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学效应

生物学效应

发布时间: 2021-08-02 05:54:58

生物学中什么效应物什么是诱导物

所谓效应物是指直接产生效应的物质,通常是酶,如腺苷酸环化酶、磷酸脂酶等,它们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催化单位。效应物通常也是跨膜糖蛋白

㈡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有哪些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
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外界红外线辐射人体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 .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

㈢ 什么是生物学效应请简述钙元素的生物学效应

生物效应是指某种外界因素(例如生物物质、化学药品、物理因素等)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钙元素的生物学效应有四点:
1 、作为第二信使起作用
2 、参与或协调其他第二信使的代谢和对细胞生理功能的调节
3 、在肌肉收缩、激素、消化酶类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中起重要的作用.
4 、参与生物膜通透性及细胞兴奋性的控制、细胞代谢、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周期的调控以及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受精等.

㈣ 各种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基础都是什么呀!

电离辐射包括α、β、γ-射线及X-射线等,主要通过对水的电离作用对机体造成损伤。(辐射粒子也可以直接作用在生物分子上而造成损伤,但机率较低)。容易受到损伤的生物分子主要是蛋白、核酸和脂类。蛋白和脂类的损伤一般造成细胞的功能异常甚至死亡,核酸(主要是DNA)的损伤还可以造成细胞突变,致畸、致癌效应主要就是这个原因。下图可作参考:

详细些的参考:http://www.docin.com/p-548217160.html,http://wenku..com/link?url=LfqYro2Hl9Kg7_-slWhdSg_Gm1RNA3S_Q10SoyYBqQ0yXTRiC_ISvOmTsRKzmaQIpfB2Gi。

㈤ 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效应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以下六点:
第一、中和毒素;
第二、中和病毒;
第三、抑制细菌吸附;
第四、调理作用;
第五、介导ADCC作用;
第六、激活补体.

㈥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是什么免疫学

免疫应答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应阶段:即免疫活性细胞完成对抗原的识别。b淋巴细胞表面带有免疫球蛋白结构的抗原受体(smig或bcr),能直接与相应抗原决定基接触。而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不能直接识别抗原物质,它只能识别经ap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肽。

免疫应答的第二阶段是增殖、分化阶段。抗原特异性的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即可发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与记忆细胞。效应细胞能合成、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如由激活的b分化而成的浆细胞能合成特异性抗体分子,即免疫球蛋白分子;而活化的t效应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它们参与第三阶段——效应阶段,即效应细胞、效应分子与相应抗原发生相互作用的阶段,如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子可与相应抗原结合,以达中和毒素、促进吞噬等作用。通过免疫应答,达到清除“异物”的作用,它不仅包括外来的病原体,异种蛋白等来自异体的物质,还包括体内的异常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

在抗原刺激下,t细胞发生的免疫应答是以产生特异性激活的效应t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为特点,介导细胞免疫;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将之分泌人体液,故把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体液免疫。

(6)生物学效应扩展阅读:

在寄生虫感染中,常见的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产生的免疫效应。ADCC对寄生虫的作用需要特异性抗体如IgG或IgE,结合于虫体。

然后效应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附着于抗体,通过协同作用发挥对虫体的杀伤作用。在组织、血管或淋巴系统寄生的蠕虫中,ADCC可能是宿主杀伤蠕虫(如血吸虫童虫、微丝蚴)的重要效应机制。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反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

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

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

从作用方式上看,体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

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

㈦ 简述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其作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致敏T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当致敏T细胞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再次接触时,两者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刺激作用,使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靶细胞内渗透压改变,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

通过淋巴因子相互配合、协同杀伤靶细胞。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可招引相应的免疫细胞向抗原所在部位集中,以利于对抗原进行吞噬、杀伤、清除等。由于各种淋巴因子的协同作用,扩大了免疫效果,达到清除抗原异物的目的。

在抗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及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参与迟发型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形成,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及对体液免疫的调节。

(7)生物学效应扩展阅读

应用:器官移植在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较易成功,这是因为两者的基因组是一样的,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也是一样的,2个个体都不排斥对方的器官。激素、放射线照射、药物(6-巯基嘌呤)等可以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增加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但它同时增加了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虽然环孢素选择性抑制T细胞的功能,但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临床器官移植还存在外来器官排斥受体的问题:例如骨髓移植,当供者骨髓植入受者后,外来骨髓的淋巴细胞对受体的各组织(抗原)进行攻击,其后果可致受者死亡。

㈧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哪些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以下六点:中和毒素、中和病毒、抑制细菌吸附、调理作用、介导ADCC作用、激活补体。

以浆细胞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所以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8)生物学效应扩展阅读:

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

B细胞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疫反应。体液免疫的关键过程是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效应B细胞,由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

热点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
安全座椅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10:10:30 浏览:335
幻想老师漫画 发布:2025-07-09 07:13:31 浏览:900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