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试卷

发布时间: 2020-11-21 05:54:45

① 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孩子 好好学 别指望这些

② 初三历史中考试题

2009年初三历史中考精英试题(2009。40。28)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2、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谐相处,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的有 (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郑和下西洋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册封达赖、班禅 ⑤多伦会盟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图2传奇人物,她的历史功过,犹如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后人评说。
以下选项对其评价具有不合理之处,应当选择( )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贞观遗风 D.她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是指( )
A.上海 B.南昌 C.庐山 D.井冈山
5、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谈话:“毛泽东真是去赴‘鸿门宴’。”“他这么做是为了赢得备战的时间。”根据谈话的内容,你认为他们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双十协定 B.西安事变 C.北伐战争 D.重庆谈判
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难曲折,起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同近代化的开端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进程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2008年3月24日,第29届夏季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从历史上来看,古代希腊是( )
A.东方文明的摇篮 B.游牧文明的摇篮 C.西方文明的摇篮 D.农业文明的摇篮
8、14—16世纪被称为“发现人的时代”,文中“发现人” 是通过什么事件实现的?(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文艺复兴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 新航路的开辟
9、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仪式”。这个纪念馆应建在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凤阳小岗村
D.上海
1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
朝解体两极终”。根据上段文字的描述,判断它是下列哪个国家(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11、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12、20世纪中后期,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曾就一件大事发表感慨,“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结合右图,这个“转折点”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13、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灭亡
14、 三班历史兴趣小组在题为“思想解放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历史小论坛活动中,收集的
下列历史材料不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抗日战争的胜利
15、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
①参加中共“一大”②重庆谈判 ③在黄埔军校任教 ④红军长征 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7、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1861年改革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德国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都遭到失败。下列会议中与惩罚、处置德国有关的是( )
①巴黎社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9、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这一作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作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
A.1月1日 B.7月7日
C.8月13日 D.9月18日
20、图10人物,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他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二、非选择题
21、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动员令,它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西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哪一运动为资产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分)

(2)法国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3)民国初年,我国经历了一次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根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简要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4)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抚今追昔,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展望未来,我们对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充满信心。——《十七大报告》
(1)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哪些斗争?(2分)

(2)邓小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怎样的方针?(1分)取得了怎样的成果?(1分)

(3)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哪一次会议最先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1分)并请举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典型成就?(1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近代化的历程中,哪些国家采取了相同的道路?(1分)

(3)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世界3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4)材料中所说的“九个世界性大国”在其崛起的过程中,都曾严重侵犯过中国的主权,试举一例说明。(1)

(5)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24、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图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以来杰出的改革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在20世纪20年代推行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政策是什么?(1分)

(2)图二的人物实行的改革具有什么突出的特点?(1分)

(3)图三中的人物为推动本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1分)

(4)上述三位人物的改革得以取得成效的相同之处是什么?(1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谈到:“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固其所也。”
材料二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材料三 国务院公告(2008年5月18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请回答: (1) 结合明朝的有关历史,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把君主“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

(2) 根据材料二,请指出文中‘‘伦理的觉悟”的含义。“伦理的觉悟”在近代中国有什么代表性运动?

(3)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选择题答案写这里1----5 6----10 11----15 16----20

③ 中考历史试卷怎么答能取得高分

距离中考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省份都出现了中考延迟一个月的政策,这对于参加中考的学子来说又增加了复习的时间。在中考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忽略的一门学科就是历史,很多学生甚至是家长都认为历史只要背一背就可以了,但是莫言老师告诉你这是错误的,历史绝对不是靠背一背就能取得高分的,当下历史的题目越来越活,如果孩子不理解历史事件当中的关系的话是很难取得高分的。所以莫言老师强调一定要将基础知识理解化的去记忆。只有把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这件事和那一件事有关系弄明白了,你的记忆才会扎实。全程历史知识点精讲莫言老师已经在荔枝微课上录制,可以在荔枝微课上直接搜“中考历史全程辅导”,第一个就是莫言老师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理解可以moyanmoku1314。

第二:选择题如果能取的一个高的分数,大题相信你也不会太差。总结以下几点。

1.不要空白,不会写也要编几句。

2.出现“根据材料”,你偷着乐吧,反复阅读材料,材料里有答案。

3.根据每题的分值去拆分,1分1点,写全了。

4.出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里没有答案,但材料是引子,要用课本的知识去解答。

5.出现“概括,概述,提取,简析”词汇,继续偷着乐,直接在材料里找准关键句抄就可以。

这是一些答卷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基础知识夯实的情况下哦。有任何的历史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热点内容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
贵州大学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9 17:12:01 浏览:609
教师工作坊与教师成长 发布:2025-07-09 17:03:02 浏览:547
王玉班主任 发布:2025-07-09 15:27:17 浏览:201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