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全下载
㈠ 谁有新课标高中历史课本必修、选修全套下载
古代部分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内容:西周时,武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诸侯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作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是到西周后期,由于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落,分封受到破坏,导致出现春秋战国分裂混战的局面。
(2)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大宗)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小宗)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从秦到清以来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
3、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4、从汉到元(清)政治制度的特点:(1)呈现出两大基本矛盾和斗争: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5、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精耕细作。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生产不计成本、产品比较精美。
(2)主要成就:
冶金技术
冶铜: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 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
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
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制瓷业
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往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 元代:制瓷中心景德镇,出现青花瓷; 明清:瓷都—景德镇,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丝织业
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丝绸之路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3、商业
(1)市的形成与发展:
西汉: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与住宅区(坊)严格分开,官府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唐代:规模扩大,但市坊仍然分开,仍有时间限制(唐后期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逐渐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出现了专门的商业机构,如经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市中外商云集。
宋代:商业空前繁荣,市坊界限打破,时间也不再有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汉代: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五都)
唐代:北方:长安、洛阳,南方:扬州、益州(成都)、外贸港口:广州
宋代: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杭州)
元:大都、杭州、泉州
明清:北京、南京、苏州、杭州
著名商帮:徽商、晋商(票号)
(3)中国古代商业有哪些特点?
A、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B、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C、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D、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4、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1)影响:重农抑商: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海禁政策: 积极:一定程度抵制了外来侵略。; 消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阻碍科技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它们被称为“诸子百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们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他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潜心办学和著述,整理六经,成为新学派的创建人,是后世的“至圣先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出的“仁”,这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到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A、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B、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C、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D、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采取了三点具体措施:
其一,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其二,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其三,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汉武帝以后成为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北宋程颐、程颢的思想:(1)“天理”是万物的本源;(2)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3)“仁”与万物俱生。
南宋朱熹的思想:(1)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2)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王阳明的新学
思想主张:心即理,人心便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其最大特点就是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4、明清之家的儒学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2、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3、文学成就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楚辞:采用楚国的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代表作品《离骚》
汉赋:特点: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缺点是辞藻过于华丽代表人:司马相如班固
唐诗:中国的古典诗歌进入黄金时期:初唐陈子昂力改南朝的浮艳诗风,力倡盛唐诗风改革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语言刚劲质朴。盛唐诗歌成就最大,代表人,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李白、杜甫.中唐:反映生活,代表白居易,晚唐:忧国忧民杜牧、李商隐
宋词:苏轼:豪迈奔放、雄浑壮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柳永:反映市民生活《雨霖铃》
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浓厚,作品渗透了忧伤的感情和对中原故土的怀念,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是元杂剧和元曲的合称,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体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曲是当时北方地区流行歌曲。代表作品关汉卿的《窦娥怨》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的长篇章回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步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
《红楼梦》曹雪芹(清朝),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以海洋为依托。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天然良港多。此外,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
进步性: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是雅典古典时代辉煌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局限性: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广大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就其性质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远时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被滥用和误用
2、罗马法
(1)内容: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罗马制定和实施过的所有法律。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2)作用: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
(3)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㈡ 求初中高中人教版历史课本PDF
初中历史全套pdf
网页链接
高中历史选修加必修课本pdf
网页链接
望采纳
㈢ 如何将高中历史内容下载至手机
你好,首先你先要找对格式。
一般手机电子书支持的是TXT格式。
所以,你先找到TXT格式的文档,然后下载桌面,复制到手机的内存中。
具体复制到手机中Book
文件包。
最后开机更新,就可以看到。
如果是复制文字,可以先打开写字板,将文字粘贴内,保存格式时,保存为TXT格式。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㈣ 高中三年历史txt下载
http://gaokao.hujiang.com/zt/gzlszsdzj/
㈤ 哪里有免费下载高中历史资源的网站
http://bbs.school-e.cn-493193-1-1.html 2003谈“3+X”高考政治考试变化与命题趋势.zip
http://bbs.school-e.cn-493191-1-1.html 2004年高考考前辅导.doc
http://bbs.school-e.cn-493189-1-1.html 高三文科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练习.doc
http://bbs.school-e.cn-493180-1-1.html 浅析高考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doc
http://bbs.school-e.cn-493174-1-1.html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二课教案.doc
http://bbs.school-e.cn-493171-1-1.html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doc
http://bbs.school-e.cn-493165-1-1.html 霍邱二中2004-2005高二历史历史期末试卷.doc
http://bbs.school-e.cn-493164-1-1.html 论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化.doc
http://bbs.school-e.cn-493154-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三).doc
http://bbs.school-e.cn-493153-1-1.html 高考冲刺必备知识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3145-1-1.html 谈高三历史复习中知识体系的构筑与思维训练.doc
http://bbs.school-e.cn-493134-1-1.html 近看美国高考(下)(转发).doc
http://bbs.school-e.cn-493130-1-1.html 唐高祖李.doc
http://bbs.school-e.cn-493114-1-1.html 4-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http://bbs.school-e.cn-493109-1-1.html 高中试验本教材的新提法(四).doc
http://bbs.school-e.cn-493108-1-1.html 高中历史教师的自我进补..doc
http://bbs.school-e.cn-493102-1-1.html 第二十八课时甲午中日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
http://bbs.school-e.cn-493091-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优化.doc
http://bbs.school-e.cn-493084-1-1.html 2004年文综高考试卷历史科分析.doc
http://bbs.school-e.cn-493076-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doc
http://bbs.school-e.cn-493068-1-1.html 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doc
http://bbs.school-e.cn-493059-1-1.html 第二十三课时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3057-1-1.html 世界史近5年高考真题.doc
http://bbs.school-e.cn-493050-1-1.html 桐三中高一历史期中卷.doc
http://bbs.school-e.cn-493042-1-1.html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原创,已发表).doc
http://bbs.school-e.cn-493038-1-1.html 对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的几点质疑.doc
http://bbs.school-e.cn-493037-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中教材内容重组的一般原则和方法.doc
http://bbs.school-e.cn-493028-1-1.html 把握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doc
http://bbs.school-e.cn-493026-1-1.html 2002年春季高二直升班历史学习活动..doc
http://bbs.school-e.cn-493024-1-1.html 第二十二课时明清时期的文化(考点22)-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3012-1-1.html 浅谈高考综合科目改革的启示3.doc
http://bbs.school-e.cn-493010-1-1.html 第五单元(附高考题)-中国近代史第五章.ppt
http://bbs.school-e.cn-493002-1-1.html 高二年下学期世界历史全套教案.doc
http://bbs.school-e.cn-493000-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zip
http://bbs.school-e.cn-434728-1-1.html 2005年春季高一期中历史试题-黄冈市重点高中高一期中考试题.doc
http://bbs.school-e.cn-430307-1-1.html 高三历史第三次测试卷(20021128).doc
http://bbs.school-e.cn-430003-1-1.html 浙江师大附中直升班高三秋季期中试卷(历史)..doc
http://bbs.school-e.cn-428145-1-1.html 哈三中06—07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哈三中第一次月考
http://bbs.school-e.cn-156759-1-1.html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教学设计
http://bbs.school-e.cn-151396-1-1.html 对碰撞的研究历史
http://bbs.school-e.cn-492996-1-1.html 建荆南的高无赖.doc
http://bbs.school-e.cn-492983-1-1.html 从历史角度展望2002年高考“大综合”特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2982-1-1.html 2003高考八大热点(东湖会议教育部专家确定).doc
http://bbs.school-e.cn-492974-1-1.html 谈培养高一学生辨别史料的能力.doc
http://bbs.school-e.cn-492973-1-1.html 7-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http://bbs.school-e.cn-492963-1-1.html 2002年高考综合科目国内国际热点问题教学要点(摘要).zip
http://bbs.school-e.cn-492962-1-1.html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高一).ppt
http://bbs.school-e.cn-492953-1-1.html 2-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http://bbs.school-e.cn-492942-1-1.html 霍邱二中2004-2005学年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
http://bbs.school-e.cn-492936-1-1.html 高三历史检测题.doc
http://bbs.school-e.cn-492933-1-1.html 关于我校高师直升班历史教学的探讨..doc
http://bbs.school-e.cn-492930-1-1.html 高中总复习的建议.doc
http://bbs.school-e.cn-492924-1-1.html 高中历史结构复习法浅探.zip
http://bbs.school-e.cn-492921-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要略之二.doc
http://bbs.school-e.cn-492917-1-1.html 21世纪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wps
http://bbs.school-e.cn-492895-1-1.html “问题激思”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http://bbs.school-e.cn-492881-1-1.html 高中历史辅助学习参考.doc
http://bbs.school-e.cn-492878-1-1.html 高考历史问答题.doc
http://bbs.school-e.cn-492868-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探微..doc
http://bbs.school-e.cn-492866-1-1.html 关于《高中历史开放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doc
http://bbs.school-e.cn-492856-1-1.html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世界近现代部.rar
http://bbs.school-e.cn-492851-1-1.html 07高考突破---历史热点选择题专练70道.doc.doc
http://bbs.school-e.cn-492850-1-1.html 高中世界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功能(黄安年《历史教学问题》).doc
http://bbs.school-e.cn-492840-1-1.html 高中历史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doc
http://bbs.school-e.cn-492836-1-1.html 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doc
http://bbs.school-e.cn-492834-1-1.html 有女待嫁-创新高中历史教辅等你加盟.doc
http://bbs.school-e.cn-492828-1-1.html 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文科综合试卷评析-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
http://bbs.school-e.cn-492827-1-1.html 第二十课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20)-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2824-1-1.html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部分).doc
http://bbs.school-e.cn-492818-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分章节归类.doc
http://bbs.school-e.cn-492809-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四)姓名.doc
http://bbs.school-e.cn-492801-1-1.html 8-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http://bbs.school-e.cn-492799-1-1.html 高中历史课本阅读步骤与方法.doc
http://bbs.school-e.cn-492798-1-1.html 人教版高一历史1第一单元第三课教案.doc
http://bbs.school-e.cn-492795-1-1.html 文科综合考试给高中文科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doc
http://bbs.school-e.cn-492793-1-1.html 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的高考复习.doc
http://bbs.school-e.cn-492791-1-1.html 从2002年历史高考谈2003年高考的复习迎考对策.doc
http://bbs.school-e.cn-492772-1-1.html 高中历史网络化教学.doc
http://bbs.school-e.cn-492771-1-1.html 近看美国高考(上)(转发).doc
http://bbs.school-e.cn-492770-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四注意”.doc
http://bbs.school-e.cn-492760-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rtf
http://bbs.school-e.cn-492756-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rar
http://bbs.school-e.cn-492755-1-1.html 历史的整体感知深化与能力的提高.doc
http://bbs.school-e.cn-492743-1-1.html 5-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
http://bbs.school-e.cn-492741-1-1.html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转发).doc
http://bbs.school-e.cn-492740-1-1.html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研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doc
http://bbs.school-e.cn-492708-1-1.html 德阳市高中高考文科综合考卷.doc
http://bbs.school-e.cn-492696-1-1.html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doc
http://bbs.school-e.cn-492692-1-1.html 转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策略.doc
http://bbs.school-e.cn-492688-1-1.html 从高考历史要求的变化谈高三复习.doc
http://bbs.school-e.cn-492684-1-1.html 有机渗透提高实效.rtf
http://bbs.school-e.cn-492645-1-1.html 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单元和专题复习为基点,努力提高历史复习.doc
http://bbs.school-e.cn-492642-1-1.html “大跨度高概括问答题的设计与复习.wps
http://bbs.school-e.cn-492641-1-1.html 构建高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平台.doc
http://bbs.school-e.cn-492639-1-1.html ’96历史高考材料解析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doc
http://bbs.school-e.cn-492637-1-1.html 第二十七课时洋务运动和国中资本主义的产生-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
http://bbs.school-e.cn-492635-1-1.html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命题特征分析..doc
http://bbs.school-e.cn-492633-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建议.doc
http://bbs.school-e.cn-492619-1-1.html 高中历史与相关学科.wps
http://bbs.school-e.cn-492616-1-1.html 名师解读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转).doc
http://bbs.school-e.cn-492608-1-1.html 高三历史课专题教学的思考.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606-1-1.html 新星中学2005-2006学年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必修.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604-1-1.html 第二十六课时新思想的萌发-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601-1-1.html 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I政治试题的特点及启示-2005年高考文综试题评价.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94-1-1.html 浅谈教师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中的作用.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82-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农业发展线索-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65-1-1.html 高考复习中国史上册.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62-1-1.html 2003“考试说明”变化及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61-1-1.html 2006高考单元知识体系全梳理中国近现代部分.rar-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60-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开放性理念更新浅议..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59-1-1.html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50-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同步练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46-1-1.html 2006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限时训练1).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40-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参考文选——台湾..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36-1-1.html 高三复习中国史.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29-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测试2.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28-1-1.html 二十世纪史学观念现代化的三次高潮.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27-1-1.html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管1.doc.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525-1-1.html 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反思之二.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99-1-1.html 第三十一课时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考点31)-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93-1-1.html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90-1-1.html 复件高考历史问答题.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89-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我国古代“治乱兴衰”-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79-1-1.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wps-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67-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政治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63-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39-1-1.html 2006高考历史备考应注意周年问题.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38-1-1.html 试论高中历史的分层递进教学.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28-1-1.html 高二历史第2次阶段考答案卷20041010.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03-1-1.html 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402-1-1.html 高三历史复习研讨会交流材1..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97-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91-1-1.html 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优化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84-1-1.html 高以历史双语教学实践及体会.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68-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二).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59-1-1.html 如何设计文科综合高考中的大综合试题.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58-1-1.html 高中试验本《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的新提法(一).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53-1-1.html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2006、1).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51-1-1.html 高三历史简释题解析.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47-1-1.html 明确的导向探索的起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备考管见.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09-1-1.html 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务虚”和“求实”.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06-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1.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303-1-1.html 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江苏).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96-1-1.html 2007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rar-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94-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方法.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92-1-1.html 2006年资本主义经济史训练-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88-1-1.html 唐高祖李渊.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69-1-1.html 高考文科综合应试技巧.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68-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反动政府的统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63-1-1.html 高三复习的一点感想.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61-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35-1-1.html 高二世界史复习课件.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32-1-1.html 1-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29-1-1.html 第二十九课时戊戌变法(考点29)-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21-1-1.html 高考材料分析题的解答.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17-1-1.html 3+X高考模式下历史复习的创新设计(转发).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15-1-1.html 第十一课时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到全盛-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12-1-1.html 黄山高中历史新课程培训20060801徐贵亮.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11-1-1.html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zip-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209-1-1.html 高二历史阶段单元复习测试(二)姓名.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95-1-1.html 试析档案袋评价法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83-1-1.html 高考热点七坚持可持续发展.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81-1-1.html 浅谈历史研究性学习与文科综合高考的契合.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72-1-1.html 高考历史比较题专题综述.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67-1-1.html 浅谈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62-1-1.html 第二十五课时太平天国运动-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61-1-1.html 郊区高中研究型课程主题项目开发的研究.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59-1-1.html 第十四课时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考点14)-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54-1-1.html 高三历史总复习最后阶段应注重的问题.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52-1-1.html 高二历史单元复习测试(三)姓名.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34-1-1.html 6-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29-1-1.html 高中历史新课程人教版“夏商周的政治制度”.ppt-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21-1-1.html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初探索课题报告.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04-1-1.html 高中中国古代史逆向选择题50例.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101-1-1.html 第十六课时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考点16)-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94-1-1.html 高二第一次阶段考历史参考答案20050310.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90-1-1.html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优化4.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89-1-1.html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88-1-1.html 重视图表教学,提高学生认知能力.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80-1-1.html 浅谈高三历史复习的专题教学.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74-1-1.html 西汉高祖刘邦.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65-1-1.html 2005——2006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新教材世界史下册).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64-1-1.html 2006年高考历史全程复习教程中国古代史部分.rar-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59-1-1.html 3-高考考前辅导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53-1-1.html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报告课题.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32-1-1.html 高一历史第一次阶段考(下)200503参考答案.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30-1-1.html 后赵高祖石勒.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27-1-1.html 刍议优化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尝试.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18-1-1.html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世界近现代史).rar-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2003-1-1.html 指导高二历史会考复习的体会.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96-1-1.html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doc(转载).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94-1-1.html 浅谈在“3+X”模式下的历史高考复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91-1-1.html 第二十四课时第二次鸦片战争-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以考点.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88-1-1.html 南通市2002届高三一模综合考试·历史试题分析和我的复习建议.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78-1-1.html 2006年高三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总论-2006年高考历史三轮专题系列.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68-1-1.html 高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66-1-1.html 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同步法管见.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59-1-1.html 高一历史新教材分析(第4至6章).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58-1-1.html 高中历史拓展探究性教学部分材料.doc-1-1.html
http://bbs.school-e.cn-491952-1-1.html 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类.doc-1-1.html
㈥ 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哪里有的下载啊
人教版出版社有个网址里面有个教材专栏点击进入下载
㈦ 高中历史备课资料和下载的有关网址。。。。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93-1-1.html bbs.school-e.cn-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92-1-1.html bbs.school-e.cn-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91-1-1.html bbs.school-e.cn-新思想的萌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90-1-1.html bbs.school-e.cn-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9-1-1.html bbs.school-e.cn-时空隧道(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8-1-1.html bbs.school-e.cn-韩国经济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7-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次鸦片战争.txt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6-1-1.html bbs.school-e.cn-知识链接——宗法制与集体主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5-1-1.html bbs.school-e.cn-抗战期间美国对国民政府的经济援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4-1-1.html bbs.school-e.cn-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3-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复习课教学方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2-1-1.html bbs.school-e.cn-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1-1-1.html bbs.school-e.cn-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80-1-1.html bbs.school-e.cn-文献资料导读(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9-1-1.html bbs.school-e.cn-第13课鸦片战争.doc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8-1-1.html bbs.school-e.cn-强化训练单项选择题(3)答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7-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注释与资料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6-1-1.html bbs.school-e.cn-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5-1-1.html bbs.school-e.cn-第四节国民革命的失败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4-1-1.html bbs.school-e.cn-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3-1-1.html bbs.school-e.cn-强化训练单项选择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2-1-1.html bbs.school-e.cn-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1-1-1.html bbs.school-e.cn-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70-1-1.html bbs.school-e.cn-查士丁尼简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9-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总复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8-1-1.html bbs.school-e.cn-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7-1-1.html bbs.school-e.cn-新思想的萌发5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6-1-1.html bbs.school-e.cn-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测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5-1-1.html bbs.school-e.cn-美苏争霸(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4-1-1.html bbs.school-e.cn-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3-1-1.html bbs.school-e.cn-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学设计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2-1-1.html bbs.school-e.cn-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1-1-1.html bbs.school-e.cn-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60-1-1.html bbs.school-e.cn-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9-1-1.html bbs.school-e.cn-1.1鸦片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8-1-1.html bbs.school-e.cn-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7-1-1.html bbs.school-e.cn-国民党一大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6-1-1.html bbs.school-e.cn-独立团进攻武昌城失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5-1-1.html bbs.school-e.cn-戊戌维新运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4-1-1.html bbs.school-e.cn-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3-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次鸦片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2-1-1.html bbs.school-e.cn-图片素材-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1-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练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50-1-1.html bbs.school-e.cn-习题精选(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9-1-1.html bbs.school-e.cn-学习目标导航(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8-1-1.html bbs.school-e.cn-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7-1-1.html bbs.school-e.cn-重点阐释(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6-1-1.html bbs.school-e.cn-强化训练单项选择题(4)答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5-1-1.html bbs.school-e.cn-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4-1-1.html bbs.school-e.cn-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新设的发展习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3-1-1.html bbs.school-e.cn-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2-1-1.html bbs.school-e.cn-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资料和注释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1-1-1.html bbs.school-e.cn-国民革命的兴起.ppt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40-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建议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9-1-1.html bbs.school-e.cn-二战的西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7-1-1.html bbs.school-e.cn-宣统皇帝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6-1-1.html bbs.school-e.cn-汉口一三惨案的真相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5-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4-1-1.html bbs.school-e.cn-鸦片战争教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3-1-1.html bbs.school-e.cn-高一历史上第五章第一节(人教必修)新文化运动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2-1-1.html bbs.school-e.cn-每700吨煤里就有一名中国劳工的冤魂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1-1-1.html bbs.school-e.cn-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30-1-1.html bbs.school-e.cn-义和团运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9-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次世界大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8-1-1.html bbs.school-e.cn-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7-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鸦片战争的影响测试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6-1-1.html bbs.school-e.cn-第16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5-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次直奉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4-1-1.html bbs.school-e.cn-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3-1-1.html bbs.school-e.cn-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2-1-1.html bbs.school-e.cn-日本在华实行的奴化教育政策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1-1-1.html bbs.school-e.cn-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20-1-1.html bbs.school-e.cn-随堂训练(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9-1-1.html bbs.school-e.cn-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8-1-1.html bbs.school-e.cn-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7-1-1.html bbs.school-e.cn-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6-1-1.html bbs.school-e.cn-外交战线的胜利和人民国防的巩固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5-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4-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章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趣和失败测试题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3-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章综合练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2-1-1.html bbs.school-e.cn-“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1-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10-1-1.html bbs.school-e.cn-新旧三民主义和分析对比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9-1-1.html bbs.school-e.cn-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9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8-1-1.html bbs.school-e.cn-戴季陶主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7-1-1.html bbs.school-e.cn-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6-1-1.html bbs.school-e.cn-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5-1-1.html bbs.school-e.cn-祖国的统一的历史趋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4-1-1.html bbs.school-e.cn-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原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3-1-1.html bbs.school-e.cn-明清时期的文化练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2-1-1.html bbs.school-e.cn-5-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1-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节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500-1-1.html bbs.school-e.cn-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教案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9-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8-1-1.html bbs.school-e.cn-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7-1-1.html bbs.school-e.cn-2006年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6-1-1.html bbs.school-e.cn-“一大”代表后来简“一大”代表后来简况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5-1-1.html bbs.school-e.cn-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资料与注释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4-1-1.html bbs.school-e.cn-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3-1-1.html bbs.school-e.cn-汉人南迁与南方之开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2-1-1.html bbs.school-e.cn-南昌起义部队南征经过及其失败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1-1-1.html bbs.school-e.cn-蒋介石一九三七年庐山谈话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90-1-1.html bbs.school-e.cn-民族英雄杨靖宇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9-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五四爱国运动.a6r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8-1-1.html bbs.school-e.cn-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7-1-1.html bbs.school-e.cn-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6-1-1.html bbs.school-e.cn-经办济案外交回忆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5-1-1.html bbs.school-e.cn-第八节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4-1-1.html bbs.school-e.cn-第七节戊戌变法.ppt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3-1-1.html bbs.school-e.cn-罗斯福夫人在丈夫逝世后的日子里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2-1-1.html bbs.school-e.cn-如何认识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1-1-1.html bbs.school-e.cn-强化训练单项选择题(8)答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80-1-1.html bbs.school-e.cn-第四节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9-1-1.html bbs.school-e.cn-革命军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8-1-1.html bbs.school-e.cn-重点阐释(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7-1-1.html bbs.school-e.cn-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6-1-1.html bbs.school-e.cn-单元3推翻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4-1-1.html bbs.school-e.cn-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3-1-1.html bbs.school-e.cn-中华民国第一次国民代表会议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2-1-1.html bbs.school-e.cn-文献资料导读(5)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1-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次鸦片战争资料和注释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70-1-1.html bbs.school-e.cn-一章4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9-1-1.html bbs.school-e.cn-武昌起义史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8-1-1.html bbs.school-e.cn-重要概念阐释(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7-1-1.html bbs.school-e.cn-高中历史新教材上册知识框架以及思考题(精)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6-1-1.html bbs.school-e.cn-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5-1-1.html bbs.school-e.cn-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4-1-1.html bbs.school-e.cn-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测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3-1-1.html bbs.school-e.cn-新文化运动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2-1-1.html bbs.school-e.cn-《洋务运动》教案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1-1-1.html bbs.school-e.cn-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60-1-1.html bbs.school-e.cn-爱琴海的来历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9-1-1.html bbs.school-e.cn-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8-1-1.html bbs.school-e.cn-红军的战略转移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7-1-1.html bbs.school-e.cn-清朝政局的变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6-1-1.html bbs.school-e.cn-学习目标导航(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5-1-1.html bbs.school-e.cn-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难的环境里,坚持抗日游击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4-1-1.html bbs.school-e.cn-图片库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3-1-1.html bbs.school-e.cn-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2-1-1.html bbs.school-e.cn-突破思路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1-1-1.html bbs.school-e.cn-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50-1-1.html bbs.school-e.cn-瓜分中国的狂潮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9-1-1.html bbs.school-e.cn-重要概念阐释(4)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8-1-1.html bbs.school-e.cn-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7-1-1.html bbs.school-e.cn-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5-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4-1-1.html bbs.school-e.cn-随堂训练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3-1-1.html bbs.school-e.cn-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2-1-1.html bbs.school-e.cn-从广州所闻北伐军之胜利与民众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1-1-1.html bbs.school-e.cn-文献资料导读(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40-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9-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8-1-1.html bbs.school-e.cn-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7-1-1.html bbs.school-e.cn-当堂达标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6-1-1.html bbs.school-e.cn-溥仪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5-1-1.html bbs.school-e.cn-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4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4-1-1.html bbs.school-e.cn-人教版广东省名牌中学高一历史期末复习题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3-1-1.html bbs.school-e.cn-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检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2-1-1.html bbs.school-e.cn-相关链接__古希腊线形文字的破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1-1-1.html bbs.school-e.cn-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30-1-1.html bbs.school-e.cn-第三章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9-1-1.html bbs.school-e.cn-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8-1-1.html bbs.school-e.cn-徐悲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6-1-1.html bbs.school-e.cn-抗日战争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5-1-1.html bbs.school-e.cn-赵树理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4-1-1.html bbs.school-e.cn-如何认识1925~1927年的冯玉祥及国民军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3-1-1.html bbs.school-e.cn-鸦片战争的影响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2-1-1.html bbs.school-e.cn-红军的长征.ppt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1-1-1.html bbs.school-e.cn-相关链接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20-1-1.html bbs.school-e.cn-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教案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9-1-1.html bbs.school-e.cn-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8-1-1.html bbs.school-e.cn-鸦片战争战前国内外形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7-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网络版(修订版).国文成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6-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2.wps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5-1-1.html bbs.school-e.cn-第三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ppt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4-1-1.html bbs.school-e.cn-蔡元培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3-1-1.html bbs.school-e.cn-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6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2-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1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1-1-1.html bbs.school-e.cn-2006-2007学年广东省名牌中学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10-1-1.html bbs.school-e.cn-第六章综合测试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9-1-1.html bbs.school-e.cn-[高一历史教案]清朝政局的变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8-1-1.html bbs.school-e.cn-戊戌变法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7-1-1.html bbs.school-e.cn-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2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6-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5-1-1.html bbs.school-e.cn-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4-1-1.html bbs.school-e.cn-戊戌变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3-1-1.html bbs.school-e.cn-第二节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2-1-1.html bbs.school-e.cn-冯玉祥给吴佩孚祝寿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1-1-1.html bbs.school-e.cn-王锡朋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400-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9-1-1.html bbs.school-e.cn-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3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8-1-1.html bbs.school-e.cn-第13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7-1-1.html bbs.school-e.cn-影像序幕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6-1-1.html bbs.school-e.cn-北伐迅速获胜的原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5-1-1.html bbs.school-e.cn-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4-1-1.html bbs.school-e.cn-曹汝霖回忆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3-1-1.html bbs.school-e.cn-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的原因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2-1-1.html bbs.school-e.cn-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1-1-1.html bbs.school-e.cn-全面内战的爆发
http://bbs.school-e.cn/thread-146390-1-1.html bbs.school-e.cn-第五章第二节1
㈧ 求免费下载高中历史资料
高一历史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 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建设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祖国统一大业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二.外交新局面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冷战”的主要表现: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
㈨ 请问人教版高中历史旧教材在网上哪里可以找到并且下载
下载多麻烦,估计也没人会把这个传到网上。LZ不如去向亲朋好友借,实在不行就去旧书店看看有没有,干脆买本好了。湖北这边好多地方08、09年才用新教材,高二高三的学生都用的旧教材。你联系朋友帮你弄几本应该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