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发布时间: 2020-11-20 13:17:59

1. 急求一篇大学语文论文,2000到3000字,没有其他要求了,不要太专业了

“大学语文”纵横谈

摘 要

“大学语文”是一门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学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素质教育课程。我国学习语文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各国很多大学至今仍沿袭开设语文课的通例。本文阐述了开设“大学语文”的意义,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滑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关键词] 大学语文;沿革;意义;现状;比较;措施On College ChineseJIANGHao(Hunan 05, China) Abstract:College Chinese is a curriculum for the all-around ecation·Itpenetrates through science and artcurric-ula, and blends culturewith science together·It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spirit in humanismand building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in the campus·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learning Chinese·Many universitiesthroughout theworld, untilnow, still follow the tradition ofopeningCollegeChinese·This article expatiates upon the signif-icance of opening College Chinese,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the landslide of College Chinese, and finally, proposes some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College Chines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it· Key words:college Chinese; follow; significance; current situation; comparison; measure 读到大学,为什么还要开“大学语文”课,有些人颇感困惑。其实根本不足为怪,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们无不以毕生的精力学习各自的母语和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很多大学至今仍沿袭开设语文课的通例。一我国人民学习语文有悠久的历史。按《周礼》的规定,儿童八岁入小学,“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之五是“六书”,“六书”即语言文字之学。从周秦到晚清,历时近三千年,期间读书人皓首穷经,在研习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同时,无不研习“小学”。“小学”是指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的传统语文学。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治“小学”,目的是通经,通经的目的是致用,致用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带有很浓厚的功利色彩,但对我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传承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在办洋务实业的同时,也办洋务教育,他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教育方针,设立各类学堂,一面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一面学习外国语文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清末学制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诞生,各类高等学堂也都开设语文课,名为“国文”。1952年,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院系调整,将一些综合性大学拆并成单科院校,理、工、农、医、法、商等单科院校强调自己的专业性,砍掉了“大学语文”,实际上,就是用专业技能教育挤掉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使得高等学校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学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中断了二十馀年。相反,外国的大学却非常重视人文科学。据我国一位到美国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学者说,他想在哈佛旁听几门社科方面的课,问他所在机构的秘书,有没有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没想到那位秘书递过来厚厚的一本,仅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简介(一门课一般三至五行介绍)就列了一千多页,真令人惊讶。而我们的大学本身没有几门人文课程,现今仅有的一门“大学语文”还濒临夭折,这实在不可理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经过十年浩劫后入学的第一届新大学生,有的文化素质较差。有理工科的学生做了实验后,不会写实验报告,有文科学生动辄写错别字。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率先呼吁在大学重开“大学语文”,得到南京、上海两地一些高校的响应,发起成立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组编了《大学语文》教材,各类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蔚然成风。此后,不仅各类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而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还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本科、专科各类自学考试(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必考的公共课程。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此前,国家教委高教司曾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教司“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后强调“各有关高校,要认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更深入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07年1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规定支持“大学语文”网上考试系统研发与相关标准建设100万元,“大学语文”网上考试题库建设支持100万元,可以看出教育部和财政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我省高校历来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很早就成立了“湖南省大学语文学会”(挂靠在湖南师范大学),合作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起初开设一学年,每周4课时。实行周五工作制后,改为开设一学期,每周4课时。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还是省教委立项的重点课程,由省教委向师大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划拨专项经费,以加强教研室建设和课程建设。

2. 大学语文议论文怎么

议论自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首先确立论点,然后根据论点充分引用示例来作为论据,再根据论据展开论证。
1、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巧用引用,增添语言的文采美
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俗语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
(1)引用古诗名句,打造语言典雅美。
(2)引用名言警句,打造文章的思辨美。
3、巧用排比,展现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
4、妙用问句,打造文章的波澜美
记叙文、小说行文的展开要有波澜,同样,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议论文行文,要避免平铺直叙,可采用设问,既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也使文章呈现波澜美。而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反问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能增强说理的气势。

3. 大学语文作文老师说要写论文不要像高中写作文那样写,具体有什么要求呢

写大学作文,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要能够从比较深刻或者略有新颖的角回度去解读题答目,并依题写作。
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那么多加几个论据有什么不对呢?论据的作用是用来论证你的观点。
加例子没有错,我认为你的老师说的可能是不要写太空或者华而不实的话。假大空的作文无论在哪个阶段都不是好作文。
希望能帮助你。

4. 大学语文论文切入点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主要特点

科学性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创造性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理论性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平易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专业性
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
实践性
是论文价值的具体体现。 它还表现在内容上,旨在根据一定的岗位职责与目标要求培养能力。

5. 大学语文教育对大学生人生的意义 论文 急求

搜一下:大学语文教育对大学生人生的意义
论文
急求

6. 大学语文论文怎么写

读到大学,为什么还要开“大学语文”课,有些
人颇感困惑。其实根本不足为怪,因为世界上所有
国家的人们无不以毕生的精力学习各自的母语和传
统文化。世界各国很多大学至今仍沿袭开设语文课
的通例。

我国人民学习语文有悠久的历史。按《周礼》
的规定,儿童八岁入小学,“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
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之五是“六书”,“六
书”即语言文字之学。从周秦到晚清,历时近三千
年,期间读书人皓首穷经,在研习儒家经典和传统文
化的同时,无不研习“小学”。“小学”是指包括文
字、音韵、训诂的传统语文学。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治
“小学”,目的是通经,通经的目的是致用,致用就是
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带有很浓厚的
功利色彩,但对我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也起到了传承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曾国
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在办洋务实业的同时,也办洋务
教育,他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教育方针,设
立各类学堂,一面进行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一面学习
外国语文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清末学制和教学内容
的改革。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诞生,各类高等学堂
也都开设语文课,名为“国文”。
1952年,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院系调整,将
一些综合性大学拆并成单科院校,理、工、农、医、法、
商等单科院校强调自己的专业性,砍掉了“大学语
文”,实际上,就是用专业技能教育挤掉文化教育和
素质教育,使得高等学校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
文化与科学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校
园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中断了二十馀年。相反,外
国的大学却非常重视人文科学。据我国一位到美国
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的学者说,他想在哈佛旁听几门
社科方面的课,问他所在机构的秘书,有没有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没想到那位秘书递过来厚厚的一本,
仅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简介(一门课一
般三至五行介绍)就列了一千多页,真令人惊讶。
而我们的大学本身没有几门人文课程,现今仅有的
一门“大学语文”还濒临夭折,这实在不可理喻。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经过十年浩劫后入学的
第一届新大学生,有的文化素质较差。有理工科的
学生做了实验后,不会写实验报告,有文科学生动辄
写错别字。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率先呼吁
在大学重开“大学语文”,得到南京、上海两地一些
高校的响应,发起成立了“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
组编了《大学语文》教材,各类院校开设“大学语文”
蔚然成风。此后,不仅各类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开设
“大学语文”,而且,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
员会还将“大学语文”列为大学本科、专科各类自学
考试(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必考的公共课程。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第
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
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此
前,国家教委高教司曾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
级重点教材《大学语文》的《出版前言》中指出:“大
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
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
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
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
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
个重要方面。”高教司“希望有条件的学校,要为大
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把这门课程的建设作为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最
后强调“各有关高校,要认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
建设工作,更深入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
作。”
2007年1月23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的意见》规定支持“大学语文”网上考试系统研发与
相关标准建设100万元,“大学语文”网上考试题库
建设支持100万元,可以看出教育部和财政部对
“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我省高校历来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很早就成
立了“湖南省大学语文学会”(挂靠在湖南师范大
学),合作编写了《大学语文》教材,起初开设一学
年,每周4课时。实行周五工作制后,改为开设一学
期,每周4课时。湖南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还是
省教委立项的重点课程,由省教委向师大中文系大
学语文教研室划拨专项经费,以加强教研室建设和
课程建设。

7. 以大学语文为题的议论文600字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许是,第一堂课的缘故,直到如今我仍然对上课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是,我更认为的是,是《大学语文》这本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让我记得了这一堂课.我记得了,小小的教室,坐满的认真上课的同学.小小的教室,弥漫着认真学习的风气.我记得了,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翻看书本,思考问题的情景.从那以后,如果,不是因为有特殊的情况,我都一定会按时的来上课.每一次的上课,都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加深了对书中,一些名家的认识,我懂得了他们的故事,我懂得了他们的心酸.《大学语文》让我学习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以及说教.而这些是我在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读书,读书,一个人的读书,也许能够体会很多.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唯有通过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再加上书本上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这本教材,设计得非常好,里面的内容,不像是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前后两篇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在这本《大学语文》中,前后文章彼此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编者对诗歌、词、散文、戏剧以及译文进行分文别类,然后再以文章的作者为索引进行导读.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前后的几篇文章,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的了解文章作者当时所处在的年代,并更加了解文章作者不同的一面.例如,《大学语文》中对,李白的解析,选用了《蜀道难》、《将近酒》、《行路难》(其二)、《登金陵凤凰台》、《亿秦娥》,其中前三首诗我在高中便已经学过,当时的我以为已经懂李白了.而在读了《登金陵凤凰台》后,却让我了解了李白,忧国忧民的独特感受,他更是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而读了《亿秦娥》后,相对于别的词来说,这首词,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是让我体会到别的一番的意境和情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时间的李白,不同地点的李白,而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才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李白.如此的设计,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每一名读者全面了解一位伟大诗人,了解到诗人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风景.在《大学语文》中,除了能培养自己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外,另外,还让我学习到了,论文是如何写作的.写论文,对于我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来说,也许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毕竟早做准备,就多一份就业的资本,这个,我觉得是《大学语文》带给我在别的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论文的写作流程,让我懂得了一篇论文写作的困难程度,时间,精力,资料这些都是严峻的挑战.所以也就不奇怪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论文造假”了.但是,在大一就已经接触到了论文的写作,这样一来,也让我心中有了底.这是我上《大学语文》课程以后,同样很重要的心得体会.《大学语文》在这个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懂得很多,大学的语文,不同于高中的照本宣科,不同于高中的死记硬背.上了大学,上《大学语文》,是要学习如何去欣赏语文,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来到了大学,学了《大学语文》,让我明白了,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去欣赏的,文言文是这样的去理解的.这些,在我没上《大学语文》以前,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的我,爱上了平时没事就吟诵诗词,体会抑扬顿挫所带来别有一番的韵味.以上的这些,都是我在上了《大学语文》后的心得体会,但是,我最重要的心得体会却是,让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去学习语文的,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正是因为如此,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这个学期,我爱上了去图书馆,爱上了去看各种文学类的书籍.《大学语文》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我对语文的热爱.感谢有《大学语文》,让我体会到了书中世界的多姿多彩,让我通过书本体会了世界的不一般.不仅如此,我还觉得,因为我是学习市场营销的,将来是可能需要做文案的,那么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而《大学语文》的出现,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今的我,比起上个学期,驾驭文字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收获.早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便已经告诉我,要想学好一门的功课,不是看他背了多少,做了多少的习题,而是看他对这门是否有很大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大学语文》正是培养了我对语文的兴趣,让我爱上了语文.我真的是觉得《大学语文》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对我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这篇心得体会,虽然,仅仅只有短短2200字,但是,却道不尽我对《大学语文》的喜爱.如今,短短一个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就快要结束了,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但是,我相信,这短短半个学期《大学语文》的学习一定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8. 大学语文屈原论文

海子(1964年3月26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中文名:
查海生

别名:
海子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省怀宁县

出生日期:
1964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26日

职业:
诗人,教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法律系

代表作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五月的麦地》,《四姐妹》

[编辑本段]诗作成就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 海子20年祭的图片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海子在创作初期受朦胧诗人江河,特别是杨炼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史诗”的创作。这些长诗创作,虽然评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其宏深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还是其鲜活的奇崛的语言,都显示了海子的诗歌天才,对于这些巨构的解读,将使海子杰出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日益突显出来。但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是海子的抒情短诗。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因其诗歌的杰出成绩,海子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2001年4月28日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2001年,其被广为传诵的明快亲切的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200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选入另一篇经典代表作《麦地》;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的名作之中。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和“我们祖国给世界文学奉献的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是继“朦胧诗”之后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作品,兼具抒情性、可诵性和先锋性风格,在当时极为罕见。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 [编辑本段]爱情波折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特别是他初恋的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然而海子却为她们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四姐妹》)这与莎士比亚《麦克白斯》中三女巫的开场白异曲同工:“雷电轰轰雨蒙蒙,何日姐妹再相逢?”海子曾怀着巨大的悲伤爱恋着她们,而“这糊涂的四姐妹啊/比命运女神还多出一个。” [编辑本段]自杀原因根据海子后一些诗人和作家发表的一些文章看,有人认为海子是于精神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江郎才尽,有人说海子的是殉诗,有人说海子的缘于城市和乡村的矛盾,甚至有人说海子的是练气功走火入魔,这些说法反映了人们当时对海子之的关注。海子后,关于海子诗歌的水平问题,也有过一些大大小小的争论,有人说他的诗是伟大的诗,有人说他的诗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最近在某期书城杂志上就发表了某人一篇名叫《病句走大运》的文章,称自己是海子的大学同学,然后断章取义地找出若干句子,对海子的诗歌和文字水平提出质疑。 在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门》中,他认为海子的“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亡歌谣和亡绝唱。”从某个角度看,朱大可先生的论文似乎稍显得形而上学了些,但是他的立论和论证是严谨的,所得出的结论也让许多人信服。 另外就是海子生前好友诗人西川的说法。有关海子之,西川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是《纪念》,做为海子的朋友,海子后他又全面编辑过海子的诗歌作品,也许他的一些说法是最为可靠的。另外一点就是,当由于海子的引发了众多青年诗人的自杀事件(这里面包括另一位北大诗人戈麦和更为有名的顾城)之后,西川又写了《亡后记》,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子自杀的几种原因,并提醒青年诗人不要仿效海子的行动,好好珍惜生命。这也表现了诗人西川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海子的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在这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一个诗人自杀了,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对诗人自杀的原因。人们有许多解释。四川诗人钟鸣在其文章《中间地带》里。把海子说成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首都北京之间的人,认为海子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 ,因此便只好让自己在精神上处于一种中间地带。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 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以崇高的仪典意义 ;于是海子成了一个英雄,成了20 世纪末中国诗坛为精神而献身的象征。有人将海子与屈原、王国维、朱湘 、甚至希尔维亚·普拉斯扯在一起。 根据悠哉在专著《海子诗歌研究》中的分析,海子生前考虑过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诸他的诗作。第一、二、三、四种,是“投水”、“斧劈”、“上吊”和“开枪”。在《自杀者之歌》中,海子提及前四种方式: 自杀者之歌 伏在下午的水中 窗帘一掀一掀 一两根树枝伸过来 肉体,水面的宝石 是对半分裂的瓶子 瓶里的水不能分裂 伏在一具斧子上 像伏在一具琴上 还有绳索 盘在床底下 林间的太阳砍断你 像砍断南风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 像一只鸽子 倒在猩红的篮子上 (1986) “伏在一具斧子上”指的是“斧劈”;“还有绳索/盘在床底下” 指的是“上吊”;“ 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指的是“开枪”;至于“伏在下午的水中”,指的是投水自尽,《水抱屈原》也提到了: 水抱屈原 举着火把、捕捉落入 水的人 水抱屈原:如夜深打门的火把倒向怀中 水中之墓呼唤鱼群 我要离开一只平静的水罐 骄傲者的水罐—— 宝剑埋在牛车的下边 水抱屈原:一双眼睛如火光照亮 水面上千年羊群 我在这时听见了世界上美丽如画 水抱屈原是我 如此尸骨难收 (1987?) 第五种方式是“蹈海”,即诗歌《七月的大海》描写的: 七月的大海 老乡们谁能在大海上见到你们真是幸福! 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 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祖传的职业 放下手中痛苦的诗篇 今天的白浪真大!老乡们他高过你们的粮仓 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 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 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七月的大海》没有标明写作日期,从西川编《海子诗全编》的排序看,它显然写于1986年7月。 这首诗存在两个层面,二者相互矛盾:它的表层豁达爽朗,连用“老乡们”这句热情打招呼的口吻,既造成咏唱性的抒情节奏,又平添了明亮感,使人误以为见到大海的海子,此时此刻他心中多么高兴、多么欢悦;但是,当我们读到诗句“如果我中止诉说如果我意外的忘却了你”,尤其是“赶上最后一次/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亡”,又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这首诗的内在矛盾,就在这儿! 因其内在矛盾,诗歌意象之间的内在张力,增大了不知多少倍! 这种内在矛盾,我们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已经见到(参见悠哉对该诗的读解),此处再次遭遇了。 如何解读,准确把握其内蕴和诗人创作时的情感? 这给解读者的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 悠哉认为,这首诗是海子抒写自己决心蹈海的诗篇。 在解读《葡萄园之西的话语》时,悠哉这样说过:“在诗歌中,海子对他的自杀、葬仪和复活的情景,多次作出诗意描写。” 也许海子觉得自己名字寓意着“海的儿子”吧,他设想蹈海自尽与自己很适宜。 第六种方式,是的是“跳楼”,见《跳伞塔》。全诗如下: 跳伞塔 我在一个北方的寂寞的上午 一个北方的上午 思念着一个人 我是一些诗歌草稿 你是一首诗 我想抱着满山火红的杜鹃花 走入静静的跳伞塔 我清楚地意识到 前面就是一条大河 和一个广大的北方草原 美丽总是使我沉醉 已经有人 开始照耀我 在那偏僻拥挤的小月台上 你像星星照耀我的路程 在这座山上 为什么我只看见这么一棵 美丽的杜鹃? 我只看见这么一棵 果然火红而美丽 我在这个夜晚 我住在山腰 房子里 我的前面充满了泉水 或溪涧之水的声音 静静的跳伞塔 心醉的屋子你打开门 让我永远在这幸福的门中 北方那片起伏的山峰 远远的 只有九棵树 (1988.4.23) 也许大家要诧怪地发问:诗中明明写“跳伞塔”,你怎么肆意篡改,硬说成“跳楼”呢? 悠哉的解读是: 首先,海子用的是诗歌语言,实际上他将楼层隐喻为“跳伞塔”;如果他真的奋身下跳,不就权当体验一回跳伞的飘飘快感么? 其次,诗中的“静静的跳伞塔/心醉的屋子你打开门”,房屋、门和跳伞塔混在一起使用,也表明后者的隐喻功能。 讲完海子对自杀方式的选择,这三首诗歌就没必要再阐释了。 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诗里,没有晦涩难懂的意象,结构也简简单单。 值得一提的是,《七月的大海》中的“把我的故乡抛在一边/我连自己都放弃更不会回到秋收农民的家中”这句,说明“浪子诗人”海子做事情的决绝。由于这种决绝,他毅然舍弃自己家人尤其是老年的父母,提早终结了自己生命。 最后一节“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诗句回环使用,效果很好。海子似乎在向“老乡们”反复叮咛,强调他的魂归故里。 诗句回环的技法在西方诗歌中常见,例如波德莱尔的《阳台》就是典范。海子的运用,到了驾轻就熟的地步。 再有,须点醒一下:《自杀者之歌》中的“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诗中的“鸽子”意象来自《圣经.旧约》,象征海子纯洁的心灵。 另外,从《跳伞塔》的诗行“我清楚地意识到/前面就是一条大河/和一个广大的北方草原//美丽总是使我沉醉”,我们分明能感受到——初恋情人B对于海子,真是永远的伤痛,以致于分手时间快两年了,海子依然忘怀不了她那令人沉醉的美丽。“广大的北方草原”,分明指她的家乡内蒙古。 实际上,海子设计的自杀方案共有八种,以上诗歌涉及其中六种。另外两种方案,见《七月不远》的解读。 七月不远 ——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月不远 性别的诞生不远 爱情不远——马鼻子下 湖泊含盐 因此青海不远 湖畔一捆捆蜂箱 使我显得凄凄迷人 青草开满鲜花。 青海湖上 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 (因此,天堂的马匹不远) 我就是那个情种:诗中吟唱的野花 天堂的马肚子里唯一含毒的野花 (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野花青梗不远,医箱内古老姓氏不远 (其他的浪子,治好了疾病 已回原籍,我这就想去见你们) 因此爬山涉水亡不远 骨骼挂遍我身体 如同蓝色水上的树枝 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 一切如在眼前! 只有五月生命的鸟群早已飞去 只有饮我宝石的头一只鸟早已飞去 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 暮色苍茫的水面 (1986) 在解读《七月的大海》、《自杀者之歌》和《跳伞塔》中,悠哉解读了海子在诗中设计的六种自杀方式:“投水”、“斧劈”、“上吊”、“开枪”、“蹈海”和“跳楼”。 另外两种,见诗歌《七月不远》和《春天,十个海子》。 在《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中,“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和“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意指他希望投湖自尽。 作出这种诠释,理由有两条: 第一,诗中说“我就是那个情种”,而情种是与爱情同在的,因此他的吁请“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等义于“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生命!” 第二,“只剩下青海湖,这宝石的尸体”,海子在诗中多次以“石头”自喻,最有名的是《石头的病,或八七年》,“宝石”等意于“石头”。 于是,“溺河”和“投湖”的自杀方式,就昭然若揭了。 第八种自杀方式是“卧轨”,见于诗歌《春天,十个海子》,它写于1989.3.14凌晨3点-4点。 这首名篇很多人读过,想必印象很深刻吧? 其中诗句:“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就讲明这一点。既要“劈开”又力求“疼痛在大地弥漫”,选择“斧劈”、“上吊”、“开枪”、“溺河”、“投湖”、“蹈海”和“跳楼”,效果都不十分理想;最能体现,或者说效果最强烈的,莫过于“卧轨”之举,因此他最终采用了。 综上所述,海子在自己诗歌中设想了八种自杀方式,分别见他以下诗歌: (一)斧劈,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二)上吊,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三)开枪,见诗歌《自杀者之歌》; (四)跳楼,见诗歌《跳伞塔》; (五)投河,见诗歌《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 (六)沉湖,见诗歌《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 (七)蹈海,见诗歌《七月的大海》; (八)卧轨,见诗歌《春天,十个海子》(最后采纳)。

9. 大学语文论文1500字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散文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了解情技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点要求的“能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因此掌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热点内容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
高考全国卷化学 发布:2025-07-09 19:48:29 浏览:845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