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閱讀教學法

閱讀教學法

發布時間: 2022-03-24 15:40:54

『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六種方法 一、單元整體教學法 二、變序教學法
三、整體閱讀法 四、學導式教學法五、「讀、思、議"結合法六、讀寫結合法

『貳』 什麼是閱讀教學《

加深理解的體驗,教師則起引導。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跟爸爸到公園里去。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如學生理解韓愈《早春》詩中「草色遙看近卻無」一句。這是什麼呢,有的學生是通過相似的生活經歷來理解的。」還有一些學生表示不理解,圖像也變得模糊不清了,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顯然,充分地去讀書,專注地去讀,原來是稀稀拉拉的細草芽兒,然而人們在解讀課文的言語時,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語與本然生活之間對應關系的過程,其收獲就越多,離遠看圖像很清楚。受到情感熏陶,靠近看卻是一堆有濃有淡的麻點,就能領會課文的內容,使他們主動地去讀,怎麼會『草色遙看近卻無』呢,並獲得直覺經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點撥的作用,閱讀的過程是閱讀主體通過特定的心智活動?閱讀教學不是先生講學生聽。要善於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場」,其效果就越好。
從實質上說。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享受審美樂趣。我以為『草色遙看近卻無』就是寫的這么一種感受:「應該是離得越近看得越清楚。由於本然狀態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覺的形式存貯於人們的記憶之中,興致勃勃地去讀。課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蘊是豐富多彩的?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走近一看,這就決定了閱讀的過程是文本的言語形式與主體的直覺經驗之間進行相似選擇。我想『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道理跟這是一樣的,無意間看到枯黃的草皮上有淡淡的綠色:「過去報紙上印的照片。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越高:「去年初春,無需把這些生活底蘊都找到。」有的是通過類比推理來理解的。讀書的形式最好是個人誦讀或默讀,獲得思想啟迪,可淡淡的綠色不見了。閱讀主體只需找到其中的一種生活底蘊。
教師要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相似激活的過程,這些學生還沒有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找到與之相匹配的直覺經驗、獨立性?
什麼是閱讀教學什麼是閱讀教學、相似匹配

『叄』 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帶著疑問去閱讀

在閱讀語文課文時要帶著疑問去閱讀,一邊閱讀一邊思索問題,做到課文基礎性的理解為佳。

2、補充閱讀

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當前學期課文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從課外讀物中獲取知識的同時,也是提升閱讀能力,還可以作為教學的一種補充。

3、標注重點

在閱讀課文時,學生們會遇到生字、生詞是再正常不過的。可用標注的方法標記,並針對標記的生字、生詞進行注音或註解,已達到提升記憶的作用。標注,不僅是標注生字生詞,還可以標記詞句重點、中心思想和自己喜歡的語句。必要時可將這些標記的語句進行記錄,作為寫作時的素材,還可以養成良好的筆記習慣。

4、默讀的方式更適合

默讀是閱讀方式的一種。優點:閱讀速度快,不易疲勞;更便於集中精神理解、吸收及思考課文內容;在默讀時做到邊看邊想,要把每一句、每一段課文都要看懂。讀完一段想想段落大意是什麼,然後將每段課文大意串連起來,總結全文體現的重要內容。

拓展資料:

如何科學閱讀是復習應考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很多學生復習時只是抱著課本一遍一遍地反復閱讀,到考試時仍然發現有太多的知識自己沒有注意到,或是似曾相見卻又似是而非。這是典型的復習時沒有做到科學閱讀的問題,而不像許多人設想的那樣是考生記憶力不好。

科學閱讀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閱讀不能簡單機械地重復,而必須帶著良好的理解來閱讀。閱讀的效果取決於理解,而不是閱讀的次數。

『肆』 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激發閱讀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我採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喜愛的情感,為後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辯。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參與者,並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淺談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
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
還記得我在講完《麻雀》一課後進行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話剛落,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我聽後馬上笑著說:「你讀的很認真,想得也好。
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麼怎麼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
最後,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了,同時也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二、讀與練同行,促進言語表達。

練的形式可以多樣,比如《九色鹿》一課,我就設計了這樣的讀寫點,讓學生幫國王寫一份告示,召告天下百姓永遠不許傷害九色鹿,這正好與開頭的皇榜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也希望通過想通過讓孩子站在國王的角度寫這個皇榜,讓自己的情感價值觀得到提升。
這里的練筆設計,拉近了學生與作者的心理距離,成功地完成了讀者角色與文本角色的心理對接,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言作者未言,言自我欲言,此刻的練筆設計是有聲勝無聲,促進了學生的言語表達。
三、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一句話便可知我國古代的教學方法對背誦十分重視,但在現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也是完全沒有道理的,閱讀教學往往是教師事先設計好問題,學生被動回答的過程。學生自己想的東西很少。這就是學習陷入被動,不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
新課程標准中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為: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精讀課文——學習重點段;品讀課文——走出課文,擴展視野。
從中看出「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讀是閱讀教學的生命線。要讓學生理解地讀,傳情第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言語文字的優美。
如我在教學《萬年牢》一文時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先談談課題後的疑問,此時學生的興趣很大,爭先恐後地表達自己內心所想:有的說:「萬年牢」是說某種東西特別牢、耐用;有的說可能是有人犯了錯誤,要坐一萬年的牢獄,就叫「萬年牢」……同學們聽著夥伴們的回答都把猜測的目光投向我。
面對個個天真活潑、求知慾很強的孩子,我因勢利導地說:「你們剛才的想法都好。
那麼課文中的『萬年牢』又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後就知道了。」當學生第一次讀完課文,』沒有找出明顯的答案時,學習興趣有些低落,於是我又向學生提出:「『萬年牢』這個詞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面對這個易解的問題,學生的興趣又一次高漲,很快地找出答案。
提出有難度的問題: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萬年牢」的不同含義,組內交流之後在班級匯報。最後引導學生進一步交流體會三處「萬年牢」之間的聯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又如;我在《鳥的天堂》一課教學結束時,其中一位學生提出了「鳥的習性是晨出暮歸,天亮了就離開巢覓食,巴金爺爺第二次經過時是早晨,怎能看到眾鳥紛飛的情景呢?又怎能說這兒的確是鳥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層浪。
面對這個問題,我又讓學生通過讀書,查閱大量的資料相互交流,最後明白了其中的奧秘。深化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主題。通過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讓學生讀代替教師講,能更好地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四、引導自主合作,提高閱讀質量。

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因而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和合作閱讀的積極性。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有很大的改進,如教師在課堂上改教師講為引導學生讀書、看書,課堂上重視學生質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但都因給的時間短,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討論。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只是流於形式,沒有達到學習的效果。
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化特徵、心裡傾向、認知結構、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為多個小組。

『伍』 淺談如何進行閱讀教學

「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葉聖陶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怎樣上好閱讀課,是我們語文教師長期探討的一個問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在整個語文教學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強調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可是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三少一多」,即課堂上學生讀的時間少,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讀書更少,課堂上思考問題少,教師講得多,滿堂灌的現象屢見不鮮。不少教師將本屬於學生的時間過多的用於講解分析課文,而忽視了應讓學生充分閱讀。由於學生讀不到位,對課文的感知膚淺,不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文章思想,難以受到文章所蘊含的情感熏陶,在語言上也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該在「讀」上下功夫。
一、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師應樹立這樣的思想——課文要靠學生自己去讀懂,閱讀課中要有琅琅的讀書聲,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讀書求知、讀中求智、讀中悟道。
二、加強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應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情感、增強語感。
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於訓練思維,要培養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默讀,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於求成或流於形式。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的掌握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閱讀時應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勾畫、批註等方法,讀、思、記課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
四、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
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通過自悟自得或交流討論得出結論。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其他合理的選擇。在閱讀教學中,還要處理好正確的閱讀導向和個性化解讀的關系,使學生既學習閱讀,又學習做人。

『陸』 閱讀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並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辦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說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脈絡主旨:有的文章,標題就說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點明中心思想,有的則通過主要事件來表達中心思想,只要根據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確定中心思想。其三,對於文章、書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跡、觀點、中心思想等一些重點,要有意識的進行記憶,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促成更好的理解。

『柒』 閱讀課用什麼教學方法

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並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讀書的過程中或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跡、以及閱讀感悟等,一些優美詞句也可以摘抄一下。

『捌』 閱讀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有哪些

對於大部分書籍,重要的內容只佔全書的20%左右,所以學會高效閱讀很重要。閱讀中,最好能練成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簡單構架思維導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閱讀效率。現在,我已經養成了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這樣可以使我在閱讀中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這樣既有助於提升閱讀速度,同時也能提升閱讀理解和記憶效率。當然了,這需要自己在平時的閱讀中有意識的培養。

如果閱讀效率低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高效閱讀學習方法,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可以做到的,想學習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主要就是訓練快速閱讀的,裡面也有「思維導圖」的訓練,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練習提高一下。

讀書的過程中以及讀完一本書後,要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過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問的等的內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②做好讀書批註。也就是記錄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對某一句話、某一觀點的理解、聯想、靈感等方面,都要及時的記錄下來。讀完之後:①以知識框架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識框架,特備是思維導圖形式的筆記,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添加新內容,當我在後期的學習或閱讀中有相關的新知識點、新體會,都可以加進去,促進知識的銜接,方便掌握和運用。②針對一部分書,比如看了之後很有感觸的那種,我也會寫一寫讀書感悟。

『玖』 閱讀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閱讀教學的策略有:

1、錢夢龍老師的基本式。

自讀式(疏通式、提要式、提示式、質疑式、評點式、評論式)-教讀式-練習式(作業式、復讀式)構成科學的相承的流程,在各模式中學生主動調控學習策略。

2、魏書生老師的六步課堂教學法。

自學討論、答疑、自訓、自詁以及畫語文「知識樹」,將初中四大片知識面(閱讀、寫作、文學常識、文言文)22項,131個知識點按學生個體掌握程度形象有趣地摘「知識樹」上的果實,這本身是一種學習策略的調節。

3、學習一點搜捕、濃縮、儲存語文信息的方法。

重視最新社會信息的加工儲存,這是形成學習策略的先決條件,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產生教學靈感。靈感的產生,其實也是一種學習策略。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靈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功能。

它是在信息豐富貯存的條件下思想非常集中、情緒非常高漲所突發出來的一種創造能力。靈感的產生只有在信息積累較多、苦心經營到一定程度,觸類旁通時才能產生。

熱點內容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