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二胡教學

二胡教學

發布時間: 2020-11-19 16:10:22

1. 二胡初級教學

上優酷網,搜索「陳春園二胡教學」,打開網頁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觀看並學習。

2. 如何自學二胡

注意方法,網上有很多最基礎的教學視頻,很容易找也是最方便的途徑。想要拉好琴方法是基礎,但是很多自學者和業余老師的學生們容易出現這類問題,所以在最初能找專業的人幫你挑毛病最好。其次,有計劃,練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很多業余愛好者有些急功近利,往往剛剛掌握一些基礎的東西就開始著手拉有難度和知名的大麴子,這個問題不容忽視。正確的做法最好是有一個詳細的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比如每天固定練半個小時的慢弓,半個小時的快弓,一個小時的練習曲,一個小時的樂曲,嚴格按照自己的情況循序漸進最好。就像考級的那套書,它的存在也是很合理的,大多數業余愛好者都是按照它的要求循序漸進的。再然後,就是交流和提問了,交流和提問不容忽視,但是也不能太過重視,很多學生在和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往往對自己掌握的東西產生懷疑,二胡這東西到目前發展不是非常完善,很多演奏家的觀點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基礎上的,這個圈子裡對很多細微的技術這些的東西沒有一個客觀的要求和統一的方法說。所以我們在交流中即要有所收獲又不能拋棄自己的見解和一直接觸和練習的東西。
最重要的還是練習,只有在練習中我們的認識和技術才會進步才會成熟,只有鑽進去了才能看到更多東西。最後,想提醒你,自學的難度和進步性與找老師有很大差別,希望你不要怕吃苦,遇到瓶頸時不要放棄,在有條件有可能的情況下找個老師。

3. 二胡演奏入門技巧

坐姿

1、身體中線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體的左側。

2、後背立直,端坐於凳子三分之一處

持弓(持弓的錯誤方法)

1、持弓位置過於靠近弓頭或過於靠近中弓。

2、弓子過於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靈活運動。

3、持弓時手指過於向下「耷拉」,使弓桿緊壓琴筒磨擦,弓毛反而離開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時,中指和無名指從弓桿與弓毛之間拿出來,到演奏內弦時再伸進去。

5、持弓時拇指的位置不正確。

6、持弓時中指過於伸入弓桿與弓毛之間,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勁。

7、握弓過緊,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關節內側、以及中指第一關節外側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有人誤認為這是「功夫」,而實際是持弓方法上的錯誤。

8、拉二胡時,弓不可向上翹起,這樣會導致音色不好。

持琴

1、琴筒錯誤地放於左腿中間,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緊小腹的位置上。

2、琴桿過於左斜或右斜;過於前傾或內收。

3、第一把位時左手虎口離千斤過遠。

4、左臂缺乏應有的支撐力,靠虎口夾緊而吊掛於琴桿之上。

5、拇指下彎勾住琴桿。

6、持琴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觸弦。

8、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

9、手指(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不是從弦的正面(從弦向琴桿方向)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從弦向身體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於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

10、演奏時始終讓手指「懸」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鬆。

11、當一個手指按在弦上時,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

12、持琴時大臂過分抬高,使左臂處於緊張而不自然的狀態。

(3)二胡教學擴展閱讀

起源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那時叫「奚琴」。宋朝學者陳暘在《樂書》中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而且是中西方拉弦樂器和彈拔樂器的總稱。

到了宋代,又將胡琴取名為「嵇琴」。宋代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這樣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說明在北宋時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的。後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於。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禮樂志》所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顧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進一步闡述了胡琴的製作原理。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並發明了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范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

由此,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獨特的獨奏樂器,也為以後走進大雅之堂的音樂廳和音樂院校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族、民間音樂發展很快,為了大力發掘民間藝人的藝術珍寶,華彥鈞、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樂曲經過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藝術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起來。

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先後涌現了張銳、張韶、王乙等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們的影響下,又培養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王國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劉文金的《長城隨想曲》等將二胡的性能超常發揮,並刻意創新,使二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異彩。

4. 二胡教學

多學學樂理方面知識吧。。。。

是這樣的,也許我不夠專業,不過這也是經驗之談。
空弦,不論你定的實際音高為多少實際上一般是固定的)
內外弦都可以隨便的視為la re (6 2)或do so (1 5)等等。
意思是,如果你把內弦的音視為la 6那麼,外弦一定為re 2,
同樣的,如果你把內弦的音視為do 1那麼,外弦一定為so 5,
什麼do re mi………………之類的,在弦樂上,尤其是獨奏,你就不要認為它們是個什麼標准(實際物理音高(聲音頻率)),
實際上是之間的比較級。!!
或者這么說(一下標號的兩個):
1.你隨便給內弦一個音高,然後把它當做是do 1 ,那麼這時間,外線你就定為 so 5,
2.你隨便給內弦一個音高,然後把它當做是la 6(低音階) ,那麼這時侯,外弦你就定為 re 2(中音階),
對於上的1和2,你可能問,這兩個一樣嗎?
答案是對的,在音樂上「do so (1 5)之間的音高之差」與「la re (6 2)之間的音高之差」是一樣的。
也就是意思是,作為外人,他是挺不出來你拉的是do so (1 5)還是la re (6 2)
而他們聽出來的是,你先告訴他你內弦為1,他們閉著眼能知道外弦是5,
…………
明白不。??
所以,對於初級,內外弦的音,可以憑你感覺定音高,不過如果掌握不好,完全也可以,聽二胡定音器 去定音,聽的什麼個音高的感覺,就定一樣的感覺。
剛開始,才接觸,可能聽都聽不準,這是需要練習的,天天反反復復唱
1、2、3、4、5、6、7、1、2……
可以跟著口琴什麼的唱,時間長了,音準會好很多。

之所以二胡有la re (6 2)弦、、do so (1 5)弦,
就是在固定好內外弦 標准音準的基礎上,去認定la re (6 2)還是do so (1 5)也稱之 定調,
二胡中一般(2 6)是C調,(1 5)是D調,
D調在「音高」上比「C調」高二度,
也就是說,D調的1 的音高等於C調的2.

我也是二胡學習者,業余的。當初學習是,老師不怎麼教樂理,
也不能怪老師,中國器樂的確也不能完全像鋼琴那樣以樂理 進行。

5. 學二胡免費視頻

目前二胡免費的教學視頻有很多。您可以網路搜索以下幾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的教學視頻專:



1,宋飛 中國音樂屬學院二胡教授中國當代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




還有很多二胡演奏家的教學視頻可以學習,以上幾位僅作參考。

6. 二胡可以自學嗎

二胡抄要自學還是比較困難的 ,首先你要識譜,當然如果你學過其他樂器,那就會容易很多,所謂一通百通。不過最好是在老師那裡學,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
學二胡不僅僅只是會拉,還有許多技巧性的東西,需要老師指點,自己學怕是學不到的。不過如果你只是說想拉拉二胡,不計較自己拉不拉得好,那還是可以的。總之,要想拉的比較好,是少不了老師的。
PS我也是學二胡的

7. 如何學二胡

如何學好二胡呢?

由於各種主觀客觀原因,您喜歡二胡,想學好二胡,卻只能選擇在家自學,而且會花很多時間練習,這是非常值得稱贊的好現象。不過,在自學過程中,很多小夥伴會走進一些誤區,今天就跟大家談談這些誤區,避免做無用功。
想要換好把,必須解決好以下的三個問題:換把的准確性,流暢性以及妥帖地運用滑音。這是弦樂演奏家一生孜孜以求並為之奮斗不息的目標,也是關繫到他們的再創造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一個把位上演奏,音準問題是較好解決的,而換把以後的音準就較之困難數倍,在訓練中應占重要的地位。鑒於傳統把位分把簡便,目前使用扔較廣泛,所以,不妨先循序漸進地掌握傳統各把的位置與指距。
很多專業二胡老師科班出身,高難度曲目都可以信手拈來,盡管如此,還要時常練習空弦和琶音。練空弦最能讓運弓力度穩定,力度穩定了,出來的聲音才會穩定。

在訓練中要先以慢速度來練習上、中把位之間的換把,然後再逐步擴大換把范圍,其中要著重練習上、中、下三個基本把位之間的互相換把。這里必須強調指出,這一切動作都是在聽覺的指導和檢驗下進行的。
節拍器開著,卻形同虛設。這一點在很多小夥伴身上都存在,節拍器打著,卻只管自顧自地拉,不聽節拍,這樣在今後的演奏中容易搶拍或者拖拍,今天不會跟節拍器,明天就無法跟好伴奏的步伐。

用小臂帶動手腕、虎口的活動距離是否准確,要靠聽覺來鑒別,而不是依賴視覺來判斷(也不排斥視覺對某些初學者的輔助作用),應將准確的換把距離無數次地反復練習,增強左手對換把活動距離的十分敏銳的分寸感,以達到換把的准確性。
跟節拍器,可以從最簡單的練習曲目,甚至單個音符開始,耳朵一定要聽著節拍器,手速跟著節拍器節奏走,從一拍一個音符,到一拍兩個音符,到一拍四個音符,循序漸進。當然,如果你天賦不錯,節奏感本來就很好,不跟節拍器也能很好地把握節奏,那是再好不過啦!

至於細微的音準差別,扔要靠敏銳的聽覺及時察覺,通過手指微小的移動或揉弦以及改變觸弦力度來做快速的校正。這一過程應越快且越不被人聽出較好,但又不能依賴滑音來尋求音準。在訓練過程中還應注意固定千金的寬度和位置。
互聯網上很多二胡教學視頻,有些不乏是出自名家。名家拉得固然好,教學自然也不會差。但是名家之所以是名家,別人是擁有扎實的基本功了,技術可以說相當高了。

由於在新作品中新把位的使用日益廣泛,在傳統把位的訓練有一定基礎以後,要逐步加強新把位的訓練。在平時二胡練習時,要注意各個把位的指距關系應隨音程的改變而變化,高音把位指距較窄,不用保留手指。
如果盲目模仿,尤其是尚處於自學初學進階階段的小夥伴去模仿,一來基本功嚴重缺乏,難度非常高,事倍功半,二來缺乏自己的理解和適合自己的方式,只能生搬硬套。很多演奏家,在技術達到一定層次之後,會改變傳統的方式,進行適合自己的優化,形成獨特風格和派別,這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初學者更加不能盲目模仿。

一般情況下,在最下把以上的各個把位(包括新把位)一、四指間應保持純四度的指距,這在訓練中要特別注意。此外,還須附帶提及一點:在演奏某些具有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樂曲時,還需根據某些風格色彩的特殊要求,適當地使用民族律制(較為普通的是「四分之三音」)。
能吃苦,肯花時間,想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管悶頭練。這一點適用於正確方法的基本功練習,若是練曲子,這種方法是很死板的。練習曲子,一定要多聽作品,多聽「原曲」。若能恰當使用,則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在一般演奏中較多採用的是五度相生律和純律,以及十二平均律。

有一些是天生「五音不全」,無法辨認音高,後天通過訓練也無法矯正,就不能學二胡。在確定幼兒要走二胡專業化學習和訓練方向之後,音準的訓練過程一直是關鍵問題。同樣作為弓弦樂器,二胡經常被拿來與西洋樂器小提琴比較,小提琴不同的是有把位,音準可以輔以視覺,二胡則全憑耳朵。
一來只顧埋頭練,可能自己錯了都不知道,一直按照錯的方式練下去,以後想改就難了;二來對於二胡這種沒有音位,完全憑手感和聽覺找音準的樂器,多聽,才能在腦子里形成正確的音準,從而保證自己演奏時的音準。

在琴桿上做標記是一種比較簡便的尋找音位的方式,但想要走上專業路線,這種方式一定要摒棄。現在,伴隨著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相關人士的宣傳普及,學習二胡的人越來越多。
尤其是一個二胡同好圈內,很多朋友喜歡相互提意見,但是這些意見不能無差別聽取,尤其是那種技術跟你差不多甚至技術可能還不如你的。如果是專業老師或者公認技術高超的人給與指點,那是再好不過。相對的,如果你是業余愛好者或者學習階段的胡友,也不要輕易給別人提意見,你的習慣不一定適合別人。

二胡製造業在不停地改進與創新。做音位標記的方式用在一把二胡上面尚可,那是不是每換一把二胡就要做一次標記呢?如果一直依賴於標記,又如何成為一個拿著任意一把二胡就能演奏出好聽樂曲的「大師」呢?
總結,因為客觀原因無法上專業課程而選擇自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讓專業的老師給自己指導一下,避免長期形成而不自知的錯誤習慣。

8. 二胡怎麼學

建議你報一個專業的學習班,讓專業的老師帶你一起學習

9. 分享一下二胡基本功怎麼練

成人自學二胡,一首綉金匾拉了幾百遍,才算稍微能聽一些,主要是自己喜歡,還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熱點內容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