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上本教育

上本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3-24 22:51:48

A. 什麼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獲得了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
生本教育的兒童觀
人的起點非零,人擁有其自身發展的全部憑借,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造的本能,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資源。藉助於學生的本能力量的調動,形成教育的新的動力方式和動力機制。
生本教育的教師
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2]點轉變為知識的「靈魂和線索」,來創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
生本教育的教學觀
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區別於考本、本本、師本的,區別於短期行為的、分數的課堂,是人的發展的課堂。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為基礎的是發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標志,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發展感悟,積累的意義也在於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評價觀
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一考試,不幹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生本教育的德育觀
生本教育認為,學生的美好學習生活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勞動產生自然素樸的美德,產生素樸的德行。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自在的、素樸的、無形的德育過程。
在生本教育實驗期間,郭思樂教授撰寫了《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諦聽教育的春天》(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學術論著)。他主持的研究團隊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報刊刊登多篇論文。生本教育研究和實驗連續三屆在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評選中獲一、二等獎,2007年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典型經驗之一,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編的《新時期素質教育案例選編》。由《人民教育》記者采寫的通訊《郭思樂和他的生本教育》(見《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生本教育研究也引起了有關領導和部門的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原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批示,要求有關部門「關注郭思樂教授的研究成果」;廣東省人民政府宋海副省長批示:生本教育理念及相關實踐體系「是廣東本土原創性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對創建我省文化大省、教育強省具有重要意義。」2007年9月,廣東省教育廳在全省中等職業學校中啟動生本教育實驗,確立了首批15所實驗學校,目前實驗正在進一步推廣中。(轉摘自《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生本教育簡介》)

B. 珠海市上本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怎麼

珠海市上本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是2017-07-25在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珠海市翠微西路8號1棟8號商場(一層3-4商鋪,二層1-4商鋪)。

珠海市上本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400MA4WWNQ145,企業法人余文波,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珠海市上本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珠海市上本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C. 生本教育是什麼意思

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內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容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在祖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生本教育同時是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
生本教育特點
1、突出學生
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突出學習 教得少 學得多
生本教育的基本過程是:(1)課前的學習准備;(2)上課時的小組討論;上台發言與座位上聆聽、質疑、探究……;(3)課後的追根究底……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比如會利用各種途徑查找相關資料、通過文字或圖例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上學會聆聽老師、同學的講話、上講台用口頭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別人的觀點提出質疑、對別人的質疑回答自己的見解等。
3、突出合作
提升合作這一重要素質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與拓展。

D. 為本教育靠譜嗎

現在的教育機構越來越多,尤其是想培訓方面的這些機構更是多,一般需要實際去考察一下。

E. 知本教育培訓普通專升本么

有,一般市面上能考的考試,知本教育都有相關培訓。您可以咨詢客服或者上官方網站了解相關信息,亦或是直接去當地分校直接詢問。

F. 學本教育的學本教育創立人陳慶談學本教育

通過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等的比較,相信大家不難發現並理解這幾種教育理念在概念、內涵、特點、教學原則、學習過程、大課堂教學的體現、小課堂教學的模式和核心理念等方面的具體異同,不難理解學本教育理念的特色和先進性所在,在此我就不再贅言了。
但我必須表明,以上關於嘗試教學法、先學後教和生本教育等的具體內容,是我在今年5月3日,在桂平教育信息網發表了我的《淺談學本教育》(5月3日 桂平教育信息網 教師園地 下同 )一文之後,才真正搜集的。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由於承蒙教育同仁的點撥,也為了首先弄清自己關於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有何本質不同的疑問,而開展了對這幾種教育教學理念進行比較研究的。以上各具體比較內容,除了學本教育由於系我個人創立的原因而全部出於原創外,其他包括嘗試教學法、先學後教和生本教育等在內的內容,都是通過各種方式——主要還是通過網上搜索得來的,來源或許不夠權威;內容或許不盡全面,甚至於不盡確切。這些在所難免的遺憾,都是由於我的個人研究條件比較有限以及研究時間比較倉促造成的。之所以要明確地提出這些遺憾,在於我個人敢於坦承:我自己對於嘗試教學法、先學後教和生本教育等的研究還很膚淺,包括學本教育在內,還有很多東西要向廣大教育同仁和朋友請教,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但與此同時,我卻不得不談一談對於學本教育的總體感覺和堅持:
首先,學本教育的最大特色在於它的前沿性。
學本教育是當代中國教育改革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產物,即使我今天不創立,也遲早有其他人來創立。
前沿性常常依存於時間性。從以上幾種理念的誕生時間看,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創立得最早;其次是蔡林森的先學後教;第三是郭思樂的生本教育,最後是我的學本教育。誕生時間也許不能反映什麼,但我想強調一點,就是這四個理念誕生的時間差所能反映出來的社會發展形勢「差」,特別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所面臨的客觀實際情勢「差」。我們知道,嘗試教學法誕生20世紀80年代初;之後大概十年,即20世紀90年代初,正式誕生了蔡林森的先學後教;又之後大概十年,即於1999年,正式誕生了生本教育;再接著又過了十年多,到了今年,即2011年初,才又正式誕生了學本教育。大家是不是已經注意到,這幾個理念的誕生時間差大概就是十年,即自從嘗試教學法之後,大概每隔十年,才誕生之後的新理念。
十年是什麼概念?十年之內,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發展又是何等的深刻!就拿教育來講,在嘗試教學法創立的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甚至於還沒有正式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就更加不要說素質教育改革了;在誕生蔡林森先學後教理念的20世紀90年代初,素質教育還僅僅處於上層建築的「襁褓」之中;在誕生郭思樂生本教育的1999年,我國的新課程改革還沒有正式啟動;而在學本教育誕生的今天,即2011年的今天,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已經全面鋪開,得了一個「輪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也已制定完畢並正付諸實施之中,由教育部主持的擬對教師的入職標准有所提高,確立了「兒童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三大原則,將改變目前偏重書本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式的教學方式,強調教師工作的重心必須從「教會知識」轉向「教學生會學知識」,即所謂的「授之以漁」的新《教師教育標准》也正在醞釀出台中……
時間性往往決定著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差異性。客觀地說,任何教育理念的誕生,都不可能離開特定的社會和教育背景。我堅定地相信,因時間差而導致的特定的社會和教育背景,既是這些教育理念誕生的土壤,也是這些教育理念最基本的和第一位的特色——也就是這些教育理念的前沿性所在。學本教育,作為一個教育理念,它的前沿性,正如我在《淺談學本教育》里所言:一是因應時代發展;二是適應終身學習;三是順應教改趨勢。我想,由於創立的年代背景不同,學本教育的這些前沿性,恰恰正是前面幾種教育理念所根本不能比擬的。
其次,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的最大不同在於它的內涵。
生本教育的內涵包括四個層面:一是以學生為本;二是以生命為本;三是以生動為本;四是以生長為本。學本教育的內涵包括六個層面:一是以學生為本;二是以學習為本;三是以主體性學習為本;四是以會學為本;五是以自為之學為本;六是以學習能力為本。
生本教育認為:實踐生本首先要以學生為本,其次是以生命為本,第三以生動為本,第四以生長為本。這是對生本教育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認清生本教育、理解生本教育、實施生本教育闡明了道路。
具體到各個層面,以學生為本,是「以人為本」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它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以全體學生的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但是生本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盡量克服客觀情況帶來的困難,積極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而以生命為本,則要求將學生作為具有個性的「人」來對待,改正過去將學生視為「未長大的成人」的錯誤觀念。了解學生特有的心理,尊重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其潛能。在這個意義上,生本教育是讓學生能夠展現其生命潛能的教育。以生動為本,顧名思義,是要提高課堂的生動性,讓學生能夠自發的熱愛學習,喜歡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這對長久以來的填鴨式教育是一種很好的糾正,學生只有自覺主動的學習,才能把教育的效果最大化;任何強迫式的教育只能帶來一時的利益,造成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生的一生。以生長為本,旨在讓學生找到適合其生長與發展的方式,教師就好比是園丁,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修剪、調理,其目的都是讓學生能夠像小花小樹那樣健康茁壯的成長。這便是生本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這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與理解的重點。只有這樣,教師們才能准確的把握生本教育的內涵,從而更好的實施生本教育,將之付諸於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本教育認為: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的主流理念。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主張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點,順應人的稟賦,提升人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關照人的發展。
「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發端於上世紀中葉的美國。50多年來,形成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這期間涌現的終身教育、合作教育、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等現代教育思想無不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
我國新課程和《綱要》均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我國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飛躍。這涉及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的教育問題,即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的根本分歧在於:教育是為了人,還是為了社會?因此,學本教育理所當然必須首先堅持以人為本,將人作為教育的歸宿和出發點,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從德、智、體、美、勞、創等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以學生為本,意味著必須尊重學生的生命本體,將學生作為生命中的人,身心發展中的人,個性發展中的「人」來對待,總之一句話,要將學生當作學生看待,要了解學生特有的心理,尊重學生特有的個性,提供適合於學生的教育,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其生命潛能。
以學生為本,還意味著必須尊重學生的認知和學習特點,尊重科學學習的客觀規律,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必須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願意學、樂於學、善於學。
以學生為本,更意味著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科學成長的客觀規律,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基。這也是學本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由上可見,學本教育以學生為本的內涵,實質上已經可以並最終能夠包含了生本教育的全部四點內涵,其他五點內涵,包括以學習為本、以主體性學習為本、以會學為本、以自為之學為本、以學習能力為本等,則自然而然地成為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的最大不同,也是兩者之間最根本、最本質的區別。
第三,學本教育的最大亮點就是它的大課堂教學理念。
在教學的具體實施方面,無論是嘗試教學法、先學後教還是生本教育,它們強調的都是傳統的課堂之內的教學,而對於包括課堂內外,特別是課堂之前的教學,實質上就是學生的自學,雖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卻可以這樣說,它們強調的並不多,確切地說,它們並無具體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策略的體現。關於這一點,通過對它們的課堂教學理念、模式和實踐案例等進行對比研究,我們並不難發現。
而實際上,學生的學習不僅在課堂之內,更在課堂之外,而且課堂之外的學習,恰恰正是學生形成學習能力,不教而能學,自為而學的重要載體。學生遲早要離開教師,學生始終要終身學習,這不僅是客觀規律,也是形勢使然。這就需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形成學習能力,真正做到自為而學。因此,我們的教學——包括任何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都不但應該而且必須超越課堂之外,貫穿課堂內外。
嘗試教學法、先學後教和生本教育等在課堂教學上的這一點輕淡,不能不說是我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與實踐發展進程中的一大遺憾。也正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學本教育的最大亮點就在於它的大課堂教學理念。
當然,正如我在《淺談學本教育》一文中所說:
學本教育的內涵、特點、理論淵源、發展性和前沿性等,決定它的教學實踐模式必然要超越40分鍾小課堂的局限,而呈現為一種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大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原則為「課前自學、課堂釋疑、當堂練評」。當前,這種尚在探索實驗中的大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環節包括:課前自學、課堂教學和課後拓新三部分。其中課堂教學環節又包括:課前導入、自學引饋、探究釋疑和當堂練評等四部分,其中第一個環節是輔助環節,後面三個環節是學本教育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具體流程圖如下:
課前自學———————————(課堂教學)———————————課後拓新
↓ ↓ ↓
前置引學——(課前導入——自學引饋——探究釋疑——當堂練評)——課後固強
課前自學又可稱為前置引學,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原來放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提前於課堂教學之前,進行前置性自學。課前自學一般需要在課堂自學中逐漸養成,並由低年級往高年級逐漸深化,因此,進行這種前置性學習,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不僅要准確地、明確地揭示課前自學的目標,還要指導學生自學,教給學生必須的自學方法,使學生明確自學的目標和要求,總之一句話:要讓學生會學,並能基本掌握前置自學的知識和技能要點。如果出現課前自學確有困難或不能達到如期效果的情況,還要注意調控好課前自學與課堂自學的關系,切實提高前置引學的實效性。因此,在「課前自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通過一定的措施,不斷鼓勵和促進學生有效完成自學任務。
課後拓新也可稱之為課後固強,主要是指在課後要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拓展創新和鞏固強化。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這是科學學習的起碼要求,也是尊重學生生命本體及其心理認識發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由上可見,學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模式,核心在課堂,根本在課外,方法在授人以漁,策略在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目標在於學生的自為之學,歸宿在於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發展。

G. 廣州從化區上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從化區上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是2017-06-2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從化區街口街洪山北路四巷9號首層、二樓。

廣州從化區上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9PQE513,企業法人湯新靈,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廣州從化區上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教育咨詢服務;文化藝術咨詢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從化區上本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H. 學本教育的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等的比較

(一)概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是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邱學華老師首先提出並付諸應用,爾後又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列入國家「八五」規劃課題,其特點是「先練後講」,即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2、「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一堂課總要從「先學後教」的「學」字開頭,這個「學」是自學的意思,「學」是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目標的自學,學生的自學成為一堂課的起點,是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
3、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
4、「學本教育」是由陳慶創立的與「教本教育」相對立的教育理念。「學本教育」是指立足於現代先進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生命本體,為學生會學、樂學、善學而設計,並以促進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可持續和諧發展為歸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
(二)創立時間不同
1、嘗試教學法於1982年誕生。
2、「先學後教」誕生的具體年份不詳,大概於1990年前誕生。
3、生本教育於1999年誕生。
4、學本教育於2011年誕生。
(三)內涵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嘗試;(2)教師後教學。
2、「先學後教」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學(自學);(2)教師後教(點撥);(3)當堂訓練(檢測)。
3、生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生命為本;(3)以生動為本;(4)以生長為本。
4、學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學習為本;(3)以主體性學習為本;(4)以會學為本;(5)以自為之學為本;(6)以學習能力為本。
(四)特點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特點是:(1)先試後導;(2)先練後講。
2、「先學後教」的特點是:(1)面向所有學生,尤其要關注後進學生;(2)目標明確,時間管理嚴格;(3)緊扣目標要求,重視學情反饋;(4)高度重視課前的備課、預習和課後的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將課內外的教學活動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5)整個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機過程;(6)來自普通的農村學校的實踐,朴實易行,可供借鑒。
3、生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學習;(3)突出合作;(4)突出探究。
4、學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自為;(3)突出會學;(4)突出學習力;(5)突出發展力。
(五)教學原則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教學原則是:一、嘗試指導原則;二、即時矯正原則;三、問題新穎原則;四、准備鋪墊原則;五、合作互補原則;六、民主和諧原則。
2、「先學後教」的教學原則是:解放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
3、生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不教而教。
4、學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授人以漁、自為之學、課前自學、課堂釋疑、當堂練評。
(六)學習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五步教學程序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不斷啟發指導下以及學生不斷地嘗試中逐步完成的:(1)提出問題→(2)學生嘗試→(3)教師指導→(4)學生再嘗試→(5)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也反映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客觀性。
2、「先學後教」的學習過程是:(1)「先學」,即學生看書(讀書)、檢測;(2)「後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後教師點撥;(3)「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
3、生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領受——學生自學,完成前置性作業;(2)領悟——課上小組討論,交流學習感受(學習所得和困惑疑問);(3)提升——班級展示,把自主先學、小組討論的成果在全班展示。
4、學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感悟;(3)發現問題;(4)探究釋疑;(5)訓練提高。
(七)教學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1)出示嘗試題;(2)自學課本;(3)嘗試練習;(4)學生討論;(5)教師講解。
2、「先學後教」的教學過程是: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判,個別不會做的由教師指導。
3、生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前置作業的設置;(2)課前檢測題的設計;(3)課堂學習的引導組織;(4)課後鞏固題的布置。
4、學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引饋;(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5)課後拓新。
(八)大課堂教學(課堂內外的教學)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2、「先學後教」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3、生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4、學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有顯著體現,大課堂教學理念由「課前——課堂——課後」三環節構成,包括:(1)課前自學(前置引學);(2)課堂教學;(3)課後拓新(課後固強)。
(九)小課堂教學(課堂內的教學)模式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基本訓練;(2)導入新課;(3)進行新課;(4)鞏固練習;(5)課堂作業;(6)課的小結。
2、「先學後教」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先學;(3)後教;(4)當堂訓練。
3、生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領受;(3)領悟;(4)提升。
4、學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自學引饋(由低年級往高年級逐漸把課堂自學引向課前自學);(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
(十)核心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先練後講,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2000年10月,邱學華完整地提出了「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的新觀點,形成了嘗試教學理論的核心。
2、「先學後教」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讓每一位家長放心。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過程全部都是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者變成組織者,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人人參與,個個展示,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3、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以致達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4、學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授人以漁,課前引學,先學後教,當堂練評,以達到「無為之教」(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為之學」(學是為了非教)的目的,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基。

熱點內容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