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
1. 如何做一個智慧型的小學班主任——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班主任培訓心得體會
嘉積一小 許婷婷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的小學班主任培訓,在培訓期間,教育專家陳文華對班主任工作進行科學分析,告訴我們作為班主任該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工作。本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次培訓,學習專家老師的先進經驗,我深深感到活學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經驗,能使我們的工作更輕松有效。下面我談談參加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塑造魅力新形象,爭做魅力班主任
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社會對培養人的要求的改變,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時代要求。在培訓中,陳老師講到「如何做好優秀的班主任」,什麼樣的班主任就會帶出什麼樣的班級。因為在潛移默化中班主任的思想行為已經深深影響著學生。新課程,我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更要塑造新的形象。為人師表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具有:A
1、將愛進行到底。只有愛學生的老師才會收獲學生的愛。愛就是要寬容,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偶爾的小缺點,得寬容處且寬容。2、時尚無極限。除了衣著打扮要能給學生正確的時尚信息,言談舉止要讓學生感到老師是可愛的,親切的,熱情的。比如,可以有意識了解學生中流行的話題,感興趣的內容等等。3、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必須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範的作用。
二、班主任要付出愛心,收獲真情
這是老生常談,也是老生「必」談。一位班主任沒有愛能夠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不可想像的。愛是現代教育的第一法則。沒有愛便沒有現代教育;沒有愛便沒有真誠,因此沒有愛的工作藝術是「騙人術」。教師的愛應該像母親般細膩,像戰士對祖國一樣忠誠。列
2.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轉載)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認為這種追問是一種徒勞,因為好的班主任所隱含的因素太復雜,許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說。長期以來,班主任一直是很艱苦又很藝術的職業,他們用自己的勞累給了學生一個溫暖的家,成長的園地。父之嚴母之慈是傳統意義上人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精神內涵的解讀和規訓。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已初步現代化的社會催動著強調個性發展、和諧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現,再用嚴與慈來結構班主任,不僅不夠,而且狹隘。 事實上,好班主任 這個話題雖然復雜,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復雜中找出一些簡單的要素。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千年的諄諄箴言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教育觀。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傳身教中還存在只見知識,不見智慧的誤區。其實,作為班主任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應探求教育的智慧,因為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發現一個天堂。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智慧就是指辯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美國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認為,教育智慧是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復雜的關心品質。教育智慧最具有個性色彩。可以這樣說,教育是用智慧來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學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個基本的學生觀,那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生命的敬畏中來 每一個生命都是空前絕後的奇跡。對於一個個體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復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顯得偉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他的工作應是以生命哲學為基礎的精神運動。因此班主任應有強烈的生命意識,以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為教育的原點,並能將其始終貫徹到教育實踐中去,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徵。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往往把學生僅僅當做受教育的對象,當作被動接受教育和知識的容器,是一個制度層面下的作業面,而把我們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忽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忽視對每一個生命的重視,見物不見人,見分數不見人,最後往往是老師辛苦,學生痛苦。這種陳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不僅與教育智慧背道而馳,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識缺失的具體表現。其實,在班主任眼裡,學生就是學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學生成績,也要看到學生的成功,更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班主任多讀點書,多一些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識應包括三個方面:在學生層面要目中有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平視每一個生命,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讓學生在生命發展過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班主任自身層面,要目中有自我,關注自己的幸福體驗,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關注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做到苦中有樂,讓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一樣享有完整的、發展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綜合層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體這一大家,有師生的交往、互動和對話,注重教師和學生兩類群體之間生命與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統一、相互印證。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學生的愛與寬容中來 教育的主題永遠是愛。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愛不僅是關懷、擔心,也不僅是給你吃,給你穿,給你學習的機會,給你生存的滋養,愛更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對於班主任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蘊。特級教師丁榕說: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通過心的呼喚,來發揮感召力,愛就是教育。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誠摯之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出自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和無限忠誠,出自於對社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高度責任心,表現為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同時也表現為嚴格要求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熱愛每一個學生。可見,愛是師德修養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寶。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准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於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不能求全責備。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就是由愛和寬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愛和寬容中生成。特級教師李鎮西提出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視作心靈培育的藝術,可以說愛和寬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為人師的班主任,如果認定一個學生已不可救葯,那麼他就會變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為同學看不起,老師看不上的學生是容易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認為一個學生是塊璞玉渾金,缺的是雕琢而已,盡管他身上有些小錯誤,那麼你的寬宏大量會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會變得成為一塊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絞殺學生的上進心,甚至絞殺生命的活力與希望。一顆冷漠的心,必然會復制出無數顆冷漠的心,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徹底的失敗。 充滿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陽光,就是要對學生特別是有缺憾的問題學生像陽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讓冰塊融化,讓荒原復甦那樣,讓凋敝的心靈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輝,讓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讓大寫的人在天地間矗立。愛和寬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溫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教育實踐所形成的教育機智中來 教育機智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意料之外的情況,能夠迅速正確地作出判斷並採取行動,從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種能力。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徑。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班集體是一個開放的多向量信息傳遞動態系統。在該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著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同時還存在著班主任與外界環境、學生與外界環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側面、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學生從個體到集體,從個性到共性也始終處在不停的量變和質變中。因此,為了滿足班級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須具備教育機智這樣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機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時機的重要條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與能力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在教育機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包含著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和良好的師德修養,更包含了班主任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的准確程度和科學程度。可以說教育機智是班主任熱情和智慧的統一。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同樣,班主任如果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現為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 成語里有個揠苗助長,其寓意是:誰破壞規律,誰就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況,因人制宜。這樣才能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規范性和科學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細揣摩,認真總結,不斷升華,進而內化為對教育本質的深刻體驗,這樣也就把自發的教學意識轉變成了自覺的教育行為,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而這個過程也是教育機智不斷產生的過程。 其次是表現為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狀態。對待學生,有些時候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行動。何時克制自己,何時忽略什麼事,何時該等待,何時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時後退幾步,而不去干擾、干預、打斷別人的工作,班主任的這種機智水平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十分珍貴的禮物。但當學生直接需要幫助時,置之不理則是不機智的。二是能保持對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個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調子。對於學生過火的行動,班主任需要能夠顯示自己的信心和機智,如果信心僅僅表示為震懾、支配、或權威的力量來處理情境,可能會得不到學生的信賴。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靜和理智。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了,可也越來越難教了。確實班主任現在面對著各種預想不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既不能聽之任之,不聞不問,也不能操之過急,做出有違教育原則的事。應當冷靜客觀地面對現實,面對突發情況,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勢,使班級向正確的方向轉化。 再次是表現為對各種問題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各種局面的調控能力。 富有機智的班主任應當善於在學生中發現問題。不僅能從宏觀上把握整個班集體的學習風貌和發展動向,而且能從微觀上洞悉學生個體的心理現狀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礎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與學生的發展目標和諧一致,進而產生共振效應。同時還能有效的調控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班主任即一班之帥。倘遇事遲疑不決,優柔寡斷,勢必造成學生的不信任感,使學生盲然無所適從。如果班主任善於知微見著,當機立斷,能有效地調控班級局面,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就易於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師是有缺憾的存在,學生也是有缺點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滿缺憾的藝術,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面對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學會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養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改進的習慣,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盡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養成教育機智。無智慧的班主任很難有機智的教育行動。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具體實踐,把教育智慧變成現實的教育行動。機智的行動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則,光說不練,就只會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動在教育實踐情景中的統一。做到不因循守舊,不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較盲目的。具體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幾個關系:知己與知彼;自己與家長;個體與集體;尊重與要求;平等與權威;鼓勵與約束;說服與懲罰;管理與自主。如果這幾個方面處理好了,那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班主任了。同時要通過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個性化的工作風格,展現給別人的是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亮點。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鎮西的愛心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等等。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幾個得意之作,培養出得意門生,創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輝煌。如我是否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有過特色,在轉化差生上有過成功,在班規制定上有過創新,在自主管理上有過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須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實踐的土壤里,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實,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專業化建設目標才可能實現。即使是一名年輕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強反思和研究也能讓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後我想說,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鮮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會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華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釀造香甜的成功果漿;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矯揉造作只會給師生之間帶來隔閡和冷漠。願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3. 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認為這種追問是一種徒勞,因為好的班主任所隱含的因素太復雜,許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說。長期以來,班主任一直是很艱苦又很藝術的職業,他們用自己的勞累給了學生一個溫暖的家,成長的園地。父之嚴母之慈是傳統意義上人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精神內涵的解讀和規訓。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已初步現代化的社會催動著強調個性發展、和諧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現,再用嚴與慈來結構班主任,不僅不夠,而且狹隘。
事實上,好班主任 這個話題雖然復雜,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復雜中找出一些簡單的要素。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千年的諄諄箴言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教育觀。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傳身教中還存在只見知識,不見智慧的誤區。其實,作為班主任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應探求教育的智慧,因為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發現一個天堂。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智慧就是指辯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美國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認為,教育智慧是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復雜的關心品質。教育智慧最具有個性色彩。可以這樣說,教育是用智慧來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學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個基本的學生觀,那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生命的敬畏中來
每一個生命都是空前絕後的奇跡。對於一個個體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復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顯得偉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他的工作應是以生命哲學為基礎的精神運動。因此班主任應有強烈的生命意識,以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為教育的原點,並能將其始終貫徹到教育實踐中去,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徵。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往往把學生僅僅當做受教育的對象,當作被動接受教育和知識的容器,是一個制度層面下的作業面,而把我們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忽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忽視對每一個生命的重視,見物不見人,見分數不見人,最後往往是老師辛苦,學生痛苦。這種陳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不僅與教育智慧背道而馳,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識缺失的具體表現。其實,在班主任眼裡,學生就是學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學生成績,也要看到學生的成功,更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班主任多讀點書,多一些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識應包括三個方面:在學生層面要目中有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平視每一個生命,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讓學生在生命發展過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班主任自身層面,要目中有自我,關注自己的幸福體驗,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關注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做到苦中有樂,讓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一樣享有完整的、發展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綜合層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體這一大家,有師生的交往、互動和對話,注重教師和學生兩類群體之間生命與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統一、相互印證。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學生的愛與寬容中來
教育的主題永遠是愛。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愛不僅是關懷、擔心,也不僅是給你吃,給你穿,給你學習的機會,給你生存的滋養,愛更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對於班主任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蘊。特級教師丁榕說: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通過心的呼喚,來發揮感召力,愛就是教育。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誠摯之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出自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和無限忠誠,出自於對社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高度責任心,表現為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同時也表現為嚴格要求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熱愛每一個學生。可見,愛是師德修養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寶。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准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於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不能求全責備。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就是由愛和寬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愛和寬容中生成。特級教師李鎮西提出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視作心靈培育的藝術,可以說愛和寬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為人師的班主任,如果認定一個學生已不可救葯,那麼他就會變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為同學看不起,老師看不上的學生是容易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認為一個學生是塊璞玉渾金,缺的是雕琢而已,盡管他身上有些小錯誤,那麼你的寬宏大量會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會變得成為一塊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絞殺學生的上進心,甚至絞殺生命的活力與希望。一顆冷漠的心,必然會復制出無數顆冷漠的心,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徹底的失敗。
充滿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陽光,就是要對學生特別是有缺憾的問題學生像陽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讓冰塊融化,讓荒原復甦那樣,讓凋敝的心靈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輝,讓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讓大寫的人在天地間矗立。愛和寬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溫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教育實踐所形成的教育機智中來
教育機智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意料之外的情況,能夠迅速正確地作出判斷並採取行動,從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種能力。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徑。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班集體是一個開放的多向量信息傳遞動態系統。在該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著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同時還存在著班主任與外界環境、學生與外界環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側面、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學生從個體到集體,從個性到共性也始終處在不停的量變和質變中。因此,為了滿足班級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須具備教育機智這樣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機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時機的重要條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與能力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在教育機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包含著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和良好的師德修養,更包含了班主任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的准確程度和科學程度。可以說教育機智是班主任熱情和智慧的統一。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同樣,班主任如果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現為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
成語里有個揠苗助長,其寓意是:誰破壞規律,誰就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況,因人制宜。這樣才能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規范性和科學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細揣摩,認真總結,不斷升華,進而內化為對教育本質的深刻體驗,這樣也就把自發的教學意識轉變成了自覺的教育行為,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而這個過程也是教育機智不斷產生的過程。
其次是表現為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狀態。對待學生,有些時候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行動。何時克制自己,何時忽略什麼事,何時該等待,何時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時後退幾步,而不去干擾、干預、打斷別人的工作,班主任的這種機智水平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十分珍貴的禮物。但當學生直接需要幫助時,置之不理則是不機智的。二是能保持對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個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調子。對於學生過火的行動,班主任需要能夠顯示自己的信心和機智,如果信心僅僅表示為震懾、支配、或權威的力量來處理情境,可能會得不到學生的信賴。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靜和理智。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了,可也越來越難教了。確實班主任現在面對著各種預想不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既不能聽之任之,不聞不問,也不能操之過急,做出有違教育原則的事。應當冷靜客觀地面對現實,面對突發情況,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勢,使班級向正確的方向轉化。
再次是表現為對各種問題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各種局面的調控能力。
富有機智的班主任應當善於在學生中發現問題。不僅能從宏觀上把握整個班集體的學習風貌和發展動向,而且能從微觀上洞悉學生個體的心理現狀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礎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與學生的發展目標和諧一致,進而產生共振效應。同時還能有效的調控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班主任即一班之帥。倘遇事遲疑不決,優柔寡斷,勢必造成學生的不信任感,使學生盲然無所適從。如果班主任善於知微見著,當機立斷,能有效地調控班級局面,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就易於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師是有缺憾的存在,學生也是有缺點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滿缺憾的藝術,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面對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學會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養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改進的習慣,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盡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養成教育機智。無智慧的班主任很難有機智的教育行動。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具體實踐,把教育智慧變成現實的教育行動。機智的行動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則,光說不練,就只會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動在教育實踐情景中的統一。做到不因循守舊,不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較盲目的。具體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幾個關系:知己與知彼;自己與家長;個體與集體;尊重與要求;平等與權威;鼓勵與約束;說服與懲罰;管理與自主。如果這幾個方面處理好了,那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班主任了。同時要通過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個性化的工作風格,展現給別人的是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亮點。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鎮西的愛心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等等。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幾個得意之作,培養出得意門生,創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輝煌。如我是否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有過特色,在轉化差生上有過成功,在班規制定上有過創新,在自主管理上有過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須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實踐的土壤里,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實,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專業化建設目標才可能實現。即使是一名年輕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強反思和研究也能讓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後我想說,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鮮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會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華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釀造香甜的成功果漿;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矯揉造作只會給師生之間帶來隔閡和冷漠。願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4.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什麼是智慧班主任?我一直在想,對事件正確理解並處理巧妙周到不留痕跡,算不算有智慧?對事件有預測能力並迅速靈活地做出判斷,算不算有智慧?怎樣才能獲得智慧?我也在想,第一,智慧應該來自學習,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智慧應該來自反思,因為凡事我們都要吾日三省吾身;第三,智慧應該來自交流與合作,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關鍵在於強大的經驗信息量。學校和社會都需要我們做智慧型的班主任,因為智慧型班主任所帶班級通常是和諧並且有凝聚力的,這種和諧和互幫互助互愛的凝聚力是對學生深入骨髓的影響,還有可能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智慧班主任給予學生們的不但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有學生對世界的認識以及他們對生活的態度,正確的世界觀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應該是學生們一輩子的精神財富。
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智慧班主任,只是在班主任工作中運用小智慧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有收獲也有遺憾,今天我把幾個工作經歷說給老師們聽,目的是分享我曾經的喜悅,並尋求進一步解決問題的辦法。
偶發事件一——愛心體恤不留痕跡
生物課上老師正在講人類生命的形成,學生們對這個章節特別感興趣,老師講得精彩,學生聽得專心,忽然井然有序的課堂上響起了一聲口哨聲,打亂了課堂的節奏,老師停止了講課,學生們都好奇地四處張望,想看看到底是誰這么大的膽子,竟然敢在課堂上挑戰老師的尊嚴,問來源,誰都不承認,老師很生氣,無奈終止了上課,憤然離開了教室,並且留下話:如果找不出吹口哨的學生,我永遠不會給你們班上課。老師一離開,學生們就像炸了鍋一樣亂起來,有相互指責的、有胡亂猜測的、更有看熱鬧的,班幹部挺身維持一下紀律,這樣的時刻,班幹部的威信沒有讓學生安靜下來,只能求助於班主任了。
班主任靜是個很認真負責的老師,在自己班裡出現了這樣的事,靜是絕不會姑且的,一定要追查出來是誰在惡作劇,好好批評教育,給生物老師一個交代,順著口哨傳過來的方向,劃定了一個小圈子,挨個找學生談話,但沒有一個學生承認是自己吹的口哨,一天的苦口婆心還是沒有結果,第一年做班主任的靜,對自己的學生和班級充滿了無限的熱情,愛學生也深受學生的愛戴,學生常常會做一些讓靜感動的的事,但在這件事上,學生的消極抵抗使得靜有點無能為力,也很無可奈何,碰巧遇到我,就把這個問題簡單地一敘述,謙虛地徵求我的意見。
憑我做班主任多年的經驗,我告訴靜:這件事不要再追查下去了,再查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反而讓自己下不了台,小孩子們經過一天反反復復已經有了足夠的思想准備,在沒人指證的情況下,誰也不會承認,除非你能抓他個現形。靜問:生物老師不上課怎麼辦?我告訴靜:那就需要你這個班主任做工作了,你給生物老師打個電話,實事求是地給他說出你的困惑,你就說「實在對不起,我的學生惹你生氣了,都是我平時教育不夠,這件事也讓我很生氣,但我第一年做班主任,年輕沒有經驗,事後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小孩子們就是不承認,我真是沒招了,你去上課吧,我保證類似的事情絕對不會再發生。」靜接著問:我給學生怎麼說?學生千萬別覺得我是個軟弱的班主任。我告訴靜:你完全不必有這樣的擔心,小孩子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你已經追查了一天的時間,實際上,吹口哨的學生已經很害怕了,只是迫於老師的威嚴害怕被懲罰,不敢承認就是了。當班主任的,在學校里就是學生的保護神,不管出了什麼事,都要像孩子的父母一樣盡量給予他們保護,但有一點要讓孩子們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都要如實地告訴班主任,小孩子沒有不犯錯的,小孩子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的,更可況是疼愛你們的老師,你們不敢說出事情的真相,肆意掩蓋錯誤,我想幫都幫不了你們,那還怎麼想辦法解決呢,這件事就這樣了,我給你們留個面子不再追究,以後再有什麼事,記得一定要如實告訴我。
靜回到辦公室先給生物老師打電話道歉,請求老師去上課,給學生們一個改正的機會,然後把那一段話說給學生聽,說完,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全班同學的眼睛真誠地看著靜,一起喊出了「謝謝」,生物老師進教室上課了,靜偷偷地觀察上課的狀況,和往常比起來出奇地好,學生們很坦盪地坐在教室里,沒有心懷鬼胎、沒有局促不安,班主任工作不較真,講方式,在學生中的威信更高,事件的處理也達到理想的效果。
隔天,靜又把過程給我說了一遍,她很滿意,我也很高興,但是我告訴靜,這件事還要再做點文章,找個時間開個主題班會,目的是提醒學生,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做了大家都贊許;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做了會讓人反感,一個有修養、有素質的人,應該有分寸地做人做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樣才能真正從這件事里老師獲得經驗,學生得到教訓。
5. 怎樣做一名智慧愛心型優秀班主任
一、如何做一名有教育智慧的班主任(一)何謂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師專業素養達到成熟水平的標志,是各種專業素質在教師身上綜合實現的結果。教師的教育智慧集中體現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師,有敏銳感受、准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形勢和新問題的能力,有把握教育時機、轉化教育矛盾和沖突的機智,有根據對象實際和面臨的情景及時做出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具有教育智慧的老師,往往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風格,他的教育工作能夠達到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境界。教育對於這樣的教師而言,不僅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享受,教育智慧使教師能夠從繁雜、枯燥、沉重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抽身,進入幸福美妙的教育生活境界,不僅解決了自己專業能力發展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自我價值實現的問題。 我想,作為學校中堅力量的班主任,成為一個有教育智慧的老師,更是一個義不容辭的發展目標。 (二)理念智慧1、關於人的本質探索 理論:先有衣食住行,才有上層建築。 美國人本主義學家馬斯洛的理論:人的追求有五個層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愛的需要(關心),(4)尊重的需要,(5)自我實現的需要。 我國古代理論: 一類是「善」性。對於人類的「善」,孟子有過論述,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又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善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他認為追求是人的天性。 二類是「惡」性。對於人類的「惡」,荀子有過論述,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倫理亡焉。」同樣,我認為,荀子也是犯了絕對化的錯誤,但人生性貪婪,好逸惡勞,喜聲好色,確是體現了人作為動物所具有的本性。 精神學派弗洛伊德理論:人格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向一口充滿了各種慾望的沸騰的大鍋,要求盡快達到滿足,不顧現實。自我要考慮現實,像一個騎馬的人,不能任馬由韁。超我是人追求的最終目的,根據道德理想至善的原則。 我說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說一個道理,人有假惡丑,也有,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為本,弱化學生的假惡丑,發展學生的。 2、教育的重點在哪裡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有一個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每個人身上至少存在語言、數理邏輯、空間、身體運動、音樂、人際關系和自我認識等七項智能,但是,這七項智能在具體人身上會表現出個體差異。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這方面是「特短」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面是「特長」。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因此,我們不能對學生的某些短處耿耿於懷,而應把眼光放在學生的長處上。 人的智慧發展是不均衡的,總有智慧的強勢和弱勢。教育的重點就是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強勢,揚其所長,避其所短,使每個學生都能熠熠閃光。沒有不成才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秘訣就是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特長。 3、怎樣對待學生的錯誤 一個經常給你添亂的學生和一個常常讓你驚喜的學生你更喜歡哪一個?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哪一個學生又不犯錯誤呢?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 魯迅先生在二十年代有一個著名的演講,題目是《未有天才之前》,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好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年,美國的達琳作為訪問交換教師到雲南省昆明進行學術交流,不少老師請教她:「在美國的學校里,是怎樣教孩子的創造性的?」並再三要求她在課堂上示範。達琳感到很困惑:創造性怎麼能「教」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才不是培養的,而是自己成長起來的。」這句話很值得思考。我想,我們的教育,還是不要搞什麼「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重要的是要營造教學的良好氛圍。 現在我們不少老師教育學生,習慣用堵的方式,不允許學生這樣,不允許學生那樣,動輒懲罰,其結果學生的錯誤是少了,但是創新的行為也沒有了,我想,這種以犧牲學生創新的天性為代價換來的教育結果,是一種賒本。 道旁,鮮有大樹;深山老林,棟梁成片。還是讓學生順其天性自然成長吧,不要怕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生犯了錯誤後,重要的是如何藝術的把它轉化為教育的資源,使學生能「明功過、知是非」並「吃一塹、長一智」。 4、最高的教育藝術是什麼 有一個全國優秀班主任,他總結自己的工作經歷了三個階段。開始時,對學生嚴加管教,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動輒批評,學生確實「老實」了,但班級的各項工作總搞不到前面去。後來,請教了許多老班主任,學到了一些教育學生的方法,學生開始活躍起來,班級工作也有了起色。再後來,讀了《學生心理學》和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等書,才真正認識到,對學生的愛才是最高的教育藝術,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學生的一生發展著想,從心底里關心愛護學生,班級工作大有起色,無論學校搞什麼活動,他所帶的班都是第一,並最終被評為了國家級「先進班集體」。 愛,具有神奇的力量,是最高的教育藝術。 (三)管理智慧 1、破窗理論與襪子效應 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又得不到及時修復的話,別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玻璃。其結果是: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這就是犯罪學家凱琳著名的「破窗理論」。在班級工作中,班級這個完整大廈若出現一個「破窗」行為,這個小小的「破窗」行為對於這個完整協調班級而言很不和諧。而你的置若罔聞已經在縱容更多的學生去效仿。久而久之,班級這座大廈會多出幾個「破窗」…… 班級的常規管理中,出勤看似很小的一個班級常規工作。在很多學生看來是一個無足輕重。遲到一分鍾,絕不會影響自己的課堂學習,因為一分鍾的學習我能得到什麼?但是遲到問題上能反應出一個人的學習狀態和精神風貌。 換句話說,當一個班級的管理非常的完善,學生們置身於一個全身心向上的班集體之中,當然學生對於自己的行為有很強的自律性,沒有出現遲到。這種嚴格的班級氛圍會給學生一種不自覺的提示:絕對不能遲到。但是,如果有人遲到了一回,班主任對此事不加以糾正,對於其他同學就會有一種暗示:原來是可以遲到的。遲到人次愈多對於不遲到者來說就愈有一種縱容感。接下來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這個班級很快就會處於一個混亂局面。出勤管理是如此,其他的班級工作管理亦是如此。 在個人教育當中,也符合這個「玻窗理論」。一個潔身自好嚴格自律的人,在一些錯誤面前,總會給自己一個嚴肅的警告:「不能去做」,所以他總是能在錯誤面前止步。而在他第一次犯錯時要經歷激烈的思想過程,在做錯事以前總有一種恐懼感和罪惡感。而經歷錯誤之後,反而有點心安,做錯之後沒有什麼大不了,如果不進行教育的話,進而去犯更多或更大的錯誤。久而久之,就陷入深淵不可自拔。甚至在班級當中,有一種「我是差生我怕誰」的感覺。此時再進行教育的話,就難於上青天啦。這就人們常說把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從學生自身來說,也要及時發現和修復「玻窗」,完善自身。
6. 如何做一個有智慧的班主任――班主任培訓心得
不同階段班主任做法都大不相同,不過共同而且重要的,應該只有3條。第一,班級管理讓家長重視讓家長參與;第二,多家訪,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第三,多和領導匯報,讓領導對你的做法認可和支持。
7. 如何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
什麼樣的班主任才是好的班主任?可能有不少教育同行認為這種追問是一種徒勞,因為好的班主任所隱含的因素太復雜,許多方面甚至不可言說。長期以來,班主任一直是很艱苦又很藝術的職業,他們用自己的勞累給了學生一個溫暖的家,成長的園地。父之嚴母之慈是傳統意義上人們對班主任這個角色精神內涵的解讀和規訓。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已初步現代化的社會催動著強調個性發展、和諧民主的教育思想的涌現,再用嚴與慈來結構班主任,不僅不夠,而且狹隘。 事實上,好班主任 這個話題雖然復雜,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復雜中找出一些簡單的要素。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千年的諄諄箴言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教育觀。但是在班主任平常的言傳身教中還存在只見知識,不見智慧的誤區。其實,作為班主任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更應探求教育的智慧,因為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兒就是一朵花兒,智慧卻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發現一個天堂。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智慧就是指辯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美國著名的教育家范梅南認為,教育智慧是一種以兒童為指向的、復雜的關心品質。教育智慧最具有個性色彩。可以這樣說,教育是用智慧來培育智慧的,智慧型的班主任才能培育出智慧型的學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做一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個基本的學生觀,那就是以人為本,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因子。 一.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生命的敬畏中來 每一個生命都是空前絕後的奇跡。對於一個個體而言,生命都是不可復制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生命才顯得偉大而且值得敬畏。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他的工作應是以生命哲學為基礎的精神運動。因此班主任應有強烈的生命意識,以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為教育的原點,並能將其始終貫徹到教育實踐中去,這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首要表徵。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目中有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往往把學生僅僅當做受教育的對象,當作被動接受教育和知識的容器,是一個制度層面下的作業面,而把我們自己看作教育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忽視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忽視對每一個生命的重視,見物不見人,見分數不見人,最後往往是老師辛苦,學生痛苦。這種陳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不僅與教育智慧背道而馳,而且令人大倒胃口,是班主任生命意識缺失的具體表現。其實,在班主任眼裡,學生就是學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所以我們既要看到學生成績,也要看到學生的成功,更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班主任多讀點書,多一些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的生命意識應包括三個方面:在學生層面要目中有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平視每一個生命,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讓學生在生命發展過程中享有完整的、平等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班主任自身層面,要目中有自我,關注自己的幸福體驗,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關注自己生命價值的體現,做到苦中有樂,讓自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一樣享有完整的、發展的、愉悅的和健康的生命體驗。在綜合層面,班主任要目中有班集體這一大家,有師生的交往、互動和對話,注重教師和學生兩類群體之間生命與生命的相互交融、相互統一、相互印證。這才是班主任教育的大智慧。 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學生的愛與寬容中來 教育的主題永遠是愛。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智慧的教育。愛不僅是關懷、擔心,也不僅是給你吃,給你穿,給你學習的機會,給你生存的滋養,愛更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愛是對每個生命的尊重和善意,它意味著要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包容無知和缺憾。 對於班主任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蘊。特級教師丁榕說:一個好的班主任,應是真、善、美的代表。要想讓學生接受教育,就要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一顆閃亮的童心,通過愛的力量,來發揮情感的作用。通過心的呼喚,來發揮感召力,愛就是教育。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的誠摯之愛。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出自於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和無限忠誠,出自於對社會發展和學生未來的高度責任心,表現為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同時也表現為嚴格要求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熱愛每一個學生。可見,愛是師德修養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法寶。學生是處在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准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於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不能求全責備。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就是由愛和寬容造就的,教育的智慧也是在愛和寬容中生成。特級教師李鎮西提出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視作心靈培育的藝術,可以說愛和寬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身為人師的班主任,如果認定一個學生已不可救葯,那麼他就會變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為同學看不起,老師看不上的學生是容易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認為一個學生是塊璞玉渾金,缺的是雕琢而已,盡管他身上有些小錯誤,那麼你的寬宏大量會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會變得成為一塊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絞殺學生的上進心,甚至絞殺生命的活力與希望。一顆冷漠的心,必然會復制出無數顆冷漠的心,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徹底的失敗。 充滿智慧的班主任要心有陽光,就是要對學生特別是有缺憾的問題學生像陽光撒向每一寸荒原,讓冰塊融化,讓荒原復甦那樣,讓凋敝的心靈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輝,讓失去的自我重新返回人性的天地,讓大寫的人在天地間矗立。愛和寬容正是孕育教育智慧的溫床。 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教育實踐所形成的教育機智中來 教育機智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意料之外的情況,能夠迅速正確地作出判斷並採取行動,從而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一種能力。這是形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徑。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班集體是一個開放的多向量信息傳遞動態系統。在該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存在著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同時還存在著班主任與外界環境、學生與外界環境的能量流、信息流等多側面、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學生從個體到集體,從個性到共性也始終處在不停的量變和質變中。因此,為了滿足班級管理的需求,班主任必須具備教育機智這樣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教育機智是班主任捕捉最佳教育時機的重要條件,是班主任教育水平與能力在具體工作中的表現。在教育機智中,既包含了班主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包含著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和良好的師德修養,更包含了班主任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的准確程度和科學程度。可以說教育機智是班主任熱情和智慧的統一。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良的教育實踐者。同樣,班主任如果沒有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 首先是表現為嚴格按教育規律辦事。 成語里有個揠苗助長,其寓意是:誰破壞規律,誰就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育更是如此。班主任既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又要摸清本班的情況,因人制宜。這樣才能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規范性和科學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需要班主任做有心人,仔細揣摩,認真總結,不斷升華,進而內化為對教育本質的深刻體驗,這樣也就把自發的教學意識轉變成了自覺的教育行為,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而這個過程也是教育機智不斷產生的過程。 其次是表現為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是要能保持高度克制的心理狀態。對待學生,有些時候最好的行動就是不採取行動。何時克制自己,何時忽略什麼事,何時該等待,何時不去注意某件事,何時後退幾步,而不去干擾、干預、打斷別人的工作,班主任的這種機智水平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十分珍貴的禮物。但當學生直接需要幫助時,置之不理則是不機智的。二是能保持對自己的高度的自信。每一個教育情境都有它自己的調子。對於學生過火的行動,班主任需要能夠顯示自己的信心和機智,如果信心僅僅表示為震懾、支配、或權威的力量來處理情境,可能會得不到學生的信賴。三是要能保持高度的冷靜和理智。有人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了,可也越來越難教了。確實班主任現在面對著各種預想不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既不能聽之任之,不聞不問,也不能操之過急,做出有違教育原則的事。應當冷靜客觀地面對現實,面對突發情況,既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又能有效地左右局勢,使班級向正確的方向轉化。 再次是表現為對各種問題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各種局面的調控能力。 富有機智的班主任應當善於在學生中發現問題。不僅能從宏觀上把握整個班集體的學習風貌和發展動向,而且能從微觀上洞悉學生個體的心理現狀和特殊需求,在此基礎上,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目的與學生的發展目標和諧一致,進而產生共振效應。同時還能有效的調控局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班主任即一班之帥。倘遇事遲疑不決,優柔寡斷,勢必造成學生的不信任感,使學生盲然無所適從。如果班主任善於知微見著,當機立斷,能有效地調控班級局面,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就易於使學生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從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中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完美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只是追求完美。教師是有缺憾的存在,學生也是有缺點的存在,班主任工作也必然是充滿缺憾的藝術,關鍵是我們以何種心態面對缺憾。直面缺憾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學會研究,在反思中孕育教育的智慧,在研究中生成教育的智慧。 作為班主任,要學會反思和研究,首先就要養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改進的習慣,用熟悉的眼光看待陌生的事物,用陌生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工作理念、方法全面反思,可以使自己的班主任育人技巧螺旋上升,盡快形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特點,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養成教育機智。無智慧的班主任很難有機智的教育行動。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思考轉化為第一生產力,也就是要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具體實踐,把教育智慧變成現實的教育行動。機智的行動就是智慧的化身。否則,光說不練,就只會耍嘴皮子。智慧型班主任是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教育行動在教育實踐情景中的統一。做到不因循守舊,不固步自封。自以為是的人,往往工作是比較盲目的。具體而言,智慧型班主任需要面對的幾個關系:知己與知彼;自己與家長;個體與集體;尊重與要求;平等與權威;鼓勵與約束;說服與懲罰;管理與自主。如果這幾個方面處理好了,那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班主任了。同時要通過對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努力形成自己個性化的工作風格,展現給別人的是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亮點。比如,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李鎮西的愛心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和諧教育,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等等。這樣才能有自己的幾個得意之作,培養出得意門生,創造出自己工作中的輝煌。如我是否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有過特色,在轉化差生上有過成功,在班規制定上有過創新,在自主管理上有過探索...... 因此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就必須做一位思考的行者,在實踐的土壤里,在審視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深入研究,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直面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真實,反思缺憾可以使自己更加完善。注重反思和研究,班主任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班主任的專業化建設目標才可能實現。即使是一名年輕的稚嫩的班主任,加強反思和研究也能讓他逐步走向成熟,逐步走向深刻,逐步生成教育的智慧。 最後我想說,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鮮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會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民主的,暢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華的保障;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釀造香甜的成功果漿;智慧的班主任教育是自然的,矯揉造作只會給師生之間帶來隔閡和冷漠。願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為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8. 淺談如何當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一、春風化雨 潤物有聲——智慧型班主任的基石
二、洞察先機 先聲奪人——智慧型班主任的關鍵
1. 在「勤」字上搶佔先機
2. 在反思上搶佔先機
三、匠心獨運 創新方法——智慧型班主任的核心
1. 在班級管理方法上做到創新
2. 在活動載體上做到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