習一會,那也不要允許,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事,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完成,產生什麼後果就要讓他學會去承擔。比如你規定孩子在8點鍾以前完成家庭作業,因為他愛玩,東瞧瞧西望望,所以沒完成,那麼時間到了,你也要狠下心來,到了學校老師可能會批評他,讓他領會到自己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習慣一但養成,是很難會改變的。包括好的習慣和壞的習慣,比如孩子有一個月讀一本課外讀物的習慣,如果有一天他沒有讀他會覺得不安心。
9. 怎麼教育一年級孩子
孩子上了一年級,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既讓家長開心又讓家長頭疼,開心的是孩子當了小學生比以前更獨立更懂事了,頭疼的是孩子剛剛上小學,孩子在幼兒園的很多毛病都還存在,那麼一年級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一起來看看吧。
操作方法
01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先讓孩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告訴他上了一年級就要好好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02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多一點耐心。一年級的孩子處於比較活潑的階段,可能有時候孩子不太聽話,而且因為剛剛上小學,孩子學習的進度會比較慢,這時候要多一點耐心。
03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要樹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孩子是一張白紙,後天的教育非常重要,教育一年級的孩子,需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對孩子將來的成長和發展非常有幫助。
04
教育一年級的孩子,需要以引導為主。一年級的孩子需要有人給他正確的引導,在教育孩子時,需要以引導為主,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指責,而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10. 對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要怎麼教育
建議是:第一學期「跟」,第二學習「半跟」,不行,再「跟」,最後「表放暗跟」,小學初期不能撒手,沒有付出怎能有收獲,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爬坡的時候,播種的是知識,更是感情.否則我們哪有資格說:「孩子,我愛你,我曾為你真心付出過!」案例:有一個孩子,一開學沒多久,就被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經常不能完成作業,於是就和這位媽媽交流,一說話,感覺這個媽媽應該是多了比較所多的教育書籍,對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老師把孩子的情況說了,這位媽媽不以為然地說「老師,我沒有管他作業,因為我想讓他從小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x0d我想很多家長也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你要分析你的孩子,現在有沒有這個能力!在孩子還沒有這個能力的情況下,你就放手,孩子是會跌倒的!作業不完成,老師一定會批評,孩子就會慢慢的不喜歡老師,批評也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長期下去,孩子對學習還會有濃厚的興趣嗎?長時間下去,孩子成績下降,厭學,更加不完成作業!媽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問老師怎麼辦?老師告訴她,陪孩子一起學習,果然孩子作業完成,老師表揚,學習迄今,一路上升,當上了值日班長.\x0d通過上面這起案例,告訴家長,當孩子剛進入小學,在接觸全新的學習方式後,孩子在不斷地適應,如果他在幼兒期並沒有養成超強的獨立自理能力(生活及學習能力),在這個時候家長的幫助和引導尤為重要,「跟」,「半跟」,不行再「跟」及最後的「表放暗跟」是一個鍛煉孩子有依賴到獨立完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養成良好的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