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堯帝教學

堯帝教學

發布時間: 2023-03-11 19:28:26

A. 上海堯學教育正規嗎

正規。
上海堯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為所需學員提供招生咨詢、代報名服務、考前輔導支持、教學教務服務支持等相關工作。

B. 堯舜禪位的主要內容

堯舜禪位的故事

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 雜文參考 → 作文素材 2012-11-24 手機版

黃帝死後,他的兒子昌意之子高陽接替了帝位,稱為帝顓頊(zhuānxū)。顓頊死後,黃帝的曾孫、他的另一個兒子玄囂的孫子高辛繼承帝位,稱帝嚳(kù)。帝嚳又傳位給兒子摯。帝摯死後,他的弟弟放勛繼位,這就是帝堯。
帝堯能團結天下的部族首領,對老百姓施仁政,因此使各項事業都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
但是,堯的年齡漸漸大了。因此,他決心選拔一個賢能的人來接替自己的權力。於是,堯帝就把四方的部族領袖都召集攏來,對他們說:「各位,我在位已經七十年了。現在,我老了,你們看,有誰能來接替我的位子?」
這時,有個叫放齊的部落首領說:「您的兒子丹朱可以繼承您的帝位。」顯然,放齊這樣說是在討好堯帝。
可堯根本不買他的賬,斥責他道:「你在說什麼?丹朱雖然是我的兒子,可他游手好閑、頑劣不堪,又喜歡同人家爭吵,這種人怎麼能用?」
見堯這么說,放齊就不敢吱聲了。可還有人仍舊勸道:「丹朱公子雖然頑皮些,但可以教育好的。況且,以前各位先帝,也都是傳位給自己的子孫的。如果我們破了例,恐怕丹朱心中會十分痛苦的。」
聽了這些話,堯帝正色道:「我考慮過了。把權力交給賢人,天下人便都可以得到好處,只是丹朱一人痛苦。如果把權力傳給丹朱,天下人都會痛苦,只丹朱一人得到好處。我總不能拿天下人的痛苦去造福一個人啊!」於是堯下令將丹朱流放到南方一偏遠的丹水地方,然後讓大家繼續舉薦。
這時有個叫兜(huāndōu)的部落首領說:「共工做過不少事情,頗有成績。我看可以讓他繼承帝位。」
堯聽罷,直搖頭:「不行,不行!共工巧言靈活,卻用心不良;表面上做事、待人畢恭畢敬,實際上卻連上天都敢欺謾。這種人不能用!」
看看大家再也推薦不出合適的人選了,冷了一會場,有四個部族首領互相交頭接耳地商量了半天,才共同向堯說:「聽說歷山(在今山東濟南千佛山)地方有個青年,叫舜的,是有虞氏的後代,品行很不錯。」
堯聽了後說:「我也聽說過這個人。咱們了解、考察他一下吧。」
就這樣,堯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了他。這時候,舜剛滿三十歲。
舜名叫重華,他的父親叫瞽(gǔ)叟,是個瞎子。舜從小就死了母親,瞎子父親又娶了個妻子。於是他受盡了瞎子夫婦的虐待。不久,繼母生了個兒子,名叫象。由於象從小嬌生慣養,漸漸養成了桀驁不馴的驕橫性格。但舜從不計較,一直小心翼翼地孝順父親和後母,遷就和關心弟弟。
舜干過許多工作。他曾經在歷山種過田,在雷澤捕過魚,在黃河邊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多種手藝,甚至還在負夏做過小生意。但是,無論做什麼,他都做出了成績。
由於舜的德行,許多民眾都紛紛來歸附他。他住過的地方,往往一年就成了村落,二年便成為城邑,三年後,就變成都市了。
堯了解到這些情況,很是高興,就賞給舜用細葛做的衣服和一架琴,另外,還送給他不少牛羊,為他建造了存放糧食的倉庫。
然而,舜寬厚仁慈的心腸和博大的胸懷雖然感動了周圍的百姓,卻改變不了自己父母兄弟的險惡用心。他們見舜受到堯的賞識,並且得到了許多賞賜,心中又是妒忌又是眼饞,於是就一次次合謀害他。

一個天氣炎熱的中午,叟說糧倉的頂上出現了縫隙,叫舜到倉頂上用泥塗抹。舜二話沒說,就上了倉頂。由於太陽曬得太厲害,舜隨身帶了兩個斗笠,一個戴在頭上遮蔭,另一個准備覆蓋在剛抹好的縫隙上。當舜正專心致志地在倉頂上修補的時候,叟卻殘忍地在倉底下放起火來。舜急中生智,趕緊將兩個斗笠抓在兩只手裡,伸開兩臂,縱身從高高的倉頂上跳了下去。
狠心的叟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和小兒子象合謀,叫舜去淘井。舜的兩個妻子有了警惕,讓舜先在井底挖好了一條橫向的秘密出口。果然,在快完工時叟和象突然從井口往下扔土塊和石頭,不一會就將井填死了。父子兩人以為這次舜一定死在井裡了。
象對叟說:「這個計策是我主謀的,舜的妻子和琴歸我。糧食和他的牛羊,都歸你和母親。」說完,象就大模大樣地來到了舜的卧室里,並且得意非凡地彈起了琴。
正在這時,舜推門進來了。象嚇得魂不附體,窘得臉紅耳赤,只好搭訕著退出了舜的房間。
舜並沒有因此而記恨於叟和象,反而更加孝順父母親,關心和愛護弟弟象,好像他們之間根本沒有發生過什麼事一樣。
堯十分滿意。他就又讓舜擔任各種公職,舜將各種事務都處理得井井有條。通過多方面近二十年的考察,堯帝終於下了決心將權力託付給了舜,自己就告老在家休養了。
舜接替堯的權力以後,立即按照天象校定了四時月份,改正了日子的誤差;統一了音律、丈尺;整頓了禮儀,廢除了割鼻、砍足等酷刑,固定了刑法;懲罰並放逐了混沌、窮奇、杌、饕餮四大惡徒,起用了禹、皋陶(gāo yáo)、彭祖等二十二個有辦事能力的公正廉明的人材。
八年後,堯去世了。舜帶領百姓服喪三年。三年過後,舜為了將帝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躲避到了南方。但是,各部落的首領們仍舊去南方朝見舜而不願去朝見丹朱;老百姓有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而仍舊去找舜;甚至大家集會歌頌政德,也不歌頌丹朱而歌頌舜。
舜看看自己躲避不過,明白這是老百姓的意願,因此,就只好說:「這大概是天意吧!」於是就回到國都,成了部落聯盟首領。這就是帝舜。
這種由大家推選舉薦接班人的辦法,在歷史上就稱做「禪(shàn)讓」。

C. 我國古代有哪些師德規范

最早的師德標准古之學者必有師.上古時代,很早就出現了教師這一職業.但那時的教師是什麼樣,其風范若何,由於無文獻記載,後人已很難稽考.傳說堯帝和舜帝在位的時候,曾經任命契這個人作「司徒」.「司徒」這個稱謂,後來演變為一種官職,推其本義,就是管理和教育學生的意思,也就是現在的教師.堯舜為什麼要任命一個「司徒」呢?因為當時「百姓不親,五品不遜」---社會風氣不正、天下大亂,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要找個人出來管一管,怎麼管?當時的說法是---「敬敷五教」.「敬敷五教」在中國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個很重要、很值得研討的命題.首先,這裡面提出了實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五教」是針對五種主要的社會人際關系來實施教育.古人認為,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是構成社會最重要的五種人際關系,稱為「五倫」.「五倫」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規律.順應著人的天性可以建構起社會倫理基礎,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可以建立起社會道德標准,這既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開端、和諧社會的基礎.後來孟子又進一步將「五教」表述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亦成為數千年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教育的源頭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識傳授.古代聖賢相信,只有教育學生學會理解和處理好這五種社會人際關系,學會做人,才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個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滿、事業成功,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其次,「敬」、「敷」兩字也值得回味.「敬」是對教育者職業態度的要求,「聖賢進德修業,不離一敬」.「敬」的反義詞是「肆」,就是隨意、放任、不負責任的意思,就是無法履行教書育人的責任.「敷」是傳播、流布的意思,教師要傳經佈道,不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還要有以天下為己任、兼愛他人和誨人不倦的精神.按照這樣的標准,堯舜最終選用契作了司徒,承擔起育人的重任.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經協助大禹治水,表現出了很高的才能.但作為教師,僅有高人一籌的才能是不夠的.關於契,《列女傳》稱「契之性聰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可見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為他治理過水災,而在於他「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因而為當時和後世的人們所紀念.契的秉性是「聰明而仁」,「聰明」是天賦,是見識;「仁」是愛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擔負起育人的責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備」.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去做教師.契這個人,恐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為後世樹立起來的第一個師表風范,他身上體現出的「聰明而仁」的秉性,也可視為我國最早的教師職業道德標准.春秋戰國時期,又是一個天下擾攘、充滿紛爭的年代,於是有百家諸子並起,為亂世開太平葯方.諸子其實都是職業教師,私人講學,坐而論道,各有一班學生相追隨.諸子雖然不是別人任命出來的教師,但也應是循循善誘、諳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生徒前來追隨呢?是故在他們的著作中,也保存下來許多有關教育和教師的論述,雖吉光片羽,卻彌足珍貴,其中很多經典的詞語,被直接引用到後世制定的師德規范中.孔子是被尊崇為「萬古師表」的古代傑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授業.」(《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沒想過到處去張貼招生廣告,結果還是引來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學子向他問學.對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話作一解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張來源於他的教育實踐,「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如果教師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又怎麼能去教育和影響學生呢?孔子教導學生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自己也是這么去做的.對此,孔子的學生子貢評價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在他的學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體現出來的鮮明特點,也是孔子被後人看作聖人的主要原因,這與前面談到的契的「聰明而仁」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可不可以說---「仁且智」,是古代中國對於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師表風范的最高追求?朱熹手訂《白鹿洞教條》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剛剛出任南康軍(今江西九江星子縣)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決定在廬山東麓的白鹿洞創辦書院.在這里,他親手制訂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條》: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立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慾.遷善改過.右修身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右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右接物之要.這是中國教育史上值得特別紀念的一件大事.由於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書院不但在其後數百年間弦歌不輟,發展成為「天下書院之首」,「代表了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胡適),並開啟了近千年來古代書院的教育傳統.朱熹手訂的這則《白鹿洞教條》,更是被歷代教育家作為師德信條而奉持不渝.例如明代大學者、教育家王陽明就曾說過:「夫為學之方,白鹿之規盡矣」.「白鹿洞教條」既是學生求知問學的條規,也是教師從事教育的規范,兩者是統一的.對此,朱熹解釋說:「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辭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這就是說,在教育實踐中,教與學是統一的,古往今來教育的宗旨只有一個:就是要實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將教育視為追求個人功利的手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見,古今歷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對功利主義教育的.「白鹿洞教條」系統梳理了古代先賢,尤其是先秦儒家關於教育問題的經典論述:首先,明確孟子提出的「五教」主張即是教育的宗旨,「學者學此而已」.其次,將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教書育人的門徑.並且強調說,前面四者,是為了窮理致知,屬於認識的范疇,後面的「篤行」則是實踐.朱熹一向認為,《中庸》是孔子「傳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題,值得終身品味.此後,王陽明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張,這些見解和主張,對於我們糾正當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其後列出的「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篤行之事」,皆屬實踐范疇.朱熹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脫離實踐,實踐能提升人的認識,「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這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對於教育者自身而言,更應以此作為「規矩禁防」,在此過程中不斷修身進德,「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視天下無一物非吾心之當愛,無一事非吾職之所當為.雖勢在匹夫之賤,而所以堯舜其君、堯舜其民者,亦未嘗不在吾之分內也.」這是我國古代關於師德規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論述.明清書院的師德規范朱熹以後,他的門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據《白鹿洞教條》制訂了一個既能為書院學生所應用又能對師長有所借鑒的《程董二先生學則》.這個學則和《白鹿洞教條》一樣,為明清兩代的書院和官學普遍採用.順帶說一下,古代書院和學校的「學則」,其稱不一,又叫「教條」、「學則」、「軌范」、「揭示」、「規訓」、「戒勉」等,實際所指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其內容對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內的學校全體成員都有約束作用.之所以對教師和學生不作分別的要求,依據的是《易經》上的一句話:「君子以朋友講習」.也就是說,在古代的學府里,師生之間應是朋友的關系,其主要教學(講習)形式,即所謂「朋友聚會一番,精神收斂一番,講論一番,道理開發一番」,這對於以做人教育為主的書院來說,更是如此.相對於《白鹿洞教條》的微言大義,《程董二先生學則》則具體到了書院師生的日常起居和行為規范.如「居處必恭」、「步立必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出入必省」、「讀書必專」等,其好處是便於操作執行和監督,但未免瑣細,流於形式,容易使人捨本逐末.所以朱熹在審定時似乎對此不以為然,以為這是「古人小學之遺意」,用來約束一下孩童還差不多,如果用來規范成年人,就不免過於淺陋了.明清兩代,沿襲宋代書院講學風氣,天下才俊依聚山林,勵志清修,「濂洛諸儒此集成,虛堂遙應四山鳴」,書院教育遂有了較大的發展,漸漸成為當時教育的主流.對於化育人才、砥礪氣節、涵泳風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明清書院普遍重視學子修身進德,因此,選聘師長,最看重的一條就是道德操守.清代學者戴震說:「講學砥節,相語以道德,相勖以恭行.自宋以來,書院之立,咸若是.」可見,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碩儒,是很難成為書院士子們的人生導師的.清代豫南書院對於教師師德訂有四條規范: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其二,勤研討以踐實學也;其三,重師友以求夾持也;其四,謹交遊以遵禮法也.其中第三條,還特別要求教師能夠與學生「同堂共學,朝夕追隨,賞奇析疑,互征心得」,強調教師與學生要在一起互動交流,自由探究學問,教學相長,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亦名教中活潑潑地也」.群玉書院中專門設有「親師齋」,其銘曰:「主善為師德業所資,狎而敬之,畏而愛之,亦趨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無涯.」教師要抱一顆慈愛之心,使不聽話的孩子能夠敬重你,膽怯的孩子能夠喜歡你,一天到晚都願意追隨你、親近你.用你高尚的人格長時間地熏陶滋養著孩子們,將會使他們終生受到教益.這樣的師德標准,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是令人嚮往不已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D. 如何認識中國封建社會"孝道"教育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尊奉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道德規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良傳統。
舜是中國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文化。傳說很久以前我國有個君主叫舜。舜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年幼喪母,父親是瞎子。後來父親又娶後妻,生一子叫象。從此後母常虐待舜,後來連父親也討厭舜。每當父母發狠心要殺死舜時,舜只好逃跑。可當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顧時,舜又回到他們身邊,盡力服侍父母,還處處讓著弟弟。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當舜在歷山的農田耕田時,竟有大象跑來幫他犁田,小鳥飛來替他播種。後來,堯帝發現並提拔了舜,讓舜協助自己來管理國家大事。舜在堯手下幹了28年,做過各種各樣的官,都很稱職。最後,堯把帝位傳給了舜。堯之所以選中舜為帝位繼承人,就是因為舜不僅有才幹,而且是個大孝子。可見,把孝親敬老視為最崇高的美德,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是自遠古就沿襲流傳下來的,並時代相襲、貫穿百代。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學孝行,以親父母;學友行,以尊賢良;學順行,以事師長)。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作為道德的根本。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發展孔子思想。以「人性善」論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亦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孝、悌、忠、信。孟子說:「世俗所謂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朱熹是後漢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繼承儒家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構成了一套系統的、嚴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提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作為「五教之目」。朱熹把學校教育分為小學(8~15歲)、大學(16歲以後)兩個階段,無論小學大學,都以「明人倫」為目的。他主張小學要學習「灑掃、應對、進退之節」,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規范。大學要「明明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20世紀初,以孫中山、章太炎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進一步提出「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號。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八德目的道德規范,重新解擇並賦予其民主主義的新內容。
綜上可見,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為了維護、形成這個孝道傳統,在周朝,每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鄉飲酒禮」活動,旨在敬老尊賢。禮法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資格,享受敬神一樣的禮遇。春秋戰國時,70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的老人免兩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全家免賦役。在中國民俗中,還有隆重的老年儀式禮。在民間60歲的老人可以接受兒孫的祝壽;在宮廷中,則有皇帝親自主持尊老的禮儀。東漢時期,皇帝帶頭倡導養老敬老之禮。清朝年間還舉行過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動——千壽宴。康熙六十一年(1722)正月初二,在乾清宮宴請65歲以上的老人,共有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孫侍立一旁,給老人倒酒。康熙還即興賦詩,名曰《千叟宴詩》。為保障崇孝風尚固化,歷代皇帝採取褒獎孝行、勸民孝行的各種舉措。漢文帝時,詔令天下郡守,推舉孝廉之士,授以官爵;隋唐開始實行的科舉制度中,均專門設立孝廉科名。在整個封建時代,《孝經》是國家規定的教材,開科取士的考評依據。小孩子從入學起便從童蒙教材《三字經》、《弟子規》中誦讀「首孝悌,次見聞」。此外,嚴懲不孝。隋唐後的刑律皆將不孝列入等同謀反不予寬赦的「十大惡」之中。殺父母者歷代皆凌遲處死。明律中,凡不順從父母致使父母生氣的事皆視為忤逆,可告於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民間流傳的「打爹罵娘,天打雷劈」,表明不孝者皆為世人所不齒,天地所不容。
「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又是和諧文化,中國特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理應承繼這份道德遺產,發展這份優良傳統,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范。

熱點內容
李子潭主演的倫理有哪些 發布:2024-04-28 06:02:00 瀏覽:413
中越自衛反擊電影 發布:2024-04-28 06:00:45 瀏覽:852
台灣小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04-28 05:47:35 瀏覽:247
賽羅奧特曼所有大電影 發布:2024-04-28 05:28:21 瀏覽:943
1942英語 發布:2024-04-28 05:23:07 瀏覽:715
制服師生大片 發布:2024-04-28 05:13:54 瀏覽:829
百搜視頻為什麼有的手機能看全部有的手機不能看 發布:2024-04-28 05:07:26 瀏覽:875
電影院的朋友等級是什麼 發布:2024-04-28 05:03:54 瀏覽:139
過火 電影 發布:2024-04-28 05:01:26 瀏覽:916
韓國徐英拍過的電影 發布:2024-04-28 04:57:31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