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夜宿山寺教學反思

夜宿山寺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3-30 02:06:33

1. 贈汪倫教案設計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是一首朋友之間送別場景的詩歌,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
前面兩句鋪敘,簡明扼要的交代清楚事情和場景。李白坐上船就要走了,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送別的歌聲,李白看到是自己的好友汪倫來給自己送別,心情非常激動。
後兩句抒情。李白告訴汪倫,即便桃花潭水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你我之間的友誼和情感,謝謝你能來給我送別,雖然我要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見,但是我會記住我們的友誼,我會記得你這個朋友。

這首詩簡潔明快,明了易懂,把那種深厚的朋友之情貼切、形象地抒發表現出來。是一首流傳千古,非常難得的好詩,也是寫朋友之情和送別的經典之作。

2. 五年教案課後題古詩二首

古詩二首》說課設計之一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思想品德課本第四冊第六課《古詩二首》。

一、教材分析
《古詩二首》這一課安排了《春曉》和《草》這兩首古詩。兩者相比,《草》難度較之《春曉》稍大些。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按照課文編排順序,先教《春曉》再教《草》。而我卻認為,把難度稍大的《草》提前教學更合適。因為,在學《草》這首古詩時,引導學生突破了有些字的古今義有所區別這個難點,那麼讓學生再學《春曉》就可以迎刃而解。然後,再以一首帶多首,放手讓學生學習補充的兩首詩歌《詠鵝》、《夜宿山寺》。當然,這兩首古詩是經過精心挑選,難易適中,既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是對古詩的積累。由此可見,學好古詩《草》是這課教學的關鍵。下面,我重點來分析一下《草》這首古詩。(出示圖片並板書:草)
《草》是學生在小學課本中學到的第三首古詩。在這之前所學的《畫》和《鋤禾》兩首古詩,意思淺顯易懂,字詞的古今義基本一致。而《草》這首古詩中,一些字詞的古今義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離離」這個詞,在古詩中是指野草茂盛的樣子,而現在「離」則是分離或距離等意思,字義完全不同。像這樣古今義發生變化的詞語在學生今後所要學習的古詩中還有很多。那麼,了解字詞的古今義有所區別也就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從內容上看,《草》是由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告訴人們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現象,從而贊美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全詩共四行,前兩行詩句描寫了春草茂盛的樣子,揭示了一歲一枯榮的規律;後兩行詩句歌頌了野草不可摧毀的頑強生命力。《草》這首詩含義較深,耐人尋味,其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已成為千古名句,流傳於世。詩句含義的理解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這也是本節課的另一個教學難點。那麼,教學重點是什麼呢?我認為應該是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贊美野草的情感。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後的練習題,我制定了以下5個教學目標:
1.掌握4個生字:離、榮、燒、盡,著重理解「離離、枯、榮、盡」這些字詞的意思。這個目標也是針對課後練習1的要求制定的。根據課後練習2、3的要求,我又制定了接下去兩個目標:
2.能說出這首古詩的意思。
3.能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4.了解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現象,體會詩人贊美野草的情感。
5.初步了解學習古詩可以按「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入詩境、誦詩句」這五個步驟學習。當然,這僅僅是學習古詩的一種模式。
根據教材的難易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分兩教時進行教學。第一教時:把《草》作為範例進行教學,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學習過程;二是:引導學生學《春曉》,補充學習《詠鵝》、《夜宿山寺》。這樣安排簡潔、緊湊而又有所側重。

二、基本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是實際教學中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低年級孩子,對於學古詩感到枯燥、深奧。因此,我把教學過程分為這樣五個步驟(貼卡片),下面我有側重地作個解說。
1.解詩題
學生對於《草》這個詩題都能理解,可以讓他們說說草是怎樣的。在這里教師可以滲透一點,如果碰到題目意思不懂的古詩,一般先理解詩題。舉例說,學《春曉》這首古詩時,一般先弄懂「春曉」意思。
2.知詩人
接著,向學生介紹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板書:白居易)他一生中寫了很多詩歌,大多數詩歌都是反映現實生活和勞動人民的痛苦。白居易特別重感情,有一次,他的朋友要與他離別,他就寫下了《草》這首詩。那白居易想借《草》告訴友人什麼呢?通過提問,使學生疑竇頓生,激發求知慾。
3.明詩意
我先請學生回憶一下已經學了哪些古詩,再回憶學習古詩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通過這一個環節,激活了學生記憶倉庫中的信息,為今天的學習所用。接下來,我就請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義。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討論學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學生對「離離、枯、榮、盡」這些字詞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教師點撥。(板書:離離枯榮盡)「點」在什麼上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比如,我可以請他們說說學習中遇到疑難怎麼辦?學生可能會說「查字典、請教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學生查閱字典,聯系詩句,知道「盡」的定義項是「完」。對於「枯、榮」的字義,我出示表示野草春夏秋冬生長情況的四幅圖對學生進行輔助性幫助。(幻燈出示:)要求他們想想,「枯、榮」分別應填在哪幅圖下?學生如把「枯」填在乾枯的野草下,把「榮」填在茂盛的野草下,那麼就理解字義了。至於「離離」在古詩中的意思在現代漢語字典里查不出,我就引導學生主動求教老師。比如說:「老師,這個詞語我弄不懂,請你幫助解決吧!」這樣設計看似多餘的,與教學無關,實際上我卻頗有用意。力在培養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始終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突破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如何讓學生理解「離離」呢?我利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出現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草圖,讓學生說說草原上的草長得怎麼樣?學生可能回答「很茂盛、綠油油、密密麻麻」等,那麼「離離」的意思就解決了。我再請學生說說「離」現在的意思是什麼?從而揭示有些詞的古今義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離離」,還有「走」。在古代「走」是跑的意思,而現在則是行走的意思。像這樣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要求學生課後去找一找。
解決了字義後,我請學生嘗試串講詩句的意思,這是教學的重點。我引導學生回憶:串講詩句時可以變換詞序,也可以適當添字,使句子完整連貫。這在《鋤禾》這首詩中已有所滲透。然後讓學生逐句串講,講後先讓他們自己評議,最後教師再糾正。這樣通過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比較正確地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從而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4.入詩境
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入詩境是關鍵。學生已能說出詩句的意思,但詩句所描繪的形象在頭腦中還不夠具體、豐滿。我就讓學生一邊聽教師配樂朗誦,一邊展開想像,想像眼前有哪幾幅畫面。(板書:想像畫面)當然,這段音樂的選擇是有要求的。先是一段優美跳躍的鋼琴曲,伴隨著一串琶音,顯示野草蓬勃地生長。緊接著,音樂變得緩慢、沉重,似有秋風掃落葉的感覺。然後,音樂力度突然加強,變得急促、狂亂,最後又回到第一段優美歡快的音樂中。學生的想像力跟著音樂一起飛翔,眼前會出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這時,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眼前所出現的畫面,根據他們的描繪隨機出現相應的多媒體畫面。這樣,化詩為畫,畫中領悟,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古詩內容,更有利於入情入境,突破難點。比如,在出示了「大火燒野草」和「野草又重新生長」這兩幅畫面後,我啟發學生思考:看了這兩幅畫後,你有什麼疑問嗎?你在思考什麼?通過這樣有思維價值的問題,真正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學生就會由「野火燒不盡」想到野草還有根,從而明白,野草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並通過贊美性朗讀來加深對詩句含義的理解。
5.誦詩句
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來,讀出感覺來,我分四步進行教學:
(1)確定基調,讓學生帶著贊美之情去讀。(板書:贊美之情)
(2)採用嘗試法,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進行適當技巧指導。比如說:「離離原上草」這一句我要求學生「原」念拖長音,整句話速度放慢,讀出草原遼闊的樣子。(師范讀)指導學生讀「春風吹又生」這句時,我用語言來激發孩子的情感:「春天到了,小草又從泥土裡鑽出來了,你感到高興嗎?」要求學生讀出驚喜之情。
(4)反復練讀,採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配樂讀多種形式,最後熟讀成誦,達到詩中情、作者情、學生情三者和諧的共振。在這之後,我又首尾呼應,要求學生思考:白居易借《草》這首詩想告訴友人什麼呢?我設計了一個動筆練習,以「朋友啊!」開頭,讓學生接下去自己寫一寫。
「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入詩境—→誦詩句」這五步曲既是學生學習古詩的一種路子,又是教師教學古詩的一種路子。這一教學程序的設計層層深入,有利於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再加上教師生動的語言和不斷的啟發誘導,能扎實地落實重點,突破重點,完成教學目標,這也是我教學《草》的主要特色。
最後,教師向學生進行歸納式提問:通過學習《草》,你懂得了什麼?學生可能會說「懂得了是由白居易所作」、「懂得了字、詞、句的意思」等等,但我們不應該僅僅滿足於內容上的概括,應該引導學生更深一步,從學習古詩的規律上說一說。像有的字詞古今義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規律性的知識、學習古詩可按這五個步驟等。當然,學生只要大概能說出就差不多了,不必要求太高,因為現在剛是學習古詩的起步階段,在今後漫長的求學道路上,他們會慢慢感悟的。

三、作業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設計作業時「基礎性、靈活性、延伸性」這幾個特點,我適量地設計了這些作業:
1.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鞏固基礎知識。
2.出示《草》的後四行(幻燈出示: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告訴學生原詩共有八行詩句,課文節選了前四行,接下去四行詩句請他們課後查資料、查字典、請教師長,自己想辦法去弄懂,這是對《草》的後繼學習,也是對學生持續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現在我簡單來講講第二教時的教學安排。
我先半扶半放地引導學生學《春曉》,讓學生根據五步曲自學,找找哪些字的古今義發生了變化,質疑問難,對他們不懂的地方稍加點撥,要求學生能理解字義,理解詩句,熟讀成誦,並能體會詩人贊美春光的情感。然後,我放手讓學生學習《詠鵝》、《夜宿山寺》這兩首古詩,可以同桌討論。當然,對於補充的教材,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只要基本理解古詩意思就差不多了。
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恆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我這樣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

附板書:

解詩題: 草
知詩人: 白居易
明詩意: 離離枯 榮盡
入詩境: 想像畫面
誦詩句: 贊美之情

3. 張河灣地質旅遊資源評價與規劃

一、張河灣地質旅遊資源評價

張河灣旅遊區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山雄水秀,綠樹成蔭,宏偉的古建築獨領風騷,更有 「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之譽,古老的橋樓殿中外馳名。綜合張河灣風景區的旅遊資源類型,有山美、樓絕、橋古、檀特、谷幽、林秀、水澈之特徵:

1. 山美

( 1) 丹崖如屏,槽棧似帶———瑰偉之美

蒼岩山谷底海拔 460 多米,主脊頂棧海拔 660 多米,相對高度 200m。遊人到此,仰望山體,陡崖聳立,第一感覺是山之雄偉。由紅色石英砂岩構成的丹壁,如同巨大的屏風,豎立於天際,尤其是在晴日早晨,旭日西照,丹崖赤壁,格外耀目,崖間棧階林灌叢生,如一綠帶鑲於岩壁,其景瑰麗中帶偉壯之美。古人有詩贊曰: 「丹崖翠壁相輝映,縱有王維畫不如」( 明·喬宇詩) 。

( 2) 桶狀套谷,迴音弧壁———幽壯之美

蒼岩山的套谷三面環壁,突出幽深之境,令人稱絕,弧形岩壁和上凸下凹懸空式的丹崖,崖頂外突數米,巨石懸空,鍾乳倒掛,既有驚恐之威,又有壯觀之嘆。平日崖頂絹流散落,恰似晴天飛雨,其景又大悅遊人,極富詩意。此外,這種套谷迴音效果極佳,這與適宜的弧度和高大的岩壁有關。這種大自然造化的天然迴音壁,不僅為遊客增添情趣,而且也是進行娛樂活動的好場所。

( 3) 造型峰石,稜角鮮明———剛直之美

長城系常州溝組石英砂岩,岩性堅硬,層理分明,傾角不大,岩層較厚,節理十分發育。故 「塊狀」崩塌或峰石造型格外醒目,有的塊石聳立,階狀岩壁層層疊覆,峰叢、孤峰、石柱和石墩造型線條剛直,稜角鮮明。如果說花崗岩峰石造型因球狀風化而 「渾圓憨厚」,灰岩峰石地貌因以溶蝕為主造型 「挺拔秀麗」,那麼紅色石英砂岩蟑石岩地貌峰石造型則 「純朴剛直」。

( 4) 岩縫裂谷,岩壁峽立———奇奧之美

嶂石岩地貌中的岩縫裂谷不少,「懸雲蹬梯」是剛性的石英砂岩沿斷裂或節理崩裂而成。其後經流水的沖蝕搬運,裂谷加深,兩側谷壁夾立,前人往往沿循裂谷劈鑿登山之路。遊人至此,如在高樓夾立的小巷中,身處奧境,令人稱奇。

2. 樓古橋絕

福慶寺建築群無論從選址,總體格局,還是單體建築設計與造型處理都頗具特色。建築層次分明,錯落有序。其建築風格表現為: 崖間就勢,澗上飛構。雄偉的橋樓殿就是代表之一,它坐西向東,橫跨在兩山峭壁之間,為敞肩拱式,翼角高翹,流蘇彩繪,高架於雲天霧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騰空欲飛之勢,堪稱一絕。巍峨獨特的橋樓殿建於隋代,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於重山疊翠、峽谷一線處,形成 「橋殿飛虹」的天下奇觀。據考證,蒼岩山石橋略早於趙州橋,約建於 1400 年前的隋代初期。

3. 檀特谷幽

生長在福慶寺內的白檀和古柏,樹齡有的已有千年。白檀生長在澗間谷底,林木蔥郁; 千姿百態,獨具神韻; 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遮蓋了幽谷。在大地回春、鳥語花香的季節里,站在橋樓殿鳥瞰深谷,青翠欲滴的檀樹葉隨風飄擺,宛如水上浮萍。白檀無心無皮,通身銀白素潔; 樹根須繞岩石,猶如龍爪抓地,錦蛇盤石; 樹干亭亭玉立,樹條光滑柔潤; 翠葉繁茂如蓋。白檀生在古老的片麻岩及古元古代地層之上,由地層提供了豐富的鉀等微量元素,季節性流水孕育了奇特的幽谷景觀。

4. 林秀

主要分布於南寺掌一帶的陰坡和半陰坡,是華北目前最大的原始次生林。森林中主要有樟木、杉木、落葉松、柏樹、白楊和黃櫨等,以及五彩繽紛的灌草山花。樹木參天簇擁,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四季常青。素有 「山崖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美稱。

5. 水澈

張河灣水庫是在自然地質條件控制下形成的曲狀河,經人工截流而成。順河而上,河道呈蛇形彎曲,登上老爺廟向東南鳥瞰,宛如一條巨大的青蛇蜿蜒挺進。湖泊位於甘陶河蒿亭至定盤寨峽谷曲流地段,長 15km 左右,是典型的深切曲流人工湖,湖水面寬 150 ~250m,大壩附近水深 60m,水質潔凈,水色清碧,湖光秀麗,是垂釣、劃船等水上活動的理想場所。

6. 旅遊環境

除了旅遊資源本身的特徵,在旅遊環境方面,張河灣也極為有利。首先自然環境優越,一年四季風光秀麗,各具特色。春天群峰婀娜,翠葉嬌嫩; 夏天蒼翠欲滴,樹木簇擁,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清涼怡人; 秋天萬山如洗,楓葉如霞; 冬天青山恬淡,銀裝素裹。

張河灣旅遊地有優越的生態環境。森林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吸收粉塵,具有「森林浴」的特殊醫療之功效,目前已成為人們返歸自然所追求的主要情趣之一。人們可以登山觀景,林中逍遙,蔭下散步和郊遊野餐等。通過自然環境調節精神,解除疲勞,抗病強身。森林的隔音效果會使人感到特有的寧靜; 綠色的環境和優美的風景能給人以安謐舒適的感覺; 森林空氣中負氧離子很多,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除了旅遊功能,南寺掌森林自然保護區還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基地。

旅遊地中,各景區彼此相連,景點連續不斷,山脈巍峨但可進入性好,交通方便,道路網路密集,易於與外界聯系。景區旅遊設施齊全,基礎結構合理,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

旅遊景觀中心距石家莊 70 多千米,是太行山為數不多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山區人民勤勞朴實。農副產品豐富,有白杏、鮮桃、鴨梨、蘋果、柿子、核桃、大棗、花生、西瓜、西紅柿等。目前,僅蒼岩山景區每年接待遊客 50 余萬人次,門票收入達 200 萬元以上。

張河灣旅遊地具有廣闊的旅遊市場,東鄰石家莊,西鄰山西太原,北通首都北京。特別是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山西省各縣、市已將包括蒼岩山在內的旅遊景區列入旅遊的重要目的地。與周六、周日相對應的二日游專線的開發,將大大促進本區旅遊業的發展,張河灣旅遊區將成為太行山人民首先的旅遊勝地。

二、張河灣旅遊地規劃

1. 保護系統規劃

人們根據旅遊區的景觀資源評價及其地域分異特徵,將張河灣劃分為五類保護區。張河灣風景名勝保護區: 蒼岩山山體部分,張河灣人工湖,南寺掌森林公園; 一級景觀保護區: 蒼岩山古建築景區,具有較高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典型景點; 二級景觀保護區: 嶂石岩地貌及南寺掌森林公園; 三級景觀保護區: 包括景區外圍村莊、地貌等,如石頭村、侵入體地貌、河流地貌; 水源保護區: 包括甘陶河、張河灣人工湖、峪溝水庫等水域( 圖 10 -1) 。

2. 游賞系統規劃

游賞系統的基本單位是景點,由一定的景點構成的相對封閉的空間稱景觀單元。以主要景點為中心,通過旅遊路線將若干個景觀單元統一起來則形成景區。

張河灣旅遊區包括五個風景區: 千佛古洞、趙孤園、蒼岩山、張河灣及南寺掌。這五個風景區由平涉 107 國道及鄉鎮道路連接,組成了枝狀旅遊路線。自千佛洞、趙孤園到中央景區蒼岩山不足 10km,沿途風景如畫,景色秀麗,各種地質景觀如同張張風景畫,綿延不斷。各景區景色各異,獨領風騷,每個風景區都包括若干個景點或景觀單元。由旅遊道路連接的若干個景觀單元構成旅遊路線。

圖 10 -1 張河灣旅遊規劃設計圖

第一景區: 千佛古洞景區。分為三個景觀單元,分別由旅遊路線連接。①牌匾,洞門之上橫排楷書 「千佛古洞」四個大字; ②古洞佛像—主要景點,沿自然洞壁分排雕刻千尊佛像,多為坐佛,主要分布於南壁,除兩尊高約 1. 5 ~2. 3m 的刻像外,其餘多為 0. 3 ~0. 5m,頂部最小為 10cm,分層分組密集排列。據研究該石洞始建於北齊,其造像內容豐富,藝術考究,是研究我國石刻造像藝術史的實物標本; ③石洞,洞口朝向 120°,主洞長 34m,最大洞高 5m,前狹後闊,底寬 2 ~7m 不等。主洞頂端分出兩條支洞,北側支洞向 340°方向延伸,長約 20m,末端縮窄,人不能進,洞口高近 3m,洞底有較大石筍四個和崩塌岩石; 南側支洞與北側支洞方向一致,洞內有石柱一根和小型石筍、石柱。該溶洞是區內較大型喀斯特溶洞。無論從文物觀賞還是進行地質考察,皆有一定價值。

第二景區: 趙孤園景區。距千佛古洞 7km 處,有 3 個景觀單元,20 多個景點,分別由旅遊路線連接。①藏孤古剎,由藏孤古剎和程嬰祠組成,依山就勢,宏偉壯觀; ②軒轅洞,由盤古洞和軒轅洞組成,山洞曲折幽深,洞壁嵌盤古、三皇和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中央皇帝軒轅、東方青帝太皓、南方赤帝炎帝等九尊石刻和多種壁畫; ③啟蒙園,由啟蒙園和孔孟好學圖組成,特別是孔孟好學圖堪稱一絕。

第三景區: 蒼岩山。距趙孤園景區 5km 處,是張河灣旅遊地的中心景觀,由三條旅遊路線連接。福慶寺路線,有三絕、一奇、十六景觀、七十二景點。①幽谷古檀,由風泉漱玉、書院午蔭和壁澗靈檀 ( 第一絕) 等景觀組成,谷地清爽,檀趣橫生,沿途可見迎客檀 ( 又稱虛心老人檀) 、羅漢檀、巨人檀、抱石檀、鴛鴦檀 ( 姊妹檀) 、壁虎檀、金蟾檀、素心檀、龍爪檀、劈石檀、卧虎檀、莽檀、鹿角檀等,千姿百態; ②鬼斧神工,由懸蹬雲梯、橋殿飛虹 ( 第二絕) 、峭壁嵌珠、橋樓殿、福慶寺等景觀組成; ③峭壁狹棧,由絕獻回欄、尚書石碣、丹崖疊翠、古柏朝聖 ( 第三絕) 、說法危台、藏經樓、峰迴軒、關帝廟、公主祠等和岩關鎖翠、爐峰夕照、卧虎崖、廟石峰等鳥瞰景觀組成。橋樓殿上方100m 的棧道上,過往行人皮膚有變黃變綠的現象,此為蒼岩山一奇; ④卧佛寺,位於蒼岩山之巔,有公主墳、卧佛寺、大雄寶殿、天王殿、鍾鼓樓、玉皇頂等景觀。龍岩寺路線,距福慶寺路線 1km,包括兩個景觀單元。①聖母宮,由古棧道、朝陽洞、彩雲橋、大雄寶殿、聖母宮、聖母殿等組成; ②丹崖古塔,包括丹崖、六合塔、猞猁塔。

第四景區: 張河灣。距蒼岩山 12km 左右,是戲水消夏的佳境,主要包括煙雨景觀———樂佛大山、湖壁丹崖、張河灣水庫、垂釣場、攔水大壩、發電廠等水利工程。

第五景區: 南寺掌。距張河灣 15km 左右,森林中主要有樟木、杉木、落葉松、柏樹、白楊和黃櫨等,以及五彩繽紛的灌草山花,是登山觀景、林中逍遙、蔭下散步和郊遊野餐等度假、野營的勝地。

3. 旅遊服務系統規劃

根據中心地原理和實現旅遊活動行為特徵,從保護景觀資源、方便遊人和提高旅遊業經濟效益三方面出發,制定旅遊服務系統規劃。張河灣旅遊服務地分為三級系統。

一級服務地: 其服務范圍包括五個旅遊風景名勝區,以及在整個旅遊地內給遊客提供交通、游覽、導游、安全、食宿、旅遊地的環境優化和保護,以及旅遊設施等。如推薦夜宿三個景區,即蒼岩山服務中心、張河灣消夏中心和南寺掌野宿地。

二級服務地: 是分布在各景區內,提供導游、遊客安全、食宿安排、旅遊地的環境優化和保護、休息、飲料、攝影以及旅遊設施等服務。

三級服務地: 服務范圍限於景點,只提供必要的休息、飲料、攝影等服務。

4. 旅遊活動的組織規劃

根據張河灣旅遊地游賞系統規劃,對石家莊市的遊客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加以選擇一日游或多日游。一日游可按千佛洞、趙孤園、蒼岩山; 或張河灣、南寺掌分期游覽。建議採用二日游。具體安排如下:

6 點 30 分,從石家莊市出發,沿途可領略石太高速公路及路旁風光;

7 點 30 分,到達千佛洞景區,8 點 10 分離開;

8 點 30 分,到趙孤園景區,10 點 30 分離開;

10 點 50 分,到龍岩寺,12 點離開;

12 點 10 分,到蒼岩山,調整、照相、補充給養後,1 點登山。17 點 30 分返回;

18 點到張河灣,休息,領略張河灣夜景,或直接到南寺掌體驗野宿生活。

次日 7 點,在張河灣景區游覽,11 點離開;

11 點 30 分,到南寺掌,16 點 30 分返回石家莊。

5. 與區外交通網路銜接的規劃張河灣旅遊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交通網路,每日均有石家莊到蒼岩山,石家莊到測魚,石家莊到南蒿亭,井陘到蒼岩山,井陘到測魚,井陘到南蒿亭等數次公交班車及旅遊專車。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擴建與延伸,或增加到南寺掌等地的旅遊專車,或組織一日、二日游等旅遊團。

三、張河灣旅遊地嶂石岩地貌景觀的旅遊開發

萬丈紅嶺、丹崖翠壁、赤色長城、雄渾天成……,嶂石岩地貌這種獨特的地貌類型,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並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人前往觀光、探奇,成為旅遊熱點。其中,蒼岩山被評為國家 4A 級風景名勝區。

嶂石岩地貌在旅遊資源開發中具有重要意義。

1. 嶂石岩地貌是以獨特岩石景觀開發旅遊區的突出代表

以獨特的岩石景觀為核心形成的旅遊區在我國北方較為少見。在嶂石岩地貌的原生地,其高達數百米的陡壁,綿延數萬米的長牆,已足以構成此類岩石景觀的旅遊形象地位。目前至少在太行山地區,由於多處旅遊區域的主要山體都反映了這一地貌特徵,因而嶂石岩地貌便在很大范圍內具有了典型意義。

2. 嶂石岩地貌將成為岩石科學旅遊圈的重要成員

以特殊的岩石景觀開發成功的旅遊區域很多,科學界通過對此類岩石的形成機制、發育過程、景觀特徵的深入研究,已為其開發深層次的旅遊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這就是目前正在受到旅遊界關注的 「岩石科學旅遊」。嶂石岩地貌的旅遊開發過程,將使它成為岩石科學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嶂石岩地貌的很多區域都開展了旅遊活動,較為著名的有嶂石岩、蒼岩山、仙台山等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

3. 嶂石岩地貌類型豐富了旅遊資源分類體系

按照通常的旅遊資源分類體系,與岩石有關的旅遊資源基本類型有 「典型地質構造」、「剝蝕殘余景觀」、「標准化石層」、「奇特與象形山石」等 ( 尹澤主等,1992) 。這些基本類型的劃分,曾依據某些已知旅遊區內的岩石特徵而確定。嶂石岩地貌的發現和深入研究,將為旅遊資源分類中的岩石景觀類型增加了新的內容。

4. 嶂石岩地貌促進了一類新型旅遊區的成熟和發展

嶂石岩地貌有自身獨特的表現,這是在其他旅遊區難以見到的。同樣是以岩石景觀為主的旅遊區,如粵北丹霞山、雲南路南石林、湘西張家界、新疆烏爾禾和五彩山等,均因為其內在特質和人類歷史文化的影響,為遊客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嶂石岩地貌型旅遊區( 蒼岩山風景名勝區等) 壯觀的整體形象,微觀地貌構成的景區 ( 郭康,1992) ,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已具備了一個特色旅遊區的全部條件。

5. 嶂石岩地貌為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提供了條件

觀光旅遊: 開辟合理旅遊路線並設置若干觀景點,從不同角度和側面為遊客提供觀賞嶂石岩地貌的壯觀景色。在這些地點樹立諸如典型丹崖、 『Ω』形嶂谷等景觀的觀景地,布設不同季節和不同時段的物候觀景內容。

科普旅遊: 利用各種導游標志和宣教媒體對遊客進行嶂石岩地貌景觀的形成、發育,嶂石岩地貌區域的生態特徵,環境保護與培育的科學原理,為普通遊客提供真實准確的科學信息; 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接納研究者個人和研究團體來旅遊區進行研究和教學實習。

險趣表演與健身旅遊: 開辟登山、攀岩、探險等專項旅遊活動或專業表演活動。在條件成熟時,有些內容也可吸收普通遊客參加。

消閑度假會議旅遊: 夏季利用山地與相鄰平原氣溫差異,建設消閑療養地,開展避暑旅遊。

4. 古詩二首介紹了山寺的什麼和草原的

夜宿山寺
唐代: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這是一首紀游寫景的短詩。詩的內容記錄了李白夜遊寺廟的有趣經歷。全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從頭到尾用「誇張」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寫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這兩句是寫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彷彿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這首歌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5. 雲南旅遊計劃(急)

我們剛雲南旅遊回來,在網上找到戴美玉口碑比較好給我們接待安排的,很版不錯,在此我也權推薦這位雲南國旅戴美玉導游。我覺得您們去大理、麗江、香格里拉就可以了,景色很美。我把戴導電話給你留下:0871-3581489你聯系看看呀。或者再在網上看看大家對她的評價吧!

6. 幼兒園 我長大了一歲我的新年計劃作文

我是大地幼兒園芽芽班的陽陽,我已經4歲零2個月了,今年秋天開學我就要升到中班了。奶奶和媽媽都說我現在是家裡的男子漢了,爸爸經常出差,爸爸不在家的時候,我就是家裡唯一的男人,我要保護好奶奶,媽媽和阿姨。 以前爸爸媽媽總怕我不好好吃飯,長不胖,長不高,現在他們不用擔心了,我現在已經身高1米07,體重快40斤了。我在幼兒園吃飯可香了,幼兒園的飯菜特別的好吃,包子,餃子,面條,雞蛋……,我都愛吃。有時遇到我最愛吃的咖喱飯,我一口氣能吃上三碗呢。 我喜歡運動,媽媽說我不象屬蛇的,更像屬猴的。我的精力太旺盛了。只要我醒著,我的手腳便閑不住。我每天上學不是騎自行車就是踩滑板車,我喜歡把車踩得風一樣快,還喜歡故意走那些坑坑窪窪溝溝坎坎的地方,那樣才有挑戰性呢。放學後我經常和好朋友李極平在院子里比賽騎車。這一年,我的車技可長了不少哦,再小的拐彎我都可以順利通過,再高的坡我卯足力氣都能沖上去。有時候,我還喜歡來幾個危險動作,比如假摔什麼的。呵呵,把奶奶和媽媽嚇一大跳。和其他所有男孩子一樣,我很喜歡打球。排球,保齡球,棒球,足球,羽毛球,我都可以來幾下子。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籃球和足球。我經常和舅舅一起打籃球,有時候還和他一起看美國NBA籃球賽電視轉播。我在幼兒園拍籃球比賽還得了第一名呢。我要多喝牛奶,多吃雞蛋,我要長得像姚明一樣高。 我喜歡聽故事。媽媽是家裡的故事大王,她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有時候我聽得都有些害怕了。奶奶也很會講故事。每天睡覺前奶奶都講故事給我聽,她還喜歡教我背古詩,念《三字經》。除了以前學的《詠鵝》,《草》,《鋤禾》《春曉》《登鸛雀樓》,我又學了許多新的唐詩,像《夜宿山寺》《尋隱者不遇》《江雪》《詠柳》什麼的。在奶奶的熏陶下,我還學會了許多成語,有時候觸景生情,那些詩句和成語會脫口而出。這時候,奶奶和媽媽就會樂得合不攏嘴。我發現,她們都很關注我的語言表達,尤其是奶奶,有時候我用一個高難度的新詞,她臉上的表情驚喜極了。嘿嘿,可別小看了我的小嘴巴。雖然,我說話的時候帶點湖南、江西口音,但我用詞可是很考究的哦。要不然怎麼對得起當了一輩子語文老師的奶奶和當記者的爸爸呢。 要說這一年我進步最大的,並不是運動和語言的發展,這兩樣,一直是我的強項。我進步最大的一點是我會畫畫了。去年爸爸媽媽看我在色彩班畫的畫,只是微笑著點點頭,什麼也不說。我知道,他們喜歡看朱芊思的畫,頁面乾乾凈凈,漂漂亮亮的,顏料也不會跑到框框外面去。說實話,我推崇梵谷的風格,濃烈的色彩,粗獷的線條。但我也不喜歡自己的畫上長那麼多「毛毛」,沒辦法,誰叫我的手有時不聽使喚呀。現在好了,上了一年的繪畫班,我的小手靈活多了,我越來越喜歡畫畫了。爸爸媽媽帶我出門旅行,只要帶上一盒蠟筆和一沓白紙,他們就省心了,我可以獨自在一邊安靜地呆上好長時間,完成自己隨時隨地的創作。我最喜歡按自己的想像畫各種各樣的車。我設計的車可以上天,可以潛到海里,還有隨時發射子彈的裝置。 從貝貝班到芽芽班,我越來越喜歡上幼兒園了,幼兒園的課我門門都喜歡,從英語到情景閱讀,從電腦到全腦數學,從戶外活動到繪畫日記,都太有意思了。但最有意思的是我懂得怎樣和小朋友相處了,而且能享受和小夥伴在一起的樂趣了。以前,我總怕別的小朋友搶我的零食和玩具,怕家裡人對別的小朋友好,有時候爸爸媽媽表揚別的小朋友我也不樂意。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同班的小朋友了,路上見了他們我會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回到院子里我會主動去操場上找小朋友玩,我會把自己的玩具拿出去和別的小朋友交換分享,每天傍晚,奶奶和媽媽都帶我去明城牆公園玩,我在那兒還結識了許多新朋友,我們一起比賽騎車,一起打水槍,一起扔沙包。周末,爸爸媽媽還帶我去和好朋友聚會,我有許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們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去看木偶戲,有時去龍潭湖劃船,有時候去科技館,有時候還開車去外地自駕游。我越來越覺得有小朋友的地方最有意思。不過,我更喜歡和男孩子玩,我們可以一起踢球,打仗,玩車,玩我們男人玩的游戲。 我長大了,學會了許多新知識,新本領,學會了觀察和感受這各個世界上很多精彩的事情。我給家裡的大人帶來了許多的樂趣,媽媽經常對我說:陽陽,有你,真好。如果沒有你,媽媽的生活肯定沒有現在這么有意思。呵呵,我知道,如果沒有淘氣的我,媽媽會少很多煩惱,但肯定也不好玩呀。我就要升中班了,我要多讓家人高興,少讓他們著急,做個老師,小朋友,家長都喜歡的好孩子。

熱點內容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