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类型
银镜反应、中和热的测定、中和滴定、电解原理、原电池、影响速率的因素探究等等
㈡ 实验类型分为哪几种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
2010年8月2日,孙学军先生发表博文《不做实验同样可以发表SCI论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8632 )引起某些热议论。我认为,孙学军博友如果不是哗众取宠的话,很可能是对科学“实验”片面理解,以为只有在实验室人工控制环境下的物理化学实验才叫实验,而其他形式的实验就不叫实验。
对此,我从广义实验的概念出发,将科学实验划分为四种类型:
1 理想实验:即头脑里进行的“理想实验”。依据观察的事实和生活经验,运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在头脑里进行理论猜想和逻辑推理,主要是运用猜想提出公理,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建立起某些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研究,是理想实验研究的光辉典范。
2 观察实验:即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对事物进行有目标的观察,从而获得科学认识。这种方法在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如生物学家采集标本发现新的物种,古生物学家采集化石论证生物进化,地质学家观察地质剖面论证构造。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主要得益于广泛的野外观察实验,他将科学定义为:“归纳经验实事,以便从中发现规律”。
3 模拟实验:依靠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采集事物的数据和信息,在一定理论或假设指导下,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进行模拟分析,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王铮先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很多研究都是模拟实验研究。
4 控制实验:在实验室内,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进行实验,这种实验在理化科学、环境科学中是最常见的。这也大家通常所说的狭义的实验。
其实,现代科学是科学家的理性猜想与实验验证的统一,对于任何自然科学研究来说,实验验证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之所以造成某种假象,以为某人没有做实验,同样可以在SCI期刊发表论文,是因为片面地看待实验。
所以,我不同意“不做实验也可以发表SCI论文”的观点,不做实验发表SCI论文,千万别作假。希望博士生注意,不要为这种哗众取宠的观点所误导。同时,我也要提醒大家注意,科学实验的类型多种多样,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确定,不要片面地理解“实验”。
相关专题:做实验VS发表论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根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wap.sciencenet.cn/blog-74315-349764.html
上一篇:中国科技界的三个“民族”
下一篇:米兰柯维奇是如何赢得国际学术声誉
㈢ 实验类型有哪些怎样定义
中学的化学实验可以分成六种类型: 1.化学基本操作实验I 2.物质的性质和制备实验, 3.阐述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实验, 4.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的实验} 5.定量实验 6.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
㈣ 化学鉴别实验的分类包括哪些
化学实验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实验内容和目的,通常将化学实验分为测量数据类实验、探究性实验(结论在后,体现发现和探索过程)、验证性实验(已经有结论,通过实验来证实)。测量数据类实验是指实验者为了测量某
㈤ 化学实验类型
化学实验的种类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实验内容和目的,通常将化学实验分为测量数据类实验、探究性实验(结论在后,体现发现和探索过程)、验证性实验(已经有结论,通过实验来证实)。
测量数据类实验是指实验者为了测量某个或某组数据而有目的地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酸碱度测量(ph
测定)实验均属于数据测量类实验。
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
对于同一个实验来说,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需要依据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验条件以及教师教学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也就是说具体的每一个化学实验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改变。例如:水的净化,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改进为探究性实验。
㈥ 高中常见化学实验有哪些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的同时生成白色物质。
2.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的气味。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试管上有液体生成。
6. 氢气在空气种燃烧:
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种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使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 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 点燃纯净气体: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 将氯气通入无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生成。
1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1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
迅速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17. 新制氯水中呈黄绿色,光照有气泡生成,久置氯水成无色。
18. 氯水中加石蕊试液:
先变红色后褪色。
19.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0.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遇氯气:
试纸变蓝
21. 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色。
22. 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接近橙(紫)色。
23. 细铜丝在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24. 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25.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淡黄色的粉末)。
26.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黄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中有液滴生成)。
27. 氯化铁溶液中通人硫化氢气体: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并有黄色沉淀生成。
28. 集气瓶中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有浅黄色粉末生成。
29. 二氧化硫气体通人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30. 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试管中,加热反应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水: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1. 钠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蓝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32. 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33.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4. 氨气与氯化氢相遇:
有大量白烟产生。
35. 加热氯化氨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36. 加热氯化氨:
在试管中有白色晶体产生。
37. 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授阳光照射;
瓶中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38. 铜片与浓硝酸反应:
反应激烈,有棕红色气体产生。
39. 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棕红色。
40.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有白色胶状沉淀。
41. 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镁溶液:
胶体变浑浊。
42. 将点燃的镁条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43. 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沉淀。
44. 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有白色絮状物出现,立即转变为灰绿色,最后转变成红褐色沉淀。
45. 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血红色。
46. 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生成。
㈦ 高中化学实验各种类型
蒸馏:当两种液体的沸点有较大差距时用。一般情况下其中一种物质的沸点较低(如果都很高那么蒸馏起来比较辛苦)如:分离酒精和水。
蒸发结晶:用于分离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如:分离出盐水中的氯化钠。
萃取:用于分离两种互相混合但是溶解度不大的液体。需要用另一种物质作为溶剂,且该物质不能同时与以上两种要分离的物质互溶。如:用四氯化碳萃取出溴水中的溴。
冷却热饱和:用于分离某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且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不同。如:分离盐水中的硝酸铵。
暂时想到这么多。可能有些细节不够具体,因为都是我自己写的,你可以去网络里面看看详细内容。
㈧ 化学实验室有哪些分类
目前市面上普遍存在的实验室有哪些?
一、干性实验室与湿性实验室
干性实验室是指精密仪器室、天平室、高温室等不使用或较少使用水的实验室。
湿性实验室是指进行样品处理、容量分析、离心、沉淀、过滤等常规实验而需要配备给排水的实验室。
二、主实验室与辅助实验室
1、主实验室
主实验室是指进行分析、研究等核心实验的主要实验室,如精密仪器室等。 2、辅助实验室
辅助实验室是指为实现核心实验的辅助性实验室,如天平室、高温室、样品室等。
三、常规实验室与特殊实验室
1、常规实验室
常规实验室是指无压差及净化要求的普通化学实验室、生物试验室及物理实验室。
2、特殊实验室
特殊实验室是指洁净实验室、防静电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移动实验室等满足特殊需要的实验室。特殊实验室还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辐射性实验室、易燃易爆危险品实验室等对人或环境有潜在危险性的实验室。
学科划分
按学科划分可分为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主要从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分析和教学工作。一般包括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天平室、标液室、药品室、储藏室、高温室、纯水室等。
这主要是进行样品处理、容量分析、离心、沉淀、过滤等常规实验和操作或仪器分析等。
二、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分为动物学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
1、动物学实验室
动物学中常见的毒理实验是从生物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其实验室是进行毒性鉴定、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机制的检验和研究场所,包括普通动物实验室和洁净动物实验室,一般由前区、饲养区、动物实验室、辅助区组成。
2、植物学实验室
植物学实验室主要进行植物解剖、制片染色、细胞化学成分的测定,微生物检测、基因的分离纯化、体外扩增技术、蛋白质定量测定、电泳分析等实验。
3、微生物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卫生微生物实验室。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以病毒及细菌的鉴定和分类为主,实验室设计1~4 类病毒(菌),危害比较大,这种危害包括了对人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包括了对实验对象的危害。所以,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在特殊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完成。
(2)卫生微生物实验室:
卫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以产品检测和检验为主,危害较小或无危害,实验室对象主要以食物、化妆品、空气和水等,重点注意的是环境对样品或样品之间的污染,所以卫生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在洁净实验室中完成。
三、物理试验室
物理试验室包括电学实验室、热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综合物理实验室等。
㈨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哪些
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5.其他反应。
化合反应: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分解反应: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 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置换反应: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2 + H2↑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现象:有气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