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
㈠ 浙江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整片的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
只有到23課求採納
㈡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參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作業本參考答案: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項為之強 項:頸,脖頸。強:通「僵」,僵硬。 2、徐噴以煙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鶴唳雲端 果:果真,果然。唳:鳥鳴 4、以從草為林 林:樹林
5、興正濃 興:興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數十,驅之別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驅:趕 8、必細察其紋理
細:仔細。察,觀察
9、昂首觀之 昂:抬。 首:頭。之:它,代蚊子 10、為之怡然稱快 怡然:愉快的樣子
二、譯句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於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飛鳴聲像雷聲一
樣,我把它們比作鶴群在空中飛舞。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2、仰起頭來觀察這種景象,脖頸因此
都僵硬。
3、神定,捉嚇蟆,鞭數下,驅之別院 3、心神安定下來,捉
住蛤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三、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寫了哪幾件事? 1、寫了觀蚊如鶴、神
游山林、鞭打蝦蟆三件事
2、「余時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麼? 2、見藐小之物必察其
紋理。
3、本文有哪些詞語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 3、明察秋毫、
怡然稱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開篇用「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4、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
5、「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里指癩蛤蟆是否恰當,為什麼?
5、恰當。這時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聯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實物
已經被放大千倍萬倍,與蚊蟲相比,癩蛤蟆自然成了「龐然大物」。它的突如其來,即被形容為「拔山倒樹而來」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級上冊:《論語》十則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 案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1、同「悅」,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進行自我檢查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齊:相同
5、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這。知,通「智」,聰明。 6、溫故而知新
6、故,舊的知識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寬廣,剛毅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寫出這課至今還用的成語。
溫故而知新、任重道遠、死而
後已、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填空。
1、子曰:「學而時習之, 。」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
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3、子曰:「見賢思齊焉, 。」 孔子說:看見賢人就要想著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沒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
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發現自己也存在著他們有的缺點時,就應該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了。 6、子曰:「歲寒, 。」 孔子說:碰上寒
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
說: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討厭的事,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8、子曰:「由,誨女知乎!
㈢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一課
1、略2、與第來一句相比,第二句強自調的是結果、大海;第三句強調的是看到大海必須翻過山。
3、H是雙杠,是健康。
4、「山」:的含義是挫折與苦難。 「海」的含義是理想和信念。5、指:從小就像知道山那邊是什麼?山那邊是海嗎?6、不能,因為「一座座」「一次次」說明了要爬上許多山頂,戰勝許多失望才能夠實現理想。7、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渴望。8、因為山的那邊還是山。父輩安於命運,固守鄉土。他惰性、保守。9、遺憾見到大海的夢想不能實現了。10、山民是一個保守、但又渴望沖闊,卻未付出行動的人。11、略(自己想)
㈣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11課)的
1.和 鶯 生 境
2. 春回大地 春色滿園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查成語字典)
3. ③ 這壇女兒紅醞釀了如此多的年頭,便為著今日的喜事。面對著台下的觀眾我停下了演講,醞釀了一下又繼續講起來了。
4.C
(一)
5.(1)春的顏色: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春的聲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3)春的氣味:花里帶著甜味。
6.答:不同意,以為蜜蜂不是用口發出生意的所以不能用叫。
7.相似點:都是明亮的、燦爛的、星星點點地在閃爍。
野花特點:多,小,鮮艷。
(二)
8.盼春【1】
繪春【2到7】
頌春【8到10】
9.春天是勤勞和智慧栽種的希望、夢幻和理想
10.熱愛生活熱愛春天的人。
11.(1)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同學我也是一題一題差的你看在我這么幸苦的份上能多給我點分嗎?
㈤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論語十二章答案
練習說明
一
看注釋,查工具書,把下列各句譯成現代漢語,並解釋加下劃線詞語的意思。
譯文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3.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6.孔子說:「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
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各章字面上的意思。翻譯格言跟譯記敘文不同,一般都要用直譯,要盡可能保留原文精練、准確的風格,不隨便增減詞語。
答案參見「有關資料」中的譯文。應注意的是,有些詞語歷來有多種解釋,例如「三省」,一說「多次反省」,一說「以三件事檢查自己」。又如「殆」,這里可解作「疑惑」,也可解作「危險」,「有害」,但課本取後一義。「弘毅」,有合解為「剛強」的,也有分解為「寬廣」和「剛強」的。教師只宜任選一種,不宜作比較、分辨。
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全班討論: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設題目的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理解這句話的內容。應注意的是,孔子用這句話給「恕」字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此題又是示例性的,其餘各章也可仿此進行討論。
三 背誦全文,並把文中成語、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筆記本上。
(略)
㈥ 七年級上語文課堂作業本散文詩兩首答案
七年級上冊24課答案
1.B
2.動人 迷人 天真 天籟
3.泰戈爾 : 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飛鳥集》 有哲理的文回章
冰心: 現代著名作家答 《繁星》、《春水》 小詩集、有生平經歷
4.時間順序寫的,當你沐浴後,當你吃過午飯,當你黃昏時
5.金色花是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暗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親的心願。
6.不妥當,用你更能表達詩人的情感,體現了孩子對媽媽的愛。用它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7.讀出了媽媽對孩子的愛,「壞」是完全否定的意思,是責罵,著了的責罵的語言,沒有任何責罵的意味,而希望除了疼愛和親密的感情貶詞褒用,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8.雨打紅蓮,荷葉護蓮
9.有些煩悶 不寧的心緒散盡
10.荷葉象徵母親,紅蓮象徵自己,心中的雨點象徵人生中坎坷,遇到挫折,只有母親才能保護自己渡過難關,抒發了母愛無私之情。
別忘了投票哦(⊙o⊙)!!!!!!!!!!!!!
㈦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4課 全部答案 快點,在線等
1.凝 釀 籠 仃
2.沉澱 綻放 拆散 折紙 熙熙攘攘 嚷嚷
3.C
4.以動來寫靜,紫藤蘿有著開得多、十分茂密、生機勃勃的特點。
5.突出紫藤蘿的亮麗可愛、富有動感,又充滿情趣。
6.因為那花開的好看,又茂盛,我十分好奇。因為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更因為我知道生命是美好的,不應該破壞。
7.因為紫藤蘿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頭的焦慮和悲痛,我認識到了人和花都會遇到各種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㈧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答案
題目: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4.「 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具體指什麼?5.從最後兩段文字中找出描寫「我」心理變化的語句,並指出發生變化的原因。
6.文中加點詞寫「我」的突起,這兩次哭泣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1)第一次:
(2)第二次:
7.文中這位父親最值得你贊賞的是哪一點?
回答:
4.爬山懸崖,不敢上也不敢下,最後在父親引導下而下來
5.「我信心大增」 「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小心翼翼」「我頓時有了信心」變化原因是因為「我」是一人走下懸崖的,覺得自己克服了困難,變有了一種成就感。
6.第一次:害怕、恐懼、緊張
第二次:心有餘悸、激動、
7.我贊賞他是引導孩子克服困難下來,而不是抱孩子下來。因為這樣可以幫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己獨自克服困難
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採納啊!.....打字很累 這我自己寫得,老師改過沒錯,我也對過附帶的答案了。
㈨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堂作業本第一課答案
答案如下:
1、(1)ning (2)zha 第一聲(3)you(4)shun
2、2強調的是看到的結果大海 3強調的是要翻過山
3、M是兩座知識的大門,是學習
4、海:理想奮斗目標,全新的世界 山:重重困難
5、無意中產生的一種信念
6、不能,『一座座』『一次次』說明『我』戰勝了許多困難和失望
7、表現了詩人渴望、堅定、興奮、欣喜的感情
8、因為他想有那麼多座山,要有多少代的子孫才能見到大海
9、他遺憾他的祖先沒有像他那麼想,不然,見到大海的就是他了
10、我認為山民是一個對任何一件事情都充滿期待和渴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