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孙河历史

孙河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02 03:54:11

1.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背景

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甚至英国本土都有很多人购买这里制造的船只;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都远销欧洲市场。

南部种植园经济盛行,黑人奴隶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北美生产的很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中,为争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英国虽然打败了法国,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区,但因长期的战争而导致财政困难。

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1)孙河历史扩展阅读:

结果

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立开辟了道路。

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爆发。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2. 北京在历史上所有的名称

北京在历史上所有的名称:

1、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2、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3、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4、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5、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6、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7、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8、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9、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2)孙河历史扩展阅读:

“北京”这个名词,起初并不是一个与北京市所在地区紧密相关的“专用地名”,而是一个根据历代王朝需要而设置到不同地区的“流动地名”,并且往往与“北都”同义,成为我国历史上很多王朝实行“多都制”的表征之一。今天的北京市,之所以被叫做“北京”,便是这一历史现象,最终影响到北京命名的表现。

曹魏时期的邺城是第一座冠名“北京”的城池

在魏晋以前的历史时期,“北京”与“北都”的明确称号并没有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虽然新莽与东汉分别设置了东西都、东西京,甚至东汉还以南阳为南都,但并没有设置一个与南都南阳对应的北都或北京。这是因为当时的天下还不需要一个坐镇北方的陪都,来控制北方局面,一个洛阳便足以坐镇中原与河北了。

曹魏建国以后,实行五都制,以帝都洛阳为中都,以邺、谯、许、长安为陪都,并分别配上方位,确定所谓“京号、都号”,邺城(河北临漳)便是第一座被冠名“北京”或“北都”的城池。

邺城之所以能成为曹魏北京,原因在于曹操称魏公以后便以邺城为国都建立了魏公国(魏王国),邺城在建安后期一直是曹操的统治中心,这里拥有曹魏版图内仅次于洛阳的宫城建筑,而且这里可以为曹魏防御并州、冀州、幽州北部的游牧族群提供一个强大的前进基地与指挥中枢,因此,邺城也便成为了曹魏的北京,长达46年(220年-266年)。

3. 北京发展历史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高丽营镇除外)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苇沟等7个乡归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销怀柔、平谷两县,设立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告别县治时代。

(3)孙河历史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辖16个市辖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万元。

4. 噶伦堡历史

16世纪至20世纪初叶,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进行的侵略扩张。英国是近代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曾遍布全球。
一、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扩张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殖民扩张,始于16世纪迄于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的兴起。
17世纪20~30年代 ,英国相继占领了西印度群岛的圣基茨等地,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东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18世纪,英国开始同法国争夺殖民霸权,1689~1763年间,两国有过4次战争,每次都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英国的殖民地大为增加。1713年,法属新斯科舍半岛、纽芬兰和哈得孙河沿岸,西属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均转归英国。特别是由于七年战争的胜利,英国不仅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还夺得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多米尼加、多巴哥和非洲的塞内加尔。西班牙的佛罗里达也给了英国。
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在东方的殖民机构。1757年,英国确立了在印度斯坦的统治地位。1767~1799年4次进攻并最后占领迈索尔土邦。1803~1804年打败马拉特人的反抗,囊括了克塔克以及恒河与朱木拿河(现称亚穆纳河)之间的大片沃土。英国还从荷兰手中夺得苏门答腊(1784)和马六甲。从吉打苏丹手中割走槟榔屿(1786)。1668~1711 年英人J.库克考察了澳大利亚东岸和新西兰,英国随即向该地移民。
二、工业资本时期的殖民扩张
1843~1849年英国先后兼并信德、克什米尔和旁遮普,从而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进而向印度外围扩张。1814~1815年割去尼泊尔南部土地;1824、1852年两次侵略缅甸,将阿萨姆、若开、丹那沙林并入英属印度。1864~1865年又将不丹的达吉岭和噶伦堡并入英属印度。1824年,荷兰被迫将新加坡划归英国,马来亚划归英国势力范围。1841年和1842年文莱先后将沙捞越和北婆罗割给英国 。1847年文莱受英“保护”。1839年,英国占领土耳其统辖下的亚丁港。1857年又占丕林岛。
在非洲,1843年英国兼并纳塔尔。1808、1861和1874年,塞拉里昂、尼日利亚和黄金海岸相继沦为英国殖民地。
自1764年起,濒临南美东岸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经法、英、西、阿根廷等国易手后,1833年终为英国所得(始称福克兰群岛)。
英国不满足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两次鸦片战争后,不仅要中国赔款、开辟通商口岸,还割去了香港(1842)和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土地(1860)。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为了加强统治,于1858年撤销东印度公司的行政大权,将印度改为直辖领地。
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英国采取移民拓殖政策,使其成为自己工业的附庸。
金融资本时期的殖民扩张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逐步丧失其工业世界的垄断地位,但资本输出和殖民扩张仍然领先。
1876年 ,英国将印度命名为印度帝国,继续向其周围扩张。1876年,占俾路支,1878~1879年阿富汗沦为英国的附属国。1886年占曼德勒,完成将缅甸并入印度的计划。1887年宣布哲孟雄(锡金)受其保护。同年,荷属马尔代夫群岛改受英国保护。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窥伺中国的新疆、云南和西藏。掠夺新疆的阴谋最后为清军粉碎。云南在1876年被迫开放,增辟商埠,扩大领事裁判权,西藏在遭到1888年和1904年的两次入侵后,亦被迫开放,承认英国的领事裁判权。英国还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之机,于1898年强租威海卫。同年又强租九龙半岛北部及其附近岛屿,为期99年。在马来半岛,经不断蚕食,马来半岛南部均落入英国之手。1907年英、俄两国在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
在大洋洲,1874年英国占斐济 ,1884年宣布巴布亚为保护地。1893~1904年又先后占有所罗门、汤加、吉尔伯特、库克、埃利斯和菲尼克斯群岛。1906年,与法国共管新赫布里底群岛。在地中海,1878年从土耳其手中夺得塞浦路斯岛。
非洲是帝国主义瓜分的最后一块大陆。英国夺得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1868年和1885年,先后将巴苏陀兰和贝专纳纳入保护领地。1887年占祖鲁兰,1889年,C.J.罗得斯的南非公司成立后,加紧掠夺津巴布韦及赞比亚河以北广大地区,并于1895年命名这一地区为罗得西亚。经过同德、法、意各国的激烈争夺,在19世纪末,东非的索科特拉岛、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桑给巴尔岛等地先后沦为英国的保护地。
1882年,埃及实际上变成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80年代埃及统治下的苏丹,爆发马赫迪起义,曾赶走英埃侵略军,建立自己的国家。1899年,这个国家被英军扼杀,实际上沦为英国殖民地 。经过英布战争 ,英国占领了布尔人的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和奥伦治。1910年,德兰士瓦、奥伦治和开普、纳塔尔组成新的自治领——南非联邦。
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1876年时它已拥有22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25190万人口,到1914年增加到3350万平方千米的领地和39350万人口,相当英本土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V.I.列宁称英国为“殖民帝国主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夺取了德国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并在战后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纳入帝国领域,其中西南非洲分给南非联邦、坦噶尼喀由英直接统治,多哥与喀麦隆与法国共管,德属新几内亚和瑙鲁分给澳大利亚。西萨摩亚交给新西兰。此外,原属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包括外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也划归英国。

5. 望京地带的历史

望京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它比北京的历史还要长几百年。史书记载,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距今已有千年。辽代定都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而把幽州(今北京)作为陪都之一,称之为南京(亦称燕京)。望京当时处在中京经古北口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上,望京以北的孙侯(今孙河)更是位居温渝河(今温榆河)之南岸,是当时从东北方向进出幽州必经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远在宋朝,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京都东北五十里处有望京墩一座,望京由此得名。据推断,现在的地名大山子也是与望京墩颇有渊源。

望京墩上的城防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此时的明朝正处在战乱年代,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不断进犯,战事频繁。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英宗朱祁镇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却大败于怀来土木堡,英宗亦成为瓦剌军的阶下囚。英宗之弟朱祁钰随后即位(号称景帝),上台后首要之事便是重用兵部尚书于谦,依仗其刷新内政、整顿军队、备足粮草、构筑城防,以保京城不失。同年十月,于谦率领明军成功击溃兵临北京城下的瓦剌军。过了三月即明景泰元年闰正月,于谦为加强北京城防又奏请皇上:“京城四面,因无墩台瞭望,寇至不能知其远近及下营处,卒难提备,可用四面离城一、二十里或三十里筑立墩台,以便瞭望。”景帝回曰:“所言甚善。”其令钦天监踏勘,画图来看。同年六月,总兵武清侯石亨再奏:“京城四面,宜筑墩台,以便瞭望。”只过一月,七月就在京城北面和东北面“筑德胜门双综铺及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明实录类纂》北京史料卷)。至于此墩台的形状和规模,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可比照当年其他地方所筑墩台的大小:“高三丈,阔十二丈”。清代的《日下旧闻考》和《宸垣识略》对这座“望京村墩台”都有所提及。

6. 运河文化的历史、地理、故事和传说

地理文献: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历史记载: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诗句: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173病⒐爬椿坪恿鳎褡鞲亍6嫉辣渫ń颍缀;尽#巳钾荨豆呕坪拥獭贰。场⒋竽卵讨保ず勇淙赵病#⊥跷妒怪寥稀贰。础兹找郎骄。坪尤牒A鳌S钋Ю锬浚弦徊懵ァ#踔痢兜丘偃嘎ァ贰。怠⒕患坪又焐侠矗剂鞯胶2桓椿?--李白《将进酒》6、黄河落天走东海9517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成语: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神话传说: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8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7. 急急急,历史

乔治.华盛顿托玛马斯.杰斐逊等人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美国独立战争

发生时间: 1775~1783年
发生地点: 北美战场
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又称北美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
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七年战争后,英国为弥补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人民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抗英斗争从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1774年9~10月,除佐治亚外的12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训练民兵并贮藏军火。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奉命去康科德查抄殖民地民兵的军火,往返途中在列克星敦附近遭民兵伏击,损失286人。列克星敦之战揭开战争序幕。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6月14日决定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G.华盛顿为总司令。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悬殊。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工业发达,拥有世界一流海军;驻北美英军约3万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以加拿大为依托;但军队远离本土,不谙当地情况,人力物力补充困难;统治集团内部在战争指导上存在分歧,未形成统一指挥。北美殖民地人口仅300万,其中约50万人为亲英的“效忠派”;正规军刚组建,兵力不足,主要依靠不脱产的民兵和短期服役的志愿兵补充,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各殖民地地方主义严重,大陆会议的领导软弱无力;但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为独立自由而战,得到革命人民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并可利用英国与法、西、荷等国的固有矛盾,争取外援。战争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5~1778),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T.盖奇派兵2200名,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虽因弹药耗尽放弃阵地,却首次取得了歼敌千人的战果。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11月,R.蒙哥马利率左路军攻占蒙特利尔,随后与B.阿诺德率领的右路军在圣劳伦斯河下游会合。12月底,美军约1000人冒着暴风雪突击魁北克失利。此后,美军围攻魁北克,牵制了英军的部分力量。直到次年5月英国增派援兵,美军才撤退。1776年3月,英军在被围11个月后被迫撤出波士顿。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殖民地独立。8月底,W.豪(继盖奇任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在英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于11月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随后入营过冬。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圣诞之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并于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1777年夏,英军为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州的联系,决心兵分三路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路从安大略湖南岸登陆,沿莫霍克河东进,途中被美军击溃;另一路7000余人由J.伯戈因率领,沿尚普兰湖南下,企图与豪指挥的第三路即驻纽约的英军会师于奥尔巴尼。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人南下,于9月26日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冒进,被1.2万美军和游击队围困在萨拉托加(今斯凯勒维尔),10月17日率5000余人投降。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华盛顿率军退至瓦利福奇后,在志愿人员、普鲁士军官B.斯托伊本主持下对部队进行冬季整训,提高了战斗力。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入僵持状态。

第二阶段(1779~1783),主战场在南方,美军以弱胜强英军新任统帅H.克林顿利用南方“效忠派”较多,且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等有利条件,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企图在法国陆、海军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1778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开始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次年9月,美法联军围攻萨凡纳,伤亡惨重。1780年春,克林顿指挥英军1.4万人从陆海两面包围查尔斯顿,迫使南方美军司令B.林肯率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4艘军舰、300门火炮及其他装备。5月29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韦克斯豪克里克再败美军。6月8日,克林顿率部分英军回纽约,留下C.康沃利斯率英军7000余人在“效忠派”配合下据守南方广大地区。8月16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击败H.盖茨统率的南方美军主力。同年12月,大陆会议委派N.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分兵两路(一路由D摩根率领,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开展游击战。在弗吉尼亚,法国志愿人员、青年贵族拉斐特侯爵率军牵制叛将阿诺德指挥的英军。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大胜英军。3月15日,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与美军交战,伤亡惨重,被迫向沿海地区撤退。8月,康沃利斯集中南方英军主力于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1.6万余人(其中法军7000余人,由罗尚博伯爵指挥),在格拉斯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配合下包围约克敦,迫使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约克敦围攻战导致英内阁倒台并促使双方和谈。英国新政府于1782年11月30日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000人),广大军民英勇奋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战争中,美国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国的援助。美军战略战术灵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样式,摒弃传统的线式战斗队形,根据地形地物采用疏开队形作战,不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法国大革命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均有重大影响。

8. 纽约的历史

纽约的历史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点在曼哈顿岛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最早来到河口地区。

1609年英国人哈得孙沿河上溯探险,该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大约60个荷兰盾(相当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

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即新约克,英国有约克郡)。1686年纽约建市。

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连接哈得孙河和五大湖区的伊利运河建成通航。

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贸易、旅游与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

(8)孙河历史扩展阅读:

名称的由来:

纽约(New York)意为“新约克郡”—英荷战争结束后,荷兰战败被迫将新阿姆斯特丹割让给英国,当时正好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的生日。

于是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新约克郡,作为送给约克公爵的礼物。另外由于在二十世纪初,纽约对外来移民来说是个崭新天地,机会到处都是。

因此纽约常被昵称为“大苹果”(the Big Apple),便是取“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纽约市有官方拉丁语名称Novum Eboracum用于市徽上,意为“新艾伯拉肯”。其中艾伯拉肯就是前述约克在罗马帝国时期的拉丁语旧名。

9. 请大家亲告诉我, 望京有哪些有名的历史和关于老望京的所有信息。谢谢!

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

史书记载,望京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辽代,距今已有千年。沈括所言实际指的是辽代之事。辽代定都于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而把幽州(今北京)作为陪都之一,称之为南京(亦称燕京)。当年的望京馆其实并没有建在望京,而是建在望京东北十余里的孙侯(今孙河村)。孙侯与望京当时都处在中京经古北口通往幽州的交通要道上,孙侯更是位居温渝河(今温榆河)之南岸,是当时从东北方向进出幽州必经的重要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村中曾设有了望敌方情况的土堡,孙侯原为孙堠。为了给南来北往的使臣提供宿息饮饯之所,辽代便在孙侯建立馆舍。始称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想必是当年望京较孙侯更有名。如今到孙河村去找寻望京馆的遗迹,已是一无所获。

望京馆既在孙侯,沈括所言“三十里”似有不确。故清代于敏中所辑《日下旧闻考》及吴长元所辑《宸垣识略》中均称“望京馆在城东北五十里孙侯村”。考虑到辽代幽州在今西便门至宣武门一带,此说该较为准确。另外宋《王沂公(曾)行程录》中还有“四十里”一说。

■明代望京墩让望京再次扬名

如果说在辽宋时期让望京出名的是望京馆,那么到了明代筑起了望京墩则让望京再次扬名。

望京墩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此时的明朝正处在战乱年代,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不断进犯,战事频繁。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英宗朱祁镇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却大败于怀来土木堡,英宗亦成为瓦剌军的阶下囚。英宗之弟朱祁钰随后即位(号称景帝),上台后首要之事便是重用兵部尚书于谦,依仗其刷新内政、整顿军队、备足粮草、构筑城防,以保京城不失。同年十月,于谦率领明军成功击溃兵临北京城下的瓦剌军。过了三月即明景泰元年闰正月,于谦为加强北京城防又奏请皇上:“京城四面,因无墩台了望,寇至不能知其远近及下营处,卒难提备,可用四面离城一、二十里或三十里筑立墩台,以便了望。”景帝回曰:“所言甚善。”其令钦天监踏勘,画图来看。同年六月,总兵武清侯石亨再奏:“京城四面,宜筑墩台,以便了望。”只过一月,七月就在京城北面和东北面“筑德胜门双综铺及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明实录类纂》北京史料卷)。至于此墩台的形状和规模,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可比照当年其他地方所筑墩台的大小:“高三丈,阔十二丈”。清代的《日下旧闻考》和《宸垣识略》对这座“望京村墩台”都有所提及。

历经550多年的风风雨雨,望京墩已不见踪影。如今的望京村人都不知望京墩为何物,但村里的老人还记得,早年村南地头曾有一土包,人称“单墩”,恐是望京墩的遗留之所。后来建厂房、修公路将这一仅存的土包推平了。

■明后期分出大小望京村

明代以前望京只为一村,明后期分出了大小望京村。两村以一条小河相隔,大望京村居东,小望京村居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望京村已有常住人口近2000人,440多户。小望京村则有700多人,300多户。尽管大小望京村的人们对望京馆、望京墩几乎一无所知,但说起望京的来历,村里老人都会说出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小时候站在村头就可以望见东直门(城楼)、鼓楼。

■乾隆帝御封望京?

此外还能从他们嘴里听到一个御封望京的传说:那一年,乾隆皇帝去避暑山庄度夏,经由御道路过此村,停下歇息,饮茶之时回头一眼望见东直门,随即赐名此地为望京。老人们质朴的说法和传说大概道出了望京一名初始的含义,当然辽代是见不着东直门的,但可以望见当时幽州城的某一高点。此说不无根据,看看望京一带村子的海拔高度,虽都处在大平原上,大小望京村比周围村子差不多能高出一米,比孙河村更是高出2米多。想象一下吧,当时来自北方的使臣、商贾走出莽莽燕山,来到广阔平原,行至望京,豁然看见京城的一角,那是何等的喜悦。大望京村的老人还有印象,早年御道穿村而过,御道两旁商铺、酒馆一一排列,好不热闹。五十年前村里还有双关老爷庙(一殿供两个关老爷),一步两井等古迹,现已无存。大小望京村周围曾有几处明清时期显赫人物的墓地,多已平复,仅存清末军机大臣、大学士世续(俗称“世中堂”)墓地的几间殿房和两株马尾松。
望京小区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小区里除了少部分是世代居住在此的“老望京”之外,绝大部分是“移民”至此的外乡人。对于这片土地的过去,“老望京”们多多少少会从父辈那里得知一些,而对很多外乡人来说,大概都充满着疑问。我们查阅了数据,采访了望京的一些老人,来给您说说望京地名的来历。
古老的来历——东晋时“将台”曾设拜将台,望京小区的南部一带,原来属于将台乡西八间房行政村。“将台”得名于现在将台洼村西火车站附近曾有的拜将台。这个拜将台曾是东晋十六国时前燕的皇帝景昭帝慕容俊建的。现在这个拜将台早已经消失了,而且拜将台所在的将台洼村,现在也由于行政规划的调整而不属于将台乡,而归东风乡管辖。
沧桑的变化——元代时“阜通”是条漕运河。 望京现在有两条路,一条叫阜通东大街,另一条叫阜通西大街,“阜通”两个字比较奇怪,其实“阜通”一词得名于元明时期流经这里的“阜通河”。阜通河又名“坝河”,就是位于现在望京西南四元桥南侧的那条小水渠。不过在元代的时候,这可不是一条小水渠,而是条可以进行漕运的大运河。1279年,元朝开通北线运粮河,河流取名叫阜通河,终点位于现在西坝河的光熙门。阜通河中途修筑了千斯坝、常庆坝、郭村坝、西阳坝、郑村坝、王村坝、深沟坝等7处大坝用来通漕运,由此这条河得名坝河。到了清代后期因水源不足,淤塞失修,坝河才逐渐失去了漕运能力。“西坝河”和“东坝”; 也与这条河有关; 朝阳区另外两个地名“西坝河”和“东坝”也是根据阜通河上的大坝得名的。“西坝河”位于常庆坝以西,所以得名;而“东坝”其实就是郑村坝一带。
1.“奶子房”是片养马场。在北边的崔各庄乡有一个村叫“奶子房”,从望京过去的944路、939路公交车终点站就设在“奶子房”。奶子房的来历和这里原来是片养马场有关。在元代辽金时期,蒙古人爱喝马奶酒,因此这里是专门养马产奶供给蒙古贵族饮用的地方,久之这里也就称为“马奶子房”。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村子才发展成东西两村,称为“马奶子东村”、“马奶子西村”。1979年此处地名改为“奶子房”,但仍分“奶东村”和“奶西村”。
2.来广营曾是正蓝旗兵营。来广营乡在清朝是正蓝旗的兵营所在地,俗称“蓝营”,后来成为村后取谐音叫“来营”。1908年,才最早使用“来广营”一名。明、清至民国时期,来广营都是各朝政府的屯兵重地,到现在还有一些旧营房遗址。来广营乡原有32个自然村,从一些村的名字上可看出当年的地域特点,比如来广营乡带“营”字的村名非常多,现在有来广营、勇士营、清河营、黄军营,都与明初驻军屯垦和清代驻扎八旗拱卫京师有关。
3.望京西园多“坟”地。来广营一带由于地处明清时期的郊区,因此这一带还是一片皇家坟地。达官贵人、皇宫中的宫女太监甚至一些皇亲国戚也都安葬在此。在地名上,过去来广营乡带“坟”的村就多达14个,比如“师家坟”、“赵家坟”、“王爷坟”、“六公主坟”等。“师家坟”村现在位于澳洲康都小区的西侧,是望京存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老村落,不过目前已列在拆迁范围之内。“赵家坟”就是现在的望京西园一带。望和桥附近的“六公主坟”,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女儿寿恩固伦公主坟墓之地。前段时间在望京西路挖出的明清古墓,也说明了望京曾经存在大片坟地。上世纪60年代后至80年代初,来广营乡的这些村名末尾“坟”字陆续改为“村”、“庄”以及“屯”等。
4.有趣的更改——“花椒地”——“花家地”——“画家地”位于北四环东北角的花家地小区,最早这里曾是一片花椒地。“原来这里是一片农田,在上面种着大片的花椒,因此这一带也就被称为花椒地。”老一辈的“老望京”们对记者说。1988年初,城开集团在这片花椒地里建起了望京小区第一批住宅小区,取花椒地的谐音叫“花家地小区”。现在花家地已经分为“花家地西里”、“花家地北里”、“花家地南里”、“花家地”等几大小区,是望京较大的一片居民生活区。几年前,由于中央美术学院搬到花家地来,附近也就聚集了大量的艺术家,“花家地”也慢慢地被大家戏称为“画家地”,而其真正的原名“花椒地”几乎已经被人遗忘。
原来的望京是个村子,目前的“望京小区”的大部分土地其实原本不属于望京。现在望京北侧的南湖东园以北一带,包括望京花园、望京科技园等,原本都是来广营乡所辖;而南侧大西洋新城以南部分,则基本上都属于将台乡。真正的望京就在目前京顺路旁边的一个望京村内。南湖、北湖和东湖原来属于来广营; 望京西北侧的南湖东园小区一带,以前属于南湖渠、北湖渠和东湖渠三个村庄,这三个村庄原本属于来广营乡所辖。 南湖渠早已经被拆除,现在在其原地上盖起了多个小区。现在的南湖渠西里、季景沁园、银领国际、南湖东园、南湖中园和南湖西园等小区,原本都是原南湖渠村庄的所在地。东湖渠和北湖渠两个村庄目前还存在。东湖渠位于望京花园西侧、北小河公园东边,现在是望京的一个“城中村”。北湖渠位于望京西北方向,目前还有大量的居民居住在此。

自1994年开始大规模建设以来,望京,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区域经过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俨然成为一座具备区域商业中心、中等程度的新城。十年前,望京是北京边缘的一座荒凉的“小乡村”,十年后,望京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居住社区。望京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令世人震惊,如今发现望京有以下几点重大变化:

交通瓶颈迅速打破
望京素以“进易出难”著称,但是近两年,望京的交通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望京内部的交通网络组织得到完善,许多先前的断头路相继连接通车,道路两旁加设了隔离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无人管理造成的交通混乱局面;另一方面,望京打通了与外围的交通动脉。地铁13号线经过望京西,方便了居民快速进入东西二、三环,再加上规划中的地铁四号线助阵,轨道交通的力量在望京地区将不可小觑。同时,随着进入望京腹地的望京西路、阜通东大街的建成通车,困绕望京“早晨出不去,晚上进不来”的交通拥堵问题将会得以有效解决.

望京二手房引领市场风范
望京地区开发的住宅项目多以高层塔楼和高层板楼为主,中档项目居多,以二居和三居为主,市场供应相对单一。为了改变过去在新区开发中产品过于单一的状况,目前进入望京区域的项目均以高档公寓、豪宅和写字楼、大型公建及商业配套中心为主,还包括大型文化娱乐中心等。

第一:新楼盘数量有限,价格较高.
第二:二手房价位适中,独领风骚.
望京地区90年代后开发的房屋几乎覆盖整个区域,这些房屋格局大都十分新颖,大居室,大客厅,厨房的设施比较完善,打破了传统的二手房小居室,小客厅,厨房窄小的格局,并且许多二手房都带有精装修,品位较高

第三:置业者的整体素质提高.
如果说九十年代的望京居住人口主体是城市化进程中"上楼"的当地农民,那么,随着韩国三星电子、西门子、松下、LG、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的纷至沓来,居住人群越来越同质化---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阶层日渐成为望京的主流居住人群。此外,望京由于韩国人特别集中,因此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韩国村"。截止到2007年年底,居住在望京的韩国人约有8万人,已经占在京韩国人总数的90%。韩国服装、韩式烧烤、韩国特色专卖店都在望京遍地开花。在韩国,望京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很多没有来过北京的韩国人都知道,望京是北京韩国人聚集最多的"村"。
未来两三年内随着更多外企的进驻,会有越来越多的中高收入群体选择在望京置业。随着望京规划蓝图的付诸现实,高科技园区的建设,交通、生活、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的配套不断完善,就业环境与居住品质的提升,望京,将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置业热点。

商业配套正在升级
这两年,望京的基础设施改造吸引了大批国际零售商,位于北五环的百安居、爱家家居、嘉茂华联商厦、华堂商场、六佰本、家乐福、望京国际商业中心、宜家望京店的入驻,沃尔玛、欧尚、新世界百货商场、好莱坞影城等。据统计,望京区域内仅今年新增的商业面积就达60万平方米,望京的商务配套正在迅速崛起。
世界500强企业积极进驻
加拿大北电网络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美国摩托罗拉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爱立信中国总部及研发中心。三星电子(中国)服务总部。美国安捷伦科技。德国宝马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北京奔驰大厦。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索尼爱立信中国总部等。
倾力打造三大基地
除上述提及的,由摩托罗拉、三星电子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研发基地”外,望京还致力于打造“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基地”。此举主要就是为了培养留学人员,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望京现已形成: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基地、民营企业发展基地,以及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基于此,我们不用保守地预计,望京势必发展成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集群所在。

10. 易洛魁人的历史沿革


易洛魁人于1570年组成易洛魁联盟,包括莫哈克、奥内达、奥农达加、卡尤加、塞内卡5个部落。1715年土斯卡罗拉部落加入进来,成为人们常说的“六部落”。他们的语言很相似,彼此能够互相听懂。莫哈克部落是各部落公认的“大哥”,被称为“(拥有)燧石的人们”。
易洛魁人从事锄耕农业,兼营渔猎和畜牧、制陶和编筐等手工艺。长期实行母系氏族制。氏族以图腾命名,以议事会为权力机构,并严格实行族外婚。母系大家族是基本社会单位,居住在一个长屋之内,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血统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妇女地位较高。
联盟地域辽阔,东自哈得孙河,西抵密歇根湖,北起渥太华河,南达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到18世纪成立北美最强大的部落集团。曾顽强抵抗荷、英、法殖民者入侵。美国独立战争时,“联盟”被英、美分化利用,1779年被美军击溃。“联盟”瓦解后,部分成员逃往加拿大,留在美国的被迫住在保留地。一般靠制作零星手工艺品或打短工度日,生活较贫困。1950年曾因美国政府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而向联合国提出控诉,得到了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热点内容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
贵州大学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9 17:12:01 浏览:609
教师工作坊与教师成长 发布:2025-07-09 17:03:02 浏览:547
王玉班主任 发布:2025-07-09 15:27:17 浏览:201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
安全座椅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10:10:30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