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校園欺凌的內容
『壹』 拒絕校園欺凌的語錄
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力(馬克思)
2、我們要維護一條道德的底線,那條底線,是對生命的尊重,一個社會是有規則的,不是隨性而為,不是暴力、濫交、背叛、屠戮! --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記者 柴靜
3、上次被媒體評為『暴力慈善』的照片實際並非如此,我當時給400多個農民發了錢,讓他們把手裡的錢舉起來看看還有誰沒有拿到,結果被媒體拍下了這個瞬間。 --企業家,慈善家 陳游標
4、有些所謂的傾訴、出氣筒,都是語言暴力。不該以「這是對朋友的信任」為借口。這是對友情的濫用。朋友不該承擔這種宣洩。Soulmate,靈魂上的一體,他\她不用承擔我的瑣事。 --復旦大學教師 陳果
5、這樣說無論如何都不過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廢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就真正意義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個國家中,哪兒沒有法律,哪兒就沒有自由。自由使我們免於他人的強制和暴力,而這在沒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像的。 -- 哈耶克
6、「漢奸」這個詞滿天飛,似乎成了想要拿出來攻擊別人最有力的武器,其實這也是一種語言上的暴力。誰是漢奸呢?當你作為一個大學的教授去打80多歲老人兩記耳光的時候,其實是另外的一種漢奸,你讓所有的人感到蒙羞,你也讓很多的中國教授會感到蒙羞。 --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新聞評論員 白岩松
7、傷口裡最容易生出文學。我經歷了抄家、暴力,以及恐懼、屈辱、折磨,以及任意的傷害,我曾想寫過一部名為《抄家》的小說,但是最終我放棄了。我反而寫了另一部《感謝生活》,因為,正是這種急轉直下、一落千丈的周邊,使我感受到社會人生的真諦;並使我從想像走向思考,懂得生命的價值和大我的失明,因而拿起更為沉重的文學的筆。 --作家,畫家 馮驥才
8、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賀拉斯
9、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司馬遷
『貳』 杜絕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
杜絕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的選擇可以圍繞學校生活中學生實際會遇到的問題著手,然後告訴學生遇到欺凌應該採取的措施。
可選取內容如下:
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 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衛的原則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樣起一個震攝作用,以行動告訴對方我們不是軟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軟怕硬,若看到欺負對象奮起反抗,多會心虛停止攻擊行為,而如果被欺負者默默忍受,反而會讓他更加得意忘形,從而持續攻擊行為,直到達到目的為止。
如果反抗後對方仍未停止攻擊,應該在自衛的同時大聲呼救求助,並且尋找機會逃走,保護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叄』 什麼是校園欺凌手抄報的字
校園欺凌手抄報的主要還是圍繞校園欺凌的事情展開,告訴大家要陪你過共同維護校園環境,避免欺凌事件發生。
正文
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後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其主要表現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直接言語欺負的發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體欺負,間接欺負的發生率最低;小學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體欺負的比例顯著高於女生,直接言語欺負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隨著年級的增長,欺凌行為會有所變化。年級越高,採取語言欺凌的人數越多。
遇到侵害會說「不」:遇到侵害時,要挺胸抬頭,表情堅定,目視對方,清晰而明確地正告對方,起到震懾作用,令其知難而退。沉著冷靜巧應付:對方人多勢眾,來勢洶洶時,要沉著冷靜,盡可能拖延時間。
(3)拒絕校園欺凌的內容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2、校園欺凌對受害者影響: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訴訟。
『肆』 反對校園欺凌的內容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伍』 校園欺凌內容10字
「校園暴力」是近幾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語言、或明顯的肢體動作侵犯他人,使對方感受到威脅、痛苦或身體上受到傷害。從廣義上來說:應是指發生於校園內的所有暴力行為,包括同學彼此間或老師與同學之間以及學生對學校的破壞行為等。然而在我國發生最多的是學生間的暴力行為,也就是學生對學生之間的暴力行為。一般表現為口語恐嚇、辱罵、被迫做不喜歡的事、被故意侵犯身體、被故意陷害乃至毆打、勒索等形式。 校園暴力角色一般分為:
①欺凌者:發起暴力行為,通常還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②受害者:受到欺凌者;
③協助者:跟隨欺凌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④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為,例如在旁邊嬉笑或吶喊助威;
⑤保護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為;
⑥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害者」造成傷害,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為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家長、學生必須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嚴重危害。
如何預防校園暴力 學校
學校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
2.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並明確負責人;
3.各學校、教育部門等對於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並配合立案查處,加強監督;
4.出現校園暴力,學校負責人需及時與涉及到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保證家校溝通透明。
家長
1.選擇性地給孩子講一些校園暴力傷害的案例,讓這些事件對孩子有一個警醒的作用;
2.平時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跆拳道、散打之類的訓練強身健體,尤其女生;
3.家長平時要多和老師聯系多溝通,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4.給足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讓孩子在發生事情後能第一時間告知;
5.關注孩子從學校回家的日常表現,例如身體是否有傷痕、文具是否有丟失或者損壞、孩子是否表現出不想上學或怕上學情緒。
學生
1.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
2.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對方;
時間; 5.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或家長解決;
6.穿戴不要奢侈,盡量低調,不過於招搖;
7.獨自行走時盡量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校園暴力是人際沖突的一個極端,對學生來說是雙重傷害,同時也體現出人際交往的問題。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大聲說「遠離校園暴力」。
『陸』 如何應付校園欺凌內容
為防範被欺凌,我們要做到:
1、自尊自信、自強自愛。
明確欺凌行為中,錯誤的是施暴者,而不是受害者。生而為人,每個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要自尊自愛,大膽捍衛自己的權益。強大的氣場會讓欺凌者望而卻步。
2、加強鍛煉、強健體魄。
健康強壯的身體是一切活動開展的基礎,好身體會增強自信,也會讓欺凌者不敢輕易靠近。平時生活中努力做到作息規律、營養均衡、注意勞逸結合,通過練習一些喜歡的運動項目增強體魄,也可學習一些簡單的防身及自我保護技能。
3、與人為善、融入群體。和同學相處要團結友愛,不要說傷人自尊的話,言行舉止文明。積極參與班集體活動,融入集體,互幫互助,多結交幾個好朋友,有時候朋友是你度過難關的支撐。當欺凌者意識到你是集體的一員,並非孤身一人,也不敢輕易傷害你。
4、學會自護、遠離危險。欺凌者往往尋找體力、心理上弱勢的對象,因此要學會自我防護,遠離危險。如不要參與校園內外拉幫結派的活動,避免和喜歡惹事的人走得太近。財不外露,避免引起他人的貪念。上下學和同學結伴而行,盡量不要獨自待在廁所、操場等偏僻角落等。
萬一遭遇校園欺凌,你可以這么做
❶ 初次被欺凌,不當軟柿子。
欺凌者在初期欺凌的時候往往喜歡挑軟柿子捏。所以當第一次被欺凌的時候,絕不能忍氣吞聲,要嚴肅制止;要大膽報告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讓大人出面制止,讓欺凌者知道後果,為自己討回公道。第一次效應會影響欺凌者今後的行為方式,令其有所忌憚。
❷ 短兵相接,沉著冷靜。被人欺負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用平靜清晰的語言告訴對方停止這樣做(沉著會更顯實力,哭泣害怕會更容易被欺負),以談判為由,拖延時間,想辦法來到人多的地方,趁對方放鬆警惕趁機逃離,
❸ 機智應對,學會求救。
若被多人圍困或暫時跑不掉也不要驚慌,不要與欺凌者硬碰硬,要懂得周旋,如可以先交上財物,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機會求救。及時向路人求救或發送求救信號,有條件的撥打110或發送求救簡訊。
❹ 他人遇難,施以援手。
當看到其他同學正遭受侵害時,不能坐視不理,應趕緊報告老師或報警。力量懸殊時,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孤身一人見義勇為,要在欺凌者視線范圍外撥打報警電話或發送求救信號。
『柒』 關於校園暴力的手抄報資料。
圖來看看預防校園暴力的侵害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捌』 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
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可以寫校園欺凌對學生健康成長的危害及影響,可以列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有什麼樣的危害,在面對校園欺凌的時候,學生應該怎麼自我保護。
例子:
懲治、遏制校園暴力,治理校園欺凌問題再一次提上了國家議事日程。那麼,家長和學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這未必可行。
法治文明要從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還長,但必須得堅定走下去:促進法律健全,使我們的孩子從小具備正確的法治素養、法治意識,既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維護共同生活的校園環境等。
近日,一條海南省瓊海市「長坡中學打人」的視頻在網上流傳。據南海網報道,事件發生於5月20日。此外,該校5月18日也發生了一起學生打人事件。5月21日上午,瓊海市教育局就此視頻事件召開緊急會議,提出七項措施專項治理校園暴力。
此事件距離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於4月28日向各地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個月。
4月28日,重慶市彭水縣桑拓中學一名學生在廁所內遭到至少三名學生群毆,胸部被利器捅傷致死。同日,遼寧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學課堂上,初二男生呂某遭同班同學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絳縣,15歲少年張超凡被多名同學在網吧毆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縣某中學,一名女生被其他幾名女生逼迫脫衣下跪、扇耳光,旁邊多人圍觀起鬨,但自始至終沒有一人出來勸阻……
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原本安寧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於曾經遭受校園欺凌的張宇來說,更是如此。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欺凌事件發生後,校園再也不是自己嚮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書包里。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張宇回憶,「慶幸的是,那群欺負我的學生,之後沒有再來打我。」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光興認為,對於被欺凌者來說,如果心理層面得不到及時疏導,可能會陷入兩種極端:陷入抑鬱中不能自拔,甚至會產生自殺想法;或尋找比自己弱的目標,將情緒轉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變為新一輪的欺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