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①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的古詩(要原文)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鄉村四月
(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南宋.范大成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
不要釣魚,釣魚是殺生行為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盼母歸
古有明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惡曰殺生。
② 求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
《漁歌子》教案
一、教材解讀:
《漁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組23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本組教材的主體是「 熱愛田園生活」,《漁歌子》這首詞是唐代文學家張志和的代表作。整首詞描繪了初春時節西塞山的美麗景色。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一個「不須歸」喚起了人們對江南的眷戀之情,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豁達樂觀的情懷。
<一>教學目標:
1、能帶著自己的感受來朗讀進而背誦這首詞。
2、通過品味文本,想像畫面,走進作者的心靈。
3、感受古詩詞的魅力,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文本進行想像,感受鄉村的詩情畫意,以及了解張志和「詞中有畫,畫中有情」的藝術表現特點。
2.教學難點:體會 「不須歸」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學課時:
一課時
4、教具准備:
課件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例如藉助注釋、看插圖、查資料、邊讀邊想像等,應繼續鞏固提高這些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以歌入手,走進文本。
課前播放歌曲漁歌子的錄像,讓學生去感受。然後與學生討論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這首歌么?」
師:「在畫面中你都看到了什麼?」
師:「剛才的歌中隱藏著一首千古流傳的詞,你知道是那幾句么?」
引出課題,板書:漁歌子
(二)品讀文本,讀出味道
1.讀得正確。
首先,全班齊讀,重點認讀:鱖魚、蓑衣、箬笠,並在讀中指導「鱖、蓑、箬」 的寫法。
2.讀出節奏。
師:「同學們,詞句本身就含有很強的音樂感,這就要求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大家跟著老師來試一試!」
3.讀出內涵。
分兩步:A讀出詞中畫面,B讀出作者的心情。
師:「詩詞言情,詩詞言志,詩詞很多時候是一幅畫,我想知道,你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什麼?」
引導學生進行如下語言文字訓練:
(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
流水( ) 鱖魚( ) 白鷺( )
( )斜風 ( )細雨(課件)
師:「非常好!大家的想像力真棒!現在老師問你,你能一個詞來概括江南的美麗景色嗎?」
生:「綠色的江南,滿地鮮花的江南,流水潺潺的江南,富饒的江南,悠閑的江南」等
師:「哇,同學們腦海中的江南真是風景如畫的好地方啊!」
(板書:美麗如畫的景)
師:「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你覺得作者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
生:「愉快、悠閑、輕松」
師:「但是作品中並沒有出現描寫心情的詞語啊,你如何能會到作者的心情呢?」
學生可能說不出來。這時出示馬致遠《秋思》,這首詞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不難理解,文中所描繪的景物都是比較悲涼的,學生能很快明白:作者的心情是比較悲傷的。通過這一悲一喜兩首詞的對比,能很快教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一切景語皆情語」。
(三)探索作者 升華情感。
補充作者的相關資料
師:「我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吧!」
師:「張志和喜歡垂釣,但是,他釣魚卻與眾不同——魚鉤上從來不設誘餌!說到這里,你有什麼疑問么?」(學生對張志和紛紛猜測)。
師:「張志和,初名龜齡,唐代著名詞人和詩人,十六歲時『游大學』,以『明經』耀第(考取了當時最好的大學,讀明經科。就像今天,考入北大,讀文科,全族人都跟著光榮),向唐肅宗獻策,深受賞識和重用,又賜名『志和』。後來因事貶官。但他並沒有去上任,而是托詞親喪回到了老家,並且從此以後不再作官,長期過著隱逸的生活,悠然徜佯於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因常以扁舟垂釣,超然不在塵世中,唐肅宗曾派人尋找與他,但是都沒有找到。」
師:「了解了上面這些小秘密後,你覺得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個『歸』字還僅僅是回家么?」
師:「是不願回去做官啊,這是一個願做神仙不做官的人啊!」(板書:悠閑自在的人)
(四)探究詞作 體驗美妙
引導學恆品味「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和「斜風細雨不須歸」等千古絕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么,這首詞非常優美,廣受人們的喜愛,甚至流傳到日本,當時日本天皇、皇親國戚、學者名流紛紛仿效漁歌子,從此日本一些喜愛中國詩歌的人也開始學著填詞。」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詞中,有哪些句子成為了千古絕唱的詩句么?」
師:「你覺得『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斜風細雨又可以用來比喻生活中的什麼事情么?」
師:「其實呀,斜風細雨可以比作生活中的苦難,『斜風細雨不須歸』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保持樂觀精神」
最後背誦文本
師:「同學們,閉上眼睛好好體會下這首詞帶給我們的詩情畫意吧。」
師:「你能不能只看著老師的板書來背誦這首詞呢?我們試一下吧!」
板書設計:
美麗如畫 景
輕松愉快 心
悠閑自在 人。
③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 尊嚴 全文
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描寫法是(外貌描寫),我從中知道專了(這位年輕人身體不好屬,營養不良,極需食物.)。
年輕人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描寫方法是(語言描寫)。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描寫方法是(動作和神態描寫)
④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書中哪篇課文適合講公開課
《大自然的啟示》適合講公開課。
通過前面課文的學 習,你知道大自然帶給 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自然之道》讓我們懂得,如果不按 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 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使我明白,要 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否則,就 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蝙蝠和雷達》使我知道,科學家們 探究蝙蝠飛行的秘密,從中得到啟示, 發明了雷達。
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1、課題擴展法:即由課題進行內容上的擴展,總結出課文主要內 容。
2、找「六要素」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們常說 的 「六要素」 。
3、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 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4、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 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 章的主要內容。適合寫景、狀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如說明文。
⑤ 小學四年下冊語文書6首古詩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古詩
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白話譯文: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2、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白話譯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里托著一枚青螺。
3、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話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4、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譯文: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白話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⑥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古詩都有什麼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古詩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鄉村四月
(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南宋。范大
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應該就這些。希望採納!
⑦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詞語盤點
第一單元 讀讀寫寫: 洞庭 江南 玩賞 無瑕 擴散 攀登 泰山 駱駝 屏障 浙江 油桐 擁擠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額角 擦傷 蜿蜒 依據 敬亭山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峰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羅列 形態萬千 色彩明麗 危峰兀立 連綿不斷 突兀森郁 讀讀記記: 翡翠 涼爽 高聳 山澗 透射 寂靜增添 細碎 馬蹄 柔嫩 錦緞 綿延 絢爛 白皚皚 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第二單元 讀讀寫寫: 維持 財富 精湛 器重 屬於 百貨 情形 道德 號碼 橡皮 尊嚴 逃難 善良 朴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贊賞 僵硬 捶背 許配 撥電話 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讀讀記記: 拮據 賓士 饋贈 天津 損傷 晾曬 竹簽 火候 耽誤 賺錢 熟練 教導 講究 受益 沉重 道謝 眼神 抱怨 鼓勵 寬容 夢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將心比心
第三單元 讀讀寫寫: 旅遊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願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蝙蝠 清朗 捕捉 飛蛾 蚊子 避開 敏銳 鈴鐺 蒼蠅 揭開 推進 障礙物 熒光屏 爭先恐後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雲霄 橫七豎八 讀讀記記: 築巢 搖籃 乃至 肥沃 折騰 憂患 堤壩 侵蝕 崩塌 毀滅 植被 經營 掃帚 腐爛 土壤 棲息 捕食 繁殖 制服 機翼 慘禍 關鍵 欲出又止 多災多難 隨心所欲 不折不扣 枯枝爛葉 異想天開 機毀人亡 輕而易舉
第四單元 讀讀寫寫: 沉寂 盤問 口哨 埋伏 凝神 燒毀 維護 壯烈 犧牲 謝意 沉浸 深情 凱旋 征衣 凝固 阿姨 精通 經濟 貢獻 聖壇 罪惡 呼籲 健康 不慌不忙 雜草叢生 聚精會神 模模糊糊 以防萬一 斷斷續續 永駐人間 讀讀記記: 木屑 蘑菇 呻吟 宛轉 蘆葦 葦絮 打扮 脊背 枕頭 防備 卓越 藍盔 彌漫 威脅 蔚藍 巡弋 夢幻 阻擋 睜眼瞎 手榴彈 綠茵茵 飄飄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第五單元 讀讀寫寫: 濃郁 流連 小徑 流暢 引導 悄然 靈性 經歷 瞬間 撲閃 概念 弧線飛翔 權利 繽紛 鼓動 躍動 慾望 沖破 堅硬 不屈 茁壯 沉穩 震撼 糟蹋 短暫 有限 珍惜 花繁葉茂 磕磕絆絆 多姿多彩 讀讀記記: 籠罩 呵護 流淌 捐贈 器官 角膜 酷愛 擁抱 遵從 失明 領悟 乏味 泛濫 遼闊 氣魄 清晰 孤零零 齊刷刷 清香裊裊 不假思索 熱淚盈眶 與世長辭 重見天日 改天換地 傲然挺立 神氣十足 怦然一震
第六單元 讀讀寫寫: 棚架 風趣 裝飾 順序 照例 瞧見 率領 覓食 搗衣 向晚 歸巢 和諧 辛苦 蠶桑 耘田 白鷺 雞冠花 大麗菊 催眠曲 房前屋後 天高地闊 月明人靜 讀讀記記: 牧場 專注 端莊 絲絨 鑲嵌 駿馬 遮掩 飛馳 沉默 閃爍 微弱 掠過 湖畔 襯衫 晶瑩 音符 招呼 清涼 肺腑 麥浪 紅撲撲 極目遠眺 膘肥體壯 遼闊無垠 悠然自得 成群結隊 默默無言 鵝黃嫩綠 芽苞初放 此起彼落
第七單元 讀讀寫寫: 辯論 尋常 解答 信奉 容許 違背 曾經 拖住 解釋 教授 宣布 固執 欄桿 罷了 境界 綉花 廠徽 聾啞人 膽大妄為 清澈見底 賞心悅目 一絲不苟 融為一體 讀讀記記: 邀請 摯友 塑像 祝賀 傑作 誕生 打擾 異樣 激烈 交談 徑自 猛然 抱歉 見怪 感觸 舒暢 疑惑 堅毅 平緩 邊緣 可怖 紅腫 榨乾 荒涼 誘人 雕塑家 香噴噴 全神貫注 儀態端莊 莫名其妙 信心十足 疑惑不解
第八單元 讀讀寫寫: 妻子 拜見 理睬 腸胃 湯葯 醫治 噴射 火焰 驅趕 領袖 懲罰 敬佩火種 造福 違抗 狠心 雙膝 啄食 肝臟 紀昌學射 百發百中 扁鵲治病 無能為力 驅寒取暖 氣急敗壞 讀讀記記: 唐朝 西藏 大臣 求婚 斷定 豌豆 耕種 沼澤 技藝 吩咐 饒恕 規矩膽瓶 金幣 堡壘 鐵叉 違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簡短 口吻 吉祥如意挽弓搭箭 笑逐顏開 披頭散發 無惡不作 榮華富貴 恩將仇報 下流無恥
⑧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全部內容
1、《古詩詞三首》:
三首詩在內容上都是寫南方自然風光的。學習這三首詩,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對詩詞的誦讀和欣賞,感受南方自然風光之美。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同時積累古詩詞名句,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豐厚文化積淀。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詩人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以山為伴,尋找安慰的真實寫照。全詩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見幾只鳥兒向遠處飛去,直到看不見影子;一片白雲也慢悠悠地越飄越遠,四周一片寂靜。我靜靜凝視著山,覺得山也在看著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總是看不夠。此時此刻,我的心裡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湖光秋月互相輝映,顯得多麼和諧,平靜潭水無風,如一面沒經過打磨的迷濛的銅鏡,那月下洞庭湖裡蒼翠的君山,從遠處看,就好像在白銀盤里盛放著的一枚青螺。
2、《桂林山水》:
通過閱讀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
3、《記金華的雙龍洞》: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於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作者按游覽的先後順序,先寫了去雙龍洞途中的風光,接著寫雙龍洞洞口和來到外洞;再寫怎樣通過孔隙來到內洞;最後寫出洞。
4、七月的天山: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個不同的方面:
一是從高到低,由遠及近,運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繪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匯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讀者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另一方面解釋了為什麼盛夏季節進入天山會有秋天般的涼爽的原因。
二是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
三是描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點寫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花園。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個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
5、中彩那天:
故事以汽車的得而復失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商店擴音器高聲宣布父親幸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賓士牌汽車時,對當時正在上學的「我」來說是多麼高興。然而,當父親開著獲獎的賓士車緩緩駛過擁擠的大街時,卻發現父親的「神情嚴肅」,「看不出中綵帶給他的喜悅」。「我」自然會感到「悶悶不樂」。回到家裡,慈祥的母親揭示了其中的奧秘——「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我」迷惑不解,母親又詳細說出了事情的經過。最後在沒有人知情的情況下,父親毅然地撥通電話,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
這一動人的故事反映了一個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讓我們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為珍貴。
6、萬年牢:
故事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
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
7、尊嚴:
本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
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說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愛、自強、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傑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范。
8、將心比心:
人人都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關心和幫助。然而想獲得別人的幫助,首先要自己先去關心、幫助別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鼓勵,就要自己先去寬容、鼓勵別人。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2(轉載)
9、自然之道: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隻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著,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悔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著,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11、蝙蝠和雷達: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復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啟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
中心: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12、大自然的啟示:
《「打掃」森林》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裡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人類的老師》短小而又充滿趣味,通過生動的實例,介紹了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從而更好地指導人類的發明創造活動,更好地指導我們利用大自然的規律,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大自然,為人類服務。
13、夜鶯的歌聲:
課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課文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14、小英雄雨來:
講的是在那戰火連天、槍炮轟鳴的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幹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
了解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學習小英雄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這篇課文屬書信體文章,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信。這封信首先表達了「我」和媽媽對加利先生的問候和深深的謝意,接著深情回憶「我」的爸爸出征前後的情景,在悲痛中懷著自豪和崇敬,並表示要向爸爸學習,用生命捍衛和平。最後,呼籲國際社會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緬懷那些為維護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的英雄們,引導我們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16、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這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全詩共五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節)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第五小節)發出祈盼,讓戰火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3(轉載)
17、觸摸春天:
在春暖花開的美景中,一個小女孩穿梭在花叢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慢慢伸出雙手,悄然攏住了一隻逗留在花間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小女孩的臉上充滿了驚訝。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著翅膀飛走了。小女孩仰起頭來張望。
在這個清香裊裊的早晨,作者也觸摸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誰都有把握春天的權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本篇課文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准備為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跡,贊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為題,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
19、生命 生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0、花的勇氣:
課文細致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見到花兒藏身於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後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
21、鄉下人家:
本文正如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美麗的鮮花和屋後伴著春雨從土裡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裡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進入夢鄉……
文章按照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朴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22、牧場之國:
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遊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並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隻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
中心:讓我們感受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體會動物與人、與環境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
23、古詩詞三首:
《鄉村四月》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熱烈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全詩語言平白、朴實、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
《漁歌子》全詩動靜結合,意境優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24、麥哨:
描寫了盛夏時節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在其間無拘無束地玩耍嬉戲的情形,展現了鄉村孩子天真、純朴、可愛的形象,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讓我們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村孩子童年生活的歡樂、無拘無束。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4(轉載)
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這篇課文講述了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於挑戰權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生了懷疑,經過反復試驗求證後,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事實驗證了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26、全神貫註:
記敘了法國大雕塑家羅丹邀請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裡做客,自己卻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記了客人的事。文中充分表現出了羅丹全神貫注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告訴我們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苟的作風。
27、魚游到了紙上: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中心:讓我們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
28、父親的菜園:
寫了「父親」通過艱辛的努力,在荒涼貧瘠的山坡上為家人開辟出了一處菜園。贊揚了父親執著、勤勞的品質。
29、寓言兩則:
《紀昌學射》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扁鵲治病》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葯可醫。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30、文成公主進藏:
故事首先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原因——吐蕃年輕首領松贊干布愛慕漂亮又聰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順利通過了唐皇的考驗,求親成功;接著重點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山等;最後點明了文成公主進藏的不朽功績。
31、普羅米修斯:
本文就是寫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並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
32、漁夫的故事
《漁夫的故事》選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但是故事卻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