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历史
❶ 文物的出土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文物,旧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不能移动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②古代遗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筑以及历史纪念建筑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人们通过文物右以深刻体会历史、祖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无数先辈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推翻旧制度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其二,文物是祖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补充历史记载的作用。我国商代以前的历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证实和恢复的;其三,文物是我们文明古国的标志,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四,文物可以发挥它忠实记录历史上地理变迁、水文、地震情况的作用,可以为今天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可以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鉴,可以在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总之,文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❷ 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区别
1、从范围上看
文化遗产的范围要比文物广,文物是包含在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的。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文物单指有物质形态的遗存。
2、分类的标准不同
文物有多种分类方式,比如时代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来源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属性分类法等等。如果按照时代分类法,那么文物就可以分为史前文物、古代文物和近代现代文物。而文化遗产的分类最常使用的分类方式就是按照文化遗产的形态来分,即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3、反映的内容不同
文物可以反映多种内容,比如天文图可以反映当时的科学技术,法器可以反映宗教文化,《清明上河图》等书画文物可以反映的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相较于文物而言,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反映传承下来的表演、手工技能、礼仪等内容。
❸ 历史文物
司母戊鼎,华清宫,
“五星出东方”护膊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陶鹰鼎
◆ 司母戊铜鼎
◆ 利簋
◆ 大盂鼎
◆ 虢季子白盘
◆ 凤冠
◆嵌绿松石象牙杯
◆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 大克鼎
◆ 太保鼎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水晶杯
◆淅川出土铜禁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齐王墓青铜方镜
◆ 铸客大铜鼎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 涅盘变相碑
◆常阳太尊石像
◆ 大玉戈
◆ 曾侯乙编钟
◆ 曾侯乙墓外棺
◆ 曾侯乙青铜尊盘
◆ 彩漆木雕小座屏
◆红山文化女神像
◆鸭形玻璃注
◆青铜神树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 摇钱树
◆ 铜奔马
◆ 铜车马
◆ 墙盘
◆淳化大鼎
◆何尊
◆ 茂陵石雕
◆ 河姆渡土“陶灶”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 兽首玛瑙杯
◆景云铜钟
◆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八重宝函
◆ 铜浮屠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中山王铁足铜鼎
◆刘胜金缕玉衣
◆ 长信宫灯
◆ 铜屏风构件5件
◆ 角形玉杯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直裾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红地云珠日天锦
◆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
◆青花釉里红瓷仓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
乾陵,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圆明园,马踏飞燕........等
历史文物包括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两大类,可移动的包括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不可移动的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总之,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想要更加详细的文物,还需要参考历代朝代。
❹ 中国历史文物
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
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
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还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金翼善冠。中国现存最为精致的帝王皇冠,其细金工艺登峰造极。该冠由前屋、后山、角(俗称纱帽翅)三个部分组成。此冠以极细的金丝编织得天衣无缝,空眼均匀。精美绝伦,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严肃穆气氛,堪称中国明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杰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该玺上有满文“天子之宝”阳文篆书,附黄色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天子之宝匮”。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宝玺,乾隆十一年(1746年)将御宝总数定为25方。从剩下的14方中又选出10方,这10方宝文有的与25宝文重复,或者是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视,将“十宝”存于盛京(今沈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出兵东北,盛京告急。“十宝”同其他国宝被送往承德避暑山庄,民国时送回北京。这方宝玺就是“十宝”之一。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鬲为古代炊具,此为燕国贵族伯矩所属。有盖,口沿外折,方唇,束颈,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状。此鬲造型别致,工艺复杂,以高浮雕修饰,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见,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间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用于宫廷陈设。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该器寓意太平吉祥。
现代作品白玉东方巨龙花薰。花薰共分为两个部分,盖钮为一条昂首盘龙;花薰盖部镂雕百花纹样,四个开光内分别雕有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之像。用料讲究大气、富丽典雅,为现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该器物由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特级艺术大师夏长馨雕刻完成,曾长期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后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这座高65厘米的观音像,是现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艺术品。此尊塑像头戴宝冠,广额丰颐,神态庄肃,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态自然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圆口、长颈、圆腹、平底,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一道,瓶腹饰满青花海水纹,在汹涌起伏的波涛之间,两侧各有一条白龙。此器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花绘大面积海水纹,以暗刻工艺留白做龙纹,制作复杂,工艺繁缛。
西汉虎牛铜案。西汉时期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此件虎牛铜案造型别具一格。牛头巨大而前伸,双角向前,项颈肥壮;设计者为处理由于沉重的牛头给整个铜案带来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连铸了一只紧紧咬住牛尾的猛虎。它是云南青铜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古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制造技术和艺术成就。
❺ 文物与博物馆和历史系本科学的东西相近吗
并不相同的,可以说不同范畴的研究
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❻ 说出文物和历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你好;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的状态,为我们探究古代作为实物参考。
❼ 文物和古董有什么区别啊
文物是文物,古董是古董,不可否认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不可一概专而论。
文物和古董的区别属如下
1、法律地位不同
文物是受国家的法律保护,允许私人持有,但是不允许贩卖。
古董可以收藏,可以投资,也可以转手。
2、时间限制不同
古董古玩的分类是以清代为界限。具体年限学术界一般认为是1911年。即之前时期遗留下的产物均可称之为古董古玩。
文物的范围就不止了,近现代产物如果有对现代社会具有影响力也可以称之为文物。
3、范围不同
文物可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文物几乎包括各个历史时期。从时间上来说,比古董的含量要大。
古董就算是很久很久之前遗留下来的,也不一定能称之为文物。
❽ 中国文物的历史
中国历史文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主要刊发有关中国古代文物,考古,历史,以及。博物馆专业的学术研究文章。最近在北京和上海啊,连续举办了100件中的事件,是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室还是精心准备的啊,他是用文物来的,是世界的演示,这个阿叔阿叔名就叫大英博物馆这件事,这个输油管的严的限重呢,这个点了一个副标题,这个标题叫不可完成的任务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事太难打印博物馆,用自己博物馆馆藏的100件文物去展现一个世界的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它不是某一个问题,它是全世界的一个问题。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世界闲书,北京和上海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这个展览呢,北京先展,上海后展呢,一看这个展览非常难得,所以呢,这个排长队据说在上海排队的时间比北京更长一些,最长的要排6个小时,可见这个展览。不要说对中国人对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来说,都非常难理解,如此不好理解的展览吸引这么多人一看,说明有什么问题呢,说明了我们今天的人非常关心文化,这是一种元气啊,元气是2010年的时候,它英国馆与英国广播公司就是ABC的联合。
❾ 文物和历史有何联系
文物诉说着历史!文物是历史的承载物,我们可以通过文物来窥视历史的一角,研究历史。而历史则是出产文物的,因为有了这段历史,才会有这样的文物!
❿ 历史文物资料
新闻链接:
据有关资料记载,江心屿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西塔建于宋开宝二年(969年)。自宋至清约900年间,江心双塔白天高大显赫,是船舶进港的目标,夜晚灯火辉煌通宵不熄,为夜航船只导航。1997年,国际航标协会将江心屿双塔连同上海青浦泖塔、浙江舟山嵊泗花鸟山灯塔、大连老铁山灯塔、海南临高灯塔一起评定为历史文物灯塔百强,并正式宣布为世界航标遗产。历史文物 简要地说,文物就是历史文化的遗存。从《文物保护法》的内容来看,可以把文物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文物保护单位;一是散存文物。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不能移动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②古代遗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筑以及历史纪念建筑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文物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和革命精神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一,文物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令人信服的实物教材。人们通过文物右以深刻体会历史、祖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无数先辈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推翻旧制度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其二,文物是祖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最右靠的史料,可以起到补充历史记载的作用。我国商代以前的历史,就是完全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证实和恢复的;其三,文物是我们文明古国的标志,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四,文物可以发挥它忠实记录历史上地理变迁、水文、地震情况的作用,可以为今天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可以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提供必不可少的借鉴,可以在现实国际政治斗争中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总之,文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物,旧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现在人们多把古代遗留的东西称为文物,但对于究竟什么是文物,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称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辞海》中对文物的解释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 (1)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2)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5)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对保护文物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同时还规定:“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上述规定中,十分明确地指出了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可以认为,国家保护文物的范围,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内容。由此,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三个方面的价值。具体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价值。
第二,文物应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实物。
第三,国家保护的文物具有广泛性,应是反映历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实物。各个方面的文物之间具有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保护各个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价值不受损害。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也可以说,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此外,文物按其属性,又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两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此明确规定: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