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的地理位置
地图
http://ke..com/pic/1/1146638483511711.jpg
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黄海之滨,南临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回,北倚广袤答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⑵ 海门位于江苏哪里是苏南还是苏北
苏南苏北是地理概念,海门地理位置在江苏省长江以北,属于苏北。但是海门人属于吴越民系操吴语,在江南人眼中海门人属于苏南人。江苏省这样尴尬的地区有四个,分别是启东海门通州靖江。
⑶ 海门在哪个省
海门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一、海门市:
海门市,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二、南通市
南通,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5月,南通市辖3个区(崇川、港闸、通州)、1个县(如东)、2个开发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滨海园区)、1个功能区(苏通科技产业园),代管4个县级市(启东、如皋、海门、海安)。
(3)海门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位置境域:
(一)、海门市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
(二)、南通市
地处北纬31°41’06”~32°42'44”和东经120°11'47”~121°54'33”。市境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北靠盐城,西接泰州。
⑷ 海门镇的地理环境
渔业是海门得天独厚的传统产业,占据镇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海门渔港是国家一级良港、全省第三大渔港,并于2005年成功申报为国家中心渔港。现有各种作业机船430艘,年捕捞量5万吨左右。2002年投资了2300万元建成渔港码头、水产批发市场和水产品贸易商场。同时积极发展海淡水养殖业,现有鲍鱼养殖公司4家,其中南弘海珍养殖公司培育的三种鲍鱼杂交新品种,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该养殖公司在被评为“省鲍鱼良种场”的基础上,又被评为“省农业生产示范区”。
海门镇投资环境优越;不但有开发区和澳内湾成片的土地资源,而且交通便利,位于镇区内的潮阳商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类口岸,潮阳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深汕高速公路在海门设有出入口。镇区内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党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自觉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企业发展、项目上马创造良好条件。目前,计划首期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的华能汕头电厂等项目,已确定落户该镇。
各村、社区居委会:
- 新德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新德
- 莲新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莲新- 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东门东升街
- 城南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城南东门大街
- 城关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环海新街
- 城北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城北
- 和睦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和睦和新路
- 南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西南居
- 北新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海乾路
- 北门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
- 莲花峰社区居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莲峰
- 新地村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新地村
- 洪洞村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洪洞村
- 湖边村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湖边村
- 竟海村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竟海村
- 坑尾村民委员会 地址:潮阳区海门镇坑尾村
⑸ 海门在江苏南通的什么位置
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的结合点。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广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全市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海门市辖21个镇、1个乡:海门镇、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四甲镇、货隆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临江镇、王浩镇、树勋镇、海永乡。
海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从海门出发去上海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只需2-2.5小时,乘飞机可达世界各地。海门是苏北离国际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方;去南通机场只需三十分钟,可达国内主要城市;货物运输通过南通国际集装箱码头可发往亚洲各大港口和西欧等地。
海门潜在交通优势十分突出。一是长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即浦东到崇明的越江隧道和崇明到海门的越江大桥--崇海大桥。目前大桥的立项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届时长江入海口将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大通道,海门到浦东只需一个半小时。海门将成为苏北地区与浦东经济接轨的桥头堡,成为连接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二是苏通大桥工程,即南通和苏州之间兴建长江公路大桥,该桥处于我市市区西侧,其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海门与苏南的距离。三是宁启铁路工程,即南京至启东铁路。四是宁通高速公路东延工程。该工程横穿我市全境,已正式通车
海门市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处于环上海浦东经济辐射圈内,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医药化工、轻纺服装、建筑业等支柱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被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列为“中华之最”的绣品专业市场--江苏叠石桥绣品城。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59.1亿元;财政收入8.79亿元,基本竞争力列全国县级市第43位。
近年来,海门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明星县”、“全国科技先进市”等多项国家级殊荣,被誉为“金三角上小浦东”。
⑹ 海门市在哪里
在江苏省。
海门市,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
海门市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海门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海门市是中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6)海门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海门濒江临海,遭风潮灾害,县境涨坍无常。尤其是明代中叶,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一再迁徙,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栽县为静海乡。
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坍害,县境稳定,海门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隶于江苏省南通市,市人民政府驻地海门镇。
⑺ 海门是属于江苏什么地方的
海门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海门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7)海门的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海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江海滩涂湿地资源。截止2013年,黄海滩涂总面积9.7万亩,长江滩涂总面积11.90万亩。部分滩涂已被开发利用于水产品养殖。
海门属长江流域范围,紧靠长江入海口,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主要河道为人工河道,形成三横七竖的格局。三横从北向南依次为通吕运河、通启运河和海门河,为境内最主要的三条河流,均为东西走向。
七竖自西向东依次为新江海河、浒通河、青龙河、圩角河、大洪河、大新河、黄家港——灵甸河,均为南北走向,境内其它小河多数呈南北走向与这七条河流平行等距分布,区域内的河道已全部连通。
⑻ 海门岛的地理位置
历史上,海门岛曾经担当过民间海商与西方远征船队开展交易的跳板,如今他又重归原本的渔村形态。
海门岛原是3个紧挨着的岛屿,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通过人工围垦连在一起,形成如今丘陵和海积平原相间的地貌景观。海门岛面积3.8平方公里,是厦门鼓浪屿的两倍。进出海门岛,船只仍是惟一的交通工具。交通的不便,使海门岛没有了城市的繁华与浮躁,却保留了桃花源般原始的田园风光。岛上有两个村,约6200人。村民以打渔为主、养殖和种植为辅。渔樵耕读,民风纯朴。
⑼ 海门的地理环境
海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
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海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海门市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00.7毫米(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毫米(1978年),年降水量小于700毫米和大于1300毫米的频率分别为2.2%,15.2%,年降水量在850毫米以上的年分占78%。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季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4%,冬季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春、秋季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4%和21%。这种降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多,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规律,气象上称为水热同季。海门市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平均184.3毫米,12月最少,仅为31.1毫米,50毫米以上有8个月,100毫米以上有4个月,降水量最多月份为2001年6月(482.8毫米),最少月份是1987年12月(没有降水),海门市年平均降水日133.8天,最多的年降水日151天(1987年),最少的年降水日90天(1995年),降水日数最多的是6月,平均13.7天,最少的是12月,平均7.2天,各月雨日的年际变化大,最多的25天(1987年7月),最少的没有雨日(1987年12月),历史上最长连续降水日16天(1992年3月13日-28日)。
海门市年平均蒸发量1282.0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521.4毫米(2004年),年最少蒸发量1127.2毫米(1987年),其中以7月、8月最多,1月最少。
⑽ 谁知道江苏海门这个地方
搜索词条
海门
[hǎi mén]
更多图片(35张)
海门市,是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沿海两大开放带的交汇点上,东临黄海,南依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T字型的结合点;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广袤的江海平原,兼具“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之优势,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境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经济繁荣。
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9.97万人,下辖三个街道和九个乡镇,是全国闻名的“科技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被誉为“金三角上小浦东、江风海韵北上海”。
中文名称:海门市
外文名称:Haimen City
别名:江海门户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通市
下辖地区:3个街道、8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海门街道
电话区号:0513
邮政区码:226100
地理位置:南通市东南部
面积:1001平方公里
人口:90.76万(2012年)
方言: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沙地话+毗陵小片通东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海宁寺、江海风情园、滨海森林公园
机场:南通兴东机场
火车站:南通站
车牌代码:苏F
拼音:Hǎi Mén Shì,Haimen Shi
分享
历史
海门政区沿革资料
图册 5张
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沉积于长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约经过800多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和布洲两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建县,县治设于东洲镇,名海门县。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中,境内大片土地坍没,坍至吕四、余东、四甲一线,县治迁于徐涧(今南通县兴仁镇)。并废县归并通州建静海乡。清初,江流主泓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涨出40多个新沙,绵亘百余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江苏省海门直隶厅,设治于茅家镇,民国元年(1912)复称海门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门人民护坡治坍,根除了坍害。海门县隶属苏南政区南通区(1953年为江苏省南通区,1955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4月,改为江苏省南通地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南通地区撤销,海门县隶于江苏省南通市。 1994年6月撤县设市,成立海门市,属于南通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驻海门街道。
地理环境
地理区位
海门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濒黄海
,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市境位于北纬31°46'-32°09',东经121°04'-121°32'。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废黄河为基准)。地势呈西北略高、东南偏低,西部最高处海拔5.2米,东部最低处海拔2.5米,南北横截面呈孤形,两头低、中间高。
海门市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门户”之称。与上海的直线距离仅6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1148.77平方公里。
气候
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无霜期长。
海门市年平均气温15.6℃,1月为全年最冷月,极端最冷月为1963年1月,月平均气温0.0℃;7月为全年最热月,极端最热年为1971年7月,月平均气温29.9℃。
海门市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00.7毫米(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毫米(1978年),年降水量小于700毫米和大于1300毫米的频率分别为2.2%,15.2%,年降水量在850毫米以上的年分占78%。
海门市太阳辐射年均总量为4941.76兆焦/平方米,其中冬季太阳高度最低且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总量小,夏季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白昼时间最长,辐射总量大。
海门因受长江和黄海水域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影响,热量、水分、日照、风速等要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年平均气温15.1℃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农业气候区。西南部沿江春夏温热气候区和东北部沿海夏温热气候区。划分地界,东段以通沙河、西段以海界河为界。
行政区划
区街管理体制、机构设置
1、海门街道。海门市神舟科技高新区更名为海门市海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海门高新区),海门高新区与海门街道实行“以区带街”管理体制。
2、滨江街道。海门经济开发区与滨江街道实行“区街合一”管理体制。
3、三厂街道。在三厂街道建立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设立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为海门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海门市三厂工业园区与三厂街道实行“以区带街”管理体制。
“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机构设置
1、海门工业园区与新的三星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2、将海门市滨海新区更名为海门市海门港新区,海门港新区与新的包场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
点击加载更多
地理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