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ppt
『壹』 我是一名生物教师.那些网站对于我们比较好呢,请赐教.
生物CAI http://www.swcai.cn
生物教学之窗www.swcai.cn免费提供以下资源下载:
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的清扫作用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课件演示)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3.单克隆抗体制备.rar
29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1)
30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2)
34胡萝卜的组织培养.rar
35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37基因重组(可连续自动播放)
37基因重组
39基因的连接
40基因的操作过程(全过程)
40基因的操作过程(第四步)
40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三步).rar
40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二步).rar
40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一步).rar
45转基因动物.rar
49豚鼠胰脏腺泡分泌物形成过程.rar
51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rar
53细胞融合过程.rar
56胚胎移植.rar
57细菌的结构.rar
58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芽孢.rar
59细菌细胞分裂.rar
61病毒结构示意图.rar
62病毒的增殖.rar
单克隆抗体.rar
发酵工程.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3课本.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1课本.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一).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二).rar
皮肤.rar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姜).rar
备考生物(郑春和).rar
207三倍体西瓜的培育.rar
208海洋生态系统.rar
209草原生态系统.rar
210南极企鹅群落的活动.rar
00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rar
211海洋中生物分层现象.rar
00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ar
003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rar
00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rar
005单倍体植物的培养2.rar
006多倍体形成的过程.rar
007ZW型性别决定图解.rar
008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rar
009混花毛马.rar
010蚊子的受精.rar
011豌豆的自花传粉过程.rar
012豌豆的异花传粉过程.rar
013杂交实验.rar
014分析图解.rar
015测交实验.rar
201一只老鼠活动.rar
202一群鸡的影象2.rar
202一群鸡的影像1.rar
203蚂蚁活动.rar
204蜜蜂群体生活片断.rar
205蜜蜂群体生活.rar
206热带雨林景观.rar
241蜂兰花吸引黄蜂传粉.rar
242北极熊.rar
040驴和马的杂交.rar
041人与黑猩猩的骨骼.rar
042南山奶牛场.rar
043人能制造工具.rar
044直立人的行走.rar
045智人的人工取火、狩猎、捕鱼.rar
046我国污水排放的河流.rar
047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处理过程.rar
224狼群.rar
225狮子追斑马.rar
226热带雨林生态系统.rar
227火山爆发.rar
228孵小鸡.rar
229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rar
230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rar
231黄河断流现象.rar
232酸雨.rar
233青海湖岛.rar
234高原景观.rar
235花传粉.rar
236动物行为.rar
237不同体色的蛙.rar
238动物体色的变化.rar
239杜鹃捕食毛虫.rar
240原始森林.rar
021精原细胞.rar
022线粒体的模式图.rar
023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024精子尾部摆动放大尾部细胞.rar
025变形虫的分裂生殖.rar
026叶绿体的结构1.rar
027叶绿体的结构2.rar
028两种内质网的模式图.rar
029细胞分裂后期的变化过程.rar
030协助扩散.rar
031线粒体结构.rar
032细胞有丝分裂.rar
033叶绿体立体结构.rar
034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形.rar
035细胞的结构.rar
036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rar
037细胞分裂中期的变化过程.rar
038动物细胞的结构.rar
039细胞分裂期的前期变化过程.rar
201火山爆发的景观及地衣的生长.rar
202细菌的繁殖过程.rar
203蝴蝶在白天飞舞.rar
204草原上生活着羊群.rar
205绵羊.rar
206一群蚂蚁.rar
207我国北方沙漠化的过程.rar
208海洋中游动的水母.rar
209鲫鱼.rar
210狗吃食.rar
211蝶类.rar
212蛋白质在体内装配的过程.rar
213黄土高原的变迁.rar
214信使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内进入细胞度的过程.rar
21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rar
216被洪水淹没的水稻.rar
217鸟类的迁徙.rar
218蛙的受精卵发育一只成年蛙.rar
219鲫鱼卵的分裂.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001茎向光生长根向地生长.rar
002含羞草被青蛙碰撞后的反应.rar
003铁生锈的过程.rar
004细胞有丝和无丝分裂.rar
005人体结构.rar
006种白菜.rar
007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rar
008自由水变为结合水.rar
009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rar
01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rar
011植物吸取养料.rar
012植物生长.rar
013细胞分裂末期的变化过程.rar
014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式图.rar
015半透膜实验.rar
016细胞膜的结构.rar
017两细胞结合.rar
01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rar
019有氧呼吸作用.rar
020酵母菌的出芽生殖.rar
078初级卵母细胞1.rar
079初级卵母细胞2.rar
080初级卵母细胞3.rar
081初级卵母细胞4.rar
082次级精母细胞1.rar
083次级精母细胞2.rar
084次级精母细胞3.rar
085次级卵母细胞1.rar
086次级卵母细胞2.rar
087次级卵母细胞3.rar
088范例蛋白质的功能.rar
089范例公园里的蜜蜂和蝴蝶.rar
090范例一个小型生物群落.rar
100范例自然界多姿多采的生命现象.rar
101精原细胞分裂.rar
102精子.rar
221工业三废.rar
222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rar
223细胞的癌变.rar
224大型生态系统.rar
225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226成年狗行动缓慢.rar
227奶牛在草原上吃草.rar
228蛙的抱对.rar
234植物幼苗破土而出.rar
236两只羚羊争斗.rar
237植物向光生长.rar
239小天鹅的印随性.rar
241无籽番茄的培育.rar
046胚珠.rar
047斯巴兰让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实验.rar
048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rar
049淀粉酶对淀粉.糖水解的作用比较.rar
050光合作用.rar
051光合作用氧来自水.rar
05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rar
05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自于水的实验.rar
054卵母细胞.rar
055卵原细胞.rar
056白萝卜上插根的玻璃管.rar
057DNA的复制.rar
058插扦嫁接.rar
059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rar
060成熟区的表皮细胞.rar
061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rar
063细胞受精.rar
064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rar
065细胞膜平面结构图.rar
066细胞对物质的选择吸收.rar
067四分体平分为二.rar
068树的根茎缺养料死亡.rar
069渗透装置.rar
070胚乳核.rar
071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rar
07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rar
074初级精母细胞1.rar
075初级精母细胞2.rar
076初级精母细胞3.rar
077初级精母细胞4.rar
WinRAR
音影传送带
生物画板
7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7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二章:生命的组成单位——细胞
7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7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rar
8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rar
8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六章:遗传和变异.rar
83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七章:生物的进化.rar
8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rar
85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rar
8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章:生理卫生.rar
87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一章:微生物.rar
8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二章:植物.rar
89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三章:动物.rar
9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四章:生物技术和能力.rar
1999年湖南省IBO复赛试题.rar
1999年湖南省高中生物毕业会考试卷
200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和答案
200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rar.rar
2003年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考试试题.rar.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安徽卷).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暨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rar
2003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分析.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rar.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doc.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3生物竞赛(扫描版).rar
2003生物竞赛初赛(浙江卷).rar.rar
2003温州市高三理综竞赛(生物).rar
2004年安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吉林省预赛
2004生物竞赛初赛(湖南卷).rar
第12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1)理论试题
第13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2).rar.rar
高中生物联赛复习提纲
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
浙江省第八届高中生物竞赛试题.rar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与健康教学设计
第三节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免疫——特异性免疫教学过程(1)
第三节免疫——特异性免疫教学过程(2).rar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案例.rar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教学设计案例.rar
《人体的稳态》教材简析与教法建议.rar
理科综合测试综述与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实验分析与设计
题型专题12.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下册.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rar
基础生化课件.rar
复旦微生物.rar
生化模拟题.rar
生化习题
天津大学生化2002试题.rar
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硕士入学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0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0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0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1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3动物生理生化.rar
2003动物营养.rar
2004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4细胞生物学考试试题.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理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营养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细胞生物学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rar
2005年硕士植物营养试卷.rar
2002环境学概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rar
2003环境学概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rar
2004年环境学概论试题.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5年硕士环境科学概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农业生态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1999经济地理学概论试题.rar
1999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自然地理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1经济地理导论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1中国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1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2经济地理导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2中国自然地理.rar
2002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3经济地理学导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3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4年生态学试题.rar
2004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题.rar
2004年硕士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态学试卷.doc.rar
2005年硕士土壤学试卷.rar
土壤环境方向考研试题.rar
种群生态方向.rar
作物耐逆境生态育种方向.rar
历年考研遗传学试题.rar
沈同生化笔记.rar
武大微生物(沈萍).rar
微生物有(周德庆).rar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辅导班复习资料(生物化学).rar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rar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rar
武汉大学分子遗传.rar
生化第三版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题概要.rar
生物化学重点串讲笔记.rar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沈萍版).rar
微生物学笔记.rar
杨群英-蛋白质的鉴定.rar
DNA的计算.rar
DNA的结构和复制.rar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ar
第二章:细胞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习题.rar
第四章复习题.rar
第五章复习题.rar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rar
高二上期复习.rar
光合作用练习题.rar
呼吸作用练习题.rar
基因的表达.rar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求解.rar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rar
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rar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rar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体的稳态.rar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神经调节1.rar
神经调节.rar
生物学中的数学计算题归类.rar
生物育种专题.rar
生殖类型和减数分裂.rar
体液调节.rar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rar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习题.rar
新陈代谢与酶练习题.rar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习题.rar
绪论和第一章复习课.rar
遗传系谱判断.rar
预测题.rar
植物的矿质营养.rar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rar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rar
株洲市月考试题.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第一节生物多样性.rar
环境污染.rar
生态系统的功能.ppt.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生物进化的证据.rar
生物与环境.rar
种群与群落.rar
保护大自然.rar
生态系统.rar
生态系统(姜).rar
生态系统的功能.rar
生态因素(姜).rar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rar
王先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rar
现代生物进化论简介(姜).rar
种群和生物群落(姜).rar
8-2.环境污染的危害.rar
标题.rar
课件.rar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rar
树.rar
8-0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8-05.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rar
8-09.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8-10.生物圈2号.rar
绪论及生命的物质基础复习课2.rar
0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rar
02.人体的营养与健康.rar
04.免疫疾病.rar
05.光合作用.rar
06.生物固氮.rar
07.细胞质遗传.rar
08.基因工程.rar
09.基因工程1.rar
09.基因工程.rar
082.基因工程.rar
病毒与人类健康(讲座).rar
第三节发酵工程简介.rar
高三讲座(核酸).rar
高中生~1.rar
基因表达的调控1.rar
生态系统.rar
生物圈的稳态(张鹏)3.rar
微生物的类群.rar
细胞工程.rar
专题讲座.rar
专题三细胞与细胞工程.rar
生物技术.rar
特异性免疫.rar
细胞质遗传.rar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课件.rar
人类基因组计划(flash).rar
第二次月考.rar
光合作用1.rar
细胞增殖.rar
元素和化合物3.rar
元素和化合物.rar
酶和ATP.rar
酶与ATP.rar
实验设计A.rar
实验设计B.rar
微生物的生长.rar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2.rar
细胞.rar
绪论.rar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rar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 环境因素.rar
元素和化合物1.rar
元素和化合物2.rar
体液平衡紊乱(大学).rar
内环境与稳态.rar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rar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rar
血糖的调节.rar
高三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件.rar
免疫.ppt.rar
人体生命活 动的调节.rar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赵占星).rar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rar
实验设计例题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题的新类型.rar
新陈代谢
控制变量法在生物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X4-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高三课件).rar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rar
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傅熹).rar
光合作用.rar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rar
减数分裂wkh.rar
基因表达的调控.rar
基因的结构.rar
基因工程简介.rar
免疫教学全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rar
生物工程专题复习
免疫失调病.rar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rar
稳态.rar
物质代谢.rar
细胞质遗传.ppt.rar
植物的矿质营养.rar
光合作用
生物膜系统.rar
基因工程
免疫
生命活动
细胞工程
病毒教学课件.rar
免疫wkh.rar
水分代谢swf.rar
细胞质遗传.rar.rar
免疫正式版.rar
植物细胞工程.rar
保护大自然.rar
DNA的合成.rar
RNA的合成.rar
细胞的结构.rar
白细胞吞噬细菌.rar
单克隆抗体.rar
反射弧兴奋的传导.rar
基因工程操作.rar
基因工程操作流程.rar
克隆绵羊.rar
胚芽鞘1.rar
胚芽鞘2.rar
胚芽鞘3.rar
人口增长曲线.rar
渗透作用装置.rar
水分进入导管的途径.rar
细菌.rar
基因工程
全品高考.rar
2005年河北生物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rar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遗传和变异
蛋白质专题复习.rar
动物的新陈代谢-人教版.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株洲县第五中学200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rar
株洲县五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rar
湖南省株洲县五中生物典型题.rar
《实验与实验设计》专题练习.rar
01绪论.rar
2005年高三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一.rar
2005年湖北崇阳一中高三生物复习专题生命物质与生命活动.doc.rar
2005年吉林地区生物学科选择题题型专题.rar
动物的生命形式.rar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对微生物的认识.rar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三对植物的认识.rar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光合作用.rar
高三生物非选择题精汇.rar
高三生物实验与实验设计专题复习.rar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复习-人教.rar
论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rar
生物实验题的类型和解答.rar
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i.rar
2004年高考生物试题汇编.rar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部分试题汇编大全
蝗虫的结构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人教课标版.rar
DIY一个肺模型人教课标版.rar
鲫鱼的循环系统人教版.rar
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人教版.rar
家鸽1人教版.rar
家鸽人教版.rar
鸟类的多样性人教版.rar
人类的神经调节引入人教课标版.rar
微生物的大小人教版.rar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人教版.rar
放线菌人教版.rar
病毒人教版.rar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人教版.rar
动物的社群行为人教版.rar
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人教版.rar
两栖类人教版.rar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人教版.rar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人教版.rar
环节动物人教版.rar
家兔人教版.rar
蜜蜂人教版.rar
蘑菇人教版.rar
腔肠动物人教版.rar
细菌人教版.rar
蝗虫人教版.rar
鲫鱼人教版.rar
酵母菌和霉菌人教版.rar
蜥蜴人教版.rar
受精过程人教课标版.rar
草履虫的结构人教版.rar
水螅的结构人教版.rar
排卵人教课标版.rar
人胚胎的发育人教课标版.rar
原生动物门人教版.rar
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人教版.rar
猪肉绦虫人教版.rar
蝗虫的口器人教版.rar
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rar
2.2消化和吸收.rar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图片素材.rar
1.2人的生殖.rar
6.4激素调节.rar
七年级上册教材插图.rar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资料库.rar
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下).rar
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rar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rar
第三节青春期.rar
第四节计划生育.rar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rar
人的生殖.rar
生态系统.rar
生物的特性.rar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rar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rar
染色液和试剂的配制.rar
生物圈.rar
激素调节人教版
长颈鹿的进化人教版.rar
反射人教版.rar
“偶然”的发现人教版.rar
环境保护人教版.rar
免疫人教版.rar
内分泌腺人教版.rar
脑和脑神经人教版.rar
青春期卫生人教版.rar
三要四不看人教版.rar
人口与环境人教版.rar
生态系统人教版.rar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人教版.rar
生物的变异人教版.rar
生物的生活环境人教版.rar
生物的遗传人教版.rar
生物进化的历程人教版.rar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人教版.rar
生殖人教版.rar
传染病人教版.rar
初中生物教材7年级上.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8年级下.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7年级下.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8年级上.rar.rar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rar.rar
工业生态学中文版.rar.rar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下载(pdf格式).rar.rar
垃圾与地球
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及生物效应
高中新教材教案生物第一册
生物第二册教案.rar
高二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6.3
高二生物教案g2swFX-6
高二生物教案g2sw-6.4.2
高二生物教案g2sw-6.2.2
高二生物教案g2sw-6.2.1
高二生物教案g2swja-6.1.1
高二生物教案g2sw-6.1.2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1
高二生物教案g2sw-8.2
高二生物教案g2swcs-8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5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3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2
高二生物教案g2swcs-9
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rar
8.1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8.1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rar
9.2环境污染的危害.rar
9.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8.3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ar
8.3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ar
8.3二生态系统的结构.rar
8.3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rar
8.2种群和生物群落.rar
6.5人类遗传病与优生.rar
6.2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ar
6.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rar
6.1三基因的表达.rar
6.1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rar
6.2一基因的的分离定律.rar
6.1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ar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rar
基因的表达专题.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之二.rar
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及生物变异.rar
6.4二染色体变异.rar
2004湖北省初中生物竞赛试题(摘要)
北京市崇文区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末统练及答案
北京十五中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第一卷
初中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03年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
2003年资阳市中考生物试题
初中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2004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5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6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6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7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08酶与ATP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3细胞的呼吸
Flash入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1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2三大物质的代谢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09光合作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4新陈代谢的类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0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5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6体液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7神经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8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9人体的稳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0免疫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1生殖的种类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2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3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4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5遗传的物质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6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7基因的表达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8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0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1变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2染色体变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4进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5生态因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6种群和生物群落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7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9生物圈的稳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0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1生物固氮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2细胞质遗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4细胞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5微生物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6发酵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7生命科学新进展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8生物学实验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9探究性实验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50研究性学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细胞与细胞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代谢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绪论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绪论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rar
一章第一节组成生物体
『贰』 初二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第五章: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与高原为主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传统体育项目 滑雪、溜冰 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 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 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6、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9、 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0、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1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这些新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2、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地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4、 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7、 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8、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9、 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10、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1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叁』 生物遗传和变异
楼主您好,我刚好做了这套题:
八年级生物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所有性状都受基因控制B.所有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C.所有隐性基因都不能表达出来D.控制单、双眼皮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2.在生殖过程中,父母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后代传递了(D)A.各自的具体形状B.细胞中,全部的遗传物质C.全部染色体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
3.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A.23对,23条B.22对,22条C.48对,48条D.22对,23条
4.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B.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C.每条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D.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5.已知有耳垂(D)对无耳垂(d)是显性。某同学无耳垂,但他的父母都有耳垂,则该同学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
A.Dd,DdB.DD,DDC.DD,DdD.Dd,DD
6.某男子的双眼皮,他只产生一种精子,那么他的基因组成是(A)
A.AAB.AaC.aaD.Aa
7.基因A控制双眼皮,基因a控制单眼皮。一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再生第二个孩子的基因型是(B)
A.Aa或AaB.Aa或aaC.AaD.aa
8.下列变异中,不遗传的变异是(B)
A.红花茉莉与白花茉莉传粉后产生了粉红花茉莉
B.路边的车前草长得瘦小,菜地里的同中车前草长得肥壮C.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的血型为B型,却生了O型血的孩子D.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后,产生了五花鱼
9.“龙生九子,九子九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C)
A.遗传现象B.繁殖现象C.变异现象D.进化现象
10.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则人的精子(卵细胞)内含有(B)A.23对染色体B.23条染色体
C.46条染色体D.23对+1条染色体
11.下面是基因的有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
A.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B.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C.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乙醇物质的最小单位D.一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基因
1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C)
A.防止遗传病基因的变异B.防止遗传病的传播C.减少遗传病发生的几率D.杜绝遗传病的发生
13.显性基因(R)决定豌豆圆粒,隐性基因(r)决定豌豆皱粒,一基因组成为Rr的豌豆所表现的性状是(A)
A.圆粒B.圆粒或皱粒C.皱粒D.无法决定
14.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B.凡是变异就可遗传
D.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变异都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15.下列各项中不可遗传的变异是(B)
A.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产生变异B.某举重运动员的下肢肌肉长得特别粗壮C.人的血型有A型、B型、O型和AB型D.人的肤色有白色、黄色和黑色
二、判断题
1.生物体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于它生存的。(×)
2.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3.同种生物之间的各种差异,源于生物的变异。(√)
4.长颈鹿的祖先,颈和前肢并不长和高,形成现在的状况,则是有利变异的结果,并且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5.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而遗传对于生物的进化没有意义。(×)
三、简答题
一只黑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产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已知白色基因是显性基因,用A表示;黑色基因是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母羊和小羊的基因组成分别如何?答:公羊:aa母羊:Aa小羊:aa(2)这对羊是否有可能生出白色小羊?请说明原因。
答:可能,因为亲代基因型Aa×aa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是a和A,a,子代所表现出来的形状分别有Aa(白色)和aa(黑色)。
2.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
(1)根据表第3组的数据可以推出决定褐眼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决定蓝眼的基因是隐形基因。
(2)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写出上述三组婚配中双亲的基因组成:1.aa×aa2.aa×Aa3.Aa×Aa
(3)第二组家庭中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Aa,若够他们与蓝眼人交配,能否生出蓝眼孩子?
能,因为Aa×aa3.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答:能遗传,因为染色体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所以能遗传。
亲爱的楼主,我可是费了好大劲打的哦,采纳一下吧,O(∩_∩)O谢谢您。
『肆』 什么叫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达尔文把有利的个体差异和变异的保存,以及那些有害变异的毁灭,叫作“自然选择”,或“最适者生存”。
实际上的自然过程,正是通过那些适应生存条件的物种通过一代代的繁殖使他们的基因得以流传和扩展;而那些不适应生存条件的物种的基因,则在这样的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这看起来就像是前者被“自然”“选择”了一样。
(4)生物的变异ppt扩展阅读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指出现存各种各样生物,是由其共同祖先,经自然选择的进化而来;提出“生存竞争”的理论,在自然选择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又提出生物变异理论,在自然选择下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新的物种,从而形成达尔文的渐进进化论。
可见,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物种起源》一书的全名即为《通过自然选择,即生存斗争中有利种群的保存造成的物种起源》。他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自然来进行选择的。
『伍』 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哪些,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你更接受和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达尔文以前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 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on,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门旁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量,认为是生物的“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种唯心的臆测。最有名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出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定的路线和方向而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达尔文学说 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近年正越来越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特别强调自然选择作用并坚决反对获得性遗传的生物进化学说。19世纪后期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又称“极端的达尔文主义者”,ultra-Darwinian)的理论,主要指华莱士、特别是A.魏斯曼的进化观点。他们认为,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坚决反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此点与达尔文不同。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生物进化机制,“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也起了辅助的作用。为与达尔文的观点相区别,罗马尼斯(G.J.Romanes)特创用了“新达尔文主义”一词,专指华莱士、特别是魏斯曼的进化观点。现在,人们常用“新达尔文主义”这个词来指“现代综合进化论”,因为后者也彻底否定获得性遗传,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陆』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知识点
新人教版生物必修2知识点
教师用书 http://www.pep.com.cn/gzsw/jshzhx/kbjc/ychby/jshysh/
PPT资源http://www.pep.com.cn/gzsw/jshzhx/kbjc/ychby/bekj/
新学案
http://www.pep.com.cn/gzsw/jshzhx/kbjc/ychby/xxan/
莘县明天中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试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5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染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现对毛桃的雌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 )
A.光桃 B.毛桃 C.光桃的概率为1/3 D.毛桃的概率为1/3
3.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A.18+XY B.18+YY C.9+X或9+Y D.18+XX或18+YY
4.一株纯黄玉米与一株纯白玉米相互授粉, 比较这两个植株结出的种子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其结果是( )
A.胚的基因型不相同,胚乳的相同 B.胚的基因型不相同,胚乳的不相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 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相同
5.生物体内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内的两种核酸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在组成乳酸菌的细胞中含碱基A、U、C、G的核苷酸种类有( )
A.8种 B.7种 C.4种 D.5种
6.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b产仔为9黑6黄,c产的仔鼠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中为纯合体的是 ( )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7.右图示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某动物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可能是( )
A.A位于①上,a则可能位于⑤上 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 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
8. 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着丝点 B.有四个DNA分子 C.有四个染色体 D.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9.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 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机率是( )
A.2/3 B.1/2 C.1/4 D.1/6
10.鼠的毛色类型由等位基因B-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共生出19只黑毛幼鼠, 则甲乙丙三只亲鼠的基因型依次可能为(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1.牛的无角性状对有角性状为显性状为显性(A和a),有角母牛和无角雄牛杂交,生了一个有角小牛,雄牛的基因型为 ( )
A.aa B.AA C.Aa D.Aa或aa
12.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
A.160 B.240 C.320 D.480
13下列人类系谱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4. 要想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
A. DNA连接酶 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限制酶 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15.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用紫茎马铃薯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表型一致.取F1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1:1:3,则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 ①aabb ②aaBb ③AaBB ④Aabb
A.① B.② C.①或③ D.②或④
16.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第五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唐氏综合症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养出了单倍体植株
17.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果(S)对梨果(s)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 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果38株,这发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 ttSS
18.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AAbb×Ab B.AaBb×Ab C. aabb×AB D.AABB×ab
19.右图是从一种生物体内中获得的某个细胞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多糖是糖元
B、此时细胞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此时细胞中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不能进行转录和复制
D、这种细胞正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20.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何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21.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
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
22. 棉田里的蚜虫对某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的原因是( )
A.农药对蚜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 B.农药对蚜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蚜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D.蚜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23.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25.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
A.受精卵 B.口腔上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红细胞
26. 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A. 0.36,0.48,0.16 B. 0.48,0.36,0.16
C. 0. 16,0.48,0.36 D. 0.16,0.36,0.38
27.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B.受精时, 精子的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 合子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28.10个卵原细胞和10个精原细胞,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多少个合子( )
A.10 B.5 C.40 D.20
29.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6条, 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
A.32 B.16 C.8 D.4
30.某动物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DNA分子含量为4M,则其同种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的DNA 分子含量和体细胞的DNA分子含量分别为 ( )
A.8M和8M B.8M和4M C.4M和4M D.4M和2M
31.用二倍体水稻(2X=24)作父本,四倍体水稻(4X=48)作母本, 杂交后的种子,种皮细胞,胚细胞,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48,36,60 B.24,36,48 C.48,36,27 D.36,48,60
3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基因遗传病是受1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其基因中有1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C.猫叫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D. 21三体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多了1对21号染色体
3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A.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DNA不是遗传物质
34、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O.32G、O.24T、O.16C。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上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A、O.24 O.16 O.32 O.28 B、O.26 O.24 O.24 O.26
C、O.28 0.32 0.16 0.24 D、O.24 0.26 O.26 O.24
35.香豌豆中,只有当A、B两显性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aaBb杂交,后代中有3/4开红花;若让此红花植株自交,则其自交后代的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占
A.0 B.1/2 C.2/3 D.8/9
36. 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多倍体育种 D.单倍体育种
37. 下面柱状图表示的是某生物细胞在分裂期中各项统计数据,其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中心体数,其中正确的是( )
38.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39.剪秋罗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体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 )
A.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窄叶雌株 = 1:1:0:0
B.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窄叶雌株 = 1:0:0:1
C. 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窄叶雄株 :窄叶雌株 = l:0:1:0
D.宽叶雄株 :宽叶雌株 :窄叶雄株:窄叶雌株 = l:1:1:1
40、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41.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在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鸟嘌呤24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在此DNA片段中,胸腺嘧啶的数目和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60 26%; B.240 24%; C.480 48% D.760 76%
42. 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查罪犯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43.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④提取目的基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4.基因型AaBb的一个卵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aB的极体,那么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
A.aB B.Ab C.aB或Ab D.aB和Ab
45.按达尔文的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 自然选择 C. 染色体变异 D. 定向变异
46.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 )
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有性生殖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47用基因型为DdTt的水稻花粉,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经过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A.1/4为纯合体 B.1/4为杂合体C.全部为纯合 D.全部为杂合体
48.细菌抗药性的增强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A.变异 B.适应 C.选择 D.隔离
49.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50、DNA的一条链中的G+T/C+A为0.5, A+T/C+G为2,则该DNA分子中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比为( )
A.0.5和2 B.2和0.5 C.0.5和0.5 D.2和2
二、简答题
51.(10分)假设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1)请根据图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 ,这细胞有 条染色体,有 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减数分裂 期,细胞的名称是 。
③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 ,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 .
(2)请在本题图的空白座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52、(13分)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Ⅰ2____________________,Ⅲ9___________________,Ⅲ1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Ⅲ10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Ⅲ8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3、(8分)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A和B两只公鸡,C和D两只母鸡, 均为毛腿豆冠,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如下: C×A---->毛腿豆冠 C×B---->毛腿豆冠和光腿豆冠 D×A---->毛腿豆冠 D×B---->毛腿豆冠和毛腿单冠
(1)这四只鸡的基因型分别是: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
D×B交配后代中,毛腿单冠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C×B交配后代中,光腿豆冠鸡的基因型为____.
(3)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交配后代 的光腿豆冠鸡全部为雄性,而D×B交配后代中的毛腿单冠鸡全部为雌性.在它们生育能力相同,随机交配的条件下,其后代中出现光腿单冠性状的个体约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 ______.
54.(10)右图为艾滋病毒(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及其繁殖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⑴HIV的遗传物质是 。
⑵HIV识别并浸染宿主细胞时,与细胞膜的组成物质 有关。
⑶逆转录进行的场所是 ,若病毒RNA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GU,则经逆转录形成的DNA对应片段应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含嘌呤碱基 个。
⑷经调查已知,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 和 传播。
⑸HIV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可概括为(用有关文字和箭头表示):
55.(9分) 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 → → 步骤制作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B
B
B
D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B
D
C
D
C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D
D
A
D
A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B
B
C
D
A
C
C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
B
C
C
B
D
C
C
A
D
二、简答题
51、(1)①初级精母细胞 20 10 ② 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③同源染色体 ④ 着丝点分裂 精细胞
(2)
52、(1)AaXbY aaXbXb AaXBY或AAXBY
(2) AXb aXb AXB aXB(3) 1/3 7/24 1/200 (4)基因突变
53、(1)FFEE FfEe FfEE FFEe(2)FFee Ffee ffEE ffEe
(3)1/16
54、(1)RNA (2)糖蛋白 (3)细胞质 3 6
(4) 性行为 血液 母婴
(5)
55、(1)低温能诱导染色体加倍
低温能抑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2)
时间(小时)
观察结果
12
24
36
48
(3)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 固定 解离 漂洗 染色 临时装片
其他资料
http://www.pep.com.cn/gzsw/jshzhx/kbjc/ychby/qzhcsh/
『柒』 辨析题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提要
第五部分
第一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六、 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七、 染色体和基因:
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父方和母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人体细胞23对,人的生殖细胞23条),它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八、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当细胞内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隐性(aa)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否则(AA、Aa),为显性性状。
显性(大写A) 隐性(小写a)
九、 禁止近亲结婚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十、 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十一、 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十二、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十三、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十四、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章 生物的进化
一、 生命的起源:
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生命 原始苔藓类
原始藻类 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蕨类 原始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鸟类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哺乳类
进化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 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人由森林古猿逐步进化而来。
植物从种子植物脱离水的限制,无脊椎动物从节肢动物脱离水的限制,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脱离水的限制。
四、 生物进化的证据:
主要证据为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
五、 人工选择:
选择者:人 结果:满足人类的各种要求。 速度:较快。
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六、 自然选择
选择者:自然界各种环境条件。 结果: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速度:形成新物种需要漫长岁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第三章 生物与环境
一、 环境的含义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是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二、 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环境影响生物
2、 生物适应环境
3、 生物影响环境
四、 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五、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无机物光合作用 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使用有机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六、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如:草 兔 狐
七、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八、 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裸子植物的资源,占居全世界的首位。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麜鹿,植物中的银杉、金钱松、珙桐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 许多野生动植物可以用作药材。
2、 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
3、 为人类提供食物。
4、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九、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十、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王朗和九寨沟等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银杉)。对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等措施。从我做起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
『捌』 初中生物和地理总复习的课件
苏教版初二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 复习资料
第十四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1)出芽生殖——由母体在一定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出芽生殖生物:酵母菌、水螅
(2)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的营养生殖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营养生殖的优点: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生殖速度
3、无性生殖的应用
(1) 嫁接——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还分为芽接和枝接。
接上去的芽或枝条叫做接穗。保留根系,被接的植物叫做砧木。芽接是用芽做接穗,枝接是用枝做接穗。
提高嫁接植物的成活率: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嫁接后能否成活,决定于接穗和砧木间的愈合情况,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大。
嫁接的优点: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植物的品质,保存亲代的优良性状。
(2)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组织培养的优点:增殖率高,成活率高。能全年生产,防止病毒侵害
二、植物的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生殖过程:
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又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的过程:(识图P9页,图14-7)
(3)有性生殖意义:后代具有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子房 子房壁 果皮 果实
胚珠 珠被 种皮 种子
受精卵 胚
受精极核 胚乳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识图P10页,图14-8)
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家蚕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3)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4)其他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蜜蜂、蝇、蚊、蚂蚁等昆虫。
2、蝗虫的生殖与发育
(1)蝗虫的发育过程: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3)其他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蟋蟀、蝼蛄、螳螂等
3、消灭害虫的最佳时节:幼虫期,此时害虫食量大,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抵抗能力差,容易被消灭
四、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脊椎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腮 皮肤、肺
尾 有 无
生活环境 水中 浅水及湿润
的陆地上
(1)蛙的生殖过程:求偶→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受精卵
(2)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变态发育过程
(3)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处(右图)
2、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稳定。
(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不同的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
(2)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两栖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因而它们的生活范围有到一定的限制。要保护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域环境。
(3)其他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大鲵
五、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2)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
(3)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鸟卵产出后,由于外界温度降低胚胎停止发育。
(4)鸡卵的结构:①卵壳:上面有气孔,能进行气体交换,保护内部结构.②卵壳膜:保护卵、卵黄。③卵白: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④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⑤胚盘:受精卵的胚盘将来可发育成雏鸡。⑥卵黄膜:保护卵黄。⑦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⑧卵带:固定卵黄。
2、早成鸟与晚成鸟:
(1)早成鸟:鸡、鸭、鹅、大雁
(2)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
第十五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遗传——亲代生物生殖与其相似的子代的现象。遗传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识图P29页,图15-2)
(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位于DNA上。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3、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成对出现。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会引起变异。
4、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构成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
二、人的性状和遗传
1、性状——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等
(1)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形态特征(外貌)和生理特征(血型)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等)
2、基因控制性状
(1)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型——指与生物体被研究的性状有关的基因组成。(例如,DD,Dd,dd)
(3)表现型——可以观察到的个体性状,是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类型。
(4) 判定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5)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6) 基因的表达:①一对显性基因(DD)——表现型为显性性状
②一对隐性基因(dd)——表现型为隐性性状
③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Dd)——表现型为显性形状
(7)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8)杂交——两个遗传性(或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
三、人的性别遗传
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1)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形成的精子有二种: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2)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形成的卵子有一种: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识图P37页,图15-10)
四、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1、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成改变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能够遗传给后代。
2、常见的遗传病:色盲、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先天性聋哑、白化病等
3、近亲结婚后代易患遗传病:基因来自共同祖先,夫妻两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
(1)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人:父方(23对染色体) 母方(23对染色体)
精子(23条染色体) 卵子(23条染色体)
受精卵(23对染色体)
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女。若父母双方原来携带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基因型为一个显性基因一个隐性基因,父母双方都不表达。如果两个隐性在受精卵中组合,后代就患遗传病。
(2)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婚配生育,其后代出现遗传病
如: Aa × Aa
(正常) (正常)
A a A a
后代: AA Aa Aa aa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关系的人结婚
5、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五、生物的变异
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出现的不同性状。(有性生殖)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性状变异(可遗传给后代)
(2)不遗传的变异: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性状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
2、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
(1)基因重组:杂交产生的后代,由于基因重组可能出现新的基因型,并可遗传给其后代。
(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3)基因突变:基因结构的改变。发生于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遗传给后代。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人工选择培育:如选择培育高产奶牛。(2)杂交:如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3)诱导基因突变:如培育太空椒。(4)诱导染色体变异:如培育无籽西瓜。
第十六章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飞行、游泳、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滑翔等
2、动物运动的重要性:(1)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2)动物通过运动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3、动物的运动器官: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运动器官进行运动。单细胞动物也有运动结构。
(1)鱼——鳍;昆虫——翅;爬行动物——四肢;草履虫——纤毛;变形虫——伪足
(2)蚂蚁运动时,一般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4、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骨、骨连接、骨骼肌
人和脊椎动物全身的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是动物体形的基础,为肌肉提供附着点。
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产生运动: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6、曲肘运动: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要舒张
伸肘运动: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三头肌等要收缩
7、人和肌肉收缩和舒张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8、运动能量的来源:食物→消化→吸收→细胞→呼吸→热能+ATP
ATP释放,能量转化为:动能(运动)、光能(萤火虫发光)、电能(电鱼放电)
第十七章 动物的行为
1、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生殖行为、社群行为
觅食行为——通过独特的方式取得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防御行为——维持个体的生存和种群的繁衍十分重要
生殖行为——使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迁徙行为——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
社群行为——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内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
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能大大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
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4、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
5、动物的行为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有关。
6、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第十八章 疾病与免疫
1、传染病——由病原体(病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1)传染性、(2)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3)有病原体(4)有免疫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空气传播、水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未患过麻疹的人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4、常见的传染病:
按照转播途径的不同可划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根据致病的病原体进行分类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
5、爱滋病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6、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7、传染病在发病前就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针对不同的传染病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病人尽可能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心血管疾病——由心脏和血管病变引起的疾病。
9、冠状动脉的功能:给心脏肌肉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代谢废物
10、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主要症状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11、心绞痛:心脏的肌肉暂时性缺血,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
12、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心肌梗死
13、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
14、癌症——人体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15、在城市中,排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在农村中,排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
16、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17、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外科疗法(手术切除肿瘤)、化学疗法(使用抗癌药物)、放射疗法(射线)
18、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巨嗜细胞和白细胞等) (3)免疫器官(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19、抗原——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物质。(病毒、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
20、抗体——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21、免疫——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依靠这种功能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维持内部环境稳定。22、免疫的分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特异性免疫——人在出生后,受到病原体的作用,通过与病原体做斗争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2)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溶菌酶、人体三道屏障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自然的 人工的 自然的 人工的
患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 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 通过胎盘、哺乳传给婴儿 注射抗毒素、抗菌血清等
23、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
24、四苗免疫——卡介苗(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疫苗(麻疹)
25、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第十九章 珍爱生命
1、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前三种都由罂粟提炼得到)
2、安全用药:分清处方药(R)与非处方药(OTC)。在医生指导下,才能长期服用非处方药。
3、人工呼吸:①把被救者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场所②使被救者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使病人仰卧,头后仰③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进行吹气。每分钟15~20次④观察反应。
4、心脏复苏术:①使病人仰卧,头后仰,腰带放松②按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准备好。③挤压心脏④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4~5次心脏挤压,反复做⑤观察反应
5、健康新概念: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道德健康
6、影响健康的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
③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7、吸毒成瘾原因:(简答)人脑中可分泌类吗啡肽等物质,用于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毒品进入人体后,外来的吗啡肽抑制人体类吗啡肽的正常分泌,最终导致人体类吗啡肽停止分泌。一旦毒品停止供应,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混乱,必须要及时补充吗啡肽才能缓解。因此,吸毒会成瘾。
一些医用药物,如杜冷丁等,如果滥用也会出现成瘾症状,原因和吸毒成瘾是一样的。
8、酗酒对健康的危害:(论述)酒精对人体多个器官的伤害,酒精引发基因突变
9、吸烟的危害:(论述)对吸烟者身体的危害,被动吸烟受害,引发基因突变,引发火灾,浪费
10、毒品的危害:(论述)对人体有极强的破坏力,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11、分析讨论: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而且儿子的身体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摘自“新华网”)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为什么?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4)在短短的两年中,他儿子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