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欺凌處理

校園欺凌處理

發布時間: 2021-04-01 17:59:11

校園欺凌現象怎麼處理

(第七講)

明確預防和處置校園欺凌的基本制度

——

(一)學校對校園欺凌行為的預防

近幾年的新聞中

「校園霸凌」這一詞彙

想必您不陌生

那到底什麼是校園霸凌

誰來預防校園霸凌

保護孩子們呢

一起來走進今天的內容

什麼是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三十條 第三項規定 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一方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壓、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校園欺凌的嚴重後果

1 受欺凌者在遭受欺凌後自我認知會變消極,缺乏自尊自信。

2 受欺凌者在長期遭受同伴的羞辱又無力反抗時,極易產生對現實世界的不信任,影響社會交往能力,易產生自虐,甚至自殺行為。

3 受欺凌者一般性格較內向而對外界刺激十分敏感,受欺凌後會經常被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困擾,甚至出現頭痛,胃痛,失眠,噩夢等不良生理反應。

那麼根據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

誰來預防校園霸凌

怎麼預防呢

答案是:學校

《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第三十九條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學校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1 強化制度管理

建立校園周邊環境控制機制,加強與當地政府、公安部門等聯系,共同對校園環境進行清理整治,確保社會不良分子不得渾水摸魚進入學校威脅學生安全,給予學生較為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

建立情報搜集制度,利用發達的信息技術,對校園各類糾紛、矛盾和治安事件及時進行信息的收集,一旦事件出現不良勢頭,確保及時予以通報,控制危險事件。

建立突發應急制度,應對突發性特殊性事件。

2 完善預防工作體系

學校應當全面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校園環境,幫助、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積極內心世界,及時處理校園矛盾,減少欺凌。

加強有關校園欺凌教育培訓,教導學生及教職工欺凌事件正確應對方法,提升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嚴查嚴打嚴處理,讓欺凌事件不敢發生、無所遁形。

3 明確監護人職責

校方應當與監護人保持密切聯系,重視家庭環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及時幫助特殊家境學生,劃清家庭、校園責任界限,共同保護學生健康安全。

隨堂小問

強強是某初中在校生,家境貧寒,不善表達,平日較少與同學老師往來。某日晚放學後,強強被同班幾名學生圍堵在宿舍樓後欺凌,致使強強全身多處受傷,他們的侮辱性言辭也對強強內心造成嚴重傷害。迫於威脅,強強不敢舉報幾人惡劣行徑。三天後幾人再次對強強施暴,強強將此事告知班主任老師,班主任上報校方處理,施暴人賠償損失並受到處分。問:強強事件中校方事前需存在何種行為方可被認定已履行預防校園欺凌義務?

(下滑查看答案)

答:①校方應存在相對完善的校園欺凌處理制度。②課程安排中應具有與對教職工及學生進行欺凌應對方法教育等內容有關的設計。

本期專家

圖文整理:蔣芷若張艷芳

【來源:法治昌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㈡ 校園欺凌事件怎麼處理

校園欺凌事件這些年時有發生,對於校園欺凌我們堅決不能縱容,及時遏制校園欺凌的苗頭,對於已經發生的欺凌事件要嚴肅處理。

1、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擔責」的錯誤認識。
針對欺凌、暴力進行全面教育,強調「消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錯誤認識」,意在堅決對欺凌、暴力說「不」。



3、懲戒教育結合,避免校園暴力擴散成網路欺凌。
既做到真情關愛、真誠幫助,力促學生內心感化、行為轉化,又充分發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


(2)校園欺凌處理擴展閱讀:

為了防止校園欺凌悲劇的發生,增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條文從現行法律的72條增加到130條。

在總則方面,草案新增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以及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後的強制報告制度,強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第一責任,確立國家親權責任,明確在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能履行監護職責時,由國家承擔監護職責。

並從六個方面升級對未成人的的保護:加強家庭保護,細化了家庭監護職責;完善學校保護,從教書育人和安全保障兩個角度規定學校、幼兒園的保護義務;充實社會保護,強調了公共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新增網路保護,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強化政府保護,對國家監護制度作出詳細規定;完善司法保護,實現司法環節的未成年人保護全覆蓋。

㈢ 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

1、安撫孩子的情緒首先,家長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孩子受到了校園欺凌,他的身心都會受到巨大的傷害。作為父母要多陪陪孩子,或者找專門的心理咨詢師進行疏導。

2、查出事情的緣由對於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家長發現孩子遭受了以後,要迅速向孩子問清楚事情的緣由,查清楚來龍去脈。並且找到施暴者與之進行交流,向施暴者施壓,告誡施暴者以後不要再欺負自己的孩子。

3、向老師學校反應對於孩子遭受的校園欺凌事件,家長要和孩子的老師和學校領導反映。讓學校和老師肩負起照看孩子的責任,加強對校園欺凌的監督和對施暴者的管教。

4、與施暴者家長交流找到校園暴力的主要施暴者的家長,雙方家長可以電話聯系,不過最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好好溝通一下,把問題都說出來,讓其加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管理。

5、觸犯法律的報警處理對於觸犯法律的校園施暴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家長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報警處理,通過法律的途徑來懲罰校園欺凌當事人。

㈣ 校園欺凌解決方法

校園欺凌是指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1.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2.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4.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7.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8.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9.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拓展資料

校園安全與每個師生、家長和社會有著切身的關系。從廣義上講,校園事故是指學生在校期間,由於某種偶然突發的因素而導致的人為傷害事件。就其特點而言,一般是因為責任人疏忽大意過失失職而不是因為故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㈤ 被校園欺凌了怎麼辦

我也遇見過,這種人如果惹了你你就和他杠等他知道你是個玩命的傢伙自然不會回惹你了如果死性不改你就告答訴老師吧學校會處理如果他會在私下去打你你就只好拿刀具防身了【注意!嚇嚇他們就行了!不要動手除非迫不得已!】如果還是不行那你就告訴家長吧,一般校園欺凌都會叫家長或者會退學【注意如果他只是單單一個人你就和他拚命杠,使勁杠!他不會打死你的】主要是你要大膽如果你很慫那就沒辦法。

㈥ 校園欺凌怎麼辦

治理方案
北京
北京解決校園欺凌
2018年7月5日北京為解決校園欺凌,教育部首先發布北京市中小學欺凌治理方案公布:發生校園欺凌須限時上報。[2]
在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中要求,學校在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須完成調查,而在此次北京市各區公布的實施方案中,除了對調查時間有要求外,對於事件的及時上報也做出了嚴格的時間要求。
10分鍾內須向上級部門口頭匯報[2]
例如北京市東城區在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如發生欺凌事件,各校要在10分鍾內向上級單位進行口頭匯報,2小時內遞交詳細文字材料並隨時匯報工作進展。
情節嚴重學校直接與司法部門對接[2]
與東城區類似,海淀區除了要求30分鍾內口頭上報區教委外,對於情節較為嚴重的,還要求學校要與屬地派出所、司法等部門進行對接。
設置校級欺凌事件舉報電話[2]
在此次北京市各區公布的中小學欺凌治理方案中,除了限時上報外,還特別明確提出了設置校級舉報電話。
例如在海淀區的實施方案中,除了要求各學校都要成立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小組之外,還要求學校必須設立學生欺凌事件舉報和咨詢熱線電話,並且要公布在校園顯著的位置,同時,學校還必須設專人進行核實、處理。
學生在校時間「無縫隙監管」[2]
另外,在此次公布的《方案》中,各區還特別提出要加強學生在校期間的日常管理,並制定了相應的預防舉措。例如延慶區就要求各校實施學生在校「無縫隙監管」行動計劃。將學生「入校時——上課前——上課時——課間——離校時(回宿舍)」等不同時段和衛生間、宿舍、操場、校園周邊等重點部位的監管責任落實到人,做到有監管、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和反饋。
加強對重點時段的巡查[2]
同時,還要求對課間、午休、晚自習等容易發生問題的重點時段加強巡查,對校園周邊200米以內范圍,在上下學時段安排專人進行巡查,並填寫巡查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每學期要進行三次「防欺凌」教育[2]
除此之外,各區還明確要求學校必須將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每學期都要在學期初、中、末進行三次「防欺凌」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欺凌他人不僅是極端錯誤的不道德行為,對造成的後果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㈦ 校園暴力,怎麼處理

方法一:班主任老師出面協調。一般來說,除班主任以外,其他任課老師都不會負責解決這些事。如果班主任有責任心,班裡同學遭遇校園暴力時會告知班主任,而後由班主任找到打人同學,如果打人孩子能認錯,老師給一番教育就完事了。但如果有皮外傷,班主任就得及時通知被打孩子家長,到學校去協調解決,當然打人孩子家長是脫不了干係的。
方法二:班主任協調無果後上交學校。如果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常常表現為被打孩子家長不饒人,想求一個令其滿意的說法,無非是得到打人孩子家長的道歉和賠償,要求校方給一個承諾,確保自己孩子不再遭遇此類事件發生。而針對打人孩子家長,要麼態度非常誠懇,積極配合,要麼就推脫責任,不承擔後果。面對這種情況,就要看校方怎樣去解決了。
方法三:發生在校園以外的暴力傷害校方會表現不同的態度。有些學校比較負責,常會認真教育有暴力傾向的學生,責令其寫出檢查、警告、要求家長道歉或者賠償,如果有多次傷害他人後果的,可以開除。但有些學校,弄的就不那麼陽光,因為如今是人際關系社會,如果家長蠻橫不講理,胡攪蠻纏之下,校方也拿肇事孩子家長沒有辦法,甚至還有些肇事孩子家長會找關系息事寧人,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直至將孩子縱容的變本加厲,滑向深淵。
方法四:部分家長會選擇通過法律途徑協調解決。這是一種對校方解決不滿意。或者打人孩子家長不配合,不講理,採取避而不見等方式,讓受傷害孩子家長最後不得已而採取的辦法。或者被打孩子家長不信任學校處理問題的辦法而選擇的方式。一般來說,鬧到這種程度,事情結果各有不同。
方法五:部分家長會帶媒體去學校。這種方法一般來說都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因為一曝光後,學校的名譽會受到負面影響,學校自然會積極配合。但也有例外,有些校長根本不再乎學校的名譽,如果校方如此作為,肯定在校園管理方面非常糟糕。
方法六:部分家長在解決事情無果後採取以暴制暴策略。像這種情況,往往體現出被打孩子家長無奈的一面,說也說了,協調也協調了,但是事情仍得不到重視,最後沒辦法只能像前面所說的那個朋友,讓兒子當著父親的面以牙還牙,用震懾方式讓打人孩子不敢再動粗。但這里也事關法律後果,如果稍懂法律的人,可能會稍加思考,然後才考慮到去做。

㈧ 常見校園欺凌及解決方法是什麼

1、語言欺凌:即用粗魯的語言欺凌對方的行為,包括辱罵、威脅、無禮地評論別人的某些特徵(包括外觀、宗教、種族、殘疾、性取向等)。

怎麼做:首先教給你的孩子學會尊重。通過你自己的行為來說明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強調自尊,幫助你的孩子欣賞自己的長處。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在他們遇到別人的言語欺凌時,可以採取哪些方式加以回應。例如用一種堅定而又非敵對的語氣簡短地回擊對方說「你這樣可不好」、「跟你沒關系」或者「別來這套了」。

4、網路欺凌,即利用電子郵件、網路和社交媒體的貼子等,通過下流話、謊言和謠言等攻擊某人。或者通過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者同性戀信息製造一個敵對的氣氛,即使沒有直接針對你的孩子。

怎麼做:首先應當建立家庭網路安全規則。根據孩子年齡設定上網時間限制,並與孩子達成一致。了解那些常見的問題網站、apps和數字設備,讓你的孩子知道你會監控他們的網上活動。告訴他們,如果遭受了網路欺凌,不應該參與、回應或者推送。相反,他們應該告訴你,這樣你就可以列印出這些不良信息,包括收到它們的日期和時間。向學校和網路服務提供商報告網路欺凌行為。如果網路欺凌行為升級,涉及威脅和色情信息,可以聯系當地執法部門。

㈨ 如何解決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欺凌是指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或誹謗,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學生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1.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區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2.給孩子的穿戴和學慣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較霸道和強悍的同伴;在學校不主動與同學發生沖突,一旦發生及時找老師解決。

4.教育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盡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5.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東西,就給孩子要帶到學校去的學習、生活用具上貼上姓名。這樣有利於證明這些物品都是屬於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6.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與別人不一樣,這也沒有什麼關系。盡早地讓孩子明白這一點,孩子會形成堅實的自我價值感,會認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樣值得尊重。

7.讓孩子參加自衛訓練。你也許並不希望孩子對侵犯者實施身體上的報復,但情況一旦惡化,讓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總是好的。這些訓練還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嚴,減小他成為受欺負者的可能。

8.如果欺負僅僅是口頭或網路上的,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理會那個侵犯者。有時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應或是被欺負者並未因此而擔驚受怕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失去興趣,事情就過去了(當然,但願他們不是繼續去搜尋下一個目標)。

9.如果遇到校園欺凌,首先可以大聲警告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幼兒園的兒童可以說:你為什麼打我,你這樣做是壞孩子。)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大聲告訴周圍的老師同學關注欺凌者的行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心虛,洪亮的聲音可以起一個震攝作用。如果對方還是繼續欺凌行為的話,應適當自衛,而不是忍受挨打。

10.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當他在公共場合受到一群人脅迫的時候,應該採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態度,這種辦法會免去一些麻煩。真正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到了一個封閉場所裡面就比較難辦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話,可能會遭來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11.事情發生後,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靜,並把發生的情況告訴孩子的老師、咨詢員、園長或校長。可以先問問孩子是願意自己去告訴,還是由你去告訴。嚴重的暴力行為應以法律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

拓展資料

校園安全與每個師生、家長和社會有著切身的關系。從廣義上講,校園事故是指學生在校期間,由於某種偶然突發的因素而導致的人為傷害事件。就其特點而言,一般是因為責任人疏忽大意過失失職而不是因為故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熱點內容
舞蹈教學組合 發布:2025-09-19 15:23:55 瀏覽:747
教學課件ppt模板免費 發布:2025-09-19 14:32:50 瀏覽:169
成都最美教師 發布:2025-09-19 13:09:19 瀏覽:871
寫作教學 發布:2025-09-19 09:54:54 瀏覽:485
初三數學動點題 發布:2025-09-19 09:23:23 瀏覽:958
高考制度歷史 發布:2025-09-19 08:57:08 瀏覽:69
小學師德考核登記表 發布:2025-09-19 07:44:03 瀏覽:662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