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A. 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B. 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性質釋義:
1.合比性質:
在一個比例等式中,第一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和與第一個比例的後項的比,等於第二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和與第二個比例的後項的比。
例:已知a,b,c,d∈C,且有b≠0,d≠0,如果,則有。
證明:
2.分比性質:
在一個比例等式中,第一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差與第一個比例的後項的比,等於第二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差與第二個比例的後項的比。
例:已知a,b,c,d∈C,且有b≠0,d≠0,如果,則有。
證明:
3.合分比性質:
在一個比例等式中,第一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和與第一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差的比,等於第二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和與第二個比例的前後項之差的比。
例:已知a,b,c,d∈C,且有b≠0,d≠0,如果,則有。
證明:
令,則,
4.等比性質:
在一個比例等式中,兩前項之和與兩後項之和的比例與原比例相等。
例:已知a,b,c,d∈C,且有b≠0,d≠0,如果,則有。
C. 比例的基本性質(要小學學得到的)
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內項的積等於兩外項的積
3:1,比值不變
2、比號的左邊和右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
D. 比例的基本性質
a:b=a除以b
4:6=4除以6
因為4=2×2
6=2×3
所以就可以約掉共同的約數2
則:4:6=2×2:2×3=2:3
E.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案怎麼寫
寫作思路:把關於比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已經過程寫下來。
教學目標:
1、 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2、 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 在自主探究、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4、 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難點: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准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比的有關知識,說說你對比已經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
2、 課件顯示: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
⑴ 3:5 18:30 ⑵ 0.4:0.2 1.8:0.9
⑶ 5/8:1/4 7.5:3 ⑷ 2:8 9:27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方便快捷,為新課做好准備。
F. 比例的基本性質
比例:
在數學中,比例是一個總體中各個部分的數量占總體數量的比重,用於反映總體的構成或者結構。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要想判斷兩個比式子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例性質:
比例的基本性質: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是代數學中常用的比例性質,主要包括合比性質、分比性質、合分比性質、等比性質以及它們的推廣。
這四條性質多用於分式的計算和證明,以及三角函數、相似三角形、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的應用中。其中尤其以等比性質的應用最為廣泛。
G. 比例的基本性質。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項的積.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H. 比例的基本性質六年級
比例的基本性質是:兩內項的乘積等於兩外項的乘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