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數據
今年2月得知自己入選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2016-2017年度訪學學者,女兒隨我月中旬啟程來到波士頓劍橋,進入劍橋某公立小學一年級讀書。班上共有17名學生,大多是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二代」,以及來這兩個學校的訪問學者的子弟。
是夜,習慣早睡晚起的我,徹夜無眠。翌日上午,趕緊討教小區內相熟的媽媽們,澳大利亞媽媽,冰島媽媽和美國媽媽三個人的意見一致,這事應該立馬投訴,要求面談解決。
趕緊回家寫郵件,自忖核心內容應該包括事實陳述,情感動員和直接訴求三部分。先描述女兒轉述的事實,對女兒造成的傷害,涉事男生跟女兒以往的不愉快經歷;接著試圖喚起班主任(她有三個女兒和兩個外孫女)的同理心,請她設想我周五晚至周二面談前的心理煎熬;最後提出在不幹擾正常教學的前提下,請她安排周二與我面談一次,商討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末了,感謝老師們對女兒入學以來給予的關心和照顧。
郵件發出後,我撥打學校的總機電話,留言提醒班主任老師查收我的緊急郵件。周二清早,送孩子上校車後,我立馬撥打學校電話,轉到班級,班主任老師接聽,我簡短告知此事,她答應馬上查閱郵件,並約定中午十二時半教室面談。
隨後,我按時去辦公室工作。當天中午,哈燕為訪問學者組織了哈佛學術期刊主編和哈佛出版社總編,主講有關英文發表和出版的講座,根本無心聽講。我將投訴信列印四份帶著,直奔學校。
按時走進女兒的教室,發現班主任正在跟一個男生談話。看他高高壯壯的樣子,我馬上猜想這位可能就是「本案」所涉男生。老師看到我,請我進去,同時送那孩子出教室門。我佯裝隨意地問這孩子的名字,果然是那孩子。我現在理解女兒的處境了:這么高大壯的男生,即便女兒班級第一女高個,熱愛體育,體質優秀,可哪是這孩子的對手啊。
未幾,校長、助手和班主任魚貫而入,互致問候入座。我主動走到「主位」坐定,三位老師陸續坐好。根據社會學理論,占據有利空間,是無聲地宣誓個體對談話的某種掌控權。跟三位母語是英語的美國人,正式嚴肅地討論校園暴力問題,我這個英語是第二外語的中國人需要理論傍身,自我暗示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我把列印好的郵件分發給三位老師,大家開始閱讀。我再次陳述事實,班主任接著說明她了解到的情況,助手隨後補充,我最後重申問題的性質,並列舉麻省最新校園暴力的統計數據,主要的暴力現象以及學者的追蹤研究得出的對受害學生的心理傷害。總之,我認為這是一起校園暴力事件,同時,鑒於男孩的年齡和行為,我不排除此事涉嫌性騷擾。四位女士在他人講話時,都飛快地做記錄。末了,校長表示歉意,承諾翌日一早開啟正式調查(a serious investigation),分頭找兩個學生研討此事,同時約見男生父母。
我表示感謝,再次重申女兒很喜歡這個學校和她的老師,感謝他們對孩子的呵護和愛心。同時,我提出三條建議:第一,在兩個孩子能夠友好相處之前,上課時,盡量將涉事男生與我女兒分開就坐;第二,在我女兒能夠用英語順暢表達自己的想法前,希望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把我女兒安排在靠近老師的位置上;第三,希望老師能夠時不時在放學前問問孩子當天的情況,如有問題,請迅速聯系我。
三位老師同意照辦,校長答應告訴其他任課老師前兩條安排,並承諾女兒每天離校前,她會親自詢問她當天情況。最後,校長和班主任都表示最近會集中跟學生討論校園暴力問題,並進行校園安全教育,助理老師說她每天送女兒上校巴時,也會跟她聊聊當天的情況。
談話過程中,我一直暗自告誡自己,不要遺漏重要細節。結束談話前,我突然想到女兒第二天早上跟校長談話時的語言問題。提出需要學校的ESL老師在場,幫忙翻譯。校長補充說,同時在場的還會有學校的心理醫生。
面談和溝通很順利,我十分感謝她們的幫助。晚上孩子的反饋也很正向,當天班主任的課上,的確討論了校園暴力問題。離校前,校長和助理老師都詢問了她當天的情況。
翌日下午,我接到校長的電話。調查結果是:男生說他不是故意碰我女兒的胸部,只是伸胳膊時無意中碰到;我女兒也承認男生並非有意為之;而且,我女兒要求男生正式向她道歉,稱若是再次道歉,她會感覺好很多。
我仔細聽完,首先感謝校長高效的工作,表示接受她的調查結果,但對我女兒要求對方道歉一事表示懷疑。我了解自己的女兒,援用這種外交辭令,並不是一個接受外國校長質詢的7歲小女孩的正常反應。況且,判定一種行為的目的性並不容易,尤其是缺乏視頻證據,未成年雙方當初各執一詞的時候。盡管當時班上有目擊者,或可佐證男生行為到底是否故意,但按照美國教育領域的政治正確性原則,大概也不可能操作。因此,這事就此打住。但是,我希望學校關注此事,防止再次發生。
掛斷電話前,我問校長,此事是否會記錄在案,若是,能否給我一份檔案資料。作為歷史學者,我對檔案的執著再次顯露。校長承諾翌日請孩子帶回給我。
周四,女兒帶給我一個信封,裡面是一份麻省公立學校校園不安全事件的正式記錄,班主任填寫了這份公文表格,上面有校長和班級助理老師的簽字。校長還貼了一個小便條,解釋說因為保護未成年人隱私的規定,她用塗改筆隱去了涉事男生的姓名,給我備案的這份記錄裡面,我女兒的名字由First
name的第一個字母代替。
如今,此事過去兩周,三位老師信守承諾,校長更是堅持每天在女兒放學前,詢問她當天的情況。目前孩子一切皆好。我衷心感謝她們,設身處地想想,我若在她們的位置,我能否做到她們這么好。
平心而論,女兒的兩位老師很好。因為參加學校組織的School
Night等活動,跟她們接觸過幾次,印象很好。班主任從教24年,是一位慈祥可愛的老太太;其助手很年輕,哈佛畢業的本科生,和聲細語,女兒很喜歡她們。我曾應女兒的要求,與她一起手繪卡片,送給感冒痊癒返校的班主任;也曾共同手工製作玫瑰花,送給過生日的助教。校長女士接觸不多,但印象也不錯,入學第一天,她親自介紹學校和女兒所在班級的概況,引介女兒的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老師,並帶我們辦理校巴登記和午餐注冊等事情。她高大壯碩,笑容親切,握手很力,跟學生也頗成打成一片,我親眼看見她在廣場上拉著學生們一起跳舞。
今晚女兒的學校組織萬聖節Party,我要再次向老師們表示感謝。
『貳』 校園暴力為什麼不立法
有數據顯示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內,其中,故意傷害罪占容57%,故意殺人罪佔6%,尋釁滋事罪佔10%;性侵、侵財犯罪各佔12%,聚眾斗毆罪與綁架罪分別佔2%、1%。
當前,校園暴力頻發,校園暴力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而我國刑法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等八種犯罪承擔刑責。
參考資料(校園暴力何時停止?):http://jiahao..com/builder/preview/s?id=1558690612423709
『叄』 美國社會如何應對校園事件暴力
校園欺凌極端案件每隔一段時間就集中暴發,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對待未成年人教育問題上,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司法遠未形成共識和合力。國外的情況怎麼樣呢?《環球時報》06-25)
日本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日本校園的現狀。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長期的跟蹤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曾遭欺凌。白皮書稱,校園欺凌多種多樣,既有肉體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也有網路圍攻。從2007年度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欺凌,12.7%從未欺負他人。 今年2月20日,川崎市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警方在一條河附近發現13歲男孩上村遼太的屍體。調查發現,上村曾多次表示被高年級學生欺負,他嘗試和他們保持距離,卻因此導致對方更暴力。最後,3名高年級學生模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手法,將上村殺害。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設24小時熱線反欺凌。面對泛濫的校園欺凌,2013年6月,日本6大政黨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在參議院正式會議上獲得一致通過。法案規定,學生因遭受欺凌受傷或長期缺課,學校有義務調查,並告知學生監護人。當欺凌行為被認定有可能對學生身體或財產造成重大侵害時,學校有義務報警。對於網路欺凌,國家及地方必須採取監控等對策,校園欺凌案件的相關責任人,將被追究監控不力的法律責任。
美國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美國校園的現狀。
2013年3月,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名少年對當地學區提起訴訟,緣由是學區未能制止他從4年級到高中期間在校園內受到欺凌。《今日美國報》在報道這起案件時提到,一名律師在兩年內曾代理過60到70起校園欺凌訴訟案。 根據美國欺凌統計網提供的數據,校園欺凌是美國學校系統的巨大問題。調查顯示,6年級到10年級的學生最有可能參與欺凌活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美國有各類預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機構和計劃,很多公益性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有關欺凌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凌的法案。 這些「反欺凌」法是為了保障學校安全、降低逃學率及減少校園暴力。它要求學校創建可以預防欺凌以及進行相應培訓和執法的舉措。違反者將被停學、開除以及受到民事罰款或刑事處罰,學校和學區也會面臨大額民事賠償金。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報告,發生在12-18歲孩子身上的校園欺凌事件在減少,2013年大約有22%的學生被欺凌,是2005年開始收集這類數據以來首次顯著下降。一名獨立於該調查的欺凌預防專家稱,學校進行的各種反欺凌項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
印度、巴西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印度、巴西校園的現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數據,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4.4年,6-14周歲學童能夠上到小學四年級的人數比例不到60%。同時,印度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不僅多數學校校舍簡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個老師要管教約70名學生。 上述情況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學適齡兒童缺少教育、疏於管理,這給校園暴力創造了條件。據印度教育部一份統計顯示,去年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個邦的校園暴力事件報案數就達600多起,其中多數發生在學校周邊,少數族裔學生成為受侵害的重點。而且,相當比例的欺凌事件發生在寄宿制學校。 「為什麼女生不敢上學?」《印度斯坦時報》曾分析稱,印度女學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還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園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園「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據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教授邢玉濤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在巴西,中小學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學校之分,公立學校教育質量較高的不多,學生也不太容易考進去。而教育質量較差的公立學校內的學生,多來自貧民窟,校園欺凌現象明顯嚴重。相對來講,中產階級多選擇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這里學校管理比較嚴格,欺凌現象也容易杜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近些年來印度各界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採取了不少嚴厲懲罰措施,收效還是很明顯的。
不只巴西,經合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整個拉美地區校園欺凌現象嚴重,墨西哥尤甚。為解決這一問題,非政府組織「欺凌無國界」將拉美作為解決校園欺凌的主要試點,該組織主要對教育界權威、教師及家長等進行專業培訓,以讓他們辨別什麼是學生間的正常沖突,什麼是校園欺凌。
『肆』 看各國怎樣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極端案件每隔一段時間就集中暴發,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對待未成年人教育問題上,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司法遠未形成共識和合力。國外的情況怎麼樣呢?《環球時報》06-25)
日本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日本校園的現狀。
日本政府6月初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愈演愈烈,長期的跟蹤調查顯示,近九成學生曾遭欺凌。白皮書稱,校園欺凌多種多樣,既有肉體欺凌,又有精神欺凌;既有暴力折磨,也有網路圍攻。從2007年度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欺凌,12.7%從未欺負他人。 今年2月20日,川崎市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案件。警方在一條河附近發現13歲男孩上村遼太的屍體。調查發現,上村曾多次表示被高年級學生欺負,他嘗試和他們保持距離,卻因此導致對方更暴力。最後,3名高年級學生模仿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手法,將上村殺害。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設24小時熱線反欺凌。面對泛濫的校園欺凌,2013年6月,日本6大政黨共同提出《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在參議院正式會議上獲得一致通過。法案規定,學生因遭受欺凌受傷或長期缺課,學校有義務調查,並告知學生監護人。當欺凌行為被認定有可能對學生身體或財產造成重大侵害時,學校有義務報警。對於網路欺凌,國家及地方必須採取監控等對策,校園欺凌案件的相關責任人,將被追究監控不力的法律責任。
美國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美國校園的現狀。
2013年3月,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名少年對當地學區提起訴訟,緣由是學區未能制止他從4年級到高中期間在校園內受到欺凌。《今日美國報》在報道這起案件時提到,一名律師在兩年內曾代理過60到70起校園欺凌訴訟案。 根據美國欺凌統計網提供的數據,校園欺凌是美國學校系統的巨大問題。調查顯示,6年級到10年級的學生最有可能參與欺凌活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美國有各類預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機構和計劃,很多公益性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有關欺凌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過了禁止校園欺凌的法案。 這些「反欺凌」法是為了保障學校安全、降低逃學率及減少校園暴力。它要求學校創建可以預防欺凌以及進行相應培訓和執法的舉措。違反者將被停學、開除以及受到民事罰款或刑事處罰,學校和學區也會面臨大額民事賠償金。 根據美國教育部門今年5月公布的最新報告,發生在12-18歲孩子身上的校園欺凌事件在減少,2013年大約有22%的學生被欺凌,是2005年開始收集這類數據以來首次顯著下降。一名獨立於該調查的欺凌預防專家稱,學校進行的各種反欺凌項目和努力收到了效果。
印度、巴西整治校園暴力的手段
一、印度、巴西校園的現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數據,印度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4.4年,6-14周歲學童能夠上到小學四年級的人數比例不到60%。同時,印度基礎教育的投入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不僅多數學校校舍簡陋,文具奇缺,而且平均一個老師要管教約70名學生。 上述情況表明,印度不少地方中小學適齡兒童缺少教育、疏於管理,這給校園暴力創造了條件。據印度教育部一份統計顯示,去年僅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個邦的校園暴力事件報案數就達600多起,其中多數發生在學校周邊,少數族裔學生成為受侵害的重點。而且,相當比例的欺凌事件發生在寄宿制學校。 「為什麼女生不敢上學?」《印度斯坦時報》曾分析稱,印度女學生能完成初中教育的比例在很多邦還不到50%,其中原因也包括校園欺凌,哪怕是在女校,校園「大姐大」的存在也很普遍。
據移居巴西多年的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教授邢玉濤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在巴西,中小學教育有公立和私立學校之分,公立學校教育質量較高的不多,學生也不太容易考進去。而教育質量較差的公立學校內的學生,多來自貧民窟,校園欺凌現象明顯嚴重。相對來講,中產階級多選擇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這里學校管理比較嚴格,欺凌現象也容易杜絕。
二、整治校園暴力的措施。
近些年來印度各界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採取了不少嚴厲懲罰措施,收效還是很明顯的。
不只巴西,經合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整個拉美地區校園欺凌現象嚴重,墨西哥尤甚。為解決這一問題,非政府組織「欺凌無國界」將拉美作為解決校園欺凌的主要試點,該組織主要對教育界權威、教師及家長等進行專業培訓,以讓他們辨別什麼是學生間的正常沖突,什麼是校園欺凌。
世界各國怎樣整治校園暴力呢?請看下面的表格:
國家
整治校園暴力措施
效 果
日本
美國
有「反欺凌」法保障
日本、美國針對校園暴力現象有法可依,對校園暴力有針對的方案、方法。
日本:設24小時熱線反欺凌。
美國:不斷完善反欺凌法。
中國
無「反欺凌」法保障
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校園「反欺凌」現象毫無作用,且還讓老師們小心翼翼。2009年教育部頒布了一項規定,其中一條指出:班主任有權批評學生。引起輿論嘩然,教師批評學生天經地義,但這樣的一條規定居然要教育部頒布,可以中國教育的深層問題的嚴重性。
中國:對校園暴力無針對性的法律可依。
請繼續看下面表格。
國家
老師如何懲罰犯過錯的學生
韓國
首先,除了正常的批評、警告、寫檢查、責罵外,韓國教育法律規定,老師有權使用直徑在1厘米左右,長度為50厘米的棍子來懲罰學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豐富的地方,並有專門的教具公司製作配發給每個老師,就像警察配備警棍一樣。這個我們在很多韓國的電視劇里都可以看到。同時,老師還可以採用其他只要不對學生肉體產生傷害的懲罰措施,比如罰站、罰跪等。實際操作中,懲罰措施五花八門,其中有一些被我們認為有損學生自尊和人格的措施。但在韓國人眼裡,這些懲罰措施是正當而且合適的,做了錯事不受到懲罰在他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只會助長惡的形成,就是小孩子也不例外。對學生的什麼精神傷害、學生的面子問題等,在韓國是不存在的。
美國
在美國,體罰是被允許的,其中有21個州出台法律保護體罰的合法性。但是老師體罰學生有專門的懲罰政策,老師必須依據政策里詳細寫明的具體部位而進行體罰。 比如佛羅里達州達得縣教育委員會規定,教師可以懲罰學生,包括用不超過二尺長、三四寸寬的木板打學生的臀部,但不能超過5下,並且不能造成身體的明顯傷害。根據法院判例,美國可以因為學生的以下幾方面行為對其進行體罰:罵人、爭吵、打架,以及侮辱教師等。 此外,在美國一些地方,如果學生不努力讀書,要判刑入獄,曾有7名學生因學業成績差,被判刑坐牢兩個月。同樣是在美國,學生如果將學校認為不宜帶進的東西帶進學校內,學校則一律沒收,並且不再還給學生。美國教師的懲戒權包括:言語責備、剝奪某種特權、留校、懲戒性轉學、短期停學和開除。
英國
英國教師的一般懲戒權包括:罰寫作文、周末不讓回家、讓校長懲戒、停學等。在此基礎上,一方面,英國各方都在呼籲用傳統的課堂紀律方式來懲罰違紀學生,這一類方式可能顯得有點老套落伍,但它們卻是「嚴格而合理」的。違紀學生們除了要撿拾垃圾、除草、打掃教室和清除牆上的塗鴉外,還會被要求提前到學校、清理食堂並沒收一些優先權。這些傳統的懲罰方式可以給老師們更大的信心來用「最嚴格」的方式要求學生們,並確保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在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里來學習。另一方面,英國人也想出很多驚人之舉。英國每天有六萬多學生曠課,這個數字可謂驚人。為了把教育進行到底,英國政府想出的辦法是:孩子逃學,家長坐牢,並對其父母處以5000英鎊以下的罰款。2002年,英國監獄中出現第一位因為孩子曠課而蹲牢房的父親,到目前為止,共有130位家長因為縱容孩子不去上課而坐了牢。
日本
日本二戰後一直禁止學校對學生施行體罰,要求學校推行「寬松教育」。但禁令讓教師覺得「綁手綁腳」,因為日本對體罰的規定比較嚴格,如將課堂上喧嘩的學生逐出教室就算「體罰」。一位內閣官員透露:「懲罰不包括拳打腳踢,它頂多是讓鬧事的學生罰站,或在他們的頭上輕拍一下。」
中國
禁止體罰。罰站、罰蹲被認定體罰。禁止體罰的呼聲很高。在中國,學生侮辱性罵教師,教師懲罰學生,是教師的錯。
奧地利
芬蘭
德國
挪威
瑞典
丹麥
冰島
烏克蘭
禁止體罰
日本
英國
要求恢復體罰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新加坡
澳大利亞
韓國
美國
允許體罰
(表格的參考內容來此《現代教育報》)
總結性評點:中國各地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校園暴力頻繁,有惡化的趨勢。這最少說明,國家在未成年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疏忽。中國司法部門沒有制訂「反欺凌」法保障學生,教師懲罰學生會被誤判為體罰。未成年人犯罪成為「法外」之地。中國整治校園暴力的力度是弱勢的。
中國的一些地方教育官員常常在大會上宣傳:體罰學生會下崗。……
筆者在此呼籲:針對中國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犯罪頻繁發生的問題,中國要制訂「反欺凌法」了。中國人在學習美國教育的開放、開明的同時,也要學習美國教育的一些懲罰措施。
『伍』 請告訴我幾個校園暴力的實例 有加分
來自同學
·深圳中學生斗毆視頻震驚網民
4月4日,深圳新聞網視頻的兩條新聞:深圳寶安沙井職業中學成人高中的高二的一名男生,將另一名男生打倒在地,用手中的木棒對著倒地男生的頭部等部位猛打,其動作極為粗暴……針對這些學生打架事件,在校的學生都反應平平,學校方面也稱「深圳新聞網上的兩則視頻新聞,從圖片上看很惡劣,實際上是小事情」…[全文][評論]
現象:校園暴力時刻威脅讀書郎?
追問:誰給了「校園江湖」的滋長空間
案例:
四名小學生打死初中生 年齡小不能立案
北外女生不滿被舉報留宿男生刺死同學
「少年幫」瘋狂作案 校方為何捂著不報
西安女生遭裸體毆打 被仙人球扎胸部
新生拒絕老生勒索 學生會幹部將其打死
女大學生逼女同學當眾手淫
馬加爵殘忍殺害四名同學
來自教師
·湖南一教師砍死4名學童砍傷16人
2004年9月30日,湖南一學校新調入的男教師攜帶菜刀沖上該校一、二年級的教室,在不到10分鍾的時間里製造了又一起校園慘案:4名學生被砍死,另有12名學生和4名教師被砍傷,其中多人重傷。該教師曾在精神病醫院接受過治療,醫生曾警告不能讓他受刺激。「如果他有精神病,為什麼他還可以做老師?」…[全文][評論]
現象:究竟是誰在「妖魔化」教師?
追問:「禽獸教師」為何頻繁出現?
案例:
遼寧一中學5老師和6學生廝打
小學老師校園內砍殺20師生
四歲小孩被老師打破嘴致尿褲子
教師猥褻43女生學校為其保密
甘肅一學校體罰學生成風如「集中營」
教師體罰學生後給家長下跪道歉
學校變相體罰惹禍 湖南初三學生猝死操場
來自校外
·北大醫院幼兒園15名兒童被歹徒砍傷
2004年8月4日,一男子在北大第一醫院幼兒園內持刀行凶。接到報警後,三輛巡邏車及8名民警在1分鍾內迅速趕到現場將正在行凶的歹徒制服,同時,將受傷的15名兒童和3名教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目前,除1名兒童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2名傷者傷勢較重外,其餘人員無生命危險。犯罪嫌疑人徐和平是該園臨時工…[全文][評論]
現象:全國校園安全行動抓獲嫌疑人1.3萬
追問:嚴峻的問題:校園安全誰負責?
案例:
河南八男生睡夢中被砍死(組圖)
甘肅15名學生被砍成重傷(圖)
山東發生「校園慘案」24名學生傷
河南汝州校園慘案追蹤 為只死狗砍死9人
山東9-20慘案兇手被判處死刑
廣州惡男多次恐嚇、搶劫在校學生
每年三千大學生非正常死亡
『陸』 宣傳標語 校園暴力事件
還孩子平靜校園,給孩子美好明天
『柒』 女生在教室遭同學輪流掌摑群踹,究竟是什麼情況
事情發生在湖北嘉魚縣南嘉中學,該中學一名七年級女孩子遭到同學輪流掌摑,有些人還嬉笑地說:打重了一點,還要再來一次。而那個被打的女生不敢動彈,滿臉發紅。事件具體情況為:該校七年級學生XX因同學之間糾葛,為報復本班女生XXX,在1月10日下午放學後,邀請本年級其他幾名女生將XXX帶到女生公寓架空層進行毆打。教育局工作人員對此回應,是在開玩笑。我認為這完全不是開玩笑的問題,同學間打打鬧鬧,怎麼會把人打的滿臉通紅,還是用掌摑的方式來開玩笑?而被打的女生,心裡一輩子都會有陰影了吧。我認為這完全就是校園暴力。
如果你在學校遇到校園暴力的話,一定要冷靜,不要硬碰硬。另外,要明確的告訴施暴者打人是違反的,也可以向他人求助。
『捌』 從生命的角度說說校園暴力有什麼危害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為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
被欺凌者性格內向、害羞、怕事。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為上有異於他人。
(8)校園暴力數據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成了現在學生中流行的一股邪風根據教育署系2002至2003年度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學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約七百多宗。若扣除學校假期,則平均每日三宗。
亦有調查結果顯示,於同一年中學訓導老師曾處理六百四十三宗欺凌同學個案,數目佔中學生人數的零點一四百分比。可見欺凌個案在校園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
其實,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
同時間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欺凌是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及預防的問題。但同學和家長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玖』 關於校園暴力的手抄報資料。
圖來看看預防校園暴力的侵害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拾』 校園暴力事件頻現,校方該如何作為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這其中還是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出現,就是校園暴力,隨著現在我國媒體網路的不斷發展,許多事件也在網路上被人們所熟知,其中就有校園暴力事件,校園暴力事件頻現,那麼校方該如何作為呢?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