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舞蹈教學
1. 怎麼學機械舞
The Pop
Pop就是一種你震動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這是要靠你震動你的肌肉來達成的。這是非常需要韻律感的,而且需要配合popping風格的音樂,你可以靠著伸直你的手軸來做popping,你也可以將肩膀隆起來做popping,而身體的其它部位都保持直立。
The Lock or Locking
Locking就是身體做一些很快的動作,然後在一個動作的時候停住,一個形容Locking 動作最好的解釋就是:你有玩過那種小小的齒輪玩具嗎?當你上緊發條讓他動作時,他真的動的很快,可是發條鬆了,他又一下子馬上停了下來,回到原狀,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像Locking 呢?(編者按:個人認為Locking應該和Electric Boogie,Boogaloo分開,因為他給人的感覺並不是自然的,比較像是快速)
☆ The Tick
這個動作常被用來作為機器人舞的舞蹈中,是Electric Boogie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個動作給人一種錯覺,就好象這個人天生就像機器一般,停下來或開始動作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震動,做這個動作就是要靠震動肌肉,法國的喜劇演員叫這種動作是「Clique」。
☆ The Floats or Glides
Float或是 Glide給人 種錯覺,好象你的腳再走路時有一種特定的程序,這個動作給人一種感覺好象你想往東走,但實際上你的腳卻是往西走一樣,最著名的舞步就是Michael Jackson 跳的「Moon Walk」,這是一個老的喜劇演員的把戲,就像明明要往前走卻又往後退。
☆ The SlowMo
這個舞蹈動作做起來就像是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慢動作回放一樣,通常舞者會把這個動作和MOON WALK一起做。
☆ The Wave
這是從四肢開始的波浪的動作。他給人一種錯覺就像是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穿過你的整個身體,從一個地方開始,穿過手掌,手臂,整個身體最後停在你的腳。波浪的動作是一個標準的動作,包含在每一個舞蹈的例行動作中。不像其它的舞蹈動作,這個動作是流暢連貫的動作,應該是有精神的或是充滿律動感的。波浪的動作的確從Pop中截取了不少的風格,但是你和Pop做一個比較,做Pop時如果有一個路徑環繞全身,做起來會更加順暢。
☆ The Mannequin or Robot (Robotics)
這是一個以經存在很久的機械舞蹈風格,他就像是模仿一個展示用的假人在現實生活中動了起來,然後從Mannequin style中又分離出兩個動作。一個動作是是舞者就像是被縣牽引的傀儡一般,行動不自由,無法自主,人被其它人所牽引著,你可能曾在電視上看過喜劇演員做這樣的表演,最經典的動作就是同手同腳向前移動,再表演中這筆不同手不同腳一起移動常被使用。另一個風格就是機器人,這個動作就是你的四肢做動作時被一個固定的速度所控制,然後突然停住或是用Tick停住,就像是只有機器才會做的動作。通常在一個時間里,你只移動身體的一個部分,做的就好象是你被一個計算機程序所控制住一樣,動作要做的很制式化。Mannequin:這個字指的是展示用的假人模特兒。
☆ The King Tut (埃及皇)
這個動作就好象是掛在牆上埃及的壁畫及宮殿般的感覺,它包含了擺手部的動作,肩膀和手軸成90度,你的前臂可能是上或下,彎曲或扭轉,可能遠離你或靠近你,然後你的手可能要循環的上下或是循環的扭轉,這要和Tick一起做,就像機器人舞蹈的風格一樣,每一個動作是分開的。
☆ The Lean
這又是另一個相當受歡迎的喜劇演員的花招,他給人一種錯覺好象人倚靠著某一樣東西,可是這樣東西實際上卻又不存在,就像看不見的鋼琴就是一個例子。
☆ The Collapse
通常和Mannequin結合一起做,這個動作做起來就像是一個輪胎被泄了氣一樣,或者是像一個被剪斷了線的傀儡。
☆ The Heartbeat
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動作,你把手放在外套或T恤底下,然後把衣服往前推,這樣看起來就像是你的心臟正在胸腔里跳動一樣,通常舞者會一邊做動作一向前走,這會給人一種錯覺好象是你的心跳推著人前進一樣。
☆ The Bicycle
腿部的動作給人一種印象像是你在騎腳踏車一樣,這是另一個喜劇演員常用的小花招,這個動作通常會結合手的往前放的動作,這給人的感覺像是你整抓著腳踏車的手把。
☆ The Toe/Heel walk
這個動作通常和Mannequin dance style一起做,是一個很棒的方法可以讓你在整個舞蹈地板上做動作,他的動作包含了:用一隻腳的腳指做旋轉,再配合另一隻腳的腳踝一起,然後在將重量移轉到另外的腳指及腳踝上,然後一直做,做的好的話,動作會非常流暢,看起來就像是你滑過整個地板一樣。
☆ Cobra(King Cobra)
舞者用一隻手做波浪的動作傳到另一隻手去,然後再把他送回來,但是只用到肩膀。(如果你看名叫「Breakin」的電影,在一開始的尬舞中,就有幾個人做這個動作,你可不能錯過.)
Body Effects就是用身體去做模仿的效果。
☆ Animation
用身體去做像影片般,一格一格的分格動作。
☆ Three Dimensional Tickin』
比depth tickin』更多元化,包括了在同一個tick中,身體做常、寬、高三D般的效果。
☆ Pausin』
停止或暫時停頓一個動作短暫的時間。
☆ Electric Shock
這個動作看起來就像是有一股電流通過身體一般。
☆ Water Wave
緩慢做波浪的動作並搖動身體,創造像水波般的效果。
☆ Internal Moves
動作就像是滲透進身體或是像從身體中發出的一般。和tickin』、wavin』不一樣,因為這兩者是穿過身體。
☆ External Moves
動作就像是從身體外部來的感覺一樣。Cobra,Octopuss,King tut,Python等這些動作都是。
☆ Hittin』
持續的收縮肌肉。基本上是放鬆和收縮頸部、手部、胸部和腿部的肌肉。
☆ Hittin』Style
Hittin』風格的舞蹈包括有: Boogaloo,Boogie,Poplock,Strutin,Puppet,Robotic,freestyle,bopping等這些都是。
☆ Glides/Floats
這個動作就像是舞者在空中走路一樣。Moonwalk,Backslide,Side slide,S walk等這些都是.
poping~~I Funky style Dancer
2. 少兒舞蹈教學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 詳細
少兒舞蹈教學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 少兒舞蹈教學在舞蹈藝術的園圃中,少兒舞蹈堪稱為一朵嬌嫩可愛、自然成趣的小花,它盛開在城鄉各地,在紅磚青瓦之中,在翠霧綠蔭這下,散發著宜人的清香。少兒是人生最美的時期,性格活潑,好奇好模仿,並且有強烈的求知慾。如何針對孩子的特點,培養他們辨別美與丑的能力?如何培養他們美的思想、觀念的情操?這是少兒舞蹈教學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少兒舞蹈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動活潑,適合少兒接受的舞蹈形象,在生活美、自然美和藝術美方面進行培養。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少兒舞蹈教學呢?下面談談我教學的淺見。 一、少兒舞蹈教學中的音樂選擇 舞蹈音樂應悅耳動聽,旋律流暢,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啟發少兒展開豐富的聯想,能發展兒童對音樂的感性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音樂的節奏要鮮明、強烈,能引起兒童的動感。節奏的強弱、動靜、停頓等都應鮮明。音樂形象應生動具體,樂句最好是整齊的,這有利於少兒對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現和抒發。並且少兒思維又要比較具體形象,他們對事物的愛憎直接表現在言行舉止上。例如,少兒舞蹈《一分錢》,通過兒童的口,敘述他拾到一分錢交到警察叔叔手中這一件小事。曲調天真活潑,充滿幼稚雅。歌調完整毫無說教的味道,卻非常自然地體現了拾金不昧的美德。音樂形象喚起了孩子對美的嚮往,從而達到了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在藝術作品的表演中,少兒的道德感、理智感、實踐感和美感都受到各種程度的啟迪。所以選擇形象鮮明、樂曲短小、簡單易懂、節奏性強、旋律優美、有感染力、易被少兒接受和激發其情緒的高尚音樂,是搞好少兒舞蹈教學的重要前提。 二、少兒舞蹈教學中的動作設計 在設計少兒舞蹈表現的動作時,應考慮到少兒的年齡特點,注意少兒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少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及少兒實際動作發展和接受水平。少兒處在生理上發展時期,骨骼較軟,易變形,肌肉纖細,彈力小,收縮力差,易疲勞,這些特點決定了少兒動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較差,所以應選擇簡單、生動、明快、富有少兒情趣和生活氣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少兒天真、活潑的性格和內心世界的動作。他們好動、好奇、好模仿,有時會出現下意識的手勢動作,所以少兒舞蹈還應以模仿、律動、歌表演、集體舞動作為主,去表達他們的內心情感變化。比如小鴨一搖一擺、小兔子一蹦一跳,生活中拍拍手、跺跺腳、跳一跳是少兒舞蹈動作的原型。這些動作來自少兒本身的生活,少兒做起來也親切。又如少兒舞蹈《我有一隻小木槍》,此舞表現的是一群活潑的幼兒在愉快游戲中,模仿解放軍的操練、打靶等軍事活動,老師根據孩子們日常游戲中的形象動作,及少兒喜歡模仿解放軍的操練、射擊、打仗等心理要求,把動作加以提練,變得活潑、誇張。設計少兒舞蹈動作時,還要考慮到少兒的自然素質,克服其不足,力求舒展、開放、動作鮮明歡快,豐滿又有朝氣,充分把握少兒思維形象具體性、好奇性、幻想性和模仿性。發揮其長而避免其短,使他們的表演動作更有感染力。 三、少兒舞蹈教學中隊形與角色的安排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常常是以整齊的隊形統一動作來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所以少兒舞蹈教學的隊形變化簡單明顯。無論表演舞還是娛樂性的集體舞,都不宜太繁瑣、復雜。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如一個順時針大圓圈內再加一個逆時針小圈,或橫線前進、豎線推進等都是少兒可以接受的,盡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規則的對形。在角色的安排與變化上應簡單好記、角色單一,故事情節與人物不宜太多,使舞蹈隊形既豐富明了又簡單合理。 四、少兒舞蹈教學要注意把詩歌、音樂、舞蹈融為一體 少兒舞蹈是詩歌(文學)、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一種綜合藝術。三者共同的使命是表現孩子們的思想感情,通過這種表現再打動孩子的情感。所以少兒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把音樂、舞蹈、文學融為一體,必要時可用語言補充,使歌、舞、語言相互依存、相互補充。歌表演之所以很受少兒喜歡就是運用了這一點。比如:《老鼠畫貓》中:"小老鼠,來畫貓,哎喲眼睛要畫小…"孩子們邊唱邊拿畫筆畫貓,同時學老鼠畏縮的動作來走路,這樣動作就具體化、形象化和生動化。補充了單調表現的不足,使兒童語言、音樂和舞蹈融為一體,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感染力。搞好少兒舞蹈教育還必須廣泛加強其他藝術修養。如美術、音、兒童文學等。美術對舞蹈構圖、色彩、服裝設計、化妝等都有好處。好的歌詞、音樂對少兒舞蹈的內容、情感表達和幫助兒童對舞蹈的理解也十分有利。 少兒舞蹈猶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陶冶著兒童的心靈,我們要仔細洞察孩子們美麗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稚朴情感。廣泛收集、提煉他們天真、形象的動作,吸收為少兒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這樣,創作出的舞蹈才會被少兒喜歡和接受,少兒舞蹈教學才能推陳出新,不斷完善。舞蹈與幼兒愛心教育孩子們的心靈純凈如水,孩子的生活無憂無慮,這是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的最佳時期,將愛心教育融入舞蹈的形式,讓孩子通過舞蹈真實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再讓孩子通過舞蹈來表現無限美好的生活,從而激發幼兒愛親人、愛大家、愛社會、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如舞蹈《泥娃娃》,描述了一個沒有爸爸,沒有媽媽,也沒有家的泥娃娃,誰來關心、誰來愛護它呢?通過這個舞蹈使幼兒體會到自己有爸爸、媽媽,有家,有人關心,有人愛,生活得多麼幸福,而泥娃娃是多麼可憐,從而激發孩子的同情心,自發地表現出關心、愛護的情感,在表演中可以看到孩子愛的情感的自然流露,類似的舞蹈還有很多,都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幼兒明白自己得到了許多人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關心、愛護,自己也可以去關心、愛護大家,在得到的同時學會如何去回報,獻出自己的愛心。 教好幼兒舞蹈的幾種方法幼兒歌舞是用動作、音樂、語言和美術等綜合手段來反映幼兒的思想情趣和生活的,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教育藝術。好奇、好問、好動、愛模仿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幼兒的思維是形象思維,幼兒歌舞恰恰能夠適應幼兒的這些特點,也能夠滿足他們具體要求。在幼兒舞蹈教學中就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1、綜合教學法 由於幼兒天生活潑好動,已經能夠按自己的意識去做某件事,無興趣的事他很難去做,所以在這時舞蹈教師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學內容去吸引住這些意識隨意的幼兒,把隨意變為有意那麼就可以採用綜合教學法,把說、唱、跳結合在一起,內容一定要生動形象。 2、示範法 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3、語言講解法 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4、游戲法 游戲法是運用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行輔導的一種方法。 舞蹈學習也應該讓幼兒感到是一種游戲活動、是一種娛樂。如學習鴨走步,教師就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幼兒當鴨寶寶,請鴨寶寶跟著鴨媽媽學本領,還可以戴頭飾或穿上服裝。還有小碎步,可用雞媽媽帶小雞練
3. 小雞舞視頻就是一個卡通小雞在跳舞,有各種簡單的動作可以學習,好像是日文的。請提供個視頻鏈接給我謝謝
http://v.ku6.com/show/ICNBOez-areDwHWu.html
4. honey幼兒舞蹈教學教案怎麼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聞、嘗等感知和操作活動進行,它與幼兒的『玩』往往是同一過程」。平時,我班幼兒在聽錄音機里的故事時,聽過各種人物的聲音和有關動物的叫聲,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我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設計了這次重點培養幼兒聽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幼兒聽的興趣,嘗試運用聽、看等感官探究問題。 2.培養幼兒初步分辨不同聲音並進行對應的能力。 ●活動准備 門鈴若干(小狗、小雞、小鴨),外觀一樣的彩色房子模型四個(其中一個是干擾)。 ●活動過程 1.用游戲口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初步感知聲音的不同。 師:今天有幾只小動物來看咱們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們快來看一看,都有哪幾只小動物來了? 幼:小狗、小雞、小鴨。 師:小動物可喜歡小朋友了,它們特別想和你們做游戲,你們快來和小動物們做游戲吧。但是玩完游戲後要告訴老師,你有什麼新發現。 幼:小動物能響。 師:小動物都能發出響聲,它們的聲音一樣嗎?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雞是「咣當咣當」的。 幼:小鴨是「叮當叮當」的。 2.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門鈴聲音,用操作嘗試的方法分辨不同的聲音。 師:三隻小動物是特別好的好朋友,它們在一片綠綠的草地上建了三棟一模一樣的房子。可是房子一模一樣。小動物們分辨不出到底哪個是自己的家。於是他們的媽媽就想了個辦法,把每座房子都裝上門鈴,每家門鈴的聲音都不一樣,每隻小動物身上都帶著一個和自己家門鈴聲音一樣的門鈴,這樣他們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現在,你們趕緊猜一猜,這幾座房子都是誰的家。 幼兒晃動手中的小動物,將小動物身上的聲音與各房子的門鈴聲相對應。幼兒猜出門鈴聲後,教師播放與之相對應的小動物的音樂,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晃動小動物。 3.聽聲音送小動物回家。 師:小雞、小鴨、小狗已經和小朋友們玩了很長時間游戲了,他們的媽媽想讓自己的寶寶回家休息一會兒。現在,請小朋友聽到門鈴聲後將動物寶寶送回家,可千萬別送錯家喲。 動物媽媽晃動門鈴叫小動物回家,幼兒送小動物回家,教師個別指導。 4.鞏固幼兒經驗,再次送小動物回家。 師:小動物們可喜歡小朋友了,他們還想和小朋友做游戲。現在請小朋友把小動物再領回來,每個小朋友領一隻小狗、一隻小雞和一隻小鴨。(強調「一隻」) 教師引導幼兒領小動物。 師:剛才動物媽媽趁小朋友領小動物的時候,悄悄地搬家了。還好,動物媽媽在搬家的時候把它們的門鈴也一起帶著了,咱們再來聽聽搬家後小動物家的門鈴聲音吧。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小動物,再送它們回家吧。 教師個別指導。 幼兒送動物回家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幼兒互相糾正。如,這里怎麼又有小狗又有小雞呢?咱們一起來聽聽這間房子到底是誰的家。晃動門鈴,引導幼兒將聲音進行對比。
5. 教幼兒舞蹈,老師應該怎麼做才能教
幼兒舞蹈作為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幼兒素質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實踐證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不但能夠使幼兒受到美的熏陶,還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促進孩子身體素質、思想品德、智力開發及美育教育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效果。 然而,在當前幼兒舞蹈的教育中,由於受到傳統舞蹈教學方式的制約和教師在舞蹈認識方面自身的局限,一度忽視了對孩子舞蹈興趣的培養,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方面,認識上存在誤區。教師對幼兒在舞蹈活動中的心理特徵和規律認識不夠,對幼兒園舞蹈教學目標的定位不夠准確和完整。另一方面,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效果不明顯。首先,教學目的不夠明確。在日常幼兒舞蹈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讓幼兒單純去模仿舞蹈動作,並以學會教師的「規定動作」為主要目的,而忽視了引導幼兒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後所蘊涵的深刻含義。其次,缺乏對幼兒身心特點的深入了解,教學過程中幼兒往往缺乏愉悅的情感體驗,創新不夠。例如一些老師在舞蹈教學中過分追求練習動作的規范和准確性,而忽視幼兒情感的愉悅性,導致許多幼兒常為學習新的動作感到疲勞,為重復舊的動作而感到厭倦。我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記得我剛剛從學校畢業,來到縣中心幼兒園擔任了舞蹈老師,開學前一天我就信心滿滿,想要教他們這個,教他們那個, 一天下來我累得筋疲力盡 ,嗓子都啞了,但結果呢,卻不盡人意,我當時確實很受打擊,為什麼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後來經過我的努力和不段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終於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和學生的喜愛,下面我就這幾年我站在教育的第一戰線上積累下來的一點點教學經驗和大家分享與交流一下。 一、選材要恰當 選材是學習舞蹈的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如果選材不當,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選定的舞蹈內容要適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幼兒舞蹈必須是幼兒的,亦即幼兒天性的寫照,不要讓幼兒舞蹈帶上成人的痕跡,要表現出幼兒的天真稚氣、純潔可愛。 2、選材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表演素質。就像歌手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樣,要適合自己的聲音條件和風格特點,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說,你編排或選擇的內容構思很美,難度很大,超過了孩子們的能力,也會弄巧成拙。 3、再有幼兒舞蹈和少兒舞蹈的選材也有很大區別,幼兒的選材要活潑可愛,突出他的動作、表情的天真稚氣;而少兒的選材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來看,表演內涵要豐富一些,動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簡單的「比劃」就不會可愛,也不適合這個階段幼兒的審美需求。 4、另外,總體上要選材要新穎,具有時代氣息,從體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創新,包括對舞蹈語匯、動作的創編都必須獨巨匠心,不能成人化、呆板。在幼兒眼中,大千世界,新奇無比: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我們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點, 分析處理人和物,最後加以直觀表現,就會產生藝術化的童趣。例如,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以一首童謠入手:「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講述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姑娘經過「抗爭」,跋山涉水,終於興高采烈地來到姥姥門前,坐在了她們各自的位置上期盼著大戲的開幕。大戲開幕了,小姑娘們在看戲的時候各自臉上豐富的表情,反映出戲曲的精彩。看戲是源於民間的一種娛樂活動,這個舞蹈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喜歡熱鬧、喜歡參與和樂於模仿的特點,所以極易引起幼兒的共鳴和興趣。 5、另外我認為幼兒園3歲的幼兒應以律動為主,簡單的舞步、舞蹈游戲和簡單的基訓為輔。 4歲的幼兒舞步可多一些,增加一些訓練的運動量,舞蹈游戲與小品相結合。 而5歲的幼兒則可以進行地面訓練、步伐組合和表演性小舞蹈。 二、示範要生動 無論是成人學習舞蹈、還是幼兒學習舞蹈,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模仿教師的示範。那麼教師如何根據舞蹈的特點、兒童身心的特點來做示範;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做相應的示範就顯得尤為重要。 1.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由舞蹈自身的特點和兒童生理心理的水平決定的。示範是學生獲得正確的視覺形象、動覺表象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徑,可見示範是培養動作技能的重要基礎。教師可以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舞蹈示範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對舞蹈的熱愛、培養他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舞蹈作品、更完美地表現舞蹈。「示範」具有直觀性、形象性。5~6歲的兒童他們的生活閱歷淺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極易受到暗示。他們對舞蹈動作獲得、舞蹈審美感知覺的形成絕大部分來源於「示範」。 2、教師要准確、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兒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引起學習的願望,練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枯燥,同時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示範時還要伴隨著語言的講解,面向幼兒做鏡面示範。如幼兒應伸左手,教師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初學者在剛接觸一個新動作時,難免會出現手腳無法協調進行的現象,常會在前一動作與後一動作的連接上短暫停頓,這便需要教師局部分解示範。示範是兒童舞蹈教學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兒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過教師把舞蹈教材准確、生動、形象地轉化為富有感染力的示範表演,讓孩子們把動作分解成為單一的動作,反復交替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個舞蹈動作之間的過渡環節,在動作銜接的地方要再次示範,這樣學生才能明白動作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動作的靈活性與感染力。示範時伴隨講解,闡述明白動作的方法和要領,使孩子們明確每個動作的產生、方向、路線及全身動作的配合等。講解盡量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如轉動手腕這一動作,如果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轉,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兒學做起來即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告訴幼兒,現在你到果園里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轉動手腕擰一下。或者練習站立時,如告訴幼兒站直,它可能會站不好,那麼你告訴他們象小棍一樣或象鉛筆一樣,他們會做得很好。所以說語言講解法是極為重要的一點。 三、語言要優美 用語言創設音樂的意境,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使幼兒身臨其境,在游戲中學習。舞蹈主要通過肢體語言來傳情達意,在舞蹈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盲目地跟著老師模仿,不用語言與學生交流,學生便不能明白動作的規格要領在何處,訓練的目的是什麼,這樣不僅培養不出高水平的學生,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也就達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首先,在舞蹈教學中不僅要在視覺上給學生美的享受,在聽覺上也要帶來心靈的觸動,教師盡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平和的語調,像旋律一樣流暢,像歌聲一樣動聽去講授動作。它會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其次,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先後順序,什麼內容講述在前,什麼內容講述在後會使孩子們接受起來更容易,不致於讓孩子們的思維混亂。如學習「頭的環動」時,先要讓孩子們掌握低頭、仰頭、左右傾頭的准確部位,再進行頭的環動練習,這樣他們就會很好地掌握。如果教師在教授時沒有理清思路,學生在做動作時就會出現錯誤,這時再去糾正就會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反而適得其反。最後,教師語言的形象性也能使學生學得巧、學得快、學得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激情,促使學生在興奮之中完成動作,減少舞蹈學習的痛苦成分。如「交替步」,把兩腳比喻為「好朋友,你走我也走,永遠都是好朋友」;教
6. 北京v5舞蹈教學小雞小蘋果後搖屁股的是什麼音樂
應該是鳥叔Psy的gentleman
7. 如何教好幼兒舞蹈動作
兒童歌舞通過動作、音樂、語言、藝術等綜合手段反映兒童的思想、品味和生活,是增強兒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好奇、多問、積極和模仿是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徵。那我們如何教好孩子們的舞蹈動作呢?發出鼓勵。激勵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哪個孩子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將為彼此樹立榜樣。孩子們應該被欣賞和表揚。只有這樣,引導性批評才不會引起兒童的逆反心理。每個孩子的進步都需要得到肯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你的贊賞將成為孩子們學習熱情的巨大推動力。
游戲法是一種利用游戲的形式和基調進行指導的方法。舞蹈學習也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它是一種游戲和娛樂。如果學鴨子走路,老師可以扮演鴨媽媽,讓孩子做小鴨子,讓小鴨子向鴨媽媽學習技能,穿上頭飾或衣服。還有一些小步驟,可以在母雞的小雞身上練習。跳躍、兔子媽媽帶小兔子去練習等。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可以輕松享受每一堂課。
8. 如何教小班學習舞蹈
幼兒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健全的人,幼兒園舞蹈教學作為幼兒藝術教育的一門課程對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培養其審美能力,發展想像力、創造力,促進其身心和諧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她們愛唱、愛跳、喜歡隨音樂舞動,但對枯燥的學習不感興趣,往往缺乏耐心。因此,作為一名幼兒園舞蹈教師,應當把握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和方法,引導幼兒在輕鬆快樂的環境中學習舞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現在本活動中心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如何教小班幼兒學舞蹈。 一、以生動有趣的提示,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對於感興趣的活動,能十分專注,有繼續學習的願望。而舞蹈活動中長時間的練習,會讓幼兒覺得沒意思,尤其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一方面好玩、好動是她們的天性,一味地訓練,過分的壓抑,會使她們失去興趣,甚至產生膩煩心理;另一方面她們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因此舞蹈活動的內容是否生動有趣,是否能感染幼兒,是引起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方面。 1、選擇幼兒易感受的音樂作為素材,引起幼兒共鳴 音樂能激發人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在人類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同樣它也是舞蹈活動的關鍵,活潑、生動的音樂常常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帶動他們抒發美好的情感。在舞蹈活動中,播放一些節奏鮮明,幼兒頗為熟悉的童謠、歌曲,感染幼兒隨著音樂擺動,讓她們把對音樂的感受用動作表現出來。如在聽到《搖籃曲》時,她們會像媽媽一樣隨著音樂節奏,哄寶寶睡覺;聽到歡快的樂聲時,會哈哈大笑;聽到憂傷的樂聲時,會緊鎖眉頭;動作、表情都會隨著樂聲而變化。這樣的活動讓她們覺得學舞蹈是快樂的。 2、用形象的動作來讓幼兒模仿、激發學習願望 小班幼兒好模仿,常常通過模仿來積累經驗。因此在舞蹈活動中,我一方面選擇能引起幼兒共鳴的音樂作為舞蹈素材;另一方面根據音樂內容設計形象的動作讓幼兒模仿,讓她們在模仿中學習。如我為歌曲《小鴨子》設計了小鴨子走路的動作,讓幼兒模仿學習小鴨走路一搖一擺的樣子,當幼兒有興趣的演著小鴨時,我又問:「小鴨子還會干什麼?可以做些什麼動作呀?」這時有的幼兒就做出了小鴨叫的動作,小鴨游泳的動作,雖然很稚嫩,但卻是她們學習思考的結果。就這樣,孩子們在已獲得的模仿經驗中深入學到更多的本領,無形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願望。 3、抓住契機,寓教育於日常生活之中 小班幼兒天真、活潑,容易將情感外露,她們在不經意間會邊唱邊跳,而這時教師適當介入、抓住契機,合理引導,會讓她們的興趣得到延伸。如,在晨間活動時,幼兒園常常播放音樂,這時我就看到有的幼兒隨著音樂舞蹈,我就走過去說:「你真棒,跳得真好,如果將我們學到的動作加進去就更美了。」說著幼兒便跟著老師認真的學起來了。可見,只要我們抓住教育契機,合理利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能成為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源泉。 二、創設學習氛圍,提高表現技能,增強表現意識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各方面的能力較弱,對舞蹈內容的理解常常是感性化的,往往缺乏表現力。因此,創設一個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學習氛圍,使幼兒直觀、形象的理解舞蹈所表現的內容,從而提高表現技能,增強表現意識是很重要的。 1、創設學習氛圍,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表現力,這就要求學習者有一定的感性經驗,而外界環境的刺激能幫助我們積累經驗。於是在生活中,我注意利用環境因素,創設學習的氛圍,引導幼兒觀察和體驗,如:讓他們在欣賞成品舞蹈的過程中感受 舞蹈的魅力;讓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中體驗高興、悲傷等不同情感,幫助他們積累感性經驗。外界環境的刺激,對他們產生很大影響,為更好的學習舞蹈奠定了基礎。 2、從幼兒經驗出發創編舞蹈,幫助幼兒形象的理解舞蹈內容,增強表現力 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缺乏理性的認識,無法抽象的理解音樂舞蹈所表現的內容,因而很難形象的表現出來。面對這一問題,我在舞蹈活動中,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創編舞蹈,使幼兒易於理解。如在舞蹈《韭菜炒大蔥》中:我讓幼兒當小廚師,一會兒切菜、一會兒炒菜、一會兒聞聞香不香;在舞蹈《小狗乖乖》的學習中,我讓幼兒表演小狗叫,小狗啃骨頭、小狗在地上打滾等等。讓學習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學得十分輕松自在,動作也比較靈活,表演得生動、形象,表現力也逐步增強。 3、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輕松掌握基本技能 小班幼兒在學習舞蹈基本技能時缺乏耐心,教師一味的追求練習效果,會使她們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倦心理,但是她們喜歡律動、好模仿、愛游戲。針對幼兒的這些特點,我將游戲情境貫穿在舞蹈活動之中,如在站姿訓練中,我把幼兒當成一棵大樹,幼兒在教師語言的啟示下,身體有了向上挺直的感覺,接著我又說:「老師是小鳥,找直直的大樹做朋友」,這樣,她們的練習在情境中有了持續性。在舞蹈的柔韌練習中,幼兒常常有畏難情緒,怕吃苦,不能堅持練習,我便將練習變換成游戲的形式,如壓跨練習中,我讓幼兒當小雞、小鳥,當幼兒害怕困難時,我便說:「小雞吃不到米了,肚子餓了,」「看誰吃得飽,誰飛得高」等等,利用游戲情境鼓勵幼兒克服困難,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練習中掌握基本技能。 三、用孩子的眼光來欣賞,注重個性發展,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生活中,孩子們常常愛表現,經常聽到她們對我說:「老師我學了一個新動作」「老師我跳得好」,她們信任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同和表揚。作為舞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她們,抹殺她們愛美、好表現的天性,相反應當積極的鼓勵她們,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1、善於觀察和發現,深入了解幼兒 舞蹈活動中,善於觀察、發現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幼兒,挖掘她們想像的空間。如在舞蹈活動《春天在哪裡》中,我要求幼兒自己擺一個造型,發現許多幼兒都喜歡做小花,但有一位幼兒卻和大家不同,我便說:「是不是在聞花香呀?」幼兒點點頭,我便誇她愛動腦,在我的鼓勵下,幼兒的思維活躍了,想出了新的內容,做出了許多新造型。 2、學會用孩子的眼光來欣賞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舞蹈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舞蹈家,而是培養她們對美的感受力、理解力、陶冶性情、促進全面發展。因而舞蹈活動時,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如一幼兒在學過小碎步後,到我跟前表演「老師你看,這是小鳥飛,我做的像嗎?」,她動作不如成人優美,嫻熟,也沒有豐富的表現力,但是她把學到的東西進行運用,是用心在跳,用心在表現,這就是美。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後,練習地更加認真,同時還能感染別的幼兒。理解幼兒,用幼兒的眼光來欣賞能讓我們走近幼兒的世界,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促進她們更好的發展。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促進幼兒不同層次的提高 每一位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在舞蹈活動中,有的幼兒樂感好,善於表現;有的幼兒節奏感稍差,膽小、羞於表現;有的幼兒身體素質好,柔韌性好;有的卻恰恰相反。面對這些情況,作為舞蹈教師應當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面向全體幼兒,注重因材施教,如在基本功的練習中,不同能力的幼兒,我對他們的要求也不相同,柔韌性好的就要求她們到位,相反只要求他們做起來,認真有意識就行。並常常讓她們進行縱向比較,避免進行橫向比較,讓她們發現自己的進步,促進她們不同層次的提高。 總而言之, 舞蹈是一種形體藝術,是人表現情感的一種方式,人們在唱唱跳跳中可以欣賞美、感受美、抒發美好的情感。在小班的幼兒的內心世界裡快樂是最為重要的,而她們對舞蹈的認識是膚淺的。作為幼兒園的舞蹈教師,我們應當讓舞蹈活動在孩子們的眼裡成為一種游戲,使她們能有興趣的、愉快的學習,引導他們感受美、欣賞美、抒發情感。使幼兒身心得到健康成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