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老教師
大概是因為語文課是主課,上課頻率比較高,和學生接觸多,更了解學生,並且女老師有耐心一些,善於表達和引導。年紀大一點兒的有經驗,會管理,家長也放心。
2. 新教師如何與老教師相處
給青年教師的建議
如果你是新教師,我會為你提以下建議:
作為一名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你憧憬著期盼著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年輕人工作熱情高,精力充沛,你肯定會愉快地接受學校的安排――做一名光榮的班主任。你會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你也聽說過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是你堅信「梅花香自苦寒來」,接受鍛煉,勇擔重任是你正確的選擇!我要告訴你的是,「你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你面前的道路還很長,在這條道路上,你將看到各種的最預想不到的命運。」具體到教育教學中,你到底需要積累些什麼呢?我建議你:寫一寫教學案例反思和隨筆;認真對待每一堂課;做學習型的教師;做一個快樂的研究者。另外,你還要進行教育技能的學習,新課改的學習,要試著跟其他教師合作。你也許會問:我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隨筆如何寫?我看到老師們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我為什麼要跟其他教師合作?教師有哪些合作?要知道,寫反思和隨筆有助於你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而每一位勤於思考的教師,都會產生他自己的體系和教育學修養,這可是一筆珍貴的財富。人是很容易忘卻過去,並且總是在重復錯誤的。你在隨筆當中真實地記下每一天,記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下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哪怕是一處細小的失誤。這些對你很重要,因為平庸正是從細節開始的。堅持幾年以後,你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寫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也可以經常地發表論文了!對於合作,我希望你能了解,合作是和諧社會的動人樂章。你應該處理好至少三個關系: 一是與學生的關系,不要遷就學生、不要體罰學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愛你的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 二是與領導的關系,最好與領導保持距離、不要說領導的壞話、遇到一個專制的缺乏人文關懷的只知道撈取名利的校長,你還是埋頭教書,苦練技藝的好; 三是與同事的關系,這是很容易影響到你的情緒的事情,我建議你要向同事學習、盡一切可能幫助同事、一定要尊重老教師,當然還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我相信,你會在教育實踐中得到自己的答案!當你帶著激情與自豪站在了講台上,很快你就發現自己的教學方法有點單一,於是你會主動去探討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大膽改造課堂,學習並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以適應教學的新需要!很快,幾周過去了,學校安排你作新教師匯報課。說實話,這是你的第一次公開課,會有學校的很多領導和老師來聽課,你非常緊張,你擔心自己講不好。我建議你主動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並尋求指導,聽課是你向別人學習的基本方式,你需要在聽課的過程中仔細領悟別人的教育理念並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素養,你還要學會評課,既看到優點還得能指出缺點。
由於你的虛心和認真,你的公開課將會得到領導和老師的充分肯定,自然也會指出不足,提出今後你應努力的方向,並鼓勵你可以做得更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你的生活逐漸趨於平淡,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雖然忙得不亦樂乎,卻有一種厭倦悄悄爬上你的心頭。這是一個容易讓人懈怠的危險的信號,你不斷地接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不同的信息,其中那些消極的情緒嚴重影響了你的教育信念。有一些是來自學生的,雖然你堅信「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感化心靈」,可是當你受到學生歡迎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了;你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他們有的迷戀網吧,有的打架斗毆,有的談戀愛,你會因此產生迷惑,並會由此產生思考:學生為何素質低?差生是如何產生的?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你還會遇到素質低下、蠻橫無理的家長,他們讓你喪失教育的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該扮演什麼角色?家長,也請你認真反思一下吧!在考試中,你會遇到作
3. 班主任老師老帶新的帶教形式有哪些
班主任老師老帶新的形式有:觀摩、配班、幫扶等。觀摩的形式簡單易行,但要想學有所得,需要一段時間或需要按階段進行。幫扶形式可以深入學習,在新教師的各項活動中,老教師可以幫助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4. 小學班主任選年輕的新老師還是選知深的老教師
阿姨您好!作為一名已經畢業的中學生,我個人認為年輕老師會更好。年輕老師更有活力,也更具親和力,那位班主任剛從幼兒園升上來,她自然會努力工作的,且又有新鮮感,會更認真負責,精力更充足。況且您的女兒也很喜歡她,真是再好不過了!
5. 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了憑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值得嗎
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了評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值得嗎?各位,這個問題小編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就是一位班主任。而我做班主任的目的,就是為了評職稱。至於題主問的,值不值得的問題,小編認為,得從下面三個角度去考慮:首先,為什麼要評職稱。各位,小編是江蘇人。在我們這里,評職稱是與月工資直接掛鉤的。舉個例子,同樣是一級教師,大家同一年進來的,一個八級,一個九級,後者會比前者每個月少近兩百元工資。至於一級和高級之間,那差距就更大了。
第三,為了評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值不值得,得看你為此放棄了啥。如果只是放棄了休息、娛樂的時間,那做班主任就是值得的。但如果是放棄了陪伴家人的時間,甚至因此而長時間地無法照顧到自己的孩子,那就得不償失了。但題目中問的是四五十歲的老教師,他們的子女都已長大成人。所以,這方面,他們 不用考慮。綜上所述,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了評職稱選擇去當班主任,在小編看來,是利大於弊的,是值得的。
6. 我也是個班主任,比我老的老教師班主任老叫我做事,自己班的表都要我錄,但是我不想做,你說我要怎麼做
如果你的活幹完了,你有能力可以幫他,但是你自己的都沒有做完,那你直接推內了就是了,這就容涉及到人與人相處了,幫別人不能嚴重危害自己的利益,有些事說明白了會好些。可以委婉的拒絕,不過你有時間在能力幫的話,還是幫一下,畢竟幫別人也是件快樂的事。
7. 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評高級職稱不顧身體去上課,當班主任值得嗎
四五十歲的老教師,為評上高級職稱不顧身體去上課,當班主任值得嗎?
有人說,某地一名中學教師,已經是四五十歲的年級了卻還是字啊當班主任,雖然身體條件不太好,但是還是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甚至有人說,這位教師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想要更高一級的職稱,是因為想要當上高級教師,那麼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它這樣做有值不值呢?
再就是,也不見得老教師還在當班主任就是為了職稱,也許就只是單出的呢喜歡教師這一職業、喜歡與學生相處,熱愛班主任工作呢?受到這樣的評價,最優這位教師來說也是一件很令人傷心的事情。
不管是出於什麼心理這位教師選擇了班主任工作,都有自己的考慮,我們也不要過分的苛責人家。
8. 老的老師好,還是年輕的老師好
在一個學制校里僅僅以年輕的老師和年老的老師做對比的話,那是年輕的老師較好。
(8)班主任老教師擴展閱讀: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9. 如何處理好年輕教師與老教師的搭班問題
隨著中學教師隊伍的逐步年輕化,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在新教師正式任課前,都會參加類似於「新教師崗前培訓班」的活動,圍繞「傳幫代」的宗旨,促使新教師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角色。我認為,此種活動在強化教師崗位意識方面有較好的作用,但就如何使剛剛走上崗位不久的年輕教師與老教師(同學科或不同學科)之間達成教育的共識,探討得不多,或者僅僅強調老教師對年輕教師的「傳、幫、代」,那年輕教師是否也可以把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與老教師共同分享呢?如果一味地抬高或貶低老教師以及年輕教師的地位,那對於老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年輕教師的成長以及學生的發展均不利。尤其是當年輕教師與老教師搭班時,就會存在更多隱性矛盾。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迫在眉急. 想像一:看問題的角度和處理學生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新教師在和學生相處中,容易從情感的角度出發,老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上,更多的從經驗出發。 想像二:教學方法上,新教師勇於創新和探究,課堂氣氛活躍,能夠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老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理解,但不太願意走進孩子的心理,習慣於用經驗判斷問題。 想像三:關注孩子心靈成長方面,年輕教師敢於嘗試新方法,但有時略顯急躁,有時侯事半功倍;老教師關注孩子的短期效應,不太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孩子的身心發展,但較有耐心. 現象四: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後,下意識將年輕教師與老教師比較,他們更偏向於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認為年輕教師更具有親和力,同時從新教師身上,可以感受到更多積極、美好的事物。 如果班主任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對帶好一個班很重要,那麼年輕教師在與老師搭班過程中達成教育共識,是這個班能否取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用老師自己的話說:「帶好一個班尚不太容易,那更不容易的是,搭班的年輕教師與老教師之間的隱性矛盾。」換句話說:成年人之間就某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好,談何去正確引導好、鼓勵好學生。 針對以上現象的闡述,試圖通過以下方法,進一步解決年輕教師與老教師在搭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轉變觀念。 新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認為在大學的校園中,接受了新思想、新觀念,就能夠教育好學生,上好課。理論的積淀來源於生活實踐,老教師在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年輕教師需轉變思想,積極主動的向老教師學習,把自己在教育學生過程中的想法與老教師溝通;而老師,因為長年累月地從事在一個工作圈內,思考的問題的方式又略顯陳舊,有時甚至於時代脫節,老教師應放下架子,積極轉變認識,與時代相合拍,注重自身的學習,爭做學生的朋友,與年輕教師交流想法和意見,而不成為帶著年齡烙印的教師。2、以坦誠促學習。 老師自古都是非常「愛面子」的,但在研究學生、教育學生的時候,不應從個人的感受出發,而是要本著科學的事實就是的態度,在遇到問題時,互相講出各自的理由,力圖從書本中、從同行身上學習寶貴的經驗。很多時候只因我們「身在此山中」的緣故,在經他人的點撥和提醒後,彷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這也就告訴我們,以真誠為前提,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3、以案例促交流 一般學校都會在年頭或年尾,組織一次,新老教師的交流會、座談會,但很多時候留於形式,所涉及話題都是大家都公認的或普遍認同的事實,對於在一線教學中實際的問題,則是能簡則簡,能不談就不談。在這樣的交流會中沒有思維的火花、沒有不同聲音的回響,自然也沒有好的效果。我認為,可以採取「探討案例」的形式,召開交流會,針對問題提出各自的解決辦法,老教師與新教師都會切身感受到雙方在教育問題上的不同思想,把新老教師的交流會落實到實處。4、以創新促發展 在中國的創業者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斷創新,模仿永遠不能被超越」,聯繫到教育教學中,單一的模式下培育出來的學生思維必將單一,如果學生每天在課堂中,循規蹈矩,作業對他們來說永遠是單一的模式,時間長了,自然厭煩,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給教育教學學科注入新的血液。那麼在新老教師的搭班問題上,也應勇於常識新的方法,嘗試「年輕教師與年輕教師搭班」,「老教師與老教師搭班」,經過三年或更很長一段時間的跟蹤調查,在教師的搭班問題上,做到最優化。
10. 老師請進,最好是老班主任!
額,我是初中的班主任。 我的初中也有幾個這樣比較暴力,感覺有點混的學生。 我在班裡給人的印象就是很和藹,不是很兇,所以跟他們幾個也聊得來,但是課堂上給他們就嚴肅。 你那個事件嘛,我想你罵了他,他才頂嘴, 雖然他動手不對。如果是我,我就把他們2個叫進辦公室,而不是在課堂上。 他也是因為你在班級里當面罵他,覺得沒面子。高一嘛,青春期都。 高二,三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