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教育雲下載
① 畢節學院公辦還是民辦
公辦
前身是畢節高等師范專科學院。
前年合並了畢節教育學院,畢節師范學校組建了畢節學院。
學院地址:貴州省畢節市環東路
學院網址:http://www.gzbjc.e.cn
學院電話(傳真):(0857)8330068
市內可以坐2路公交車到 畢節師專站 下車 現在好像站名改成 畢節學院站 了
不過畢節人都習慣把它叫畢節師專了。車費1元。
還可以打車過去 車費8元10元不等 上車前先講價 司機一般會要10元 不過有些司機8元也跑。。
② 畢節的名人有哪些
余澤江,筆名詹育,蒙古族,畢節市燕子口大田村人。1949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放過牛,種過地,當過兵,打過仗,立過功,營職軍官轉業地方。
澤江少時在家鄉讀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於思考,為人灑脫。中學畢業,於1968年光榮應征入伍。從烏蒙,來到美麗的西雙版納駐軍139野戰醫院服現役。在部隊大熔爐里,澤江深感微力難及,便發誓要甩掉貧文帽,高登文化峰。於是在部隊的培養下,在戰友的幫助下,經過苦苦跋涉,起步於文學殿堂,文章很快登上報刊,寫作成就得到認可,一時文筆遠近聞名,圓了澤江的「秀才夢」,被提任第139野戰醫院政治處宣傳幹事。 1978年,澤江奉命參加那場南疆自衛反擊戰,調到上級機關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和新聞報道。他如魚得水,把文學創作、寫新聞報道視為生命。他以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精神,深入戰火紛飛的戰場,足跡踏遍千里邊防前線,撰寫戰地報道,歌頌英雄人物。他創作的文學故事在軍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稿件常被新華社、《解放軍報》、《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等多家新聞單位和文學雜志社採用,並被聘為特約記者,被新華社、《解放軍報》評為優秀通訊員、優秀特約記者;昆明軍區政治部授予他「戰地模範通訊員」、「戰地記者通訊員標兵」稱號,所在部隊為其立功授獎,功記史冊。戰爭結束後,澤江作為有實戰經驗的優秀政工幹部,被選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深造學習。畢業後回昆明軍區工作,被任命為昆明陸軍學院政治教官。因被一篇報道累及橫禍,於1985年轉業,回到畢節,被安排在縣糧局機關工作。斯時,澤江鼓起勇氣,以自己的深厚潛力和頑強意志,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他積極投身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以一身正氣,揮毫撰寫了一篇篇歌頌改革開放的文稿和一章章反腐檄文,獲得社會各界的稱頌,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贊譽,升任縣體改委主任。1994年被提任為市鄉企局局長兼任煤炭工業局局長。任職期間,市鄉企局年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評為「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個人多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個人」。2000年,當選為畢節市政協秘書長。長期以來,澤江雖身在官場,卻心系文章,除搞好本職工作外,還一直堅持寫作。2001年,被《人民文學》雜志社聘為專欄作家;2003年,又被該社聘任駐外工作部貴州站站長;2004年,他當選為中華余姓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參加主持編纂續修中華余姓族譜1-12卷,主持編修了中華余姓族譜畢節卷;是年,被選為中華蒙古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由於年齡已屆花甲,澤江退居二線,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澤江文學創作室,成天潛心創作,常常廢寢忘食,即使累病了也堅持寫作。為了出精品,不恥下問,經常拜師訪友,座談題材,請人修改稿件,勤奮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他長年累月深入山區群眾,在農戶家裡體驗生活;到水電基地搜集新時期工人創造業績的故事。甚至為了查找相關資料,他不遠千里到大草原、北京圖書館等地,游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創作靈感。他著述很多,除新聞報道、小品雜文而外,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節草》、《惜別鳳頸橋》、《情已了》、《孝聖》等;中篇小說《華日衛士》、《賢妻似鏡》等;文集《編織金色的夢》、《澤江通訊集》等相繼問世。其業績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國際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世界名人大辭典》。被中國藝術家協會授予「共和國藝術家」稱號。成為北京文學藝術研究學院研究員。是畢節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之一,烏蒙山有名的作家。
③ 2021納雍鄉姑開苗族彝族鄉中心小學成績查詢 2021貴州省納雍縣姑開苗族彝族鄉小學期末成績查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④ 2021納雍鄉姑開苗族彝族鄉中心小學成績查詢2021貴州省納雍縣姑開苗族彝族鄉小學期末成績查詢
摘要 你好,很高興能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