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物理
1. 周易有什么科学道理
《周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典籍之一,它的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人们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却都时刻感受到它的影响,不仅中国文化高深层次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哲学思想等要素,可以从《周易》里找到自己的根。而且民间文化、风俗习惯、日常言行、生活准则、天文历法,也可以从它那儿寻到自己的源。它如此深奥古涩,又是那么的神秘莫测,至今仍然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那么,《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有什么内容?竟会造成那么浓厚的神秘感?请让我们举起理智的火炬,打开它沉重的大门,迈步跨入这座神秘的殿堂吧!
一、《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象征
中国人最善于临机决断,以不变应万变,中国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人们也就的理由相信,人类可以依据自然的变化来预告人类的前景。《周易》一书正是这一文化倾向的最佳的实例。
正因为《周易》有着如此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它就已经被人们看作“圣人之书”人们通过对《周易》的研究,既汲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因素,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易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繁衍出种种流派,《周易》一书也得到了长期流传,而且久盛不衰。
同时,《周易》在民间的流传也更是如火如荼,绵延不绝,它已经成了指导人们生活,规范人类言行的准则,成为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指南,长期以来,中国的知识界的文化人,往往以《周易》中所体现出来的世界观去认识和解释这个周流多变,而又异彩纷呈的世界,而下层民间,更多的是从“易用”角度,用之卜疑断惑,寻求行动上的引导,所以,每一位中国人,不管你对《周易》抱有何种态度,“科学”也好“迷信”也罢。你都不得不承认,《周易》在中国人中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它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本书。这样一种大规模的文化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推究和沉思吗?
直到今天,《周易》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人称它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有人赞其为“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总之《周易》在其卜筮的形式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在它晦涩的言辞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又是中华文明的典型象征,如果以为弄懂了《周易》就会一懂百懂,那当然是毫无根据的,但如果无视其价值,而一味斥之为封建迷信,则恐怕更为愚蠢无知。
二、《周易》独具一格的成书结构
《周易》难懂,人们视其为天书,这当然与它的历史古老和文字简约有关,同时也与结构不同和所表达思想的高度概括有关,《周易》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古代典籍都是经传分开的,传是对经的解释与发挥,自然不能算是经。如《春秋》一书大约有一万六千多字的经文,而解释它的有《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被合称《春秋三传》。但易经却不同,把经传都当作经看待!例:六十四卦中 略作说明。
由于《周易》以上的特点,它内容的多义性、表达词语的简约性、思想的深刻性。都为研读者提供了联想、发挥的广阔天地,这也是它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我只是想老老实实地为《周易》的传播做些通俗的宣传工作,所以不再赘述。如果哪位朋友竟会因此而发生兴趣,将来成为有关方面的专家,那么我肯定是感到十分幸运的。
三、《周易》是占卜书,还是哲学书?
了解了周易这后,我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呢,周易本质为卜筮之书,自然不会错,问题在于《周易》书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一种意见认为周易是纯粹的卜筮书,研究《周易》就是为了弄懂卜筮,进行占卜,也就是为了算卦,就是为了预测前途和吉凶祸福,另一种意见认为,周易实质上是一部哲学书,占卜只是它的躯壳,外壳里面才是它有生命的活的灵魂,研究周易就是为了弄清它的哲学内涵。持前一种意见的,就是所谓的象数派,持后一种意见的就是称为义理派。
象数、义理两派纷纷纭纭,互争短长,其余波流衍,至今犹在,今天我们不想对两派成败得失去枉作评论,我们只希望人们能以更为宽容的心胸、更为理智的精神状态安全观认识它,如果我们不作违心这论的话,我们大概不能不承认,不管是在人类历史上蒙昧初创的远古,还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占卜以它特定的行为,似乎从就没有绝迹过!正如老子所言“人之迷,其曰固久”
过去,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把“迷信”行为归源于人们的愚昧无知,归源于统治者的愚民和欺骗。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面前,这种说法似乎已经是不攻自破了,从更深的层次来观察,人类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必定有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刻,也有自己的知识、理智无能为力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棘手之事,每到这各种时刻,个人的自由意志往往无济于事,人们便不得不归结于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
当人类的智慧不足或毫无用场的时候,人们行事也就丧失了所谓的理智标准,他们便只能借助于某一种偶然的东西去作为自己是与否、行与止的指南,各种精致的或简单的占卜之类的东西便成为最好的决定工具,所以占卜的行为存在,如果作为一种文化的和社会学的现象去思考,它的主要作用或深刻意义,并不在于卜筮的结果的准确与否,而在于卜筮的行为本身,即它所具有的文化咨询功能。当你彷徨歧路无所适从的时候,当你在苦苦的思虑犹豫不决的时候,你偶尔会依靠卜筮的力量在增强自己的信心,你会获得鼓励,形成对某件棘手事件的判断和决定,决断是否正确我们暂不考虑,关键是由此而改变了犹豫不决的状态,摆脱了那种难下决心的焦虑和痛苦,因此,只要人类的知识、理智和智慧对现实问题还存有局限性的话,占卜行为就有其存在的土壤与市场,古代卜筮完毕,往往要追踪休咎之验,官方卜筮要记录存档。可见卜筮之事自古就是认真而严肃的。在实际的卜筮活动中,人类自己的心灵深处,也不完全视卜筮为神灵的启示,试想一下,如果千百年来,那些卜筮者都在一味地迷信鬼神,都在毫无根据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那么何以会拥有那么多热心的信徒,事实上,许多高明的占卜者,对事物的预料往往带有相当高的准确率,当我们把占卜活动作为封建迷信的时候,我们却常常对它的准确性感到困惑莫解,做不出合理的解释。
2. 为什么《周易》这本书会被称为奇书
《周易》是一部被历代圣贤称为天人之学的文化经典,它贯通数理、阐发玄远,包罗万象。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一切学术之源泉,是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涉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提供了备受古人信服的应对办弦法。《周易》是一部真正实用且举世罕有的处世经典!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作八卦以通万物之情:更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部《周易》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因此,《周易》一直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是一部真正实用且举世罕有的处世经典。它涉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提供了备受古人信服的应对办弦法。可以断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了解《周易》,欲图建功立业,应对变化莫测的世事人生、掌握机会和命运,几乎是不可能韵。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作八卦以通万物之情:更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部《周易》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
因此,《周易》一直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是一部真正实用且举世罕有的处世经典。它涉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提供了备受古人信服的应对办法。可以断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了解《周易》,欲图建功立业,应对变化莫测的世事人生、掌握机会和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
诺贝克物理学奖获得者、丹麦人内尔斯?玻尔,因其对世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他的国家授予爵士徽章时,他选择了《周易》中阴阳太极图案作为整个徽章的标志。另一个欧洲人,微积分原理的创立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太极八卦也表示过高度的惊叹:“易图是流传于宇宙间所有科学的最古老纪念物。”莱布尼兹发明的二进位制,正是得益于易经太极八卦的启迪。
毫无疑问,《周易》对现代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瑞士心理学家尤尔?古斯塔夫进而认为,《周易》“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第一奇书”的《周易》,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早已被国内外科学界和文化界首肯,它庞大的易学理论体系囊括了中华文明的全部精华。
3. 求高手解释,周易占卜与量子物理学概率分布及不确定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占卜也应该有科学的解释!
不确定性的原则是“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精力,等等),它是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已确定的值更确定,另一个量,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该
这是不是说,“我们不能准确地测量颗粒”的状态,但“我们不能在同一时间,正是陈述的颗粒,追求量的状态下,准确的,但会影响其他相关数量准确。的本质
“不确定性原理”是:要创建的基础上,这一数额施加影响,那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测量一个总要量量更准确的必要费用的另一项金额,更不精确的成本。例如,我想知道你的想法,但不能有任何影响,你怎么想,这是不可能的实现。因为我想知道你怎么想我们应该跟你交流你的想法肯定是有影响力的(至少你的问题告诉我的),你无法不影响您的想法。
“不确定性原理”,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也不会改变,因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决定(也被称为“拉普拉斯的信条)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的理论和学说。
量子力学涉及许多哲学问题,其核心是因果关系和物理现实。动力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法,方程运动的量子力学的因果关系方程法,当在同一时间被称为系统的状态,可以预测其未来的状态,并在任何时间,在过去的运动方程。
量子力学和经典物理学运动方程(粒子的运动方程和波动方程)的预测,预测不同的性质。经典物理学的理论,系统的测量不会改变它的状态,它只是一个变化的演变运动方程。因此,决策系统状态的运动力学方程确定的预言。
但在量子力学中,系统的状态,有两个变化,一个是系统的状态运动演化,这是一个可逆的变化,另一个是不可逆的变化的系统状态的变化的措施,因此,量子力学中的决定的状态的物理量不能给出确定的预测方程只能给出物理量的机会值。在这个意义上,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失败的因果关系。
因此,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断言量子力学放弃因果关系,一些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反映在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新的样的因果关系 - 因果性的机会。量子力学,量子态的波函数被定义在整个空间,任何的状态变化也实现了整个空间。
个人认为,自存生决定应该是一个“非决定论”的心理,决策理论,所有的人类活动的结果,以前的一些原因和人类行为的几个原因可以根据以往的经历可预见的条件。这是不是很刚性非决定论,你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认为事情,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事情固有的“自由意志”的决定。非决定论心理,所有的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个人的目的自由选择,个人的选择,意图,决定不客观的条件,有没有因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共同构成了完美的世界。
“决定”是指法律,不确定性意味着该变量。概率量子力学中的(如核外电子跟踪),国家有更多的机会,是“非决定。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所以有“决定”的法律和“非决定因素,我们要了解世界,这是”决定“的追求,但生活是永远存在的,是”非决定论“。
4. 周易是什么
易分连山 归藏 周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最初它就是一部国家历法,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月历牌,因为人类最初是要适用大自然而生活的,区别于现代生活,这样对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掌握就很重要,掌握了如何记载?当然就是易,所有的图形都是现代人(区别于发明者时代的人)而创的,起初它可能都是象形图像,掌握这些规律的人在那个时代似乎就是神(成为领导人,请参看韩剧善德女王中美室玺主想得到的斯多汗梅花---太雷人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他被神话了。
连山似乎就是最初伏羲神农时代用的历法,主要看起来是改善居住环境,因为它以艮卦为始,就是依山而居躲避风霜雪雨及猛兽等袭击改善生存环境,就相当于近代风水学的基础,它也基本确立了华夏民族居住以土木为结构为主的建筑思想,也就是为什么远古遗迹没有留存的原因,导致我们的文明不能跻身于世界文明前列,事实是我们的文明远远久远与所谓埃及印度文明(不是一个档次,我们吃热饭住大房子的时候他们还在吃生肉,采果子睡山旮旯呵呵)--古文明的标志大型建筑群的发掘。
归藏就是现在所说的先天八卦,大约是皇帝时期的历法,主要是从事农业,所以以大地坤为始,然后归于大地是为归藏,从震卦到坤卦正好是一个生物生 住 坏 灭的周期,也可以用于节气从春到冬等等,
周易(后天八卦)应该就是周朝历法了,很遗憾到了周朝这些东西基本就是国家图书了,已经被统治者神化了,更有文王被囚研卦的典故,就更神奇了,正是文王被囚通过远观诸物天地星辰等,近查诸身创64卦来了解家里及国家的情况,从而被应用于具体事件的占卜,使其预测更加准确细致,更适合当时社会,随着周朝的衰落,国家图书被盗或被贵族带入民间,从此出现了世界历史上少见的文化大飞跃--百家争鸣(绝对不是自吹,查查世界历史就可以发现。)例如:老子是周朝图书馆馆长。
再后来,人们越来越聪明,吃穿住用行都解决了,八卦原始的作用被淡化了,根据其哲学原理,根据文王后天八卦创立的传说不断应用于占卜吉凶,将其古代用于占卜的部分发展起来,说实话这个东西很怪你不得不说,古人通过对你既你周围事物的观察而得出你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很可怕的,这个我不想多说,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找我试试,我们不认识可以探讨。
关于河图 洛书及先天后天八卦的关系,大家可以查网络,然后再切入易!
5. 易经对现代物理学有什么影响
如果搞易经的可以转行当物理学家,如果物理学家研究问题需要在易经中找答案,此时问这个问题才有意义
6. 《周易》可以推演万物,它的原理是什么
《周易》即《易经》被称为五经之首(诗、书、礼乐、易、春秋;也称六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传世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但是今天的我们读起《周易》来,都有难以读懂的感觉;其实这并非是我们今天才碰到的问题,早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周易》已经是一部难以解读的神秘之书。其神秘首先是由于其来源的神秘。
我们回到“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契就是在木片上书写或契刻记号。将结绳抽象为符号、文字刻在竹片或木片上。刻有书契的木片穿起来就成了册。“唯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实际上,册与典都是结绳记事的产物。册的本义,是竹或木简,就是远古的记事工具,连缀于一条绳索上。事件则记于竹、木条上。书册陈布于几案,就是“典”。典其实就是远古的记事档案,所以《说文》云:“典,五帝之书也。”典册显然是由结绳记事演进而来的。根据典,册于结绳记事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册与典上记载的事情就是《周易》系辞、爻辞最早的来源。
7. 易学和物理学有联系吗
如果说联系的话,只能说,两者都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
易经是古代先民对于世界的朴素的、简单的认识,而物理学是在现代实验科学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对世界的认识。
再就是,易经八卦对于现代的二进制有一定启发。
但同时也看到,从古到今都有人拿着易经的东西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有人把一些古代的哲学甚至迷信经过包装,披上科学的外衣,成为伪科学,以此求名、谋利。所以要谨防上当啊。
8. 未来是否已经被注定(周易学者和物理学者请进)
周易预测是科学的。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其毕竟是预测,不一定能成为事实。
为什么说是科学的呢?
因为其预测方法是从因推果。什么是因?因就是你在过去世所作的事情。果就是你今生的果报。详细的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说“其毕竟是预测,不一定是事实。”?
因为,今生的所作所想,尤其是现在的所做所想,和未来的所作所想也是影响你命运的因素。而周易预测无法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所以,佛学认为:
周易预测虽然科学,但不提倡。不要因为预测的好坏而妄自菲薄或放任自由。
重要的是从现在做起,改变自己的命运。
好的命运如果放任自己就会变得不好。
不好的命运如果修身正行就能变得很好。
我是山东人,楼主好像是老乡。
你说:“我一直在致力研究六爻 为的就是改变命运 趋吉避凶 可是 我最后发现
只要六爻算出的凶灾 无一可以避免 ”
从我的肤浅认识来看,老乡的“趋吉避凶”的方法和想法是不能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如果说有影响,也是影响甚微。
那么,什么才能真正的“趋吉避凶”呢?简单说就是正行正念。而为了“趋吉避凶”而“趋吉避凶”不是正念。
这里不再多说了。如果老乡有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之。
好多自以为精通周易的人连预测的本质都不知道,是很遗憾的。
同我一样,你懂得的东西还太少,希望能有更多的智慧。
9. 中国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物理学能不能统一起来
这个问题很难讲,易经讲的太玄了,老实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没什么结果,易经原文我读过,读的头痛,不怎么能懂,好容易看完了一片茫然。交流一下看法,我觉得易经有些靠唯心的边,对世界更多的是感知的认识,强调人的感知;现代物理就基本抛开了人感知的因素,我觉得现在对微观也好宏观也好也远没到头,首先我们不知道宇宙到底是什么,现在所知的都只是我们根据有限的观察的推断,微观上夸克也只是推论,现在不能定论,现在我们对夸克的认识就像100年前对分子的认识。感觉这两者有交汇的地方,但少,能统一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目前看不出。易经更多的价值应该在哲学的层面上,当然,所有的学科都是哲学在特定层面的扩展。个人的愚见
唯心和唯物也不能说是两个极端,在我们国内从小就教要唯物主义的看问题,其实有些偏颇,国外很多科学家是唯心主义的,这两个其实不能一口就咬定谁对谁错,两者也不就是针锋相对的,在某些地方还是可以共存的。牛顿的后半生我不认为能说明什么,我确实觉得研究上帝的存在真是没什么意义,现在唯心的主流也都抛弃了有神论,而是客观唯心(好像是这个名,我记不太清了);易经是什么时候的现在没有定论,说文王作周易,现在很多人表示怀疑,我也不太信,不过易经确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